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馬登科)訊,今日兩市震蕩走高,上證重回3400點,兩市成交額逼近萬億規模,北向資金再度掃貨逾百億,數據顯示,本月銀行、有色等順周期板塊成買入重點。
外資頻頻看好A股,北向資金再度流入逾百億
近期,外資頻頻看好A股。摩根史坦利日前發布了針對2021年的經濟及大類資產展望報告。該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中國市場策略師王瀅等人在最新報告中繼續堅定看好A股,預計滬深300指數明年底將上漲14%。
此前,高盛對於亞太股市也給出了樂觀預測,預計明年MSCI亞太指數(不包括日本指數)按美元計算的回報率將達18%。
此前北向資金在11月5日、9日分別買入109億、197億,此後2個星期一直處於休整狀態,今日再度開啟買買買模式,流入100.52億,本月已獲累計加倉462億。伴隨市場情緒向好,北上資金加快布局。
北向資金如何布局
行業上,近1月數據顯示,銀行股獲買入額最多,其次為電子元件、材料、鋼鐵、石油、有色等板塊,總結來看,北向資金近1月最青睞低估值順周期板塊,這也是近期市場最熱主線。
業內人士認為,銀行板塊作為大盤股的代表,同時也是順周期的典型行業,在今年以來的結構性行情中,銀行股表現相對滯後。在四季度低估值風格佔優的背景下,機構或換倉買入銀行。利潤壓力緩解和基金四季度換倉也將成為銀行股行情的催化因素。
方正策略最新研報指出,順周期風格有望持續強化,重點配置三個細分領域。具體來看,順周期板塊的爆發主要受兩方面原因共同催化。一是新冠疫苗持續取得重大進展,對全球經濟復甦起到強心劑的作用。二是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當前順周期風格有望持續強化,綜合景氣度、估值水平考慮。
重點配置三個細分領域,一是強周期的有色,受益於全球定價的大宗商品價格上行,供需格局進一步好轉,龍頭公司量價齊升;二是交運,海外經濟復甦的空間較大,疫苗出現後,全球通航修復;三是大金融,從歷次大金融上漲的背景來看,均發生在經濟預期明顯好轉或者流動性大幅寬鬆的時期,年末年初金融往往存在切換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