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方新報評論:菅義偉上任後首訪凸顯「重經濟」的外交思維

2020-12-24 華輿

華輿訊 據東方新報報導 10月18日到21日,菅義偉首相訪問了越南和印度尼西亞,這是他出任首相後的首次出訪。在越南訪問期間,菅義偉與越南總理阮春福舉行會談,確定了日本和越南將在疫情後經濟恢復、供應網絡多元化和勞務交流等方面加強合作。在訪問印尼時,菅義偉和印尼總統佐科就加強兩國以及日本東協之間的經貿合作達成共識,他還在記者會上宣布,日本將向印尼提供500億日元貸款,以幫助印尼加強「防災措施」。

日本在外交方面一直最為重視日美關係,很多日本首相都會把美國選作上任後的首訪目的地。但前首相安倍晉三沒有遵循這樣的慣例,在2012年第二次出任首相後,他把首次出訪的目的地就選在了東南亞,其中就包括越南和印尼兩國。菅義偉曾擔任經濟官僚,並長期擔任議員,在經濟政策和國會運營方面都經驗豐富,可他沒有參與過外交事務,甚至可以說,在外交上完全是一個「新手」。作為外交「新手」,菅義偉不便對前任的外交戰略做出重大調整,他選擇東南亞作為首次出訪的目的地,表現出要繼承安倍外交政策的信號,向外界傳遞日本外交政策不會因人事更迭而驟變,仍保有穩定性和延續性。前不久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中,菅義偉發表視頻講話時,也沿用了安倍提出的「積極的和平主義」等說法,同樣也是為了表現出他在外交上將沿襲安倍的政策。

菅義偉首次出訪,沒有選擇美國,而是選擇東南亞,還因不願卷進麻煩。美國大選正處在關鍵階段,美日之間的貿易談判也還未達成最終協議,菅義偉此時訪美,不會取得多少實質性成果,還有可能招致美國國內一些派別不滿,最終影響了美日貿易談判。自川普出任總統後,美國「四面出擊」,對日本、中國、歐盟、加拿大、墨西哥等主要貿易夥伴施加壓力,甚至不惜打打貿易戰。疫情爆發後,美國更是加快了和中國「經濟脫鉤」的進程,又因北溪-2號項目、數字稅等問題和歐盟再起摩擦。這樣的背景下,菅義偉首次出訪若選在美國,會給人留下日本無法承受來自美國的壓力、追隨美國而行動的印象,會打破日本的外交平衡,也會削弱日本在全球和亞太地區事務中的影響力。

菅義偉訪問東南亞,也宣示了外交政策「重經濟」的特點,這與日本戰後外交傳統是一致的。越南是東協輪值主席國,印尼是東協總部所在地,同時也是二十國集團成員,菅義偉訪問這兩國,可以達到增進與東協和新興市場國際合作的目的。東南亞一直是日本經濟外交的主要支點,日本經濟在戰後實現恢復和高速增長之後,立即把目光投向東南亞,不斷加大對東南亞投資的同時,日本還成為了「亞洲開發銀行」的主導者,而「亞洲開發銀行」總部就設在菲律賓的馬尼拉,主要業務也集中在東南亞地區。日本通過參與TPP談判,強化了自己在亞太地區的經濟影響力,美國退出談判後,日本還成為了「無美國版」TPP主導國。日本主導的CPTPP中就有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日本還把泰國視為重點擴員對象。藉助「亞洲開發銀行」和CPTPP的影響,日本可以在開發金融、投資、貿易、技術和勞務合作等方面鞏固對東南亞的影響,東南亞各國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也能給日本企業增加營收和日本拉高經濟增長提供助力。

