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入境事務處開展「曙光行動」反非法勞工

2021-01-11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5月21日電據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5月20日,香港入境事務處(入境處)在全港各區展開代號為「曙光行動」的反非法勞工行動。行動中,共拘捕31名非法勞工,及1名涉嫌聘用非法勞工的人士。

行動中,入境處調查分科人員搜查了19間按摩店,共拘捕31名非法勞工及1名涉案僱主。被捕的非法勞工為7男24女,年齡介於22至55歲之間。因涉嫌聘用非法勞工被捕的僱主則為1名女子,年齡為35歲。

入境處發言人說:「任何人違反對他有效的逗留條件,即屬犯罪。同時,所有旅客在未獲入境處處長批准前,無論受薪與否,均不得從事任何僱傭工作。違例者會遭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刑罰為罰款5萬元(港幣,下同)及監禁2年。協助及教唆者同罪。」

發言人重申,僱用不可合法受僱的人是嚴重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監禁3年及罰款35萬元。高等法院曾就此頒布判刑指引,聘用非法勞工的僱主須被判即時入獄。

根據法院判例,任何人士在決定聘用一名僱員前,必須採取一切切實可行的步驟以確定有關僱員是可合法受僱。除了查閱僱員的身份證外,該人亦負有明確的責任向僱員作出查詢,而僱員提供的任何答案不會令該人對僱用有關僱員的合法性產生合理懷疑,否則法院不會接納以此作為免責辯護。

如求職者沒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僱主也必須查閱他/她的有效旅行證件,違例者經定罪後,最高可被判監禁1年及罰款15萬元。

