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的人學文化

2020-12-12 人學書院

本文字數:1805

古埃及最初的文明大約出現於公元前4500年左右,按其發現地被命名為拜達裡文化(Badarian culture),接下來是奈加代一期文化(Nagadah I culture,約公元前4000~-前500)和奈加代二期文化(Nagadah Il culture,約公元前3500~前3100)。有人把這三個前後相繼的文化稱為「前王朝」文明。這時上埃及和下埃及建立了大約40個左右的州。每個州都有自己的名稱、圖騰、軍隊、行政機構。史學界通常把古埃及史劃分為31個王朝(約從公元前3100年左右第一王朝建立,至公元前525年波斯徵服埃及止,共26個王朝,波斯統治時期5個王朝,到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佔領埃及為止)。其中,古王國時期(公元前2780~前2280)包括第3-6王朝,中王國(公元前2050~前1778)包括第11~12王朝,新王國(公元前1567一前100)括第18-20王朝。其餘為後埃及時期。

人的圖騰

古時期埃及人學思想,就是反映在這一時期的宗教、神話、傳說、文學作品中的對人的看法。這個時期的人學思想,如同整個古埃及文化一樣,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對人的看法大多反映在對神的看法中。正如文化史家杜蘭指出的:「埃及的一切,徹裡徹外可說都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在埃及,除道德外,文學、藝術、政府,以及一切的一切,莫不受到宗教的影響。我們可以這樣說,你不研究埃及的神,便休想了解埃及的人。"此外,由於文明初始埃及人對人的看法,仍然停留在表面上,他們對人的看法只是觀察人在社會生活中的表現,以及從生活的得失中汲取的經驗和教訓,他們沒有也不可能提出對人的獨立的哲學思考。因此,嚴格說來,還不能說古埃及已經有了人學。這時的人學思想萌芽,還是朦朧的、膚淺的、粗陋的。

古埃及的宗教先後經歷了自然崇拜(包括聖石崇拜、水崇拜、火崇拜、植物動物崇拜)、地域性守護神崇拜(在圖騰崇拜基礎上形成的守護神以女性神為多,是古埃及社會母權制遺風所致,包括各種陰性的動植物,當然也有少量陽性的動植物)、日神崇拜(包括阿蒙、拉和阿頓)、冥世崇拜、國王崇拜等幾種形式。這些宗教崇拜往往是與神話傳說攙雜交織在一起的。

對這些宗教和神話所反映出來的人學思想,很難做出準確的概括,因為其中既有人神分離的形式,也有人神合一的形式,而且這兩種形式之間也很難劃出一個非此即彼的界限,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表現了古埃及人學棋糊性的特點。

人面金字塔

古埃及人學雖然具有模糊性的特點,但還是形成了確實屬於人學範疇的幾個主要概念,它們是:

其一,靈魂。古埃及人認為,人具有超自然的精神或靈魂。靈魂中的一部分,甚至可以存在於人的生命結束之後。人的靈魂大約有五個:第一個叫「卡」, 「卡」與具有「卡」的本人同貌同形,是一種特異之靈。在人出生之前, 「卡」就附於人體,在人死後,它繼續留存於其屍體或雕像之中,其存在時間之長短視屍體保存情況而定。如果將死者遺體製成木乃伊, 「卡」就可以永世存在。第二個靈魂叫「芭」,其意為「永遠活著」,其形象是人首的鳥。「芭」只有在人死之後才能從身體之中釋放出來。卡和芭是人和神都具有的靈魂。由於這兩種靈魂在人死後都會繼續存在,故人死亡後,其家屬仍必須為這兩個靈魂預備酒食,供其生活之需。第三個靈魂是「心」,是人的心臟所特有的辨別能力,具有「良心」的含義。第四個靈魂是人的影像,第五個靈魂是人的名字。因此,如果家人常念誦死者之名,死者就可以永生。

