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雷射武器被認為是未來戰爭的革命性武器,也成為各個大國競相研發的尖端技術。今年5月份,美國一艘艦艇在太平洋用一部150千瓦級的雷射武器摧毀了一架無人機,開啟了艦載雷射武器實用化的序幕。美國還在波音747-400F上測試過對付彈道飛彈的空基雷射武器,號稱能在160公裡外成功摧毀液體彈道飛彈。中國同樣也在重點研製雷射武器,一直非常低調,但是並不意味著中國雷射武器技術就比美國差。
雷射武器分為戰術級別和戰略極別,前者通常功率在50KW以下,可以攻擊低速飛行的無人機等小型目標,受環境影響較大,實用化水平並不高。後者功率在100千瓦以上,射程在20公裡上,可以攔截飛彈和戰機等目標,同樣存在著易受天氣因素影響、體積較大等不足,距離投入實戰仍有不小的距離。
對比中美雷射武器技術水平並不需要真的對比保密級別高的戰略級別雷射武器,只需要對比戰術雷射武器就可以。美國在軍艦上配備的是150千瓦級的雷射武器,對無人機的攻擊也需要持續幾秒鐘才能摧毀目標,沒有實戰價值。這種水平對於中國來說實際上早已經做到了。
早在2017年,中國保利公司就在阿布達比防務展上向國際市場推出了一款名為「沉默獵手」的實用化車載雷射武器。「沉默獵手」只是一款車載式30千瓦的雷射武器,售價並不高,但是實用價值即並不比美軍戰術雷射武器差。該武器系統可以高度自動化運作,能自己完成搜索、捕獲、鎖定/跟蹤和射擊。「沉默獵手」的個頭小巧,只用一輛普通軍卡就能承載,可以打擊飛行速度不超過60米/秒,飛行高度在200-4000米範圍內目標,對目標照射不超過10秒就能保證摧毀。其配備的能量可以連續發射200秒,也就是可以攻擊20次以上,重新加載只需要6秒。
中國能在國際市場上銷售這種武器說明自己擁有的技術更高,只不過因為雷射武器實用化水平較低沒有大量裝備而己。中國國內大量使用的雷射武器主要是用來砍樹,幫助電力公司解決樹枝長高觸電的問題,配備的「雷射大炮」產品結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毀傷效果也不錯。
實際上,真正決定雷射武器技術水平的不是看誰的功率大,而是看誰能掌握更先進的固態雷射技術。美國雷射技術雖然起步最早,但是偏偏在這項關鍵技術上落後於中國。美國在1960年研製出第一臺雷射武器,但是領先全球的時間到上世紀90年代就被中國打破了。中國專家首先研製出了氟代硼鈹酸鉀晶體(KBBF),這種晶體能把雷射轉化為深紫外線,能製造出固體雷射器。剛開始,中國還對外出口這種材料賺取外匯,到2009年明白戰略價值後宣布停止出口。
這是中國在高科技領域少有的能用美國實施封鎖的核心技術,美國最後只能自己開發,並在2016年獲得成功,共花了15年時間。美國公司發表的聲明稱,該公司製造的晶體可以與中國製造的晶體相媲美,將提升美國探測國防威脅的能力,稱這種材料是「遊戲規則的改變者」。在獲得KBBF晶體技術後,美國固體雷射技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但是很快又落後了。中國又發現明了一種叫LSBO的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再次成為了掌握最先進深紫外非線性全固態雷射技術的國家。
氟代硼鈹酸鉀晶體正是製造1兆瓦永衝激光器的理想材料,美國YAL-1雷射反導飛機的發射功率就是1兆瓦,只不過這種雷射只能在大氣層外使用,否則很容易被大氣吸收。
可以看出,中國在固體雷射最核心技術領域擁有比美國還要強大的實力,美國還把雷射武器當成高精尖武器,中國已經向國際市場銷售雷射武器了,意味著中國真正的實力已經超過了美國。美國在軍艦上測試的雷射武器並沒有戰價值,最先實用化的雷射武器很可能會被裝到055艦上,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