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打造「海上絲路」起碇港

2020-12-16 搜狐網
鎮海打造「海上絲路」起碇港

NEWS.SOHU.COM  2003年10月23日11:11  杭州網--杭州日報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隨著「海上絲路」史跡被發掘,鎮海人決定恢復建造其代表性景觀

  第一艘仿北宋「萬斛神舟」古船模型建成,明州第一碼頭也已粗具規模

  研究「海上絲路」的專家表示,將協同鎮海進一步考證媽祖封神的史話

  文/杭州日報記者張世新王勇

  巍然如山的北宋「萬斛神舟」巨艦、接待國外使者的明州第一碼頭、起源於鎮海的媽祖文化……

  隨著一系列鎮海「海上絲路」史跡的不斷被發掘,特別是國內第一個提出「海上絲路」概念的專家、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陳炎教授提出,鎮海口是「海上絲路」歷史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論斷後,鎮海人決定復建一系列「海上絲路」代表性古蹟,重現「百舸爭流通異域,一山招寶耀中州」的歷史盛況。

  仿製北宋「萬斛神舟」

  鎮海區府辦副主任程振明告訴記者,建造「東方神舟」工程,不是無中生有,史料中是有關於「萬斛大船」記載的。北宋元豐元年,神宗皇帝命安燾、陳睦出使高麗,詔明州造兩艘「萬斛大船」(船廠在鎮海招寶山下),「抵高麗時,其乘船之宏偉壯觀轟動上下。」北宋徽宗派徐兢出使高麗,又詔明州造了兩艘更大的神舟,《四明談助》記載:「巋然如山,浮動海上。」

  按照史料記載,今年6月初,鎮海造成了中國第一艘仿北宋「萬斛神舟」的古船模型。同時,鎮海仿宋「神舟」實體船的復原工程也開始籌建,有關專家指出,這項工程將填補中國船舶科技歷史和船舶文化藝術的一項空白。

  據鎮海區旅遊局副局長蔡國強介紹,該「神舟」模型總長172釐米,型寬41釐米,主桅高135釐米,主桅面積3850平方釐米,艏14釐米,腰38釐米,艉24釐米,深20釐米,艉舷弧高55釐米。復原後「神舟」船長可達50餘米,主桅高可達35米以上,型寬9.6米,滿載排水量704噸。船體雕梁畫棟、朱金耀目、雄偉壯觀。神舟製成後在科學、製作、藝術、建築、航海等領域將超世界船舶史上十項記錄。為中華帆船之最。

  北宋的「萬斛神舟」中最大一艘長達100米。有關專家認為,「神舟」工程將復原仿宋大型木帆船,記載寧波與朝鮮開城、韓國仁川等港的海上友好交往情誼,在航海技術、造船科學、建築藝術上都將達到中國乃至世界一流水平。據了解,「神舟」船模將在專家鑑定後,通過施工單位的招投標,工程年底有望啟動,主體工程2005年中期可望建成,建成後將陳列在明州第一碼頭遺址附近,供市民參觀。整個工程總投資600多萬元。

  重建明州第一碼頭

  在鎮海沿江景觀大道東側,記者看見有著明州第一碼頭之稱的宋代「利涉道頭」,已經粗具規模,舊石料鋪設的岸線和停泊埠已建成,仿古牌樓雛形初現。

  據從事「海上絲路」研究工作的專業人員李啟鑫介紹,「利涉」意為航海安全和順利快捷,與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出使高麗的舟船「鼎新利涉懷遠康濟神舟」意義相同。「利涉道頭」始建於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是鎮海有史以來最早有文獻記載的一座大型古碼頭,被專家譽為「明州第一碼頭」。北宋的四艘「神舟」及六艘「客舟」出使高麗都靠泊在該碼頭。

  「利涉道頭」重建工程包括岸線20餘米、停泊埠10餘米和一座仿古牌樓。岸線和停泊埠利用九灣弄拆遷的舊石料鋪設,既節約資金又有古樸之感。古牌樓採用漢白玉雕鑿,呈四柱三門,平式兩簷,高約10米,寬約12米,鐫額「利涉道頭」四字。

  追尋「媽祖封神」史話

  歷代在民間被推崇備至的海神———媽祖的首次封神地在哪裡?長期以來,一直是個爭論的話題。可是,在鎮海採訪時,鎮海「海上絲路」研究人員卻信心十足地說,他們在《鎮海光緒縣誌》、《鎮海民國縣誌》、《四明談助》等史料的有關記載中發現,媽祖初次封神源出鎮海。

