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千人豆腐宴開吃,豆腐又被玩出新高度!

2021-02-17 就愛去雲南

一桌豆腐宴擺放著這些菜


菊花豆腐、豆花牛肉、豆腐圓子湯、海苔脆皮豆腐、美女出浴,那一桌有雲絲腐皮、蓮蓬豆腐、雞湯竹蓀豆腐包、香椿灰蛋拌豆腐、石屏參禪,再一家就呈現芙蓉豆腐、豆腐鍋巴、汽鍋腐皮卷、銀絲腐皮湯、白龍下海……

10日下午3時,石屏豆腐宴廚王爭霸賽暨千人豆腐宴活動在眾多"吃貨"的期盼中登場。


"石屏豆腐"在八隻參賽隊的巧手中,呈現出千姿百態,幻化出千滋百味。"我們石屏豆腐歷史悠久,豆腐文化博大精深,卻很遺憾沒形成完整菜系。這次活動要求所有參賽隊在作品的製作中進行傳統與創新的結合,既要色香味俱佳,又要營養搭配均衡,為未來石屏'豆腐宴'品牌的打造起到推動作用。"石屏縣文體旅廣局局長鄭婷介紹。


經過兩小時的火熱角逐,石屏天逸酒店憑藉色香味俱全的菜品和精心設計的裝盤取得廚王爭霸賽一等獎,而其創作的"蓮蓬豆腐"也被評為爭霸賽最佳菜品。


據介紹,此次廚王爭霸賽是石屏縣2016"楊梅文化旅遊節"閉幕活動之一。每年5月,全縣楊梅成熟之時,石屏"楊梅節"也會如約而至,以"梅"為媒,大力宣傳石屏縣文化旅遊,實現旅遊經濟和旅遊惠民同步發展。


