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瞞「兇宅」信息 花數百萬買的房子能退不? 答案來了

2020-12-11 環球網

「老百姓掏光家底兒買個房,竟然是兇宅!能後悔不?」據了解,隨著近年來房屋買賣市場的發展,涉「兇宅」類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屢見不鮮。

11月26日,豐臺法院召開第三期「月說新案」新聞發布會,就近期發生在北京的3起涉及房屋買賣合同糾紛進行釋法。

據豐臺法院政治部主任、新聞發言人郭俊寶介紹,「兇宅」是基於我國特定傳統背景產生的概念,隨著近年來房屋買賣市場的發展,涉兇宅類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屢見不鮮,截至2020年9月,在中國裁判文書網輸入「兇宅」關鍵詞檢索出民事裁判文書408篇。

原房主隱瞞母親曾墜樓身亡

購房者在不知情情況下購買到「兇宅」

袁某與柴某籤訂《房屋買賣合同》,袁某以全款購買了柴某位於北京市豐臺區某房屋,雙方於2019年2月21日完成了房屋過戶登記。後袁某在裝修過程中得知,涉案房屋曾發生案外人李甲之母意外死亡事件。故訴至法院,要求撤銷購房合同,柴某返還購房款308萬元,賠償其居間服務費等費用。

柴某辯稱,其不知房屋系兇宅,否則不會加價20萬元從第三人李甲處購得此房。

李甲則表示,涉案房屋內並未發生過任何非正常死亡事件。

而法院經審理查明,李甲之母田某確係於2015年8月14日從涉案房屋墜落死亡。按照社會普通民眾的理解,涉案房屋屬於一般意義上「兇宅」。

「兇宅」會影響購房人對房屋的買受意願及房屋交易價格。袁某在訂立合同時並不知曉涉案房屋是「兇宅」,依據相關法律規定,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故袁某要求撤銷該合同的訴訟請求,於法有據,予以支持。

法官認為,該案尊重民間的善良風俗,充分考慮了社會大眾對「兇宅」的情感障礙,認定了「兇宅」系重大瑕疵,體現了善良風俗與司法裁判之間的良性互動。同時,提示交易各方要誠信交易,對經濟交往中弘揚誠實信用的道德風尚、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良性發展具有一定意義。

房主、中介隱瞞故意隱瞞「兇宅」實情

法官:已構成欺詐

2017年12月,張某委託中介公司提供居間服務向王某購買房屋,雙方籤訂《北京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經紀成交版)》及《補充協議》,並完成房款交付及過戶手續。隨後張某得知2016年涉案房屋內發生過非正常死亡,一名女子曾吊死在涉案房屋廁所中。

張某認為,在看房和籤約時,中介公司和王某均未向自己釋明案涉房屋內發生過非正常死亡事件,王某明知案涉房屋存在非正常死亡事件,該事實屬於重大事項,應當據實予以告知和披露,但其故意隱瞞,已構成欺詐,並使原告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簽訂合同,故雙方籤訂的合同應當依法撤銷,王某及中介公司應承擔相應責任。

王某辯稱,合同籤訂前三方當事人對房屋基本情況進行了確認。且自縊事件發生後,110警車等救護車輛前往救助,整個小區盡人皆知,張某的姐姐就在同樓同單元同戶型的17樓,其姐姐也多次參加交易的協商,故在合同籤訂前,張某已經知道自縊事件的發生。雙方所籤合同為政府主管機關提供的示範文本,對影響合同效力的因素均進行了約定,王某也進行了如實承諾。

中介公司辯稱,不存在隱瞞和提供虛假信息情形,張某要求公司承擔連帶責任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

法院經審理認為,王某在合同訂立前未向張某披露涉案房屋發生過非正常死亡事件,屬於故意隱瞞行為。王某隱瞞重要事實與張某訂立合同,構成欺詐的情況下,受欺詐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房屋買賣合同,具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應予支持。另外,因此案訴訟標的為張某與王某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法律關係,故對張某與中介公司因居間合同法律關係產生的糾紛,該案不予處理。

買房第二天就聽說曾有租客在室內自殺

購房人只要賠償不想退房?

