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丟失掉的味道終究還是你們漸離的身影
前段時間看到了一篇文章,「難道做什麼事都要有意義嗎?」突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有點觸及到了心裡。
好像有些人就認為不做有意義的事就是在浪費時間,難道不應該是做自己開心的事嗎?
作為一個從村裡長大的孩子,所以在小時候的朋友很多,都是從小便在一塊玩的。
人多起來便會很鬧騰,整天埋沒在遊玩之中。到了天黑,隨即會被媽媽高喊回家吃飯去。
當時還小,沒有想過太多的事情,只知道玩。好像也就到了初中的時候吧,那時候我跟朋友們都喜歡上了籃球,放學後不是回家而是打球,好像我們都在等與夕陽的每天重逢。
日子是一天一天過去了,由於貪玩的我們,最終就剩我跟另一個朋友上了普高,其他人便去了職業學校。
無憂無慮的樣子好像終於過去了,那是怎麼樣的一句話,能夠刺穿我們的心靈,「你不學習,天天打球混日子有什麼用,你看看你那朋友們,一個個的將來有什麼用,打籃球它能有什麼意義」
是啊,打籃球是沒什麼用啊,將來不知道能用打籃球做些什麼啊,但打球時我真的是很開心的。太陽都同我們一塊熱紅了臉,那可是時間在流動。
「那是我的朋友,憑什麼你要說他們將來沒出息,打籃球怎麼就沒意義了。」 沒錯,我反駁了我媽,也是那次我們冷戰了很久。
但我那時上了高中,也不需要常回家,便跟與家裡斷了聯繫一般,過段時間他們給我打錢,我也沒在與家裡說過什麼話。
日子還是在過,球場上還是有我的身影,但總覺得少了些什麼味道。
二。
「在這個時代仿佛連放鬆休息娛樂的空間都會被人嫌棄,被人說做這些有什麼意義你將來能幹什麼,倒不如去看會書」
上了高中後便與發小們玩的少了很多,但時常還是會聯繫說說話。我就在高中過上了平常的日子,也是無所事事的過這每一天。
在平靜的生活裡慢慢喜歡上看些課外書,甚至有時會在課上偷看。大部分也還是在休息是去閱讀,沉浸在裡面,好像這些比課本上的書更有趣些,或許這就是為了不學習而找的理由吧。
課本上的書屬實很枯燥,在課外書上能夠找到些許說不出的舒適跟快樂,說白了應該是能夠放空大腦,輕鬆一些吧。
好景不長,便被老師抓個正著,當我拿著課外書來到辦公室,上繳之後,聽到甩摔書聲以及厲聲,「還有空看這些書?有這時間倒不如去看些課本上的知識,看這書能夠有什麼意義,能提高成績嗎?」
「成績上不去,就是因為你的心就沒放在學習上面,看看人家都在幹什麼,你在幹什麼?人家上課認真聽講下課也在做題。」
這次我沒有反駁,我有錯,但這也是第二次聽到我做的事沒有意義。
回去之後,我甚至拷問自己,其他人在在努力學習,學藝術和技能時候自己是不是真的在浪費時間。我是不是也應該放棄休息時間,跟著去學習。
後來,在跟媽媽開始說話再次被問到在幹什麼的時候,我居然會想想我現在做的事是不是對於她來說有沒有意義。
似乎在整個青春裡上學讀書就是你的全部意義,你所作的一切都時為了成績,為了將來的工作而做鋪墊。
難道每個人都應該被生活操控著,強迫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嗎?
我覺得不應該是這樣的,讓自己的生活更加有色彩,注重過程的開心不好嗎。
三。
「人生本就是一場沒有意義的旅行」
上大學後與發小的距離好像便又遙遠了。
放假回到家時候,我們約了一起去打球,我突然意識到了高中球場上丟失的味道是什麼了,原來是少了兄弟夥們的陪伴與歡樂。不是打球在什麼地方而是在一塊打球的人是些誰,怎麼個快樂法是不同的,內心裡的開心也是不同的。
確實不是如媽媽說的一樣和朋友一塊打球時在浪費時間,說真的我很快樂。
從小身邊的人總在說著你做的每件事情都要有意義才可以,而當你去做那些在他們認為無意義的事情時便會被訓斥。
你在外面玩耍時別人在讀書,你就好像自己有了罪惡感,是不是應該停止享受而也去跟著讀書。
我想世界上沒有意義的事情那麼多,總有人踏著腳步邁向無意義的路上,在路上享受著快樂的過程。
生活有無意義該如何去定義,每件事情有無意義又該去如何定義。賦予一件事情的意義不同那麼去做它便是有意義的,過程是有需要的,開心的,對於個人而言那就是有意義的。
意義是自己定義的,做回自己,讓自己能夠開心,本來生活也是自己的,忽視他人眼中所謂的無意義。
每個人生活的方式也不同,意味著所認為的有無意義的事情也是不同的,既然每個人的節奏不同,何必非要在一個拍子上呢。
「有無意義的定義也在於自己,浪費時間又如何」
做哪件事能夠讓我開心那便是這件事的意義。
自己的生活自己去定義,自己的快樂自己去享受。
沒有那個人能夠真正的感同身受,找回初心,做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