廚王爭霸賽之後,10日晚將舉行楊梅節閉幕式暨群星演唱會,而11日舉行的異龍湖高原環湖自行車賽將為今年的楊梅節畫上圓滿的句號。


記者 嶽曉瓊

相關焦點

  • 石屏豆腐和豆腐宴
    原標題:石屏豆腐和豆腐宴 □ 土師 石屏歷史悠久,素有「山川東迤無雙境,文學南滇第一州」之美譽,是馳譽四方的「文獻名邦」,雲南唯一的「狀元」袁嘉穀就是石屏人。石屏自然稟賦優越,民族眾多,人文璀璨,有「豆腐之鄉」「魚米之鄉」「柑橘之鄉」「楊梅之鄉」「歌舞之鄉」「中國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等稱號。
  • 五一遊 | 只是想請你吃石屏豆腐、涼米線、砂鍋魚、燒烤......
    小編的推送接近尾聲今天很簡單就是想請你吃點燒豆腐、涼米線、砂鍋魚來點石屏燒烤睡個好覺從昆明到石屏有多條線路,多種走法,但是,咱們路線必須:快準狠!推薦路線:從昆明出發,往玉溪方向走,過了昆玉立交後進入昆磨高速,到了紅龍廠後駛入石紅高速,最後就到達石屏了!
  • 《雲南人吃豆腐圖鑑》
    在這當中,雲南的包漿豆腐人氣飆升,外地的朋友都紛紛找局長要包漿豆腐連結。 殊不知,比包漿豆腐好吃的是?是石屏豆腐、建水豆腐、七步場豆腐、倘塘黃豆腐,還有密祉豆腐宴。那麼今天局長就來為大家介紹「淘寶上的雲南第一彈——雲南人吃豆腐圖鑑」。給你們介紹一下雲南都有哪些美味豆腐。
  • 中國到底哪裡的豆腐最好吃?雲南石屏,完勝
    昆明菜重本味,一碗熱騰騰的過橋米線繁花似錦開遍整個春城,汽鍋雞奇特的烹煮方式,讓至鮮之味得以明朗展露,食之如沐春風。餌塊和米線使得汪曾祺這位能吃會寫的生活美食家對昆明也久久縈懷。▲ 雲南的過橋米線,小館裡也有哦,戳圖嗦粉。圖/VCG旅遊聖地大理是蕩在洱海上的一葉扁舟,恬靜和婉。
  • 沒吃過這些豆腐,你就不算真正了解雲南
    圖丨圖蟲創意中國吃豆腐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漢代。但直至明朝朱元璋統一雲南,豆腐的做法才隨著他的軍隊進入雲南。在石屏,豆腐最常見的食用方式,就是燒豆腐。而燒豆腐的精髓,就是用手撕著吃。圍坐在火爐邊,一邊聊天,一邊吃大塊的切成長條狀的燒豆腐,好不快哉。
  • 曲靖這家石屏農家菜,怎麼吃都覺得香!
    >豆腐能搞出這樣的名堂沒吃過的人恐怕難以體會 許氏石屏砂鍋豆腐 以石屏豆腐為主做各式各樣的石屏豆腐佳餚豆腐是從紅河石屏運過來的每天店裡都會運來一批佳味石屏豆腐 | 到店必點石屏豆腐特點在於以石屏城天然井水(酸水)作凝固劑點制而成,石屏豆腐機豆製品的吃法多樣,既可做家常菜又可烹飪宴席佳餚,甚至擺設豆腐宴,今天這道特色石屏豆腐真的是抓住顧客們的味蕾,所以到店必點!
  • 石屏豆腐出鄉記:是生意,也是鄉愁
    一碗鱔魚米線,一塊混合著豆香炭火香和蒜油辣椒香的豆腐下了肚,一「顆」胃終於落「地」,算是回家了。外地人眼裡的石屏豆腐只是石屏豆腐。石屏人眼裡的石屏豆腐卻包括了三街福利社豆腐、北門豆腐、帥虹豆腐、陳靜家的豆腐、賣香巷陸官有家的豆腐……離家多年,在外吃到的石屏豆腐總是欠著點意思。也許好吃的人也覺察出了區別,便說石屏人滑頭,好吃的東西不往外走,只躲在本地賣。
  • 雲南石屏豆腐妙不可言
    在雲南 沒有人不知道石屏豆腐 前段時間宅在家的日子就是翻豆腐 今天介紹的豆腐和我們平時做菜的豆腐不一樣 這個豆腐主要是烤吃 可以油炸 還可以煮火鍋 那滋味很美妙石屏爆珠小豆腐天冷的時候 一邊用暖爐取暖 還可以一邊翻豆腐 也就是烤小豆腐
  • 石屏豆腐「膨脹」了
    告別「小作坊」 集約化生產破難題石屏豆腐已有600餘年歷史,其獨特之處在於所制豆腐均採用當地的地下"酸水"製作而成。這種水質自然含滷,代替石膏點漿,所制豆腐清香細嫩,也因此聲名遠揚。豆腐也成為石屏的傳統產業。
  • 雲南豆腐PK:石屏與建水,孰美?
    很早以前就聽說建水豆腐好,有名氣。去建水途中在鄰居縣石屏汽車站等車,看見一家米線店有烤豆腐賣,就過去問,你這是建水的豆腐嗎?賣者當即不高興:「你在石屏說什麼建水豆腐?」我直說聽說建水豆腐好吃,而石屏離建水這麼近,誤以為這裡也賣建水豆腐呢?賣者更不高興:「怎麼說建水豆腐好。