2013年安某與趙某經中介籤訂房屋買賣合同,購買趙某豐臺區某房屋,總價款153萬元。支付定金及中介費後,第二天安某聽說曾有租客在該房間內自殺身亡。為此安某向趙某詢問,趙某予以否認。後經走訪及調查得知該事確實存在。安某認為趙某存在欺詐行為,故起訴要求解除雙方所籤房屋買賣合同,要求被告雙倍返還定金10萬元,賠償中介費損失3.5萬元及房屋漲價損失11.5萬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經查,涉案房屋內曾有租客自殺身亡。該信息應當為一般買受人籤約購房的考慮因素之一,故趙某在出售房屋時,應當將所知情況告知安某。趙某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應當承擔相應責任。

現雙方均同意解除合同,法院應準予。定金為籤約雙方履約的保證,合同解除後,趙某應當將所收定金返還安某。鑑於趙某並無違約及解約意願,故安某要求雙倍返還定金,缺乏法律依據,不予支持。安某於籤約第二日即得知涉案房屋曾有租客自殺事實,雙方所籤合同就此未再繼續履行,根據合同履行情況,安某要求趙某賠償房屋漲價損失,不應予以支持。因趙某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造成安某已支付服務佣金3.5萬元,該損失趙某應當予以賠償。

什麼樣的房屋會成為法律上的「兇宅」?

豐臺法院南苑法庭法官林丹竹介紹,司法審判實踐中「兇宅」的認定主要從死亡形式和死亡地點兩方面進行考量,「兇宅」是發生過人為非正常死亡事件的房屋,發生自然死亡的房屋不屬於「兇宅」的範圍;即使最終死亡地點並不在涉案房屋內,但非正常死亡事件與涉案房屋之間有緊密聯繫的,仍應認定為「兇宅」。

「『兇宅』一般與非正常死亡事故存在較大聯繫,雖然未影響房屋的實際使用價值,但是往往會對人們的心理感受影響巨大,從而導致房屋流轉遭受嚴重阻礙,但『一日兇宅』並不導致『終身兇宅』,其引發的心理影響具有時限性,隨著時間流逝,人們對因『兇宅』引發的消極心理影響會逐漸減弱甚至消失。」林丹竹說。

林丹竹法官還對即將施行的《民法典》中「兇宅」適用的新規則和價值理念進行了解讀,「《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條、一百四十八條分別規定了基於重大誤解和欺詐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救濟,根據這兩條規定,如果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了『兇宅』,視為因重大誤解而設立的合同;而出賣方故意隱瞞『兇宅』這一重大瑕疵,屬於欺詐行為。

無論是重大誤解還是欺詐,法院都可以據此判決撤銷買賣合同。同時,《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二條也對中介的告知義務進行了規定,中介人若故意隱瞞或者提供虛假情況,也應承擔相應責任。這背後體現了公序良俗與司法裁判之間的良性互動和貫穿始終的誠實信用原則。」

誤買「兇宅」想後悔,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法官解釋,解除「兇宅」買賣合同的請求權基礎,首先《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該條文規定,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合同。而「兇宅」會嚴重影響購房人對房屋的買受意願及房屋的交易價格,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並不知曉涉案房屋是「兇宅」,否則不會購買該房,其購買房屋的行為構成重大誤解。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誠實信用原則是我國民法確立的基本原則之一,《合同法》第六條規定,「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在房屋買賣合同中,若作為交易標的物的房屋為法律意義上的「兇宅」,出賣人在明知該交易房屋系「兇宅」的情況下,基於誠實信用原則的要求,一般情況下應主動告知可能會對交易產生重大影響的「兇宅」情況。

