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dney Opera House
雪梨歌劇院
雪梨歌劇院工程師辭世
ATR
曾人工計算3萬條方程式
本月7日,負責興建澳大利亞著名地標雪梨歌劇院的工程師之一Joe Bertony於雪梨家中逝世,終年97歲。
雪梨歌劇院的造型有如風帆,Joe Bertony當時手工計算了3萬條方程式,以設計歌劇院的拱形頂部及內部支撐結構。
▲oe Bertony是發明雪梨歌劇院安裝拱門的工程師
據說,當時澳大利亞唯一一臺擁有足夠運算能力的計算機檢查了他的計算結果,沒有發現任何錯誤。
雪梨歌劇院執行長Louise Herron在一份聲明中稱,Joe Bertony是一個非凡的人,一個天才,「若沒有他,壯觀的風帆外型不可能成真」。
▲歌劇院執行長Louise Herron和Joe Bertony
Joe Bertony的一生也是非常的傳奇,在法屬科西嘉島出生,加入法國海軍後研讀航海工程,其後成為間諜,二戰時期曾兩度被德軍擒獲及送往集中營,但兩次均成功逃脫,其後獲法國頒發英勇十字勳章,表揚他的貢獻。
▲Joe Bertony於1963年在建築模型上工作
Joe Bertony的確是一個非凡的人,老爺子活到97的高齡,結束一生的傳奇,而雪梨歌劇院將一直延續這個傳奇。
或許你沒有去過澳洲,但你一定聽過雪梨歌劇院。
它的外形像三個三角形翹首於海邊,白色的屋頂猶如貝殼。你一定想不到,這座「殼形」的屋頂,並不是真正的薄殼結構,而是採用了肋拱結構。
其設計建造過程極其曲折艱辛,歷時14年,超支達1457%。從設計圖紙被選中的那一刻起,正式拉開了建築師和結構工程師長達十幾年的「鬥爭」。
雪梨歌劇院的外觀為三組巨大的殼片,聳立在南北長186米,東西最寬處為97米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座上。
由三大部分組成:音樂廳、歌劇廳和貝尼朗餐廳,前面兩個是音樂廳和歌劇廳,後面較小的是貝尼朗餐廳。
時間回到1955年,澳洲政府為雪梨歌劇院舉辦了全球性的設計比賽,吸引了233名來自32個國家的建築師參賽。最終意外勝出的是丹麥籍名不見經傳的建築師Jrn Utzon(約恩.伍重)。
約恩.伍重的設計評委美國設計師埃羅.沙裡寧看到後欣喜若狂,力排眾議,最終確立了其優勝的地位。然而,約恩.伍重是著名的紙上建築師,他曾經在18次建築比賽中勝出了7次,最終僅有雪梨歌劇院落地建成。
▲雪梨歌劇院草圖
進入歌劇院內參觀時,第一眼看到的是各種素麵朝天的水泥柱子。然而,當年這一條條如肋骨狀的預製混凝土嵌板可是偉大的建築創新。這些混凝土肋一共有2194個嵌板,每個重量約15噸。
尋求解決方案是由建築師和工程師團隊之間緊密的溝通和交流相互推動的,為了保持伍重的原始想法,奧雅納公司的工程師們在1957年至1963年之間開發了多達12種不同版本的混凝土屋頂設計。屋頂從建築師原始草圖的自由形狀演變為最終設計的球形幾何形狀。
▲肋拱布置示意圖
最終歌劇院在1973年才開放,初見雪梨歌劇院定會讓你激動萬分。
宏偉的歌劇院婀娜多姿、稜角分明,引人注目地矗立在本尼朗角頂端,無論從哪個角度望去,它都是那麼盡善盡美。
作為現代藝術建築無與倫比的代表作,這座前衛建築在極富視覺衝擊力的港灣大橋、波光粼粼的藍色海水和往來穿梭的綠色輪渡等風景的襯託下,更顯得獨樹一幟。
▼傍晚夕陽下雪梨歌劇院
▼夜晚燈光下雪梨歌劇院
雪梨歌劇院,它是世界公認的20世紀最美麗的建築物之一。
經典之作離不開匠心獨運的工程師與設計師,偉大的人雖然逝去,留下的曠世作品使人們將他們銘記於心,老先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