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螺號海鮮,體育場的老店了
新添了燒烤,這個爐子很酷啊
吊在院子裡的羊肉
可惜今天是來吃海鮮的,燒烤下次再說
牆上有菜品的照片
海鮮的品種還真不少
活養的海貝
各種海魚
生蠔
天鵝蛋
大蝦
海魚
老闆魚
墨魚仔
店內的環境還可以
就在這裡吃吧
這個菜單一看就是家常菜的款
麻辣海鮮盆,這個來一個試試
坐等上菜
濰坊蘿蔔蘸醬,18,這個就叫小菜大來頭了,「煙臺蘋果萊陽梨,不如濰縣蘿蔔皮」,這小小的蘿蔔可是有國家質檢總局批准的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只有濰縣生產的才能叫「濰坊蘿蔔」
皮色深綠,肉質翠綠,香辣脆甜,確實是濰坊蘿蔔
蘸大醬別有風味
東北大拉皮,28
這個拉皮的料也太豐富了吧
調料就兩碗,上面還有整個的螺肉
味道不錯,這個跟我在威海「北方餃子王」吃的「中華名菜」海鮮大拉皮還真有幾分相似
老醋海蜇頭,58,你肯定覺得這道菜這麼不起眼憑啥這麼貴是吧?這可是海鮮類的涼拌代表菜了,海蜇頭可不是海蜇圓圓的那個部分,那個叫海蜇皮,海蜇頭是下面的腕足的部分
由於膠質很豐富,吃起來軟嫩彈滑,海蜇頭就是越大越好吃,這個塊兒夠大的了
爽拌魚皮,28
這個真挺好,很多飯店的魚皮都是又碎又粘,這個塊兒很大,吃起來彈脆利口,挺好。
廣東客家雞,38
這個有點兒客家鹹雞的意思,皮肉略分離,雞油已經看不見了,味道鹹香,還可以
海虹,18,也就是青口,海邊的人管他叫淡菜
這個味道還不錯,很新鮮,肉很大
大海蝦,22一隻,整個確實不便宜
但是我覺得還是挺值得的,盤子裡看不出有多大
放在骨碟裡看出來了吧?
而且超新鮮,看這蝦腦油,一口留香
每隻蝦都帶膏,非常棒,整個蝦比我在海邊吃的蝦的品質還好。
這個蝦夠大的吧?而且肉很新鮮,一點兒都不散
生蠔,每隻15
這個蠔的個頭也不小
味道還好,大個的就是好吃
麻辣海鮮盆,大份兒的,98
這個還挺合適的,有點兒像海鮮的麻辣香鍋
料很多,青口、扇貝、海兔子、花蛤、海蝦樣樣都有
調味也還不錯,下次人少就來個這個
天鵝蛋,18一隻
這可算是比較難得的海產品了,個頭不算小的
這個的學名應該叫紫石房蛤,具體為啥叫天鵝蛋,還真的不知道了,味道還行
金槍魚,一條8元
魚肉處理的還是蠻不錯的,一點兒腥味兒都沒有,細嫩無刺
傳統櫻桃肉,38
這個菜是魯菜代表菜之一了,也是一道很見功夫的菜,這個菜跟糖醋裡脊、鍋包肉的做法相類似,但是口感迥異,糖醋裡脊吃的是外酥裡嫩,鍋包肉吃的是甜脆爽口,櫻桃肉吃的是一口爆漿的爽快,所以我覺得這個菜還是用比較肥的肉做好吃,肥肉炸過之後脂肪半融化的口感最過癮了。
這個鍋包肉已經相當不錯了,在太原也算吃過的好吃的了
小白菜文蛤湯,28
又是一道不容易做好的小菜
這個菜看著容易,就是文蛤和小白菜,但是也是非常講究的,第一就是文蛤的新鮮程度,第二就是下鍋的火候
這個還是很不錯的,湯底很溫潤,文蛤的鮮味兒很到位,小白菜加了一份清香,很舒服的感覺
避風塘魷魚圈,38
避風塘菜系起源於港臺地區。所謂「避風塘」,也就是我們一般所稱的「避風港」;廣東沿海一帶的漁民,一旦在捕魚時遇到大風浪,便只能選擇到避風塘內躲避風浪;在這一段無以維生期間,漁民們只好利用剛捕獲的海鮮漁獲,現場撈煮、料理,烹製成一道道菜餚,這就是避風塘美食的由來。
避風塘菜系的精髓是那蒜蓉的獨特風味,這種蒜蓉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甘口焦香,脆而不煳,蒜香味與辣味、豉味結合,達到了一種口味的平衡。與海鮮共烹,味道和諧,蒜香對解腥和提鮮的作用都不錯
這個也還可以,蒜蓉再多點兒就好了。
還不錯,10個人喝了一箱青島金標,吃到超級飽,也才花了1100左右,不喝酒的話不到1000,人均也就100
太原的海鮮最早以前超火的是柳巷校尉營附近的溫州小海鮮,不大的門臉,但是味道很好,在2000年左右人均就已經超過200了,然後就是太原海鮮酒樓的黃金時期,北海漁村、東港海逸、海外海都是那時候的佼佼者,一餐飯動輒上萬,隨著政策形勢的改變,平價海鮮再次回潮,海鮮也走出高大上的海鮮酒樓,走近我們普通老百姓了,現在的海鮮不管是品種還是新鮮程度,真的是比以前強太多了,關鍵是價位,親民才是王道啊!
推薦菜:東北大拉皮、大海蝦、麻辣海鮮盆、櫻桃肉、小白菜文蛤湯
地址:省體育場館內東南角
以上食評均為晉吃貨原創,任何網絡媒體或傳統媒體如需刊用轉帖轉載,必須註明來源及其原創作者。特此聲明。
(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