特殊情況下,「兇宅」情況也可能不屬於出賣人應主動告知的內容,例如「兇宅」中非正常死亡人死亡時間與房屋買賣交易時間的間隔對出賣人是否應主動告知「兇宅」情況的判斷有影響,間隔時間超出一定合理範圍便無法歸入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法院具體判斷後可不認定該情況屬於主動告知範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買受人詢問該交易房屋是否存在「兇宅」情況時,出賣人仍應如實答覆。

豐臺法院調研分析發現,造成買受人不知其購買房產是「兇宅」的情況包括,出賣人、中介公司未履行告知義務;其二是中介公司審慎審查環節缺失;其三是非正常死亡發生時間距房屋交易時間較長,買受人及中介公司未審查到位。

對此,豐臺法院倡導,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如實披露標的物的重大瑕疵,誠信履約;完善二手房交易流程,通過提前籤訂「無非正常死亡」承諾書等方式督促出賣人及中介公司如實告知買受人房屋情況;加強宣傳引導,向社會傳遞房屋買賣中此類風險的存在,引導社會主體及時審查、誠信告知,提早規避風險。同時購房人不應僅通過房主及中介口中了解房屋實際情況,也要到屬地派出所,居委會進行全面細緻的打聽。

「自古以來,家宅平安是人民對生活最美好的企盼,妥善處理房屋類買賣合同糾紛既是人民法院義不容辭的職責,又是助力人民和諧安居的社會擔當。在今後的司法審判中,豐臺法院將不斷強化和延伸審判職能,加大典型案例引導與示範作用,以公正裁判引領良好社會風尚,切實維護房屋交易市場健康穩定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豐臺法院政治部主任、新聞發言人郭俊寶表示。

