磁懸浮列車技術簡介

2020-12-14 中國日報網

磁懸浮列車利用了電磁鐵同性相斥的原理,地上不放置永久電磁鐵,只安裝一個不結線的線圈,當移動的磁力線穿過線圈時,就產生電流電磁感應現象,這時地上線圈內因有電流流動而變成磁體。裝有電磁鐵的車體在軌道線圈上移動時,就會產生斥力,使列車神奇地懸浮在導軌上。改變列車速度是通過變換頻率實現的,這個變換頻率和電力的裝置稱為雙向離子變頻器。磁懸浮列車有兩種,一種是超導的,一種是非超導的。目前在上海建設中的實驗線就是常規的、非超導的。

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日本就提出要研製超高速的磁懸浮鐵路計劃,以達到時速500公裡以上的目標。在研製磁懸浮列車的世界角逐中,德國是日本的最大競爭對手,而這兩個國家的磁懸浮列車在設計上截然不同:日本採用電動懸浮方式,也稱為超導磁力浮上方式,用超導磁體與軌道導體中所感應的電流之間的相斥使車輛浮起;德國不用超導磁體,而採用電磁懸浮方式,即為常導磁浮方式,用鐵芯電磁鐵懸浮在車體的下方,導軌為磁鐵,而使車體浮起。目前,日本在宮崎試驗線上已創造時速高達517公裡的紀錄,並已從空載試驗進入載入試驗階段。(來源: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加工整理)

(編輯:高勇)