  據「海上絲路」研究人員洪餘慶介紹,史料記載,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宋徽宗派人在鎮海招寶山腳下建造了兩艘「萬斛大船」(約1100噸以上),5月24日與6艘客舟一起從鎮海起碇出使高麗,7月30日滿載高麗國王贈送的珍寶和大量貨物返航。途中遇上了大風浪,「八舟七溺」,只有一艘船得到「女神指引」,得以平安回國。宋徽宗聞訊封該女神為「靈應夫人」(媽祖),並欽賜「順濟」廟額———媽祖文化由此從民間供奉走向了朝廷封神。

  據史料記載,「順濟」即為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招寶山船場建造的一艘「萬斛神舟」大船的船名,當時朝廷出使、貿易的往來船隻,以鎮海為主要港口。目前,國內第一個提出「海上絲路」的陳炎教授和中國古船研究專家、海軍少將鄭明,已對鎮海的這一發現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表示將協同作進一步考證。






相關焦點

  • 沿江路 | 鎮海人的「小外灘」,海上絲綢之路的起碇港就在這裡
    沿江路位於甬江邊,西起聰園路,東至鎮海航標處,長1840米,擁有綠地面積7.3公頃,是一條有著濃鬱濱江城市特色,集旅遊觀光、文化休閒、亭內設立「海上絲綢之路」陳列館,以圖板和實物形式展示鎮海作為「海上絲綢之路」啟碇港的歷史和「海上茶瓷之路」的古老文化。
  • 運河入海口,海絲起碇港,鎮海十大網紅打卡地赴上海吆喝旅遊
    9月29日,以「運河入海口、海絲起碇港」為主題的2020寧波鎮海文旅推介會在上海靜安區舉行,向廣大上海市民遊客推介吆喝鎮海旅遊。寧波市文化廣電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邱金嶽,寧波市鎮海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鄭海江,寧波市鎮海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阮一心及滬甬兩地文旅企業和媒體代表共150餘人參加。
  • 網紅打卡地 催熱鎮海遊
    (張正偉 張荻楠 文/攝)九龍湖「森呼吸」、寧波植物園中賞花休閒、寧波幫博物館裡「慢生活」……國慶長假裡,鎮海十大網紅打卡地迎來如潮客流,休閒遊、研學遊一片紅火。作為中國大運河南端入海口和海上絲綢之路東方起碇港,鎮海區近年來大力推進文旅融合,從悠久的歷史、深厚的人文底蘊和現代商幫文化中挖掘亮點和特色,打造研學遊、海絲遊、生態遊等新業態。
  • 《定海縣圖》實證鎮海為海絲之路啟碇港
    2018-05-03 10:35 | 鎮海發布近日,鎮海口海防歷史紀念館的工作人員發現了一幅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的《定海縣圖》,該圖的作者是日本山水畫的鼻祖雪舟。
  • 鎮海赴上海吆喝旅遊 發布鎮海旅遊十大網紅打卡地
    9月29日,以「運河入海口、海絲起碇港」為主題的2020寧波鎮海文旅推介會在上海靜安區舉行,向廣大上海市民遊客推介吆喝鎮海旅遊。寧波市文化廣電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邱金嶽,寧波市鎮海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鄭海江,寧波市鎮海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阮一心及滬甬兩地文旅企業和媒體代表共150餘人參加。
  • 【嶺南文史】海上絲路千秋不斷 陽江古港續寫新篇
    【嶺南文史】海上絲路千秋不斷 陽江古港續寫新篇金羊網  作者:全良波、鄧勃  2019-12-25 「南海I號」熠熠生輝,在海絲館周邊的古港如今還是優良港口
  • 同舟共濟拓展「海上絲路」
    2016年11月13日,巴基斯坦領導人在該國瓜達爾港正式開航儀式上這樣表示。幫助巴基斯坦建設瓜達爾港,迎來「新時代黎明」的是中國公司。瓜達爾位於印度洋阿拉伯海之濱,緊扼從非洲、歐洲經紅海、荷姆茲海峽和波斯灣通往亞太地區數條海上重要航線的「咽喉」,地理位置極其優越。 巴基斯坦從上世紀60年代起,就夢想在此建設港口,然而,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如願。
  • 寧波鎮海區:建設節點城區邁出新步伐
    寧波市鎮海區是浙江省工業重鎮,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碇港。不久前,由寧波市鎮海區17家龍頭企業發起、80餘家外向型企業參與的「一帶一路」「走出去」企業鎮海聯合會成立,同時,「一帶一路」「走出去」企業鎮海服務中心同步揭牌。這標誌著鎮海邁出「一帶一路」建設節點城區新步伐。
  • 探源海上絲路
