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歌劇院工程師辭世,若沒有他,壯觀的風帆外型不可能成真!

2020-12-13 建築名苑

Sydney Opera House

雪梨歌劇院

雪梨歌劇院工程師辭世

ATR

曾人工計算3萬條方程式

本月7日,負責興建澳大利亞著名地標雪梨歌劇院的工程師之一Joe Bertony於雪梨家中逝世,終年97歲。

雪梨歌劇院的造型有如風帆,Joe Bertony當時手工計算了3萬條方程式,以設計歌劇院的拱形頂部及內部支撐結構。

▲oe Bertony是發明雪梨歌劇院安裝拱門的工程師

據說,當時澳大利亞唯一一臺擁有足夠運算能力的計算機檢查了他的計算結果,沒有發現任何錯誤。

雪梨歌劇院執行長Louise Herron在一份聲明中稱,Joe Bertony是一個非凡的人,一個天才,「若沒有他,壯觀的風帆外型不可能成真」。

▲歌劇院執行長Louise Herron和Joe Bertony

Joe Bertony的一生也是非常的傳奇,在法屬科西嘉島出生,加入法國海軍後研讀航海工程,其後成為間諜,二戰時期曾兩度被德軍擒獲及送往集中營,但兩次均成功逃脫,其後獲法國頒發英勇十字勳章,表揚他的貢獻。

▲Joe Bertony於1963年在建築模型上工作

Joe Bertony的確是一個非凡的人,老爺子活到97的高齡,結束一生的傳奇,而雪梨歌劇院將一直延續這個傳奇。

或許你沒有去過澳洲,但你一定聽過雪梨歌劇院。

它的外形像三個三角形翹首於海邊,白色的屋頂猶如貝殼。你一定想不到,這座「殼形」的屋頂,並不是真正的薄殼結構,而是採用了肋拱結構。

其設計建造過程極其曲折艱辛,歷時14年,超支達1457%。從設計圖紙被選中的那一刻起,正式拉開了建築師和結構工程師長達十幾年的「鬥爭」。

雪梨歌劇院的外觀為三組巨大的殼片,聳立在南北長186米,東西最寬處為97米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座上。

由三大部分組成:音樂廳、歌劇廳和貝尼朗餐廳,前面兩個是音樂廳和歌劇廳,後面較小的是貝尼朗餐廳。

時間回到1955年,澳洲政府為雪梨歌劇院舉辦了全球性的設計比賽,吸引了233名來自32個國家的建築師參賽。最終意外勝出的是丹麥籍名不見經傳的建築師Jrn Utzon(約恩.伍重)。

約恩.伍重的設計評委美國設計師埃羅.沙裡寧看到後欣喜若狂,力排眾議,最終確立了其優勝的地位。然而,約恩.伍重是著名的紙上建築師,他曾經在18次建築比賽中勝出了7次,最終僅有雪梨歌劇院落地建成。

▲雪梨歌劇院草圖

進入歌劇院內參觀時,第一眼看到的是各種素麵朝天的水泥柱子。然而,當年這一條條如肋骨狀的預製混凝土嵌板可是偉大的建築創新。這些混凝土肋一共有2194個嵌板,每個重量約15噸。

尋求解決方案是由建築師和工程師團隊之間緊密的溝通和交流相互推動的,為了保持伍重的原始想法,奧雅納公司的工程師們在1957年至1963年之間開發了多達12種不同版本的混凝土屋頂設計。屋頂從建築師原始草圖的自由形狀演變為最終設計的球形幾何形狀。