其二是冥世。人有冥世,要過冥世生活。這是古埃及人普遍的看法。在他們看來,冥世生活是人生前生活得繼續。因此,生前所享有的財富和權力,這個人在死後也可以在冥世繼續享用。古埃及人普遍相信,每個人死後,亡靈都要在冥世間接受冥王奧西裡斯和由地域保護神組成的陪審團對他的審訊,根據其生前的善功和惡行,決定其在冥世的位置。

其三是罪。古埃及人認為,人所犯的罪,其內容有兩類:一類是對神所犯下的罪,如掠取廟字中的財物、削減或盜竊祭神用的貢品;另一類是人對人犯下的罪行。

其四是人心。古埃及人認為,人心是冷酷無情的。人的欲望無限,人世間到處都是掠奪,每個人都在搶劫自己兄弟的東西,因此而導致暴力統治了整個人間。人的塵世生活沒有幸福,人的內心世界也充滿了混亂以及相互矛盾、彼此排斥的思想和情緒。

當然,古埃及人學中絕不僅只是這幾個概念,還有其他一些概念。而且,就是這幾個概念,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也有不同的具體內容,不能一概而論。

相關焦點

  • 古埃及人學萌芽的神性特徵
    ,表現出來的思想是性惡論:人是兇暴的,人們的心性是殘酷的,疫病下曾做過壞事的遍於全國,流血到處發生,以致於那些在人,也都害怕所有的人了。可見這首陳詞是人類文化史上最早對人類未來感到悲觀的作品,表現出一種消極的人學思想,也是最早的性惡論。阿頓頌是古埃及人為讚頌太陽神阿頓而寫出的頌詩。太陽神網頓既是創造神,又是保護神,他獨自居住在天空中,是至高無上的推一神。他不僅是創世者,而且也是宇宙間一切生物的創造者和保護者,因此被古埃及人尊為一位獨立的神,國家的主神和宇宙間的唯一神。
  • 古埃及史:古埃及人的飲食文化
    今天帶大家聊下在古埃及人的家裡,除了蔬菜和各種肉類,魚肉之外,每日三餐都離不開他們的主要食物麵包。寬廣的尼羅河給古埃及人帶來了太多的食物和水源,除非是在兵荒馬亂和洪水連續泛濫的年代裡,古埃及人是不會為飲食方面所擔憂的。雖然社會階層不同,吃的東西的數量和質量會有很大差異,但總體來說,糧食豐富,水源充足,人人足以自飽,所以古埃及人的壽命相對來說會稍微的長一點。
  • 現在的埃及和古埃及是兩回事,那在這個世界上,哪些人跟古埃及人的...
    ,那在這個世界上,哪些人跟古埃及人的關係最密切,最有資本去探索這個古老的文明呢?很多人都認為現代埃及人和古埃及人人種和文化聯繫不緊密所以「不配」研究古埃及。我可以理解這種認識,因為從咱們中國人的角度出發,我們華夏民族在這裡生活了幾千年,有著綿延不斷的歷史和文化傳承,中國人研究自己的過去是有資格的。由此我們覺得其他文明也應該找到像中國人一樣「合法」的「繼承人」。但是世界古文明中有幾個能像華夏文明一樣幸運呢?反過來講,人種、血統和地緣屬地真的就等於絕對「有資格」嗎?
  • 古埃及的文化是怎樣的
    尤其像埃及這個古國,現在很多文明已經消失了,只能靠遺蹟發掘出來,像埃及金字塔,人面獅身像,都是古埃及當時最出色的代表。大約在公元前3500年前,在尼羅河出現了古埃及文明,現在也是埃及,不過已經和現在的埃及是有區別的,那個時候的埃及是當時非常有文化的國家。
  • 華夏道文化的古埃及起源
    .;2.江蘇時光文脈研究院關鍵字:Maat女神、古埃及、「神」、「道」、文化比較學概要:「神」、「道」是非常重要的漢字,也是高度抽象的概念,用簡單的象形會意,很難理解其來源。本文沿襲《發現夏朝》一書的方法和思想,通過對古埃及文明中的瑪特(Matt)女神代表的概念與華夏文化中的道的概念進行比較,發現兩者存在高度一致性。
  •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人信仰的神靈
    古埃及是古代世界中信仰的神最多的國家。在古埃及宗教裡,除了"赫利奧坡裡斯神學"、 "赫爾摩坡裡斯神學"、 "孟斐斯神學"三大神學體系所涉及的諸神外,人們還崇拜其他形形色色的神靈。雖然至今人們無法確切統計出古埃及到底有多少個神,但人們熟悉的埃及神就有200多位,被描繪記錄在帝王谷的圖特摩斯三世的墓室牆壁上的神就有741位。由此可見古埃及神靈之多。雖然古埃及人信仰的神數量龐大,但對於主神,基本上就信仰太陽神和奧西裡斯神。他們擁有無上的權力,不僅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還是維持人間秩序的保護者。他們外形是人,而且有妻有子,就像威嚴的國王。