相關焦點

  • 450萬買到「兇宅」原房東刻意隱瞞 網友:反正我是不要
    裝修的過程中聽到小區其他居民說,自己的這套房子之前發生過小孩跳樓事件,原因是父母對小孩管教比較嚴格,小孩從陽臺爬上頂樓,然後跳下去在另外一戶的樓上走了。傅先生感覺這個事情非常鬧心,對於傅先生買房的心理影響有點大。畢竟很多人對這個存在介意,很多人尤其是老一代的思想不願意去買一些不好的房子也就是所謂的「兇宅」。
  • 買房子如何避免買到兇宅?住兇宅實在太瘮人
    購買二手房確實有很多的好處,也能節省購房者不少的精力,但大多數的二手房都是有人居住過之後才出售的,原房主的為人脾性如何,購房者是完全不知道的,二手房以前的相關信息,購房者也是出於完全不知道的狀態,有的朋友就會擔心購買到有問題的二手房,住進去也不安心,今天小編就來講講,買房子如何避免買到兇宅
  • 誤買「兇宅」能不能退房?
    對此,鄭先生說:「如果是正常生老病死,我都能接受,但是自殺,這套房子就算是『兇宅』了,我不能接受。」鄭先生表示他不能接受自己的妻兒住在這樣一套房內,遂多次找房產中介和房主,提出終止合同、退房,但房主拒絕了鄭先生的要求。昨日,鄭先生收到了房主的律師函,對方要求鄭先生履行購房合同,否則將通過法律途徑追究其違約責任。
  • 你買的房子是「兇宅」嗎?
    你買的房子是「兇宅」嗎?法官說法近年來,房屋交易市場出現較多因「兇宅」買賣引發的糾紛,究竟哪類房屋屬於「兇宅」,出賣人應負何種信息披露義務,買受人有哪些救濟方式呢?01「兇宅」的認定標準「兇宅」並非法律概念,無法在實體法律規範上對其進行準確定義,也沒有硬性的認定標準。
  • 你會買兇宅嗎?如果在太原不小心買到兇宅怎麼辦?
    「中國人對於這類房屋,還是會覺得它不吉祥」。在實際的交易過程中,人們受傳統觀念影響,不會接受「兇宅」,這成為「兇宅」貶值的主要原因。也正因如此,在業主出售房屋時,會存在不同程度的事實隱瞞,客戶獲知真相的過程變得更加艱難。在太原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彭女士花100多萬在高新區買了一處套三房子。
  • 廈門:無良中介隱瞞兇宅真相還要佣金 雙方鬧上法庭
    東南網5月2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捷 通訊員 思法/文 鄧若胥/圖)籤下買房協議之後,才得知這是兇宅,而中介竟然對此進行了隱瞞,那麼這房子還能不能退?中介費還要不要付?近日,思明區法院受理了一起因兇宅引發的購房糾紛,並裁決中介隱瞞實情,合同可以撤銷。事件:百萬元竟買到兇宅引發官司的這套房子位於思明區,最初,吳先生委託房產中介幫他尋找合適的房源。
  • 買二手房遇上了兇宅能要求退房嗎?
    誰都不願意買到兇宅,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買到兇宅了,該怎麼辦呢? 兇宅的主力購買人群主要有四類,分別是房產的投機者,他們看中的是價格勝勢;醫生,醫生經常和病人打交道,看慣了生死;老年人,對生死已經不那麼敏感。 除了以上三類人群,其他人一般不會主動購買兇宅,而大部分誤買的人會選擇維權。 很多房主會選擇隱瞞兇宅的真相,因為房子一旦被打上「兇宅」的標籤,別說降價了,賣出去都挺困難的。
  • 阿里:將「兇宅」做成大生意
    2016年,北京晚報的記者曾在東單街頭隨機採訪了13位路人,其中12位表示不會購買「兇宅」。市民陳女士表示:「我肯定不會買,家裡有孩子,住這樣的房子多瘮人啊!」唯一表示願意考慮買「兇宅」的年輕白領小閆稱:「北京房子太貴了,如果『兇宅』便宜不少,我會考慮買,我不是個迷信的人。」
  • 男子花455萬買二手房,過戶後得知是「兇宅」?中介:房主在說謊
    買房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人們辛苦打拼半輩子,就是為了能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無論是買新房還是二手房,在挑選房子時,有些人會很在意房子的「風水」。寧波的傅先生反映,他通過中介花450多萬買了一套二手房,房子過完戶後正在裝修,意外從鄰居那得知自己買得竟然是一套兇宅。
  • 女子買來婚房是兇宅現詭異擔架 盤點中國八大兇宅(圖)
    女子買房子給兒子做婚房,豈料裝修的時候發現是「兇宅」,看房子時房內放著副擔架,很是詭異。兇宅到底是什麼樣的?中國又有哪些著名的「兇宅」? 買來婚房是兇宅房中放副詭異擔架 盤點中國八大兇宅(組圖)   女子買房子給兒子做婚房,豈料裝修的時候發現是「兇宅」,該房屋的男主人因該房屋火災喪命。
