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人學萌芽的神性特徵

2020-12-12 人學書院

伊甫味陳詞

陳詞又譯作「箴言」,有學者認為大約成書於古王國到中王國的過渡時期,也有學者認為成書於中王國末期。伊甫味大概是一個富貴階層的人,通過伊甫味口述的陳詞,雜亂地描述了當時籠罩著埃及的混亂情景,有時前後描述的完全是同一個事件,在文字表述上僅有一些細節上的差別。

陳詞通過當時的一場社會大變動,具體描述了一些社會變革的現實情景,王都被佔領,國王被窮人所捉,大臣被逐出王宮,官吏被殺,文書被劫奪,窮人變成財富的所有者,「從前做不起草鞋的人,現在成了財富的主人,從前住不起茅屋的人,現在住進了好房子,從前連一片麵包也沒有的人,現在變成了一個大倉庫的主人,從前沒有驢子耕種田地的莊稼人,現在有了成群的公牛 .通過陳述這些在這位富人看來是反常的事實,表現出來的思想是性惡論:人是兇暴的,人們的心性是殘酷的,疫病下曾做過壞事的遍於全國,流血到處發生,以致於那些在人,也都害怕所有的人了。如此下去,人類的末日也許就要來臨了,生的不生,長的不長,你爭我吵,勾心鬥角,整個社會都充滿了飢懂、腐敗、暴亂,這不就會導致人類滅亡嗎?可見這首陳詞是人類文化史上最早對人類未來感到悲觀的作品,表現出一種消極的人學思想,也是最早的性惡論。

阿頓頌是古埃及人為讚頌太陽神阿頓而寫出的頌詩。太陽神網頓既是創造神,又是保護神,他獨自居住在天空中,是至高無上的推一神。他不僅是創世者,而且也是宇宙間一切生物的創造者和保護者,因此被古埃及人尊為一位獨立的神,國家的主神和宇宙間的唯一神。當東方破曉,阿頓神的美充滿大地的時候,生命被創生出來,而且不僅生命由他創造出來,無生命的大地也是由他創造出來的。因此,當阿頓神升起時,被他創生的世界便活著,當他落下時,世界便死亡。

阿頓神便成為古埃及人心目中的「生命時間」,人類只有通過他才能生活。第十八王朝國王埃赫那吞的宗教改革,使過去有動物形象的太陽神,變為不取任何動物或人的形象而以光芒四射的太陽光碟為標誌,這表明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從多神、形象神向一神、抽象神的過渡。這種讚美阿頓神的頌詩,歌頌了神靈的偉大,顯示了人類的渺小,從而告誡人類,只有依從於神靈,人類才能生活,人必須唯太陽神之命是從。阿頓頌表明了古埃及人學萌芽的神性特徵。

亡靈書

亡靈書舊譯「死者之書」,是新王國時期的產物,但它是古王國、中王國時期「棺書」的發展和延伸,通常是用紙草寫成的咒文、禱文和頌詩,據說是放在王陵中供死者閱讀的書。

古埃及人相信,人在死後,靈魂仍在,但靈魂會遭受種種厄運,在下界的生活要經受種種磨難,考驗合格者,才能重見陽光,升入上界,從而獲得重生的機會。到中王國時期,篤信亡者之靈終將受審的觀念,便逐漸形成。這時的埃及人認為,人死後的亡靈,要到冥間審判臺接受審判,冥世之王和亡靈審判者奧西裡斯為主審者,他佩帶王標,端坐在寶座上, 42州的地域守護神組成陪審團,予以協助。受審的亡靈由兩神監領,亡靈的心臟被置於天平的一端,另端放置公正之神。稱量要根據亡者在世的行為、善惡功過,決定亡靈在冥世的吉兇禍福。這一點已與將冥世生活視為人間生活繼續的觀念明顯不同,是一種有關冥世果報的信仰。根據這種果報信仰,如果亡靈的心臟與公正之神的一端平衡,那就證明死者生前為人正直,未被罪孽和各種惡行所玷汙,可以無罪開脫,亡靈在冥世得到幸福。而如果天平的兩端不平衡,那就說明亡者生前罪孽深重或審判時所供不實,這就會被判為有罪,亡靈的心臟將被拋給在一旁等候的狗形怪魔吞食掉。

