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一條法拍房的信息震驚到了:
擺明了是「兇宅」! 仍有2人報名競拍! 最後315萬成交?
買法拍房遇上「兇宅」
這套大興區的法拍房,在開拍前的拍賣公告裡,已經特殊說明了「該房屋內曾發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卻仍然有人報名競拍,而且報名人數不止一個人,還是兩人,最後其中一名競買人出了一手價,抄底315萬拍下。
在北京法拍房交易市場,今年7月成交的「兇宅」,遠遠不止這一個。在7月初的5號,朝陽區也成交了一套「兇宅」。
標的是康家園的一居小戶型,建面約51.56平米,起拍價198萬,市場價303萬,吸引了7人報名參拍,經過37輪的激烈競拍,最終得以232萬元的價格成交。這次拍賣的吃瓜群眾也不少,接近5萬人次圍觀。
其實,這套房子在本次成交之前,已經兩進兩出法拍房市場了。
第一次拍賣時間是2019年10月30日,吸引了6名買家報名參拍,經過38輪出價,最後被其中一名競買人以238萬成功拍下。
當時,拍賣公告裡並沒有註明兇宅屬性,據說競買人是委託了一家輔拍機構來協助拍賣,但是卻沒有查出來具體案情和刑事案件,最後競買人自己探聽到了真相,寧願不要10萬元保證金也要悔拍。因為按照法拍房的競拍規則,如果是競買人原因悔拍,那麼競拍錢繳納的保證金不予退還。
兩個月後,房子又確定了再一次拍賣的時間:2019年12月22日,這次拍賣的起拍價下降了7萬元,起拍價變成了231萬,如此低價之下,又吸引了六名買家入場,最後被其中一個競買人以231萬的價格拍下。
而這名競拍成功的競買人,其實事前向瀚海法拍網諮詢了法拍房相關流程,但是並未委託公司進行輔助拍賣,而是在沒有充分盡調的情況下,自行參拍出價標下了這套房,結果知道了是「兇宅」,最終也悔拍損失了一筆保證金。
明知兇宅,為什麼還要買?
從上面的案例中我們得知:第一個房屋即使註明了屋內發生過命案,仍有有2人報名參拍;第二個房屋連拍三次,次次都有5人以上報名,尤其是在第三次上拍時,拍賣公告裡明確標註了「該房產已有兩次悔拍,請競買人在參與競買前務必仔細了解房產狀況」,但仍有7個人報名參拍。
看到這裡,大家都會很詫異為什麼有這麼多人願意搶拍這些兇宅?
有一種可能性是競買人草率進場,沒細看「兇宅」這個細則,大意了!畢竟前不久就出現過一個競買人手抖加錯零,千萬的房子最後飆到了上億元成交的「前科」。而且,市面上這種「小白」誤拍的烏龍案例還真不少。如果最後這個競買人不但不悔拍,還能在騰房後住進去,這麼心大的話,那麼敬ta是個狠人!
不過,參拍人數這麼多,我們雖然不排除其中有不懂法拍房競拍規則的「小白」貿然進場,但肯定也有一部分人的情況是在了解清楚案情狀況後,前僕後繼的湧入。並且以後這種情況斷然也不會少。
在兇宅交易的背後,不過就是一種萬般無奈的妥協。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是限購之下,需求被壓抑後的結果。法拍房價格低,在兩個案例中的房屋市場差價均超過了一百多萬,所以貪圖便宜而拍下了大家避之不及的兇宅,好像也變得有些「情有可原」了。
網上看到一個網友回答關於買兇宅的問題:我們身邊很多小區,前身都是亂葬崗,有的房子不也靠近墓場,還不是照樣有人買?後期升值也不影響。甚至還有人調侃:如果說介意兇宅風水不好,那一整棟樓是不是都不好,也沒見其他樓層的人搬走呀?
說得好有道理,我竟無力反駁。但我還是不敢買「兇宅」!
買法拍房遇上「兇宅」怎麼破?
法拍房都是提前大概一個月時間上架預告拍賣,這就留給競買人一段充足的時間進行看房,調查房屋背景,從而提前規避風險等等。
在上面第二個案例中,瀚海法拍網對房源進行嚴密的盡調後,發現了「兇宅」的瑕疵屬性,於是客戶經理在公司內網標註了「兇宅,謹慎推薦」的提示,同時還勸說了一名原本打算拍該房產的客戶,順利拍下了另一套住宅。
「兇宅」涉及到房地產風水問題,不止法拍房,二手房也可能遇到,很多人都會覺得這類房產晦氣,更不希望未來走原來業主的老路。畢竟大多數人還是對「兇宅」避之不及。
針對這類買法拍房的群體,調查清楚法拍房的前世今生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找到一個真正專業的拍平臺轉嫁風險。瀚海法拍網,多年老字號,專門協助購房者對抗拍房過程中遇到的所有未知風險,可為購房者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拍房服務,實現零風險、無憂拍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