勞動力短缺是日本經濟增長的主要隱患,近年來,日本加大了吸引外籍勞工的力度。東南亞是日本外籍勞工的主要來源地,其中,越南是日本技能實習生的最大來源國,在41萬名外籍技能實習生中,有22萬來自越南,印尼的在日技能實習生人數也不少。受到疫情影響,大部分技能實習生無法回到日本工作,導致日本的製造業、建築業、農業等行業都出現人力缺口,同時,這些技能實習生的工作和收入也受到影響。菅義偉在前不久的自民黨會議上曾表示,要和東南亞國家協商技能實習生來日問題,此次訪問越南和印尼,一個重要目的是與兩國就技能實習生回日工作的具體安排進行協商。同時,日本還需在疫情過後吸引更多技能實習生,以支撐經濟復甦,為降低勞動力流動門檻,鼓勵東南亞年輕人到日本進行工作,菅義偉也需儘早與東南亞各國就加強勞務合作進行溝通。

菅義偉在訪問越南時提出要在供應網絡多元化方面與東南亞各國加強合作。美國發起的貿易戰給日本經濟造成嚴峻挑戰,過去,日本的企業,特別是汽車企業的生產基地大都集中在中國、墨西哥等國,可美國對這些國家製成品加徵關稅,使得日本車企生產成本驟增;美國主導的新版北美自貿協定,還迫使日本企業不得不將部分生產和組裝工廠都遷至北美。為了應對美國在經濟上的施壓,日本一面與美國對話,以尋求緩和雙方經貿關係的辦法,一面積極構建「美中之外的經濟圈」,以減少美中貿易衝突給日本對外貿易造成的衝擊。過去,日本一直將東南亞視為消費市場和基礎設施投資目的地,近來,東南亞各國製造業迅速發展,很多跨國企業開始在東南亞設立生產基地,帶動了東南亞工人素質的普遍提升。日本想要確保經濟運行穩定,就需要實施「分散戰略」,將一部分可能受到貿易戰和疫情影響的海外工廠遷回國內,或移往其他地區。東南亞與日本經濟聯繫緊密,相距不遠,又有一定的製造業基礎和很強的發展潛力,因而成為日本轉移生產的一個較好選擇。菅義偉訪問越南和印尼,也是為了給日本企業加大對東南亞投資鋪平道路。

無論是延續安倍外交政策,還是回歸戰後日本「經濟優先」的外交戰略,菅義偉的首次出訪都傳遞出要在外交上求穩的信號。由於疫情長期持續,日本正面臨著較「次貸危機」時更為嚴峻的經濟形勢,東京奧運會延期也給日本帶來了沉重壓力,這種情形之下,菅義偉也無力在外交上開展更為積極的行動。在中美、歐美貿易摩擦日益升級,亞太地區局勢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日本回歸「經濟優先」的外交模式,也能避免捲入大國爭鬥之中,這是日本當前最合適的外交選擇。但要確保自身外交平衡,並為恢復經濟增進對外經貿聯繫,日本除了在外交上更為謹慎外,還需更加積極參與多邊合作,這樣才能鞏固自由貿易體系的基礎,進而使日本的外部經濟環境得到改善。(原標題:【新報評論】菅義偉上任後首訪凸顯「重經濟」的外交思維)

