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人類心中永遠的聖地,古埃及基於生命本能的綠洲情結

2021-01-20 貓貓愛筆筆記

簡介:

如果文明在一個地方長期發展,會對周圍環境產生一些奇怪的感覺,這使得文明中的許多產生一種奇妙的環境情結。這種情結不僅促進了人們對世界事物的崇拜,也擴大了人們內心的欲望。即使透過這些奇怪的情結,我們也能找到他背後的文化內涵。

作為一個沙漠文明,古埃及文明在沙漠中追逐綠洲是瘋狂的,雖然發源於尼羅河盆地,但並不特別缺水,但並不影響綠洲複合體的形成。即使通過這種綠洲情結,植物信仰和動物信仰也形成了一個非常龐大的信仰體系,並將其充分運用到神文化中,最終對古埃及神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殘酷的環境與綠洲情結

1、對自然環境的威脅

在科技發達的現代,我們經常通過新聞聽到尼羅河洪水,可以看出尼羅河盆地不是太平。面對近代的埃及人問題,我們不得不承擔損失,更不用說在古代了。尤其是古代埃及人的生產和生活與尼羅河是絕對分不開的。在黃沙天空中,水就是一切,雖然我們知道尼羅河非常危險,但是古埃及人住在卻是絕對必要的。

一邊是無邊無際的黃沙使古埃及的人們沒有勇氣離開尼羅河去開拓新的領域,所以他們只能呆在尼羅河盆地中默默地發展。另一方面,由於技術有限,古埃及的人不可能對母親河喜怒無常,不時地,一個洪水會給古埃及人一個自然的計劃生育,這讓許多古埃及的人又愛又恨自己的母親河。

除了母親河有點暴躁,沙漠中許多的食肉動物和一些有毒的小東西也給人們帶來麻煩。正是因為這種情況,古埃及的人,在他們的生活中,一直面臨著來自大自然和自己生命的威脅,所以他們想要找到一塊聖地作為思想的寄託。

2、源於環境的綠洲情結

如前所述,由於存在來自自然方面的威脅,古埃及人們非常重視生命,希望找到一片聖地,然而在浩瀚的沙漠中,有沒有這樣的聖地?的確,古埃及人很少走出尼羅河盆地,因為環境原因而開拓新的領域。這並不意味著古埃及人們沒有去沙漠探索和尋找所謂的聖地。

在許多情況下,古埃及人進入沙漠狩獵。儘管他們世代生活在這片沙漠中,偶爾的沙塵暴會導致古埃及人在沙漠中迷失。這使得一些古埃及的人在沙漠中死去,而一些幸運兒在迷路後找到了綠洲,所以他們活了下來。有些人可能因為許多而回到部落,所以綠洲的故事流傳開來。

對古埃及人來說,能夠為沙漠中的迷路者提供庇護所,實際上是為了阻止來自大自然的威脅。對於一直面臨死亡威脅的古埃及人來說,這無疑為他們提供了精神上的食物,因此古埃及中的綠洲很快就被古埃及人視為聖地,形成了獨特的綠洲綜合體。

二、植物信仰起源於綠洲情結

1、綠洲綜合體的可視化

隨著綠洲情結的出現,許多和古埃及的人們覺得他們的生活似乎找到了一種依賴。他們將不再對殘酷的大自然感到無盡的恐懼,因為他們已經為他們找到了一個庇護所——綠洲。這不僅使他們感覺不到大自然的威脅,而且更多的人願意冒險進入沙漠。

為了表達心中的這種情結,古埃及人們把這個綠洲情結可視化。所謂可視化,其實就是把原本空靈的綠洲情結與他們當時的繪畫、雕塑等藝術相結合,創造出綠洲的形象,這樣,原本晦澀的綠洲情結才能更好地展現在人們面前,讓人們看到甚至觸摸到自己的情結。

綠洲情結的可視化不僅使綠洲情結成為現實生活的對象,而且使綠洲朝著信仰的方向發展。隨著綠洲可視化的發展,越來越多象徵綠洲的事物受到創造的喜愛,人們的綠洲情結逐漸轉化為一種崇拜,構成綠洲的植物被人們無限崇拜。

2、植物信仰的形成

如果說什麼事是沙漠中最令人震驚的,那麼其中之一一定是植物。因為對古埃及人來說,殘酷的沙漠是生命的絕對禁區。幾乎沒有生命能在沙漠中長時間生存,所以當植物出現在沙漠中時,古埃及是人們最震驚的時候,綠洲的發現和綠洲複合體的出現,使古埃及人們對植物有著獨特的感受。