相關焦點

  • 磁懸浮技術原理及磁懸浮列車工作原理分析及簡介
    磁懸浮列車是由無接觸的電磁懸浮、導向和驅動系統組成的新型交通工具,磁懸浮列車分為超導型和常導型兩大類。簡單地說,從內部技術而言,兩者在系統上存在著是利用磁斥力、還是利用磁吸力的區別。從外部表象而言,兩者存在著速度上的區別:超導型磁懸浮列車最高時速可達500公裡以上(高速輪軌列車的最高時速一般為300—350公裡),在1000至1500公裡的距離內堪與航空競爭;而常導型磁懸浮列車時速為400~500公裡,它的中低速則比較適合於城市間的長距離快速運輸。   上海磁懸浮列車是「常導磁吸型」(簡稱「常導型」)磁懸浮列車。
  • 磁懸浮列車試驗線的電源系統簡介
    磁懸浮列車試驗線的電源系統簡介 摘要:對我國首條中低速常導磁懸浮列車試驗線的電源系統進行了簡單介紹,包括整流站,主牽引逆變器,輔助變流器,240VDC/DC變換器和110VDC/DC變換器。關鍵詞:磁懸浮;逆變器;DC/DC變換器   1    磁懸浮列車試驗線簡介     我國首條中低速常導磁懸浮列車試驗線位於湖南長沙國防科技大學南院,如圖1所示。它是為北京八達嶺景區磁懸浮旅遊示範線前期試驗準備而建的。
  • 磁懸浮是怎麼懸浮起來的?磁懸浮列車技術全解析
    司機可以走來走去  磁懸浮列車技術全解析  磁懸浮列車怎麼懸浮起來?怎麼運行?又如何達到一般輪軌列車完全達不到的速度?就這些問題,快報專程採訪了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的副研究員方攸同博士。  早在2001年,方博士就參與了上海磁浮公司的工作,由於採用的是德國的磁懸浮技術,方博士還為此去德國的相關企業工作學習過一段時間。目前,他給本科三年級的學生開設了一門選修課,課的名字就叫《高速磁懸浮交通技術》。  方博士介紹說,把兩塊磁鐵相同的一極靠近,它們會相互排斥,反之,把相反的一極靠近,它們就互相吸引。託起磁懸浮列車的神秘懸浮之力,其實就是吸引力或排斥力。
  • 磁懸浮列車原理,磁懸浮列車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然後就可以消除傳統的火車產生的軌道阻力,極大的提高火車的運行速度,這個就是磁懸浮列車原理所在,這個技術最早是由德國提出來的,雖然說在很多國家都實行過,不過最後只有中國在運行,除了這個技術本身的可行性是非常困難,並且對於這種列車的運行模式,還存在也一個極大的問題,那就是磁懸浮列車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本文就來為大家進行簡單的介紹一下,讓大家認識一下磁懸浮列車的原理是怎麼回事,磁懸浮列車對人體有什麼傷害呢
  • 600公裡磁懸浮樣車來了,科普磁懸浮列車採用的磁懸浮技術是什麼?
    600公裡的磁懸浮樣車來了,科普磁懸浮列車採用的磁懸浮技術是什麼?據報導,由中國中車四方股份公司承擔研製的時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上海同濟大學磁浮試驗線上成功試跑,這標誌著我國高速磁浮研發取得重要新突破。
  • 日本磁懸浮列車(1):超導節電技術
    以磁懸浮列車為首,超導技術在鐵路各領域的應用備受期待。東海旅客鐵道(JR東海)提出的2027年開業的磁懸浮中央新幹線,超導是主要技術這這自不必說,將來該技術還有望導入現有鐵路線的蓄電裝置及供電電纜(圖1)。
  • 全面解析磁懸浮列車優缺點 未來高鐵技術哪家強?
    日本超導磁懸浮列車16日在運行試驗中創下載人行駛每小時590公裡的世界最高速度紀錄。世界第一條城際超導磁懸浮高速鐵路也已於2014年底在日本正式動工建設。日本新幹線、法國TGV、德國常導磁懸浮……人們對列車時速的追求似乎是永無止境的。那麼,磁懸浮能代表未來高速鐵路發展的方向麼?還有哪些高鐵技術能和磁懸浮叫板?
  • 磁懸浮列車的種類
    磁懸浮列車分為常導型和超導型兩大類。常導型也稱常導磁吸型,以德國高速常導磁浮列車transrapid為代表,它是利用普通直流電磁鐵電磁吸力的原理將列車懸起,懸浮的氣隙較小,一般為10毫米左右。常導型高速磁懸浮列車的速度可達每小時400-500公裡,適合於城市間的長距離快速運輸。而超導型磁懸浮列車也稱超導磁斥型,以日本MAGLEV為代表。它是利用超導磁體產生的強磁場,列車運行時與布置在地面上的線圈相互作用,產生電動斥力將列車懸起,懸浮氣隙較大,一般為100毫米左右,速度可達每小時500公裡以上。
  • 日本超導磁懸浮列車
    王曙光:儘管超導磁懸浮技術本身幾乎「無懈可擊」,但受日本多山、多...,對於磁懸浮列車來說,控制技術(比如說,磁懸浮列車運行...日本為什麼用低溫超導技術?前述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說,高溫超導磁懸浮這項技術...
  • 【關注】日新型磁懸浮列車技術受關注 中國最早商業化