相關焦點

  • 日本新首相與川普通電話,菅義偉開啟外交「首秀」
    【環球時報記者 郭偉民 李玉珍】日本外務省21日發表聲明,稱首相菅義偉此前一天與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據美聯社報導,這是菅義偉上任後首次舉行日美首腦會談,凸顯出東京和華盛頓之間的密切關係。據日媒報導,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局長北村滋22日至25日將出訪華盛頓,與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等舉行會談。日美在探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訪問東京和菅義偉舉行會晤的計劃。此外,日本政府還在協調日美澳印四國外長在東京舉行會談一事。有媒體評論稱,菅義偉上任後首先與哪國領導人通話在展示外交姿態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 日本新首相與川普通電話,菅義偉開啟外交首秀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記者 郭偉民 李玉珍】日本外務省21日發表聲明,稱首相菅義偉此前一天與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據美聯社報導,這是菅義偉上任後首次舉行日美首腦會談,凸顯出東京和華盛頓之間的密切關係。
  • 選為菅義偉首訪國家後,日本還想向越南出售巡邏機
    日本首相菅義偉上任整整一個月了,遺憾的是,支持率也從最開始的62%下降到了55%,到目前為止,其外交政策仍沒有一個清晰的脈絡:中美間如何平衡?與俄羅斯的爭議領土?南海問題?亞洲外交如何取捨?等等,還有好多答案等著他給出。
  • 菅義偉訪越被批評不該「夾槍帶棒」
    日本首相菅義偉剛剛訪問了東協國家越南,在達成一些雙邊合作協議的同時,大力推銷「印太構想」(FOIP)是他此訪問的最主要目的。 10月18日下午菅義偉抵達越南,這是他執政後首度外訪。
  • 新民環球年終特稿|吳寄南:掌舵「日本丸」 菅義偉出師不利
    圖說:安倍與菅義偉。共同社圖內政:果斷出手 意外遭挫菅義偉上任後面臨眾多內政難題,主要有三方面:如何有效阻斷新冠疫情蔓延的趨勢;如何給疲軟乏力的日本經濟注入強心劑;如何確保延期到2021年7月的東京奧運會能順利舉行。菅義偉處理這些難題時雷厲風行、果斷出手,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 緬甸新政府上任首訪破例選寮國,專家:尚未做好準備訪問大國
    東方IC 圖緬甸新政府首腦的首次外訪出乎意料地選擇了寮國,打破了該國歷任政府首訪中國的慣例。綜合緬甸媒體消息,緬甸總統吳廷覺和夫人杜素素倫5月6日起將對寮國進行友好訪問。這是吳廷覺就任總統後首次出訪,也是隨行緬甸政府國務資政兼外交部長翁山蘇姬的首次外訪。
  • 美國拋諸腦後?菅義偉首訪越南作出重要承諾,不料發言直接翻車
    據俄羅斯衛星網10月20日報導,日前,日本首相菅義偉攜妻子前往東南亞開啟訪問,並首先面見了越南總理阮春福。菅義偉稱,越南是其向世界發布第一條信息最合適的地方,但之後的現場發言卻直接翻車。而首訪越南被外界猜測為,菅義偉野心大漲,簡直一點沒給川普留面子。
  • 都說他外交經驗少?菅義偉上任一周打4通國際長途
    據《東方網》記者24日報導,自9月16日就任日本首相以來,菅義偉已與四國領導人舉行電話會談。共同社曾評述稱,「外界認為菅義偉處理國內政治事務精明,但在外交領域缺乏經驗。」新官上任一周多,菅義偉似乎有意增加自己在外交方面的「曝光度」,目前已順利與韓國總統文在寅、英國首相詹森、美國總統川普,和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通話。9月24日,菅義偉首次與韓國總統文在寅通電話。電話會談持續約20分鐘左右。
  • 被日媒稱為「缺乏外交經驗」的菅義偉,上任一周打了四通國際長途
    撰稿 | 記者 陳思眾自9月16日就任日本首相以來,菅義偉已與四國領導人舉行電話會談。現年71歲的菅義偉2012年底起擔任內閣官房長官,共同社曾評述稱,「外界認為菅義偉處理國內政治事務精明,但在外交領域缺乏經驗。」
  • 菅義偉首相「滿月」記:弄強權出師不利,秀英語被吐槽像機翻
