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溯源之貨幣之太平通寶

2020-12-15 和元文化

太平興國(976年—984年)是北宋君主宋太宗趙匡義的第一個年號,共計近8年。吳越忠懿王錢俶亦用該年號紀年(976年十二月-978年五月)。

太平通寶

太宗年號年號是因為有「燭影斧聲」的傳說,而且太宗剛剛登基,政治、戰事忙亂,內穩帝位,安撫人心,外迫吳越納土,平北漢、徵遼國,試圖統一交趾(今越南),宋太宗希望自己即位後天下太平,故取「太平」作為錢文。

太平通寶

《宋史·食貨志》載:「初,太宗改元太平興國,更鑄太平通寶。「

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4年)鑄行,宋代第一種年號錢。

隸書、篆書對錢形制,為宋朝第一種對錢, 所謂「對錢」,是同一種年號名稱的兩枚錢,它們的錢文、大小、薄厚、幣材、邊廓、穿孔完全一樣,只有書法形式不同,可以成雙配對,書體為太宗御書,錢徑25mm,穿徑6mm,廓厚1mm,重4克左右。形制和宋元通寶相似,錢文書體真書兼八分,光背或有星月紋,以銅質小平錢為主,另有鐵錢和鐵母,版式有小平、折十背星,其它版式少見。