    ■磁懸浮技術磁懸浮技術是起源於德國,早在1922年德國工程師赫爾曼·肯佩爾就提出了電磁懸浮原理,並於1934年申請了磁懸浮列車的專利。1970年代以後,隨著世界工業化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加強,為提高交通運輸能力以適應其經濟發展的需要,德國、日本、美國、加拿大、法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相繼開始籌划進行磁懸浮運輸系統的開發。
  • 漲知識 一文了解磁懸浮列車技術基本原理
    本文介紹磁懸浮列車技術基本原理,包括常導電磁吸引式懸浮和超導推斥型懸浮。磁懸浮列車能抵抗地球引力,懸浮於軌道上,根據工作原理不同,可以分為常導電磁吸引式懸浮和超導推斥型懸浮。因此,這種懸浮系統本質上是不穩定的,加上這種列車懸浮的高度約10mm,必須通過精確快速的反饋控制,才能保證列車可靠穩定地懸浮。德國的TR型磁懸浮列車就是電磁吸力型懸浮的典型代表。
  • 磁懸浮列車是怎麼回事?
    1922年,赫爾曼·肯佩爾創造性地提出了電磁懸浮原理,並於1934年申請了磁懸浮列車的專利。但是由於造價與技術難度的問題,磁懸浮列車一直沒有得到大規模應用,德國、日本、美國、蘇聯、加拿大、法國、英國雖然後開展過研究,但是堅持下來的只有德國和日本。
  • 德國磁懸浮列車相撞(組圖)
    23人死亡 10人重傷  9月22日,德國下薩克森州西北部城鎮拉滕發生一起磁懸浮列車撞車事故,造成23人死亡,10人重傷,釀成世界磁懸浮列車史上首次人員傷亡事件。  由於磁懸浮技術一直被德國視為一張技術「王牌」,且非常希望中國能採取德國的這一技術,因此德國總理默克爾在事發後親赴現場視察。
  • 什麼是無人駕駛磁懸浮列車?
    磁懸浮列車問題一:磁懸浮列車有哪些技術,分別有什麼優點與缺點磁懸浮列車無噪聲,速度快可以與飛機相比,而且造價非常貴其他觀點磁懸浮列車問題二:高鐵和磁懸浮列車有什麼區別呢?高鐵只強調速度快,只要速度快就叫高鐵。目前高鐵有採用輪軌技術和磁懸浮技術兩類。
  • 上海磁懸浮列車是雞肋?別再「巴結」日本的超導技術,中國再創新
    這麼看,磁懸浮似乎變成了趕飛機的交通工具或者旅遊觀光的列車了,一想到3億每公裡的造價成本,運營到何時才能收回成本呢?真的是這樣嗎?國內正常商業運營的磁懸浮線其實一個手掌就能數得過來:上海磁懸浮列車、長沙磁浮快線、北京地鐵S1線,分別於2003年,2016年,2018年開始運營。他們都都屬於中低速磁懸浮列車。技術方面都是引進德國的常導型磁懸浮技術。
  • 磁懸浮技術的發展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技術的改善這中現象已經運用在我們生活當中來了雖然技術還要完善。我們現在知道的就是電磁懸浮技術,磁懸浮就是利用了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的原理。當物體在磁場所受到的力與物體本身所受到的重力一致時,改物體就會懸浮起來!
  • 專家解讀日本新型磁懸浮列車技術背後的隱憂
    王曙光:日本的磁懸浮技術研究始於上世紀70年代,1990年代就建造了實驗線路,推進可謂嚴謹、細緻。 其技術優勢首先體現在磁懸浮技術本身。全球磁懸浮技術主要有德、中、日3模式。德國運用常導技術、中國為永磁懸浮技術,而日本則是超導電動磁懸浮,動力強勁且具有大幅節能的利點,運行也更加安全。
  • 磁懸浮列車的原理
    1922年,德國人赫爾曼·肯佩爾(Hermann Kemper) 提出了電磁浮原理,並在1934年獲得世界上第一項有關磁浮技術的專利。磁浮上海示範運營線列車屬於高速常導電磁懸浮列車。磁浮技術與普通輪軌技術的主要區別在哪裡?首先,磁浮列車的牽引和導向原理實現了「無接觸」運行,消除了傳統輪軌之間的機械摩擦、振動及噪聲。
  • 科普 超導磁懸浮列車的原理
    磁懸浮列車的最高速度可達每小時500公裡以上,比輪軌高速列車的300多公裡還要快。磁懸浮技術的研究源於德國,早在1922年,德國工程師赫爾曼·肯佩爾就提出了電磁懸浮原理,並於1934年申請了磁懸浮列車的專利。1970年以後,隨著世界工業化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加強,為提高交通運輸能力以適應其經濟發展的需要,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以及中國都相繼開始籌划進行磁懸浮運輸系統的開發。
  • 人民網日本頻道:專家解讀日本新型磁懸浮列車技術背後的隱憂
    人民網日本頻道:專家解讀日本新型磁懸浮列車技術背後的隱憂  王曙光:日本的磁懸浮技術研究始於上世紀70年代,1990年代就建造了實驗線路,推進可謂嚴謹、細緻。  其技術優勢首先體現在磁懸浮技術本身。全球磁懸浮技術主要有德、中、日3模式。德國運用常導技術、中國為永磁懸浮技術,而日本則是超導電動磁懸浮,動力強勁且具有大幅節能的利點,運行也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