  • 小說/石屏豆腐傳說·菠蘿
    在那個夏天的黃昏,你第一次來石屏,我們去吃烤豆腐。圍坐在炭火前,你看著烤得黃澄澄脹鼓鼓的豆腐,興奮得拍著手笑出了聲。「啊,多麼漂亮的豆腐呀!」「看吶,這豆腐像根金條!」「真嫩,真香,真好吃!」「聽說石屏豆腐是用天然地下水點制,全國獨一無二,還有個傳說,你能講給我聽嗎?」「好啊,我等下講給你聽!」
  • 興華豆腐宴:一塊豆腐,26道美味
    豆腐是很常見的美食,相傳最早由西漢淮南王劉安偶然發明,後經過改良,走上了尋常百姓家的飯桌。那麼,您覺得一塊豆腐能做出幾道菜餚呢?3道?5道?如果我說是「26道」,是不是讓您有點不敢相信?今天,咱就去洛寧縣興華鎮,領略一下舌尖上的「豆腐宴」吧!
  • 雲南石屏大力發展豆腐產業
    雲南石屏豆腐自明代問世以來,已有600多年歷史,素以質優味美飲譽四方。石屏豆腐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市場上,獨具特色的地下「酸水」點制帶動石屏豆腐產業快速發展,製作工藝不斷完善,品種類型逐步增多,成為石屏縣最具規模的傳統特色產業。
  • 石屏豆腐「膨脹」了!底氣來自哪裡?
    石屏豆腐「膨脹」了!底氣來自哪裡?告別「小作坊」 集約化生產破難題石屏豆腐已有600餘年歷史,其獨特之處在於所制豆腐均採用當地的地下"酸水"製作而成。這種水質自然含滷,代替石膏點漿,所制豆腐清香細嫩,也因此聲名遠揚。豆腐也成為石屏的傳統產業。
  • 比肉還好吃的石屏豆皮,清燉也能嫩的彈舌頭,怎麼吃都香!
    有一次,羅壯士回鄉省親,返京時捎去豆腐皮獻於慈禧,慈禧入口品嘗後連聲叫好,命為進奉貢品。石屏豆腐皮乍看之下並不起眼,乾巴巴的像捆放了好多天的山東煎餅。當它泡過溫水後,再來做菜,就神了,感覺像豆腐皮還了魂兒,水靈起來了,蒸、煮、炒、炸和涼拌都好吃,味道甘甜。
  • 比肉有營養的石屏豆皮,清燉也能嫩得彈舌頭,怎麼吃都香!
    幾年前,石屏豆皮因央視《舌尖上的中國》再度走紅全國,堪稱「豆皮第一絕」!慕名前來購買石屏豆腐皮的人絡繹不絕,可以說是潛在的人氣單品!石屏豆腐皮的生產始於明代初期,盛於清代後期。光緒年間,石屏豆皮還是專供清朝皇室食用的貢品。
  • 劍門關吃豆腐宴
    跟隨戶外旅遊去劍門關,到達後,領隊把我們領到了飯店,我們嘗到了傳說中的豆腐宴,雖然是旅行餐,可能沒大飯店豆腐宴好看好吃,味道不錯,豆腐做的各式各樣,只可惜我只顧著吃,拍的照片少。
  • 多少人不遠萬裡來尋找的,是幾塊雲南「石屏豆腐」,誘人的小吃
    而我獨愛雲南的豆腐,外表香脆,內心爆漿的包漿豆腐,味道香辣,極其爽口的滷腐,清香四溢,垂涎回味的燒豆腐,每一種豆腐都能挑起每一個吃貨們的神經!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感受下石屏的豆腐吧!雲南的石屏是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勤勞勇敢的彝、漢等民族在這裡生息和繁衍,他們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的火花澆灌出一朵中國飲食文化的花朵「石屏豆腐」。
  • 雲南石屏豆腐產銷店落戶康健社區菜場
    新民晚報訊 (記者 袁瑋)這兩天,位於徐匯區康健社區的康五菜場新開了個「石屏豆腐品牌」特產專營點,菜市場顯眼處還有LED顯示屏滾動「做廣告」。據悉,這是康健街道以「授人以漁」的幫扶措施,幫助雲南紅河州石屏縣豆腐產業精準扶貧產銷項目落地康五菜市場。
  • 品味泰山豆腐宴
    中午時分,朋友說:「今天你們到泰安來,我請你們品嘗一下正宗的泰山豆腐宴」。這個餐館在泰安文化藝術中心內,是一家以豆腐文化為主題的特色餐廳。多年老朋友劉向陽聽說我來,欣然而至。這位老弟非常了解我,知道我平時喜歡搗鼓點小文章,當即給他朋友泰山豆腐宴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吳士國打電話,讓其介紹泰山豆腐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