    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漢代,繁盛於唐宋元時期,明清時期因海禁而衰落。據考證,自3世紀30年代起,廣州已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如今,走在廣州的十三行、北京路等地,在某些古老的角落,依稀可以重溫當年絲綢之路繁榮時期的場景。北京路的千年古道堪稱見證絲路勝景的活化石。2002年7月初,北京路步行街整治工程期間,施工人員在路面開挖過程中,出土了大量砂巖石條與古城牆磚。
  • 2020鎮海十大網紅打卡地在上海發布!
    甬江入海口 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南端入海口 「海上絲綢之路」東方起碇港 …… 鎮海 這個人傑地靈,擁有湖光山色的寶地
  • 鎮海文旅走進上海,十大網紅打卡地強勢發布
    甬江入海口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南端入海口「海上絲綢之路利涉道頭 海上絲綢之路啟碇港,利涉道頭曾是北宋時期明州最大的碼頭之一安遠炮臺 糯米飯壘起的泥牆,造就百戰勝地傳奇。9月29日,以「運河入海口、海絲起碇港
  • 寧波鎮海 大有可為!
    ZHEN HAI鎮海 這裡是海上「絲綢之路」起碇港這裡闖出一代又一代「寧波幫」這裡因製造而名、因科創而強憑藉多年不懈耕耘全面起飛的鎮海,將成為寧波城市發展的標杆『全面爆發的鎮海,未來前途無量』數字經濟、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異軍突起;寧波大學、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等高校院所交相輝映。鎮海,未來發展前途無量!兩個大項目籤約,投資總額近20億!
  • 港博正式發布以海上絲路為主題的桌遊棋!
    -海上絲路之大航海遊戲棋視頻-經過五天倒計時,四大航海家終於集齊,起航出海!今天下午,「他們」齊聚北侖銀泰城,揭開了「海上絲路之大航海遊戲棋」的神秘面紗。△工作人員向小朋友介紹「海上絲路」遊戲棋◇◇◇在新的時代裡,這次港博用更「接地氣」的形式呈現歷史,以更符合年輕人喜好的方式傳播傳統文化,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開放心態和大膽創新的嘗試。
  • 鎮海迎來韓國百人採風團,要把寧波的美帶回去...
    鎮海唐宋時期就是寧波海上絲綢之路啟碇港之一,自唐代起便成為高麗、日本以及東南亞各國使節、商旅船舶進入寧波的必經之地。2018年寧波全市接待入境遊客84.01萬人次,實現外匯收入4.21億美元,入境客源國前十位當中韓國位列第三,大量韓國遊客前來參觀旅遊,並留下了美好的「寧波印象」。
  • 海上絲路系列報導-海上名粵-南方日報、南方網專題
    時光回溯兩千年,遙遠的東方有著迷人的魔力——一匹絲綢,竟然打通了陸上、海上兩條孔道,連接起東方與西方。 大漠孤煙,落日黃沙,聲聲駝鈴迴響著絲路繁華。與張騫二通西域、開拓陸上絲綢之路同樣古老的歷史時刻,一支遠洋航船正從徐聞、合浦出發,載著黃金絲綢,出南海,入印度洋,最遠到達今天的斯裡蘭卡,海上絲綢之路由此發祥。
  • 暑期研學遊鎮海
    鎮海,有著千年歷史,素有「海天雄鎮」之稱。這裡不僅是中國海岸線上的璀璨明珠,還是「寧波幫」重要發源地和著名的「院士之鄉」。  如今,鎮海充分發揮招寶山風景區和中國防空博覽園兩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優勢,將歷史遺蹟串點成線,利用高科技打造現代化的體驗項目,使之成為遊客訪古追今的好去處。
  • 波蘭格但斯克港駐華上海辦事處首席代表史孟平:藉助「絲路海運...
    「格但斯克港是波蘭最大的港口,而『絲路海運』是『一帶一路』海上物流服務的重要品牌和平臺,希望通過與廈門港的合作,藉助平臺資源優勢
  • 絲路港城作品(十四) | 《一箱一路》沈一鳴、謝浩
    各地商人依託寧波港,開設商號,打造船隻,經營貨物,繁榮了海上貿易,寧波成為海上絲路貨物的重要集散地和重要運輸樞紐,成為主要的對外貿易的港口。同時,中外文化和貿易交融,形成了不同民俗、多種文化融合的海港城市。在此後幾百多年的時間裡,朝代交替,出現過興旺與衰敗,但這個海上走廊,一直以來,充滿夢想與浪漫。而港口無論過去還是現在一直都是重中之重,是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將全世界連成一片的橋梁。
  • 鎮海唯一!招寶山街道入選第四批省級旅遊風情小鎮
    2020-08-26 15:41 |鎮海發布
  • 公主郵輪開啟"海上絲路"
    今天上午,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嘉年華集團聯合在京宣布,「公主郵輪」品牌為中國量身定製了一艘全新郵輪,命名為「盛世公主號」,充滿中國元素,並首次開闢「海上絲路」航線。  據了解,這條「海上絲路」,是為助力「一帶一路」而設計的,旨在傳承和弘揚古代絲綢之路精神,並深化中國與沿線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