▲肋拱布置示意圖

最終歌劇院在1973年才開放,初見雪梨歌劇院定會讓你激動萬分。

宏偉的歌劇院婀娜多姿、稜角分明,引人注目地矗立在本尼朗角頂端,無論從哪個角度望去,它都是那麼盡善盡美。

作為現代藝術建築無與倫比的代表作,這座前衛建築在極富視覺衝擊力的港灣大橋、波光粼粼的藍色海水和往來穿梭的綠色輪渡等風景的襯託下,更顯得獨樹一幟。

▼傍晚夕陽下雪梨歌劇院

▼夜晚燈光下雪梨歌劇院

雪梨歌劇院,它是世界公認的20世紀最美麗的建築物之一。

經典之作離不開匠心獨運的工程師與設計師,偉大的人雖然逝去,留下的曠世作品使人們將他們銘記於心,老先生一路走好

相關焦點

  • 雪梨歌劇院工程師辭世 曾人工計算3萬條方程式
    資料圖:雪梨歌劇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雪梨歌劇院的造型有如風帆,伯託尼當時手工計算了3萬條方程式,以設計歌劇院的拱形頂部及內部支撐結構。雪梨歌劇院執行長路易斯·赫倫在一份聲明中稱,伯託尼是一個非凡的人,一個天才,「若沒有他,壯觀的風帆外型不可能成真」。赫倫稱,當時,澳大利亞唯一一臺擁有足夠運算能力的計算機檢查了他的計算結果,沒有發現任何錯誤。
  • 他是雪梨歌劇院的設計者,卻發誓不再去雪梨
    雪梨歌劇院,澳大利亞的象徵。有人說它像一排貝殼,鑲嵌在雪梨港畔;也有人說它像風帆,遊在港灣之上;還有人說它像一群翩翩起舞的白鷗,準備衝向大海,去搏擊無邊的海浪……,說的都有道理。面對它,每個人都可以做任何想像。
  • 雪梨歌劇院——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
    雪梨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位於澳大利亞雪梨,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已成為雪梨市的標誌性建築。該歌劇院1973年正式落成,2007年6月28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該劇院設計者為丹麥設計師約恩·烏松。
  • 雪梨歌劇院——不僅是雪梨藝術文化的殿堂更是雪梨的靈魂
    雪梨歌劇院不僅是雪梨藝術文化的殿堂,更是雪梨的靈魂。其外形猶如即將乘風出海的白色風帆,白色屋頂由100多萬片瑞典陶瓦鋪成,經過特殊處理可抵擋海風侵襲。音樂廳和歌劇院為其中兩大表演場所,分別可容納2679名和1547名觀眾,欲欣賞表演者,可先索取節目表並預先訂位。
  • 進入聞名雪梨歌劇院
    去圓形碼頭再次欣賞雪梨的地標。雪梨歌劇院在圓形碼頭附近,這座「形若潔白蚌殼,宛如出海風帆」形狀的歌劇院是由丹麥建築師喬恩·烏松JornUtzon設計的,他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剪下的橙色花瓣。在雪梨歌劇院的設計競賽中,烏松的設計最終被來自32個國家的233個參賽作品採用,該工程於動工,歷經於竣工。然而偉大的建築師從來沒有見過他設計的那座偉大的建築!雪梨歌劇院的外觀由三組巨大的殼體組成,他們矗立在南北長186m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基礎上,東西最寬處97米。
  • 譽滿全球的雪梨歌劇院
    到澳大利亞雪梨旅遊,歌劇院是必看的重點景點,因為她是澳大利亞的地標建築,也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200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歌劇院內部建築結構則是效仿馬亞文化和阿茲特克神廟雪梨歌劇院坐落在雪梨港的便利朗角,其特有的風帆造型,加上作為背景的雪梨港灣大橋
  • 舉世聞名的雪梨歌劇院,是從垃圾桶撿回來的
    這個丈夫名叫約翰·烏特松,這個設計就是大名鼎鼎的雪梨歌劇院。 舉世聞名的雪梨歌劇院,其貝殼形建築外表鋪著100多萬片瑞典陶瓦,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它以獨樹一幟的潔白風帆的造型,在雪梨港上一「停靠」就是45年。
  • 雪梨的標誌:雪梨歌劇院和雪梨海港大橋
    雪梨海港大橋高聳於城市,始建於1932年,目前是世界上第六長的拱橋和最高的鋼橋。雪梨海港大橋(Sydney Harbour Bridge)從最高點到水高134米,是到澳大利亞的遊客必看的景點。這座橋不僅吸引了前往雪梨的遊客的審美吸引力,而且還作為雪梨商業區和北岸的連接者發揮了重要作用。
  • 藝術文化的殿堂,雪梨的魂靈——雪梨歌劇院
    今天,松米給大家介紹的是舉世聞名的一座建築---雪梨市地標建築物「雪梨歌劇院」,由丹麥建築師約恩·烏松設計的一座結合劇院和廳室的水上綜合建築。為什麼是他呢?1956年,丹麥37歲的年輕建築設計師約恩·烏松看到了澳大利亞政府向海外徵集雪梨歌劇院設計方案的廣告。雖然對遠在天邊的雪梨根本一無所知,但是憑著從小生活在海濱漁村的生活積累所迸發的靈感,他完成了這一設計方案,按他後來的解釋,他的設計理念既非風帆,也不是貝殼,而是切開的橘子瓣,但是他對前兩個比喻也非常滿意。