  • 來自金字塔的古老傳承:淺析古埃及文化的傳播與影響
    古埃及人以自己獨特的人生觀創造出古埃及文化,不僅極大地豐富了世界文化寶庫,而且為後世西方文化的發端和繁榮提供了寶貴的借鑑。但古埃及文化的光輝成就,不是在孤立環境下取得的,而是在與周邊文明的交往中吸收了不少有益的養分,得以豐富、充實和壯大的結果。這一過程促使埃及文化的外向輻射與傳播。
  • 【埃及夏史連載1】古埃及史和古埃及文字
    由於好奇心的驅使,人們希望了解失落的古代埃及文明和歷史,於是一門專門研究古埃及的學科逐漸形成了,這就是「埃及學」。在兩千多年前,人們對於古埃及的研究就已經開始了,例如在希羅多德所著的《歷史》中就多次提及古埃及。埃及學是研究古埃及文化的學科,包括日常生活、語言、文學、歷史、宗教、文化、藝術、經濟、法律、道德和精神文明等眾多方面。它的研究內容從史前(約前5千年)開始一直到羅馬帝國統治結束(約4世紀)。
  • 古埃及人去哪兒?
    歷史的長河翻卷著淌過千年的歲月,作為四大文明發源地之一的古埃及,創造了輝煌的古埃及文化,為何後期銷聲匿跡了呢?那些古埃及人去哪裡了?且隨筆者一探究竟。古埃及人創造了燦爛的古埃及文化。古埃及人有自己的象形文字系統,擁有獨特的多神信仰體系。他們遺留下來的金字塔,其精湛的技術至今令世人讚嘆不已。在那個缺乏現代建築機器的時代,古埃及人修建這般宏偉壯麗的金字塔,又能準確確定方位,此等能力令後人佩服。
  • 旅行 古埃及歷史文化講座(1)—古埃及的歷史脈絡
    埃及是此生必去之地,絕不應該走馬觀花,無論你何時前往,都需要先了解古代埃及的歷史文化以後,再去旅行,絕對是大有裨益的事情。為了幫助會員們做好行前功課,我們結合曆次行前講座的內容,將分多期,從旅行的角度,介紹古埃及的歷史文化知識,讓大家行有所知,旅有所獲,不虛此行。
  • 古埃及人是白種人嗎?西方文明的起源與古埃及有何關係?
    歐洲人從來沒有說過古埃及人是白種人;再者,古埃及人也不是「黃種人」。從古埃及的壁畫和雕像來看,他們的膚色偏向於「棕紅色」從壁畫中來看,古埃及人的膚色完全不是黃色,尤其是與其他同色物體對比來看。中間這老頭兒是義大利人,在盎格魯撒克遜人安妮—海瑟薇的映襯下,他的皮膚明顯偏棕紅,與古埃及人非常相似。回到正題,即便承認古埃及人不是白種人,對歐洲人並沒有太大的影響。歐洲主流的政治哲學家認為,西方文明的源頭有兩個:雅典和耶路撒冷。
  • 古埃及人心中永遠的聖地,古埃及基於生命本能的綠洲情結
    許多被狩獵的動物形象自然也就出現在了壁畫之中,只不過壁畫之中大部分是為了突出人的活動,動物往往是輔助因素,但是這其實就讓得古埃及文化之中有了動物元素。雖然一開始動物在古埃及文化之中是出於襯託地位,但是到了後來隨著文化的發展,動物元素越來越多的被運用,甚至古埃及文化中關於人的那部分文化被單獨分離了出來。由此動物元素不僅擺脫了附屬的地位,同時更加活躍起來。
  • 古埃及人對死亡的獨特看法
    古埃及法老古埃及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著神秘而又璀璨的文化,至今都令人嘆息。其神秘的文化也造就了古埃及人產生了對生與死獨特的看法。為了了解古埃及人如何看待生與死,肯定要聯繫到他們文化的成因。古埃及文明的形成有多種原因,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地理因素。四大文明古國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他們都是大河文明,比如說黃河流域的古代中國、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以及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而古埃及文明則與尼羅河息息相關。