有關冥世審判的觀念,實際上把宗教信仰和道德聯繫起來,善良的人會順利通過審判,作惡之人則不能通過審判而被判為有罪。罪是凡人都難免犯的,其中也包括掌權者。而且事實上往往是一些本性不善的惡人是掌權者,按照這種信仰,這些人將不得通過審判。為了使這些人通過審判,要相信法術的力量。為此,祭司們編寫出這種能使他們逢兇化吉的亡靈書,這些亡靈書能使亡靈遇難呈祥。這種觀念表明,此時的埃及人已經有了讓神意服從人意向,或者用人意來改變神意安排的傾向。顯然,人的地位(當然要是祭司)已有某種程度的提高。

相關焦點

  • 古埃及人思想的內在的神性,是法老文明的一大特徵
    歷史原創作者:馬達斯講歷史古埃及人思想中內在的神性是法老文明的一大特徵。20世紀的古埃及學家們已經耐心地收集了從歷史緣起以來的尼羅河谷居民的名單,我們從中就可以找到強有力的證據。在他們的著作中,我們注意到佔絕大多數的名字是與神有關的,古埃及人希望通過這樣做可以讓這些生於尼羅河畔的孩子得到古埃及萬神廟中一位神仙的保護。這也揭示了他們的現實世界與宗教的虛幻世界之間存在著緊密相連的關係。世界的起源、眾神的存在及其功能、死後的生活,這些是古埃及人嘗試回答的神秘而又普遍存在的問題。
  • 古埃及的人學文化
    這個時期的人學思想,如同整個古埃及文化一樣,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對人的看法大多反映在對神的看法中。正如文化史家杜蘭指出的:「埃及的一切,徹裡徹外可說都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在埃及,除道德外,文學、藝術、政府,以及一切的一切,莫不受到宗教的影響。我們可以這樣說,你不研究埃及的神,便休想了解埃及的人。"
  • 古埃及人心中永遠的聖地,古埃及基於生命本能的綠洲情結
    另一邊,由於科技有限,古埃及人對於這條母親河喜怒無常毫無辦法,時不時就會來一場洪水給古埃及人進行自然的計劃生育,真的讓許多古埃及人民對於自己的母親河簡直是又愛又恨。幾乎沒有生命可以在沙漠之中長久的活下來,所以當沙漠之中出現了植物的時候就是古埃及人最為震驚的時候,而綠洲的發現以及綠洲情結的出現就讓得古埃及人對於植物更加產生了一種獨特的情感。在很多古埃及人眼中,能夠在死亡禁區裡生存的,必然是擁有無上的生命力的,所以沙漠之中的許多植物就被古埃及人認為是生命的象徵。
  • 古埃及人類心中永遠的聖地,古埃及基於生命本能的綠洲情結
    另一方面,由於技術有限,古埃及的人不可能對母親河喜怒無常,不時地,一個洪水會給古埃及人一個自然的計劃生育,這讓許多古埃及的人又愛又恨自己的母親河。除了母親河有點暴躁,沙漠中許多的食肉動物和一些有毒的小東西也給人們帶來麻煩。正是因為這種情況,古埃及的人,在他們的生活中,一直面臨著來自大自然和自己生命的威脅,所以他們想要找到一塊聖地作為思想的寄託。
  • 施耐德教授系列講座第二講「古埃及的宗教與神廟」講座紀要
    宗教是古代埃及最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特徵之一,被古代晚期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家視作人類最完美的宗教。然而,從古羅馬時期到20世紀末的學者們對它的一些認識存在偏差。關於神的形象,施耐德教授指出,動物並不是神,埃及人只是借動物的特徵來代指神,動物只是神明功能的象徵或屬性的體現。例如,託特神的形象是一隻䴉鳥,䴉鳥的形象在古埃及文中是「尋找、發現」的意思,這使得䴉鳥與「智慧之神」託特的神性產生緊密聯繫。這種聯繫是古埃及人所想表達的意思,而非託特神是一隻䴉鳥。
  • 世界歷史說:古埃及文明延續,是什麼原因決定其發展的方向
    今天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古埃及人的歷史觀。古埃及人對歷史事實的誇張和偽造更多的是出於他們特殊的宇宙觀和宗教信仰,因此有學者稱古埃及人是「虔誠的偽造者。在古埃及人眼裡,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一樣的,也只有在這個意義上,過去才有價值。
