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0月29日訊 據英國媒體10月28日報導,研究報告稱氣溫升高會降低東南亞地區的勞動生產率,其中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受到的影響最為嚴重。
周三,英國風險分析預測公司Verisk Maplecroft稱氣候變化造成的氣溫和空氣溼度的升高會增加高溫天氣出現的頻率,由此會嚴重威脅東南亞地區的生產率。
該公司說,在接下來的三十年內,由於高溫天氣,東南亞地區勞動生產率將會下降16%。高溫天氣下,人們身體可能會產生不適,出現頭暈、疲乏、噁心的症狀,極端情況下可能還會造成死亡。
根據該公司預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將會受到最嚴重的影響,生產率分別下降25%和24%。其他國家生產率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其中印度尼西亞生產率下降21%,柬埔寨和菲律賓下降16%,泰國和越南下降12%。
Verisk Maplecroft公司的詹姆斯·阿蘭在一次報告中說道:「氣候變化將高溫天氣帶來的影響推至高潮。高溫天氣不僅會威脅體質較弱的工人的健康,東南亞各國的經濟發展也會受到制約。」
該公司通過對高溫天氣的預測來計算勞動生產率下降的百分比。
據稱,截至2045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高溫天數分別會從335天和338天增加到364天,印度尼西亞會從303天增加到355天,菲律賓會從276天增加到337天。
通過對1300個城市的生產率預計下降的百分比的計算,該公司發現受影響最為嚴重的50個城市中有45個都來自東南亞,其中包括吉隆坡、新加坡和雅加達。
另外,這50個城市中有20個來自馬來西亞,13個來自印度尼西亞,4個來自菲律賓,還有3個來自泰國。
除東南亞地區外,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還有名列榜首的卡塔赫納,哥倫比亞的巴蘭基亞,巴拿馬的巴拿馬城和阿萊漢以及巴西的瑪瑙斯。(朱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