    據《日本經濟新聞》統計,菅義偉上任一個月內和閣僚及省廳幹部的會面次數超過115次,接見民間人士逾70人,與前任首相相比,日程更加密集。  觀察過去日本政權啟動後1個月的情況,前首相小泉純一郎會面的民間人士31人,前首相安倍晉三為24人。而菅義偉達到他們的2倍以上。  9月19日至22日是日本全國四連休,菅義偉開啟加班模式。
  • 菅義偉突然示好!日媒直言訪問越南後猛然醒悟,河內一幕震撼心靈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0月27日,菅義偉在上臺後,對外就表示了外交計劃,強調需要與周邊大國建立友好合作的關係,尤其是在「美日同盟」的基礎上。受疫情的影響,日本內閣的高官就將眼光聚集到了東方國家,希望可以緩和雙方的關係。
  • 日本首相菅義偉將首次出訪越南和印度尼西亞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TV TOKYO) 世界觀(東京)訊,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剛剛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日本首相菅義偉將於下周10
  • 為何日本新首相上任後首次出訪可能選擇越南?
    越南媒體近日報導稱,國際專家分析了菅義偉在正式就任日本首相一職後首次出訪選擇了越南的理由以及相關信息。日本新首相菅義偉也被認為繼承前任首相安倍晉三的對外政策。
  • 菅義偉訪越推銷「印太構想」 有人批評他不該「夾槍帶棒」
    菅義偉在會談中表示,日本新政權成立後,同樣選擇基於「自由開放印度洋太平洋」構想,繼續積極幹預包括東協各國在內的印度太平洋地區,而越南是關鍵夥伴。菅義偉和阮春福都認為,雙方實質達成《防衛裝備品及技術轉讓協定》,「這是兩國在安全保障領域合作的巨大一步」。另有日媒報導,菅義偉在與阮春福的會談中表示,日本希望與「潛力無限的越南」加深關係,促使兩國關係進一步發展。
  • 世界觀點:為何日本首相首訪選擇越南和印尼?
    ,這也是菅義偉成為日本首相後的首次出訪,為何此次日本首相的首次出訪不是其重要盟友美國和最重要的經濟合作夥伴中國,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日本新任首相第二次將首訪國選擇越南,雖然不是中國和美國,但分析認為這背後依舊有中國和美國的影子。
  • 森喜朗:日本新任首相菅義偉盼與蔡英文通話
    臺媒報導,日本前首相森喜朗今天(18日)告訴蔡英文,新上任的日本首相菅義偉期待與蔡通電話臺媒評論稱,如果這兩人通上電話,將會是48年以來的頭一次。 森喜朗今天下午抵達臺灣,準備參加明天舉行的李登輝追思禮拜。他抵臺後在會見蔡英文時表示,菅義偉昨天上午直接打電話告訴他,知道他今天要訪臺,脫他轉達對蔡以及臺灣各界的問候。 據森喜朗轉述,菅義偉並說,如果有機會,期待能與蔡通電話。
  • 【日本新首相菅義偉首訪選擇越南】日本新任首相菅義偉10月18日...
    2020-10-18 16:00:29來源:FX168 【日本新首相菅義偉首訪選擇越南】日本新任首相菅義偉10月18日開啟他的首次出訪之旅。
  • 首次出訪前,菅義偉的兩個爭議性舉動暴露了日本外交的短板……
    因而這一次,菅義偉的「外交首秀」受到全日本關注。 相比之下,菅義偉的英語讓不少日本人「著急」。 3 一片灰色? 其實,與其說日本人在擔心菅義偉的英語,不如說在擔心日本外交的未來。 一方面,長期注重內部事務的菅義偉的確相對缺乏外交議題的歷練。
  • 日本東方新報評論:「東京封城」傳言背後有哪些「真問題」待解?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華輿訊 據東方新報報導日本新冠肺炎疫情近來有加劇趨勢,尤其是東京,剛剛宣布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年,就出現日增確認人數猛增一倍的情況,人們對東京疫情防控形勢的擔憂與日俱增,有傳言稱日本政府會在4月
  • 聚焦「日本外交的變與不變」:安倍之後菅義偉將如何設定路線
    微信公眾號「半月談」9月24日消息,9月16日,安倍晉三內閣全體辭職,新內閣宣告成立,自民黨總裁、日本前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正式成為新任日本首相,「後安倍時代」的大幕就此拉開。作為「後安倍時代」的首位首相,菅義偉會怎樣設定日本外交路線?安倍時期的對外政策會否在菅義偉手裡延續?國際社會對此頗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