  • 為什麼說土地私有制是古埃及經濟發達的主要特徵之一?
    呂海峰話說,作為人類社會的古代時期,土地私有制是其經濟發達的主要特徵之一。而古埃及作為人類的文明古國,自然也不例外。那麼,這裡面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咱們就一起前往探尋一番。如何就能斷定古埃及存在著土地私有制呢?這就得必須考察一下關於古埃及社會當中存在的土地買賣和轉讓。有一種意見認為,當時光的腳步走到了後埃及期間,在法老西阿蒙統治的第十六年上,才有關於土地的買賣。具體證據就是:依據「摩塞檔案」的記載,有人在後來發現的一塊石板上,曾經記載著法老西阿蒙統治時期一樁用銀子購買兩塊地段的具體案例。
  • 踐行「生命力」的神性品質
    今天是升級生命程序學習第四十二天,昨天已經在心田播種下了第二十一個神性品質「生命力」,今天我帶著生命力的神性品質去工作、去生活,發現內在生命的動力源源不絕。不知不覺我們已經進入了三十三個神性品質的學用過程——每一個神性品質,都是一顆寶貴的種子。這顆種子的作用,就是對我們命運程序的殺毒和升級!但種子要在心田上著床、紮根、發芽,這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我們就讓它在每天打的歷緣對境中隨時保持覺知。「以德為鏡、觀照自心」這是最簡單、也最高級的修行方法!
  •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人信仰的神靈
    古埃及是古代世界中信仰的神最多的國家。在古埃及宗教裡,除了"赫利奧坡裡斯神學"、 "赫爾摩坡裡斯神學"、 "孟斐斯神學"三大神學體系所涉及的諸神外,人們還崇拜其他形形色色的神靈。雖然至今人們無法確切統計出古埃及到底有多少個神,但人們熟悉的埃及神就有200多位,被描繪記錄在帝王谷的圖特摩斯三世的墓室牆壁上的神就有741位。由此可見古埃及神靈之多。雖然古埃及人信仰的神數量龐大,但對於主神,基本上就信仰太陽神和奧西裡斯神。他們擁有無上的權力,不僅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還是維持人間秩序的保護者。他們外形是人,而且有妻有子,就像威嚴的國王。
  • 古埃及:射精創世與靈性性愛觀
    而這恰好說明在古埃及,宗教與性觀念的本質總是糾纏在一起的。自從人類出現的那一刻,我們這個物種就一直在表達與性相關的信息。在我們的個性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性特徵、性能力、性慾,它們也很大程度上回答了「我是誰」的問題。但是,關於「性應該是什麼樣子的」這個問題,有些時候人與人之間的性特徵、性觀念會出現巨大衝突。
  • 古埃及人去哪兒?
    古埃及,北臨地中海,南與努比亞接壤,東與阿拉伯半島隔海相望,東北角經西奈半島與敘利亞巴勒斯坦相連接。"埃及人的贈禮"尼羅河流經這片土地。當地居民屬塞·哈語系或者亞非語系,其外貌特徵身材較勻稱,皮膚光潔,頭顱和骨骼較大。在人種問題上,至今尚無確切的定論。
  • 古埃及人是什麼人種?考古學家怎麼認為?
    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古埃及語與閃米特人的語言非常接近,甚至與查德人的語言接近。現在埃及生活的科普特人被認為是古埃及人 的後裔。他們信奉基督教,以科普特人的教堂禮儀使用源自古埃及的語言來進行宗教儀式。現代埃及人中的大部分是阿拉伯人的後裔,他們當時徵服了埃及,他們並不是古埃及人的後裔。古埃及人到底屬於哪個種族,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古老的壁畫似乎很好地描繪了古埃及人的外表。
  • 「謫仙」是一種具有不完美神性的人