  • 古埃及:走進埃及,文化的發展
    文化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必須。文化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們在長期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活動中創造出米的共同財富。知識的力量是無限的,也是不可杭拒的,自從有了人類文明史,,人們為了同自然界作鬥爭,為了社會的延續和發展,千百年來都在尋求、總結和運用真正合乎科學的知識而作了不懈努力。
  • 古埃及人到底是什麼人種?
    但是,從各種文獻之中我們不難發現,古埃及女性膚色偏黃,而男性膚色偏紅,與我們現在的黃種人與棕種人甚至是黑種人的確有些相像,但也有不少的區別。 先是由波斯人破壞了古埃及的獨立,希臘人破壞了古埃及的建制,阿拉伯人和伊斯蘭人則是破壞了古埃及的文化。 就算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埃及豔后也只是讓古埃及稍微延續了一段時間,但是在此之後古埃及漸漸走向了沒落。
  • 古埃及人為何要製作木乃伊?
    古埃及的文化遺蹟之中,不容忽視的一點就是木乃伊,古埃及人不僅將逝者製作成木乃伊,而且還將動物們也都紛紛製作成木乃伊,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一直到今天,在古埃及遺蹟的核心地區,仍然不斷有新的木乃伊被挖掘,它們究竟代表著什麼?
  • 古埃及這種不人道的習俗,讓人毛骨悚然,在中國古代可是犯忌諱
    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4000年的傳說和獨特的文化色彩,它在世界文化制度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經濟、人文、地理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獨特的一面。古埃及在很久的時候,因為文化的原因需要把高級別的大臣的屍體保存變成乾屍,也就是木乃伊,而且當時的文化層次還不夠高,但是後面逐漸開始形成一種風氣延續下來。古埃及人處理屍體的方式也非常奇妙,為了防止屍體在數千年會腐爛,他們將通過特殊處理使屍體成為木乃伊。
  • 古埃及文化:從聖書體到僧侶體的文字演變
    從第1時期到第4時期,是古埃及奴隸制度下國家的形成後王朝的統一時期,第5時期到第7時期是古埃及統一王朝在經歷分裂之後的再統一和帝國的重建時期,第8時期到第10時期是古埃及奴隸制度下國家的衰落和被外族統治的時期。這些時期的劃分,實際上是在討論古埃及文化的時間範圍,由此來細分古埃及文化的演變歷程。
  • 古埃及人的死亡觀
    古埃及人常常被誤解為一種痴迷於死亡的文化,他們認為死亡和來世是與生命本身密切相連的。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喪葬的隊伍和埋葬儀式發生了變化——從金字塔文獻、棺材文獻到最後的死亡之書都可以看到這一點——古埃及人從古王國到託勒密王朝都試圖按照 ma』 at 的原則過上平衡和和諧的生活。這樣做的話,當你站在奧西裡斯面前的時候,希望天平會偏向他們所喜歡的方向。
  • 是黑種人創造了古埃及文明嗎?
    是誰創造了古埃及文明?是白種人還是黑種人?這不僅對於歷史學界來說是個重大問題,對於當前的政治話語也是一個重大問題,自地理大發現以來由於歐美世界佔據著世界的經濟文化中心,這使得歷史學界的話語權掌握在西方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