在許多古埃及人看來,那些能在死亡禁地裡生存的人,一定有著至高無上的生命力,因此沙漠中的許多植物被古埃及人視為生命的象徵。由於古埃及人類生命時時刻刻將受到威脅,他們不想失去寶貴生命,他們自然認為代表生命力的植物可以給自己增添活力。

許多與植物有關的事物創造已經過時,古埃及曾經陷入對植物的狂熱。這實際上是古埃及人類植物信仰形成的開始,在綠洲情結可視化之後,古埃及人們對植物的崇拜加深,這種植物信仰正式形成。在這種信仰的同時,還有很多與植物有關的植物圖案,以及雕塑。

三、動物信仰的形成

1、古埃及在動物培養中的應用

由於文明是在沙漠中形成的,儘管古埃及文明在尼羅河流域有非常肥沃的土地,但肉中的蛋白質仍然是他們所必需的。此外,尼羅河流域洪水頻繁出現,對農作物收成來說非常大。因此古埃及人類的本性不會放過自然界中大量的動物,雖然埃及地區以沙漠為主,但大型動物不在少數。

正如許多文明萌芽,古埃及人們會在石牆上描繪他們的生產生活實踐。許多狩獵動物的圖像自然出現在壁畫中,然而大多數壁畫都是為了突出人類活動,而動物往往是輔助因素,然而這使得古埃及文化具有動物元素。

雖然古埃及培養最初是用動物做陪襯,但隨著文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動物元素被使用,甚至古埃及文化中關於人的部分也被分離。因此動物元素不僅擺脫了從屬地位,而且變得更加活躍。

2、信仰的刻板印象

隨著古埃及文明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動物元素被用於繪畫和雕塑。起初,作為附庸的動物元素並沒有實際意義,所以在使用越來越多之後,許多古埃及的人開始意識到必須給這些動物元素添加一些特殊的含義,否則他們對他們的使用就會變得毫無意義。

所以從圖案和雕塑演變而來的許多動物元素都被賦予了特定的含義,甚至在動物的本性中也被賦予了這種含義。當然,這些意義大多來自於動物本身的能力,而這些能力基本上是古埃及人類所不具備的,因此許多古埃及人們對這些動物有一種崇拜,這種以弱勝強的崇拜促進了動物信仰的形成。

四、動植物信仰對古埃及神文化的影響

1、對神靈形象塑造的影響

由於動植物對古埃及人形成了一種信仰,這些動植物信仰對古埃及人的生活和文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對古代人類來說,最重要的神文化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對於古埃及人來說,當創造屬於他們自己的神時,這無疑給了他們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對象。

事實上神因其人類從未擁有的能力而受到尊重,但是,動植物不是因為有一些人類無法擁有的特性而信仰動植物嗎?而且,對於古埃及人來說,大自然是如此強大,人們無法戰勝他,因此古埃及人的創造形象直接被認為是動植物信仰。

這就導致古埃及人創造出來的很多神靈都是獸首人體,人們會感到無比陌生。然而這並不是全部,從獅身人面像中,我們還可以知道古埃及神也有人的頭和動物的身體,可見動植物信仰對古埃及神的形象塑造有多大的影響。

2、對神故事的影響

隨著創造,古埃及神的形象,神的文化得以發展。為了讓更多的人相信創造中的神,使神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古埃及人們不得不做創造和相匹配的事跡,這些都是我們經常聽到的神的故事。

因為神的形象與動植物有關,即使這些神的故事是建立在古埃及社會的基礎上的,但其中許多都是基於自然界中相應動物的習性。因此許多神的故事似乎與人類社會格格不入,這種差異被認為是由「神性」造成的,但所謂「神性」實際上是神靈與野獸相對應的動物性。

結論:在特定環境中產生的文明或多或少會產生一種特定的天然複合體,無論文明如何發展,這個複雜結構將始終被保留。在文明的發展過程中,這種對自然的尊重和恐懼的情結將不可避免地演變成一種信仰。基於古埃及生命本能的綠洲情結演變為一種植物信仰,與動物信仰一起,對古埃及神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最終促成了古埃及神文化的形成。

參考文獻:

《全球通史》

《埃及亡靈書》

《眾神的宮殿》

《古埃及史話——埃及的歷史》

相關焦點

  • 古埃及人心中永遠的聖地,古埃及基於生命本能的綠洲情結
    正是因為這種情況,對於古埃及人來說,他們的生活之中無時無刻不面臨著來自於自然威脅,並且還是對於自身生命的威脅,所以他們才會想要找到一處聖地作為自己思想的寄託。2、由環境衍生出的綠洲情結上面說過因為有來自於自然方面的威脅,所以古埃及人對於生命非常看重,想要尋找到一處聖地,然而在茫茫沙漠之中真的有這樣的聖地存在嗎?
  • 古埃及文明象徵——獅身人面像
    獅身人面像讓人為之驚嘆,三千多年前的人類,憑著當時的技術手段,竟然能建造出這樣一尊龐大而又奇特的塑像!人們在讚嘆之餘,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古埃及人是出於何種國的、基於何種信仰才建造了這樣一個人頭、獅身牛尾、翅合體的怪獸呢?古人要向後人傳達什麼樣的信息呢?
  • 在古埃及人的認知與觀念中,死亡並不意味著生命的終結
    在古埃及人的認知與觀念中,死亡並不意味著生命的終結,而代表著生命的另一種存在形式。他們相信死後靈魂仍然存在,相信永生說。正是由於這種觀念,古埃及人對於死亡儀式格外重視,他們認真地修建陵墓,製作木乃伊,把死與生的意義等同起來。
  • 古埃及的文化是怎樣的
    尤其像埃及這個古國,現在很多文明已經消失了,只能靠遺蹟發掘出來,像埃及金字塔,人面獅身像,都是古埃及當時最出色的代表。大約在公元前3500年前,在尼羅河出現了古埃及文明,現在也是埃及,不過已經和現在的埃及是有區別的,那個時候的埃及是當時非常有文化的國家。
  •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人信仰的神靈
    古埃及是古代世界中信仰的神最多的國家。在古埃及宗教裡,除了"赫利奧坡裡斯神學"、 "赫爾摩坡裡斯神學"、 "孟斐斯神學"三大神學體系所涉及的諸神外,人們還崇拜其他形形色色的神靈。雖然至今人們無法確切統計出古埃及到底有多少個神,但人們熟悉的埃及神就有200多位,被描繪記錄在帝王谷的圖特摩斯三世的墓室牆壁上的神就有741位。由此可見古埃及神靈之多。雖然古埃及人信仰的神數量龐大,但對於主神,基本上就信仰太陽神和奧西裡斯神。他們擁有無上的權力,不僅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還是維持人間秩序的保護者。他們外形是人,而且有妻有子,就像威嚴的國王。
  • 古埃及神秘的古文化,圖騰中的密碼
    在第三個王朝以前,埃及人死後會葬入名叫「馬斯塔巴」墳墓,且埃及法老將其作為死後的永遠的住所。木乃伊的傳說,反映著人類對生命的探索,對文明的追求。在文明未成形以前,擁有能力的領袖,確實在某種形式上賦予了普通民眾生命,文明之光,是那個蠻荒社會的救贖。
  • 來神秘的古埃及,體會歷史的滄桑,感受彰顯靈性的人類力量!
    現在,帶著這樣的疑問與好奇,跟我一起走進神秘的古埃及吧!埃及金字塔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蹟」,堪稱世界最著名旅遊景點之一。早上5點起看床日出,從酒店遠眺金字塔,酒店草坪、水池、綠樹一點不比南國差,金字塔爬過樹梢,塔尖跌入清水池,古典美在朝暉映襯下,美不勝收。走進金字塔,美感消失,只剩廢墟,蒼涼、悽滲、悲壯。赤日炎炎驕陽如火,藍天無一絲雲,泥地無一株草,空氣在燃燒。
  •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的起源與文明成就
    在悠遠綿渺的時空濃豔馥鬱地綻放之後,這朵人類文明的奇葩就突然從人類的視界中神秘地消失了。如此一個具有誘惑力的對象自然會勾起人們了解與探究的欲望。埃及文明的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埃及人是如何創造了盛極一時的輝煌文明的?他們最終去了哪裡?現代埃及跟古代埃及存在著怎樣的聯繫?人類的歷史到底有多長?文明的歷史又究竟有多長?
  • 古埃及的生殖崇拜和非洲裸體風俗
    第1頁:古埃及的生殖崇拜和非洲裸體風俗第2頁:性是人類的本能第3頁:猿猴的交配第4頁:古埃及人的裝飾這就是說,以飲食為基礎的物質生活和以繁衍後代為目的的性生活是人類的兩大基本生活需要,人類靠前者得以維持生存,靠後者得以繁衍後代。滿足這兩方面的基本生活需要是人的本能,也是動物的本能。人本來就是從動物進化來的,在人的身上還殘留著動物的本性。  圖文選自《世界性史圖鑑》,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劉達臨著。