  • 房主隱瞞實情,購買「兇宅」能否構成退房的理由?
    相信在選房子的時候,誰都不願住「出過事」的「兇宅」。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都會對住宅內發生的非正常死亡事件感到恐懼並難以接受,這是一種客觀存在的普遍現象,並不是迷信。那麼在購買房屋的時候,如果房主隱瞞「兇宅」實情,能否成為購買者的退房理由,法院是否支持因買到的是「兇宅」而退房?
  • 買二手房如果買到兇宅怎麼辦,能檢測查詢到二手房是不是兇宅?
    比如購買二手房,如果買到兇宅應該怎麼辦?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不小心買到兇宅應該如何解決?購房前應該如何迴避這樣的事情?一,購買二手房的時候,如果買了兇宅應該怎麼辦?二手房和新房不同,雖然大部分的二手房可以直接拎包入住,但畢竟是有人住過的,我們在購買的時候,就特別需要去迴避一些兇宅。兇宅:主要是指一些不吉利的,或者發生了一些兇殺死亡等事件的二手房屋。
  • 什麼是兇宅呢?又該如何避免買到兇宅?
    相對於新手房來說,二手房的優點還是非常多的,不僅在價格上非常便宜,而且只要付了房款就能立刻住進去,而且不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裝修房子,只管安心的住進去。雖然二手房看似優點非常之多,但是購房者一不小心就會買到「兇宅」!下面小編就來告訴大家什麼是「兇宅」,以及如何避免買到「兇宅」!
  • 什麼樣的房子才算兇宅?買到兇宅怎麼辦
    有不少朋友其實都覺得二手房挺不錯的,特別是對比現在的期房,購買房子之後,等待接房的時間太長了,相比之下,二手房的優勢就非常的突出,但是有這種想法的朋友卻遲遲不敢下手購買二手房,另一方面就是考慮到購買二手房存在的風險太大,除了產權風險之外,很多人還怕買到兇宅,今天小編就來講講,什麼樣的房子才算兇宅
  • 什麼是兇宅?如何才能避免買到兇宅呢?
    一、什麼樣的房子才是兇宅?兇宅,一般指得是發生過非正常死亡事件的房屋。我國法律並沒有相關規定,即沒有將「兇宅」規定為物理瑕疵,所以購買者在不知情時買下,事後察覺想要退房卻退不了的事情時有發生。一些特大的刑事案件,媒體一般是會公開報導的,因此可以查到相關信息。
  • 阿里招「兇宅試住主播」,據說已有上百人應聘……
    2016年,北京晚報的記者曾在東單街頭隨機採訪了13位路人,其中12位表示不會購買「兇宅」。市民陳女士表示:「我肯定不會買,家裡有孩子,住這樣的房子多瘮人啊!」唯一表示願意考慮買「兇宅」的年輕白領小閆稱:「北京房子太貴了,如果『兇宅』便宜不少,我會考慮買,我不是個迷信的人。」
  • 倒賣兇宅者真實故事:做法布陣降低「兇氣」 從不向買家隱瞞兇宅事實
    我們會從南方請一些「高人」來做處理法事、改格局,有時還弄來泰山石敢當、羅盤、鏡子來安宅。相比之下,很多同行沒我們這樣的講究。他們就是低價買,對外隱瞞兇宅的事實,再用市場價出租,等風頭過去了就連哄帶騙地賣了。
  • 61萬買的婚房竟是「兇宅」!東莞女子將業主和中介告了!
    對於結婚用的婚房大家不僅會精挑細選還會花心思裝修一番然而,近日東莞的蒲女士在東莞常平剛買的婚房卻讓她幾天都睡不好覺了因為她聽說這套房子竟然是「兇宅」!廣東東莞一女子投訴稱,買婚房付定金後發現是兇宅,2012年屋內曾發生刑事案件,要求退定金被拒後起訴屋主。屋主回應稱,房屋是2015年拍賣所得,自己也是受害者。女子未能舉證屋主存在隱瞞、欺詐,法院二審判其敗訴。
  • 湖南老鄉花1800萬深圳買房,卻發現是「兇宅」
    今年8月,為感謝妻子在背後的支持,潘先生花1800多萬元在深圳南山區買下一套190多平方米的房子,送給妻子,並落在妻子個人名下。可就在付完房款當天,潘先生意外發現,自己花巨資買下的這套豪宅居然是一套兇宅,壓根不敢入住。如今,潘先生欲找購房時委託的中介公司——中原地產索賠,並要求退房,結果卻遭到對方的拒絕。
  • 北京兇宅資料庫 4000個小區900所兇宅 有你家嗎?
    中洲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於德華律師表示,隱瞞兇宅信息進行交易,破壞了買賣雙方達成協議需誠實信用這一基礎。  中介在四千小區搜集兇宅數據  「多數業主都會向我們隱瞞『兇宅'這一信息。」徐東華是一家地產中介公司的品牌中心總監。據他介紹,該公司為了維護自己和消費者的權益,最近建立了一個兇宅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