相關焦點

  • 香港入境處拘捕107名非法勞工
    人民網香港7月15日 記者劉韜報導:日前,香港入境事務處在全港各區展開一項代號為「突破行動」的打擊非法勞工行動,共拘捕107名涉嫌觸犯入境條例的人士,為入境處在單一行動中拘捕最多非法勞工的一次。  據悉,該行動共拘捕82名非法勞工及25名本地僱主,搜獲8 張懷疑偽造的第二代香港身份證。  該行動為期三天,旨在打擊非法勞工及使用偽造香港身份證活動。
  • 香港入境事務處處長曾國衛:守護國家服務市民 持續優化出入境措施
    為提高大眾對領事保護的認識和加深港人外遊時的安全意識,入境事務處與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不時合辦各類型活動。圖為入境事務處處長曾國衞(左)及公署副特派員宋如安(右)在入境事務大樓參觀「涉港領事保護圖片展」。
  • 港澳臺簡訊:香港建議規管嬰幼兒食品說明
    新華網北京1月6日電港澳臺簡訊香港反非法勞工行動拘27人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一連兩日在全港各區展開一連串的反非法勞工行動,包括「曙光行動」以及聯同警務處執行的「風沙行動」。行動中,執法人員共拘捕26名非法勞工及1名涉嫌聘用非法勞工的人士。由2012年9月至今,入境處採取了多次「風沙行動」,共拘捕1752名涉嫌從事水貨活動的內地民眾及14名香港居民。
  • 香港拘捕51名內地遊客 涉嫌非法攜帶食品奶粉
    新華網香港1月10日電據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10日的消息,香港入境事務處和警務處當日在一項行動中拘捕51名涉嫌非法從事水貨活動而違反逗留條件的內地旅客,檢獲大量小食品、紙尿片及奶粉等。這是一項代號為"風沙行動"的反非法勞工聯合行動。
  • 香港入境事務處「新一代便捷申請調查系統」項目正式啟動
    2020年1月15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境事務處「新一代便捷申請調查系統」項目(以下簡稱APPLIES-2項目)啟動儀式在入境事務處總部舉行。香港特區入境事務處助理處長戴志源、首席入境事務主任(資訊系統)梁建鴻等出席啟動儀式。
  • 香港入境事務處駐京辦馮伯豪主任來總站訪問
    9月13日下午,香港入境事務處駐京辦公室馮伯豪主任、總入境事務主任蔡志遠到北京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訪問。聶建世政委、陳立波、董振一副總站長、辦公室倪炳紅主任與客人進行了座談。    作為新任香港入境事務處駐京辦公室主任,馮伯豪主任首次來北京邊檢總站訪問。
  • ——訪香港入境事務處處長陳國基
    新華社香港9月20日電(記者 俱孟軍 黃歆 蘇曉)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處長陳國基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香港的建設需要大量人才,為了在全世界範圍內吸引更多人才,入境處會不斷優化現有的出入境政策,積極配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   近年來,香港的人口結構問題日益突出,由於出生率低、人均壽命長,人口急速老化。
  • 香港新任入境事務處處長:全力維護國家及特區安全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香港7月2日電(記者劉明洋)香港特區政府新任入境事務處處長區嘉宏2日會見傳媒時表示,入境事務處作為特區政府下轄的紀律部隊,負有維護國家及特區安全的重大責任,他將帶領入境處全力以赴履行職責。
  • 盤點到香港工作的N種合法途徑
    有數據顯示,到2023年,香港勞動力人口佔比將從52.1%下降到46.1%。建築、餐飲,養老服務等行業都將出現嚴重的用工荒。用工有缺口,可是想到香港工作的人,卻有赴港工作申請困難的問題,這就催生了非法赴港打工的現象。  近日,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展開反非法勞工專項行動,共拘捕26人。
  • 香港新任入境事務處處長區嘉宏:將全力維護國家及特區安全
    來源標題:香港新任入境事務處處長:將全力維護國家及特區安全 新華社香港7月2日電(記者劉明洋)香港特區政府新任入境事務處處長區嘉宏2日會見傳媒時表示,入境事務處作為特區政府下轄的紀律部隊,負有維護國家及特區安全的重大責任,他將帶領入境處全力以赴履行職責
  • 香港入境事務處署理處長區嘉宏:按照所有適用法例和現行入境政策...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28日,香港入境事務處署理處長區嘉宏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駐港記者專訪時表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可以補足香港本地現有法例的不足,保護香港免受危害國家安全的威脅,有助於香港保持繁榮穩定和維持國際地位
  • 香港入境事務處:深圳灣口岸入境處職員確診新冠
    剛剛,香港特區政府發布新聞公報,證實深圳灣口岸一名高級入境事務助理員初步確診感染新冠病毒。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截圖港府新聞公報稱,7月11日,香港入境事務處獲悉一名駐守深圳灣管制站的27歲男署理高級入境事務助理員10日深夜接到獲通知初步確診新冠病毒,隨即由救護車送院治療。這名確診人員主要負責在深圳灣管制站為旅客辦理出入境手續。
  • 香港新任入境事務處處長:將全力維護國家及特區安全
    新華社香港7月2日電(記者劉明洋)香港特區政府新任入境事務處處長區嘉宏2日會見傳媒時表示,入境事務處作為特區政府下轄的紀律部隊,負有維護國家及特區安全的重大責任,他將帶領入境處全力以赴履行職責。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有關規定,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提名,國務院當日決定任命區嘉宏為入境事務處處長。區嘉宏表示,香港國安法體現了中央對香港的愛護和支持。入境處作為特區政府下轄的紀律部隊,負有維護國家及特區安全的重大責任。
  • 陳國基任香港國安委秘書長,曾長期在香港入境事務處工作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的有關規定,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提名,國務院2020年7月2日決定:任命陳國基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長。陳國基出生於1959年4月,長期在香港入境事務處工作,2011年3月至2016年4月任香港特區入境事務處處長,2017年7月1日出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
  • 香港入境事務處處長區嘉宏履新 表示會維護國家和特區安全
    中新社香港7月2日電 (記者 張曉曦)香港特區政府新任入境事務處處長區嘉宏2日履新並於香港會見傳媒。他表示,很榮幸獲得任命,將帶領入境處做好執法及服務工作,維護國家和特區的安全。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有關規定,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提名,國務院2020年7月2日決定:任命區嘉宏為入境事務處處長。當日的記者會上,區嘉宏表示,很榮幸獲得任命,感謝中央及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的信任,將帶領入境處繼續做好執法及服務工作。
  • 香港入境事務處:6500名居港權敗訴者已返回內地
    中新網香港8月29日消息:香港入境事務處昨日透露﹐自2002年1月10日終審法院就居留權訴訟作出最後裁決後﹐至今已有超過6500名居權敗訴者返回內地﹐而內地公安機關也作出相應措施﹐依法恢復自願遣返人士的戶籍。
  • 香港入境事務處打電話叫你領文件?別信,有詐!
    隨著辦理港澳臺籤證的用戶增多,不法分子又有了可乘之機,近期就出現了一起針對香港學校就讀人士的新型詐騙案件。  7月4日,某網友接到一個香港號碼的來電,對方自稱是香港入境事務處的工作人員,表示其在香港入境管理處有一份文件未領取。
  • 香港警方在深水埗開展反罪惡行動 共拘捕23人
    中新網8月30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網站報導,香港深水埗警區人員在8月28日下午約6點至29日晚上約8點,開展代號「犁庭掃穴」的反罪惡行動,突擊搜查區內不同地點,共拘捕14名香港男子、5名非華裔男子、3名香港女子及1名外籍女子,涉嫌「販毒」、「藏有攻擊性武器」及「藏毒」等。
  • 警方聯同入境處等部門打擊非法入境及黑工拘捕12人
    警方昨日(26日)聯同入境處、勞工處等部門,分別於全港多區展開代號「冠軍」聯合執法行動,打擊非法入境及黑工,共拘捕12人
  • 香港入境事務處公布受養人逗留條件的最新政策
    中新社香港五月十二日電 香港入境事務處今日公布有關受養人逗留條件的最新政策。由五月十五日起,獲準以專業人才來港就業或以資本投資者身份來港的人士,其受養人將無須向入境處處長申請,即可在港工作。  香港入境處發言人稱,此舉將有助本港在吸納專業人才及投資者方面加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