    「謫仙」是道教神仙中特殊的一類,他們是因過失而被謫降到人間的,具備超凡神性,同時又兼具不同程度人間化的特質,是一種具有不完美神性的人。本文以白玉蟾的修道思想為例,剖析道教中的謫仙觀念。神仙信仰是中國道教的核心信仰,列於世俗塵囂之外的神仙是道教彼岸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謫仙」則是道教神仙中特殊的一類,他們是因過失而被謫降到人間的,具備超凡神性,同時又兼具不同程度人間化的特質,是一種具有不完美神性的人。現以南宋著名道士、道教內丹派南宗的創始人白玉蟾的修道思想為例,剖析道教中的謫仙觀念。
  • 現在的埃及和古埃及是兩回事,那在這個世界上,哪些人跟古埃及人的...
    ,那在這個世界上,哪些人跟古埃及人的關係最密切,最有資本去探索這個古老的文明呢?雖然「過去即異鄉」在學術界有爭議,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古埃及這個「異鄉」是一個全人類共同面對的「異鄉」,是我們共同擁有的文化遺產,也是全人類都要去努力還原、理解的古文明。如今,埃及學是一個國際學科,來自全世界各國的人,包括中國的埃及學家同仁們,都在從自己的文化背景出發,貢獻著自己的學說,豐富著人類對古埃及共同的理解。沒有人比其他人更高尚,更有資本,也沒有誰比其他人更低賤,更沒資本。
  • 話說埃及:古埃及文字的特殊結構,及文字的形體變化
    今天給大家講的是古埃及文字的特殊結構,及文字的形體變化。語言學家發現,古埃及語的音節也由元音和輔音音素組成;音符有一部分表示簡單的音節(一個輔音加一個元音),另一部分表示複雜的音節(2個輔音或3個輔音加上幾個元音)。但是,元音在詞形發生變化和派生新詞的情況下,會發生變化,甚至脫落。這樣的後果是幾乎無法了解早期埃及語的實際發音。對埃及語的元音也很難探明究竟。
  • 古埃及位於沙漠地區,那時的古埃及人是怎麼解決溫飽問題的?
    尼羅河為古埃及人的耕作提供了灌溉條件  其實從河流數據上來看,尼羅河除了長度以外,似乎沒有什麼再能夠排得上號的了。其年徑流量實際上只有840億立方,或許大家對這個數字沒有什麼概念,但是拿我們國家的長江來對比的話,就非常清楚了。
  • 古埃及看展攻略:10分鐘記住古埃及9大柱神!
    如果問最近廣東人排過最長的隊的是什麼,千萬不要回答是哪家新開的美食店,而是廣東省博物館的這個展——《尼羅河畔的迴響——古埃及文明特展》。《尼羅河畔的迴響——古埃及文明特展》許多小朋友在家長的陪同下,看著歷史文物,聽著語音講解,神情專注又十分可愛。為什麼這個展這麼火爆?
  • 【埃及夏史連載1】古埃及史和古埃及文字
    古埃及歷史階段的劃分是後來埃及學家根據古埃及國家統一、繁榮以及中央政府權力等情況進行的劃分,而不是古埃及人自己的劃分標準。古埃及人對於歷史編年的劃分,並沒有朝代與特定紀年標準的概念。相較之下,古埃及早期的埃及人似乎並不劃分歷史時期,例如巴勒莫石碑(Palermo Stone),刻有古埃及最初到第五王朝中期的國王列表,但列舉國王時並不進行任何劃分。
  • 是黑種人創造了古埃及文明嗎?
    所以對於世界第一個文明古埃及文明的起源,西方人認為是白種人創造的,在非洲尼羅河三角洲創造世界第一個文明的是含米特人,也就是高加索人的後裔,高加索人就是白種人的學名。在著名歷史學家湯恩比的《歷史綱要》一書中直接提出,古代埃及文明就是白種人創造的文明。
  • 古埃及人為什麼要建造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現存70多座古埃及金字塔,最高的胡夫金字塔高達146.5米,邊寬230米,共用平均重約2.5噸的石塊230萬塊,其如何建成的至今仍是一個謎。為什麼過著窮奢極欲生活的古埃及國王要給自己造一個巨大堅固的墳墓,而且還修成金字塔形呢?這與古埃及人的宗教迷信和自然崇拜有關。古埃及人極為迷信「陰間」生活,相信人死之後靈魂不滅,並認為要使人的靈魂水久留存,人死後的屍體必須長久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