  • 雪梨歌劇院印度紅堡共列世界遺產名錄(圖)
    風帆造型的雪梨歌劇院  當地時間28日,正在紐西蘭舉行的第31屆聯合國世界遺產大會批准將澳大利亞的雪梨歌劇院和印度紅堡列入最新一批世界遺產。具有獨特風帆造型的雪梨歌劇院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而享譽世界的古伊斯蘭文化建築名勝紅堡則是印度最大的王宮。
  • 國慶之旅: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世界著名表演藝術中心!
    建築包括工作室、音樂廳、劇院、排練室、接待室、餐廳和俯瞰城市和港口的壯觀的露天前院。儘管如此,這座標誌性的建築曾有一段坎坷的歷史。1957年,澳大利亞政府公司發起了一項在Bennelong Point建設文化中心的國際競賽。丹麥建築師Jorn Utzon贏得了比賽。這個項目充滿了爭議。有許多技術問題,建設延誤,項目成本增加。
  • 雪梨歌劇院坎坷波折的誕生史
    哆來萌教育 舉報   1956年,丹麥的年輕建築設計師約翰·烏特松看到了澳洲政府向海外徵集雪梨歌劇院設計方案的廣告
  • 外表科幻的雪梨歌劇院,內景竟然是這樣!
    從1959開始建造,歷經了14年波折,預算超支,最後就連最開始的設計師Jorn Utzon也都離開團隊……但這一切,都不妨礙雪梨歌劇院成為一座偉大的建築。從1973年建成之始,這裡就成為雪梨,乃至整個澳大利亞的象徵。
  • 走進澳洲,感受雪梨歌劇院的別樣魅力
    走進澳洲,感受雪梨歌劇院的別樣魅力,雪梨在澳大利亞東南沿海,這裡有清澈的海水以及人們嚮往的自由。同時,這裡的經濟地位也是讓人印象深刻,在這裡匯聚了很多優質的資源與財富。小編先跟大家說一下這裡的雪梨歌劇院,有人說它是像藝術品一樣的存在,它是一座水上的綜合建築,無論你是在岸上,還是出海遊玩,你都可以看見它的美麗身姿。它在1959年開工,同時也是二十世紀最宏偉的建築。還有這裡的海港大橋,都是當地地標性質的景點。這樣美麗的建築不禁讓人感嘆。
  • 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簡介
    雪梨歌劇院佔地1.8公頃,坐落在距離海面19米的花崗巖基座上,最高的殼頂距海面60米,總建築面積88000平方米,有一個2700座的音樂廳,一個1550座的歌劇院,一個420座的小劇場。此外,還有展覽、錄音、酒吧、餐廳等大小房間900個。實際上是一座可以滿足多種需要的文化中心。  雪梨歌劇院造型獨特,外觀不凡。八個薄殼分成兩組,每組四個,分別覆蓋這兩個大廳。
  • 雪梨聚焦歌劇院
    雪梨歌劇院又將是必到之處。美輪美奐的雪梨歌劇院,大大提升了雪梨的城市顏值,成了雪梨乃至整個澳大利亞的地標性建築,「貝殼面海」已經深深地印入了世人的腦海。後來由英國著名工程師阿魯普,採用了預應力Y型、T型鋼筋混凝土肋骨拼接的三角瓣殼體,解決了技術上的難題,使殼體得以施工完成。從1973年始,歷時17年,耗資5000萬英鎊,雪梨歌劇院始告落成。
  • 恭和家園電臺|恭和家園李淑芝:踱步雪梨歌劇院,感悟美學靈感
    有人說雪梨歌劇院的造型猶如即將乘風出海的白色風帆;有人說她像由三組巨大殼片依次排列的貝殼;也有人說她像兩組打開蓋倒放著的蚌,所以,雪梨歌劇院也有「船帆屋頂劇院」之稱。無論是我第一次看見雪梨歌劇院的圖片,還是在北京世界公園看到微縮的歌劇院,我都覺得她更像一朵盛開的荷花,純淨高貴,給人視覺無可比擬的享受。
  • 澳大利亞雪梨經典景點介紹
    去雪梨旅遊,對景點不了解肯定就不知道如何選擇,雪梨有很多好玩的景點,那麼澳大利亞雪梨經典的景點有哪些呢,這些景點好玩嗎,這些景點旅遊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讓小編帶領你走進雪梨。  雪梨港:舉世聞名的雪梨歌劇院座落在雪梨港的邊上,外形宛如一組揚帆出海的船隊,也像一枚枚屹立在海灘上的大貝殼,與周圍的海上景色渾然一體,不遠處弧形的雪梨港大橋與之遙相呼應,其富有想像力的外型便是「聞名」的所在,遠遠望去,無論什麼角度,都不失為攝影的絕佳題材,怪不得被譽為澳大利亞的象徵。
  • [分享]雪梨歌劇院施工分析資料下載
    「該項目屋蓋結構體系採用單層網殼體系,最大屋蓋長172米、寬85米,建築最高64.3米。」 摘要:日前,網絡爆出江蘇海安縣有一座外形像雪梨歌劇院的白色建築,且多年未投入使用,被當地人稱為「山寨版」雪梨歌劇院。
  • 「帆船」商標之爭,雪梨歌劇院起訴一中國協會侵權!
    於是歌劇院向聯邦法院提出上訴並在法庭文件中指出: 1、雪梨歌劇院的「風帆」標誌在澳大利亞很出名 2、雪梨歌劇院信託基金以雪梨歌劇院的標識提供大量商品和服務,並獲得了很多聲譽; 3、這家中國協會的標識可能會欺騙或造成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