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14日電 (記者 王慶凱)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一代民營企業家,如今都面臨挑選「接班人」的現實問題。中國最大的民營農牧業集團之一、新希望集團創始人劉永好日前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對新希望的「接班人」劉暢「挺滿意」。
談及新希望的「接班人」、女兒劉暢,劉永好讚揚有加,打「至少85分以上」。訪談結束,一位新希望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次專訪中關於劉暢的很多個人信息都是首次公開,「平時都是雷厲風行,今天還是第一次看到董事長真情流露」。
1982年,劉永好四兄弟在川蜀大地播下了新希望的種子。時光荏苒,38年後這顆種子已成長為一顆參天大樹。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600多家分公司和子公司,員工數量10多萬人。
「做農業,本質上需要長期主義,沒有一個想要賺短錢、快錢,或者在裡面撈一筆走的人,能夠在農業行業真正待下去。」劉永好說,劉暢提出了「新長期主義」,也一直堅持用長期主義的觀點做農業,長期主義的觀點養豬,「我對此感到欣慰」。
劉暢此前在2020亞布力論壇夏季高峰會上表示,新希望不能因為現在豬價高、能賺錢,「撈一把」就走,應該考慮更長遠。必須站在一個長期主義的角度考慮養豬,從長期角度做農產業。「我們的豬場建設,很多技術和硬體都很超前,按照百年老店的要求去配置。」
劉永好說,這次論壇發言後,他收到很多企業家朋友發來的簡訊和電話,「他們普遍認為劉暢非常成熟。有人說,她的思維很超前,有人說她談得比我還好,我很高興。」
「其實談得好,只是一方面,更重要是她的思維和布局。」劉永好說,以劉暢為核心的新希望管理團隊,在考慮問題的時候,更具戰略、長期和擔當。她正在帶領一幫人做創新、做變革。在她背後,是2000多位30歲上下的新希望中層以上管理者的成長和進步,她有這些觀點和布局,實際是新希望一個群體、一個體系的進步。
談及女兒劉暢,劉永好在近一個小時的採訪中,少有地露出了笑容,並同步開啟花式好評模式。
劉永好說,中國好多企業都到了家族傳承的節點上,劉暢做得還是相對不錯的,她也蠻優秀的,我很高興。她現在很努力、很拼,經常整個晚上都在考慮問題,睡不著覺。
「但她也是一個母親,有對龍鳳胎兒女,是一個愛時尚的人。她能夠放棄對時尚的嚮往和追求,從事一個最踏實、最基礎、最傳統的產業,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劉永好說,作為父親,希望她能夠兼顧工作和生活,能夠有更平常的心面對挑戰和機遇,能夠在長期主義的路上走得更順更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