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一個悲傷的故事:還有22天,2020年就真的結!束!了!
回望這一年,「新冠」肆虐,抗疫貫穿了一整年。為了減緩疫情衝擊,多國央行採取了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量化寬鬆通俗來講,就是增加市場貨幣供應量。供應量增加難免引起通貨膨脹,為了防止財富縮水,聰明的投資者開始尋找避險工具,拓寬投資路徑。
每個時代都有它專屬的投機機遇,轉瞬即逝,2020年的投資機遇或將出現在不良資產領域。由於疫情引發經濟震蕩,很多中小企業甚至連鎖大型企業都陷入經營困難、資不抵債的困境,不良率大幅攀升,不良資產迎來新一波行情。嗅覺靈敏的投資客發現這一重大市場利好,紛紛趁機入場,其中,不良資產中的重要類目法拍房更是成為眾人爭搶的「香餑餑」。
不良率或創新高,釋放重要投資信號
近日,中國銀行發布《2021年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稱:2020年在疫情蔓延影響下,全球經濟大幅衰退,貨幣政策持續寬鬆,金融市場波動加劇,銀行業金融風險防控形勢日趨嚴峻。由於信用風險釋放的滯後性,前期累計的風險將不斷釋放,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將大幅攀升,預計年底將達到2.0-2.2%,2021年或達近些年高點。
隨著不良率的不斷攀升,進入市場的不良資產開始大規模湧現。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三季度末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3.7萬億元,不良貸款率2.06%。面對不斷攀升的不良率,國家監管部門多次發聲,要加大不良資產處理力度,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銀保監主席郭樹清曾表態加快不良資產處置,為日後「未雨綢繆」,留出更大空間。
不良資產去化速度加快,資產管理公司及民營機構投資者加速入局不良資產領域,期望從中賺取超額利差。相較於動蕩的股市,暴雷的P2P,跑不贏通脹的理財,不良資產巨大的利差,無疑成為資金的好去處。
不良房產數量激增,投資客爭先進入欲分得一杯羹
眾所周知,房與地是債權的底層資產,房產往往成為不良債權投資和處置的核心。由於房地產作為大額不動產標的,有著強大的保值屬性,因此,不良房產成為處置機構、投資基金、地產企業等眾多機構高度關注的標的資產,可以說,不良房產站在了萬億不良資產的塔尖,備受追捧。
據華融和信達的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收購重組類不良資產按行業分類,涉房地產類佔比分別為53.5%和51.7%,而不良房產在涉房類重組不良資產中佔比過半,佔比額度巨大,說明不良房產的市場規模非常可觀。
圖:中國華融和中國信達1H2020收購重組類不良資產按行業分類
被稱為「資產荒」的當下,如此大體量的不良資產出現,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優質選擇。有越來越多資金充裕的機構和投資者,緊盯不良房產的大盤,尋找最合適的入場時機。
價格低洼的法拍房業績亮眼,為2020年收官之戰貢獻價值
如此巨大的不良房產如何形成的?有涉及違規、違建、超建的房產,有政策變動和調整導致的不良房產,也有因為市場定位不準、產品設計能力差、開發商操盤水平不高而陷入困境項目的房產,還有因債權、債務糾紛形成的不良房產,這類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法拍房。
在不良房產項目中,法拍房熱度不減。法拍房價格平均在市場價的70%-80%,為投資客和購房者提供了更大的增值、保值空間。由於法拍房以絕對的價格優勢,吸引了眾多購房者和投資者參與其中。
據瀚海數據研究院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北京成交法拍房2070套,成交累計同比增長9.5%,為買方市場釋放了59.45億元購房成本,即創造了59.45億的市場價差。剛剛過去的11月,成交法拍房182套,同比上漲24.67%,創造了5.05億的市場利差。
當然,法拍房作為不良資產的子類目,不是完全沒有風險。收益和風險成正比在任何空間都成立,法拍房也不例外。幸運的是,選擇專業的輔拍機構,可以幫助投資客和購房者規避風險,讓拍賣不踩坑。瀚海法拍網作為專業的法拍輔助平臺,提供法拍房和大宗商品一站式服務,讓客戶享受到更安全、細緻、高效的法拍資產投資服務。
中國房地產市場進入了新增與存量更新並存的時代,對存量資產進行重組、盤活,已成為整合社會資源的戰略選擇,當資源優化配置之時,也是財富重新洗牌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