太平通寶

太平通寶開宋代以後中國鑄幣年號錢、對書錢和御書錢之先河。日本泉界稱之對錢為「符合泉」。

相關焦點

  • 財富溯源之貨幣 大觀通寶
    大觀通寶是徽宗趙佶大觀年間(公元1107年至1110年)所鑄造的年號錢。是由徽宗御題錢文,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等多種版式,其中以折十錢錢文最美,有銅錢和鐵錢。大觀通寶最為名貴的為特大型折五大觀錢。大觀通寶鑄造精美,小平錢常見,最珍貴的是行書小平鐵母,次折二鐵母 再次折三,再次折二,折五應為試鑄,折十。
  • 財富溯源之貨幣之洪武通寶
    開鑄「大中通寶」,錢分五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朱元璋於應天府(南京)設寶源局,掌管鑄錢之事。洪武通寶洪武《鑄錢則例》規定,鑄錢應用百分之百生銅,但當時銅材稀缺,所以銅質複雜,純度不一,造成「洪武通寶」
  • 理財- 太平通寶是哪個朝代的太平通寶價格是多少?
    太平通寶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那麼,太平通寶價格是多少?976年宋太祖去世,宋太宗即位,改元太平興國,鑄太平通寶年號錢。自太平通寶以後,鑄行年號錢和對錢成為宋朝的制度和傳統。不過在介紹太平通寶價格是多少之前,我們先去看看太平通寶是哪個朝代的。
  • 財富溯源之貨幣 政和通寶
    「政和通寶」有小平,折二型銅錢及折三型鐵錢,對錢,有數十種之多,篆書、隸書二種書體, 隸書中雜有楷意,有時也稱作楷書。小平銅錢和鐵錢鑄造量極大,存世較多。另有珍罕的銀質「政和通寶」,古泉大珍。「政和重寶」為折二錢,楷書,錢文瘦金體,直讀光背,徑3釐米,傳世以折二重寶鐵母數種珍品。
  • 太平通寶.鑑賞解析
    (鐵母錢、合背錢、背月星錢,金銀質錢暫不說明,敬請諒解),一類是隸書太平通寶,直徑在25mm左右,穿徑在6mm左右,厚度在1mm左右;另一類是篆書太平通寶,直徑在25mm左右,穿徑在6mm左右,厚度在1mm左右。
  • 太平通寶背星月版
    太平通寶方孔錢幣,中國歷代王朝多有鑄造。以其用途,可以分為行用錢和厭勝錢(俗稱花錢)兩類。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南宋高宗朝前後,南宋高宗建炎年間李婆備起義軍,遼聖宗太平年間,明孝宗弘治年間大理國,清代天地會和小刀會起義軍,等,均鑄有太平通寶。
  • 財富溯源之貨幣 泰和重寶
    自公元1115年太祖完顏阿骨打建國,金代在長達40餘年裡沒有本朝的貨幣,而沿用遼宋舊錢,「泰和」錢的鑄造,方便了貨幣交流,促進了商品流通。「泰和重寶」就錢文分,有玉箸篆和瘦金體之分,有北宋宣政之餘風。「泰和」寓意祥和、吉利,安泰和順、有國泰民安的意味。
  • 理財- 太平通寶是哪個朝代的太平通寶價格是多少?
    太平通寶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那麼,太平通寶價格是多少?976年宋太祖去世,宋太宗即位,改元太平興國,鑄太平通寶年號錢。自太平通寶以後,鑄行年號錢和對錢成為宋朝的制度和傳統。不過在介紹太平通寶價格是多少之前,我們先去看看太平通寶是哪個朝代的。
  • 財富溯源之貨幣文化 安南景統通寶
    景統通寶製作精工,緣闊字壯,富有質樸堅實感。面文楷書,直讀,光背無文。徑2.3~2.5釐米,重5.2克。背多內外廓粗壯者,有幾種版別。安南景通通寶黎朝(英語:Le Dynasty,1428~1789),越南封建王朝。又稱後黎朝。
  • 財富溯源之貨幣之鹹豐錢
    道光三十年(1850年 )20歲的奕詝即位,次年改年號為「鹹豐」,取「四海豐盈,天下富足」之意。鹹豐錢有三種計值標準:1、小平錢「鹹豐通寶」,2、五十及以下計值稱為「鹹豐重寶」,3、高於當五十計值稱為「鹹豐元寶」。鹹豐元年首先準備開鑄「鹹豐通寶」制錢。
  • 太平通寶背星月版
    太平通寶方孔錢幣,中國歷代王朝多有鑄造。以其用途,可以分為行用錢和厭勝錢(俗稱花錢)兩類。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南宋高宗朝前後,南宋高宗建炎年間李婆備起義軍,遼聖宗太平年間,明孝宗弘治年間大理國,清代天地會和小刀會起義軍,等,均鑄有太平通寶。
  • 最貴的太平通寶,價值如何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古玩市場也是一片繁榮,太平通寶作為古錢幣的一種,一直以來就是各收藏家關注的熱點。在我國的每一個歷史階段都有自己獨特的貨幣形式,或多或少都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社會背景和文化特色。
  • 北宋錢幣之—太平通寶
    宋 > 太平通寶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4年)鑄,為宋代第一種年號錢,有銅、鐵兩種,僅見小平錢。錢面文字: 面文「太平通寶」隸書直讀,背見有星、月紋等收藏價值: 太平通寶存世較多,普通版小平錢目前市場價格在5-10元,背星月紋幾十塊錢,鐵母較為少見,市場價格在4000元左右
  • 精品賞析太平通寶花錢
    花錢厭勝錢又稱「壓勝錢」,「厭勝」的意思是「厭而勝之」,系用法術詛咒或祈禱以達到制勝所厭惡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由此而鑄成錢幣形態的闢邪品、吉利品,統稱厭勝錢。花錢自漢代至清代,官私都有鑄造,品類很多,流傳極廣。
  • 財富文化之貨幣崇寧大觀錢幣
    徽宗不善治國,起靖康之禍,(《滿江紅》「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但是書畫造詣頗高,他御書親題崇寧通寶、大觀通寶,政和重寶,宣和通寶背陝等錢文,錢文精美,鑄造技術高超,為歷朝之首!「風流天子出崇觀,鐵畫銀勾字字端。聞道蜀中銅貨少,任憑頑鐵買江山!」傳述的便是北宋徽宗瘦金體。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崇寧、大觀。
  • 宋太平通寶鑄錢
    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南宋高宗朝前後,南宋高宗建炎年間李婆備起義軍,遼聖宗太平年間,明孝宗弘治年間大理國,清代天地會和小刀會起義軍,等,均鑄有太平通寶。安南(今越南)、日本等國,歷史上也鑄有太平通寶。安南順化太祖阮璜,公元1627年鑄太平通寶;日本鎌倉時代(1192-1338年),民間亦私鑄有太平通寶。
  • 「30秒懂幣」盤點清朝時期發行的光緒通寶等貨幣
    前一期,小編為大家梳理盤點了明朝貨幣,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清朝時期我國主要流通的貨幣。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鈔大部分古錢傳世和出土較多,所以價格相對較便宜,少部分版別相對世存量較少價格也較高。
  • 財富文化之周元通寶古錢
    周元通寶是五代十國貨幣,始鑄於周世宗顯德二年(公元955年)。距今1000多年,仿唐開元通寶」,銅質小平,隸書對讀。「元」字第二筆左挑,背星月紋。周元通寶五代十國是唐朝安史之亂以後藩鎮割據局面的延續。柴榮即位,要統一全國。首先就要有雄厚的財力支持,可後周國庫捉襟見肘,百姓經歷連年徵戰,一貧如洗,國家無法籌集到更多軍費。
  • 淺談宋朝貨幣及嘉祐通寶介紹
    宋朝的貨幣是中國錢幣歷史上最複雜的,眾所周知宋朝又分北宋和南宋,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宋朝貨幣的複雜性表現在其多方面,在宋太祖建元年初鑄「宋元通寶 」時便開始表現其複雜性,近年來西安出土一批開元版別的錢幣有四五十種之多,有銅錢和鐵錢。基本光總計北宋九帝改了三十五次年號,鑄了二十七種年號錢和三種非年號錢。
  • 稀見的北宋《太平通寶廣穿小平鐵範銅》珍賞
    北宋太平鐵範銅 比母更罕初鑄品 稀見的北宋《太平通寶廣穿小平鐵範銅》珍賞 太平通寶錢,之前譜載計有北宋太平其中,北宋太平通寶錢,乃北宋太宗趙光義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4年)鑄幣,且為宋代第一種年號錢。其形制和宋元通寶相似,錢文書體以隸書,光背且有背星月紋式,主鑄材質青銅,亦有金銀鐵。《宋史》食貨志中曰:「……太宗改元太平興國,更鑄太平通寶」。北宋太平通寶錢錢文隸書,文體規矩端正,故以書相辨識較為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