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日韓股市暴漲刺激,今日(3月24日)A股三大股指全線高開,盤初股指維持高位震蕩盤整,午後三大股指快速下探,創業板指更是一度翻綠,好在券商板塊及時護盤,題材股逐步活躍,促使股指再度拉升,尾盤加速上攻節奏。
截至滬深股市全天收盤,滬指上漲2.34%,收報2722.44點;深證成指上漲2.37%,收報9921.68點;創業板指上漲2.73%,收報1876.91點。
從盤面上來看,券商股搭臺,題材股全面唱戲,市場人氣有所回暖,兩市賺錢效應驟升。在行業板塊之中,貴金屬、食品飲料、保險、釀酒行業等板塊漲幅靠前;而在概念板塊之中,黃金概念、白酒概念等板塊漲幅居前。
資金面上,人民銀行3月24日公告稱,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於合理充裕水平,今日不開展逆回購操作。鑑於今日無逆回購到期,央行實現零投放、零回籠。
熱點板塊
整體上來看,正如巨豐投顧所述,結合外圍市場,預計短期連續的刺激「大招」將帶來市場的企穩,而連續調整的國內市場,也將隨著成交的萎縮以及新資金的介入而止跌回升。當前,國內金融市場總體穩定,A股估值具備一定優勢,短期整理後具備較強的投資價值,是比較好的抄底和加倉的時間。建議中線投資者繼續持有等待,而短線投資者可考慮適當的低吸和加倉。
值得關注的是,久違的普漲行情來了,白馬消費早盤打頭陣,科技股迎來午後下半場行情,全天券商股呵護有加。此外,汽車板塊尾盤異動拉升,截至收盤,長城汽車、廣匯汽車、廣東鴻圖、興民智通、北汽藍谷等多隻個股漲停,泉峰汽車、長安汽車、科博達等多隻個股大漲。
行業板塊漲幅榜前十(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概念板塊漲幅榜前十(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概念板塊跌幅榜前十(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個股監控
主力淨流入前十(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主力淨流出前十(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北向資金
北向資金(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南向資金
南向資金(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消息面
1、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3月23日,商務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聯合發布的《關於支持商貿流通企業復工營業的通知》。《通知》)指出,穩住汽車消費,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積極推動出臺新車購置補貼、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取消皮卡進城限制、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等措施,組織開展汽車促銷活動,實施汽車限購措施地區的商務主管部門要積極推動優化汽車限購措施,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
2、據中國基金報稱,進入2020年以來險資已經7度舉牌上市公司,其中有5次舉牌對象為港股,尤其大型險企扎堆「買買買」。業內人士表示,港股由於和海外市場聯動性更強,因此在此次調整當中下跌幅度相對A股更大,但目前H股估值較低,大幅調整也為布局被錯殺的優質公司提供了較好機會,相較A股,H股有折價。
3、據工信部網站消息,工信部發布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通知中提到,實施「5G+工業網際網路」512工程。打造5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構建創新載體和公共服務能力;加快垂直領域「5G+工業網際網路」的先導應用,內網建設改造覆蓋10個重點行業;打造一批「5G+工業網際網路」內網建設改造標杆網絡、樣板工程,形成至少20大典型工業應用場景。突破一批面向工業網際網路特定需求的5G關鍵技術,顯著提升「5G+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基礎支撐能力,促進「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創新發展。
4、據商務部網站消息,3月23日,商務部辦公廳、進出口銀行辦公室聯合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邊境(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促進邊境貿易創新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加強對邊境(跨境)經濟合作區的金融支持,服務企業應對疫情、復工復產和拓展業務需要,促進邊境貿易創新發展,培育沿邊地區開放發展新動能。
5、據21世紀經濟報導稱,當地時間3月23日早上,美聯儲宣布,因為新冠病毒大流行對社會各界造成「巨大困難」,美聯儲宣布廣泛新措施(extensive new meaures)來支持經濟,包括了開放式的資產購買,擴大貨幣市場流動性便利規模。
機構觀點
對於當前行情,巨豐投顧分析,除了3月20日因為外資擴容導致其淨流入外,今日外資大幅淨流入,這是一周多來比較少見的外資進軍的過程,也是市場開始適當積極的體現。而不僅僅是資金面的變化,權重股的探底回升則是市場可能轉向的重要信號。此前,市場經歷了題材股的殺跌以及權重股的抗跌,而後有迎來了權重股的補跌。而近期,科技為首的題材股分化甚至反彈,權重股經過調整後也迎來回升,這對市場整體的企穩有著很大的幫助作用。
和信投顧表示,目前市場情緒被海外疫情數據惡化和金融市場劇烈動蕩牽制,在全球主要疫情國數據沒有邊際改善之前,投資者會被疫情對全球貿易的負面影響和經濟衰退的不安情緒所擾動,在這個大背景下,投資者需要警惕海外外溢風險外,不應該被眼前的浮雲遮住雙眼,國內市場的走勢最終是國內基本面所決定的,外圍影響只是階段性的,風雨過後將迎來彩虹。
中原證券表示,關注A股估值提升的新動力來源,後市A股估值回升主要動力在於以下幾個方面:1、「風險周期」錯位為A 股帶來的避險性風險溢價回落和估值上升機會;2、疫情當前,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並未停下腳步,此前估值上升邏輯繼續成立;3、疫情當前,注重由於疫情期間和後疫情時期行業的基本面分化帶來的估值結構性提升機會。
渤海證券指出,A股基本處在底部附近,如果外部風險出現平息,A股市場存在著一定的修復動力。對投資而言,當前時點進行左側布局,需要考驗風險的管控能力,如果不因槓桿、贖回、風控等因素被動觸發減倉,則可在市場恐慌時適當增大配置。但如果自身對風險較為厭惡,考慮到市場信心的重建可能需要過程,選擇階段性的觀望並等待右側機會也是一種應對之策。配置方面,鑑於當前很多個股出現超跌過程,在當前時點,一旦市場有反彈機會,倉位可能比品種來的更為重要,建議投資者優先選擇自身對基本面理解最為透徹的標的,因為只有充分認識資產的風險與回報,才能在行情的波動中堅定的持有。
另外,萬聯證券表示,受海外市場下跌和美元流動性緊縮影響,短期A 股市場情緒仍會受到壓制。長期看,暫時波動不改變我國經濟的長期發展趨勢,行業配置上,建議關注基建和新基建。基建投資開工恢復較快,需求比較確定,新基建關注5G、半導體、特高壓、國產軟體等,基建關注建築、建材、水泥、家居等基建產業鏈行業。
(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