  • 古埃及和諧文化|自然和人文因素互動構建,成就其自我發展模式
    在一望無際的茫茫的荒漠當中,尼羅河孕育了綠色,而綠洲的出現使得那一片沉寂的世界喧囂躁動起來,早在史前人類早期,古代埃及的土地就被縱橫交錯的溝渠呈現直角分割成為盆地,因此,在古埃及祭祀們書寫的聖書體象形文字裡面,正方形依然代表著行政單位州。
  • 為什麼許多古埃及雕像都沒有鼻子?
    古埃及雕像描繪著那個時代的法老、宗教人士以及富有的公民,儘管這些人都有著不同的社會地位,但他們的雕像都有一個共同點:全都沒有了鼻子。很明顯雕像的鼻子都是人為破壞的,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唯獨只有鼻子遭到了毒手。
  • 古埃及:射精創世與靈性性愛觀
    而這恰好說明在古埃及,宗教與性觀念的本質總是糾纏在一起的。自從人類出現的那一刻,我們這個物種就一直在表達與性相關的信息。在我們的個性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性特徵、性能力、性慾,它們也很大程度上回答了「我是誰」的問題。但是,關於「性應該是什麼樣子的」這個問題,有些時候人與人之間的性特徵、性觀念會出現巨大衝突。
  • 古埃及位於沙漠地區,那時的古埃及人是怎麼解決溫飽問題的?
    古埃及人可以在三角洲地區,進行農業生產作業,用雙手勞動創造自己所需要的必備生存資料。  除了尼羅河為古埃及人創造和提供了必要的生產地區之外,其本身所具備的水文特徵,也是幫助古埃及人,滿足溫飽的重要條件。  我們都知道河流是有汛期的,只不過由於季節、降水等因素的影響,汛期時間會出現不同。
  • 從對古埃及神話起源的分析,探討「獸首人身」神系的形成
    古希臘神話中,宙斯也會變成公牛去勾引人類少女。中國、印度古代神話中的神仙更是有多般變化。拉(壁畫)、阿圖姆(雕塑)、凱布利(壁畫)沙漠和綠洲文化,催生出以生命為核心的宗教神系無論是人形的神,還是動物神,亦或抽象神,古埃及的神話自始至終都緊緊圍繞著
  • 物質、神權、信仰,古埃及為何會形成「神秘」家具文化,有何象徵?
    命運總是眷顧著人類,被淹沒的土地也變成了肥沃的土壤,哺育著兩岸所有的生命,從而繁衍出來燦爛輝煌的尼羅河文明。正因為物質基礎的奠基,使得尼羅河沿岸的人民開始注重精神世界的探索。埃及古代史通常分為6個時期,在早期王國時期,埃及人民就從事定居農耕,學會製作工具,甚至還發明出了一套以「象形文字」聞名的書寫系統。
  • 探訪真正的古埃及
    法老愛好者在這裡旅行時可以前去參觀:埃及博物館在新博物館開放並且所有文物被轉移到吉薩之前,古埃及博物館俯瞰開羅市中心的塔裡爾廣場,提供了這個星球上最好的古埃及文物集合。就像「迷失之弧的攻略」結尾處的那個倉庫一樣,博物館裡有大量的小型文物,這些文物分散在1902年由英國人建造的龐大建築中。媽咪室和圖坦的寶藏是必看的。
  • 世界上起源最早的古埃及文明為啥會誕生在氣候惡劣的沙漠地區?
    眾所周知,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之首,古埃及文明最早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 阿福特拉特文明,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也是埃及古文明的發端。早在5000年前,埃及人就建造了首座金字塔——昭塞爾金字塔,而在公元前2560年(也就是4600多年前),埃及人又建造了世界上最大胡夫金字塔。
  • 中國和古埃及文明到底有無關係?
    呂海峰話說,近年來,當代諸多歷史學家們產生了一種理論認為:中國人也許是古埃及人的後裔。那麼,中國人到底是不是古埃及人的後裔呢?事實上,世界上最早的人類是起源於非洲。其中,有一隻棕色人種的人類分支首先就從非洲地區到達了東亞地區。
  • 古埃及最強的十大神明
    他們是古代地獄和往生的引導者NO.10 索貝克(王權的守護神)索貝克以他的鱷魚頭而出名,這位古埃及神明的職責是守護尼羅河。同時,最早也被視為尼羅河甚至可能是世界的創造者。古埃及人為了得到索貝克的特別眷顧,就將鱷魚製作成木乃伊。索貝克雖然不是最強大的神,但絕對算得上是古埃及最受尊敬的神。NO.9 託特(智慧之神)託特是一位以冷靜和精明而著稱的神明。託特最早是以月神的形象出現的,而後又被認為是宇宙的設計者和善與惡的調停人。
  • 古埃及法老的詛咒之謎,古埃及法老的詛咒是真的嗎?
    古埃及法老的詛咒也許世界上最神秘、最具威嚴、最靈驗的詛咒了。但凡進入了古埃及法老圖坦卡蒙法老的陵墓的人,都因詛咒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