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有「海天雄震」之稱的鎮海裡,有那麼一條路默默見證了這個小城的今昔榮耀。
它,就是沿江路。
陽光透過雲層灑在鎮海城區的沿江路上,空氣中瀰漫著一股閒適的氣氛。
沿江路位於甬江邊,西起聰園路,東至鎮海航標處,長1840米,擁有綠地面積7.3公頃,是一條有著濃鬱濱江城市特色,集旅遊觀光、文化休閒、防洪交通為一體的景觀帶,是獨具鎮海風韻的「小外灘」。
SUMMER
甬江在這裡靜靜地流淌,江上船隻點點,波光耀目,寬闊的大道一直沿江前伸。路的一邊是居民區,另一邊是景觀帶。
沿江路就是適合慢慢地往前走,從容地看著浮動的白雲和江邊飄動的旗子。江上吹來帶著夏日氣息的風,吹去身上的躁感,心漸漸地靜下來。
走在公園的林蔭道下,聽著夏天的蟬鳴和鳥叫。偶遇坐在江邊聽歌的年輕人,也會偶遇騎自行車帶小孩來看船舶的父女倆。
沿江公園從不缺人,夕陽的光芒給草地披上了蟬翼般的光彩,熟人之間的暢聊、蟲兒的窸窸窣窣…時間在此刻驟然變緩,生活的點滴不經意間被記錄完全。
草坪四周不知名的各種夏花綻開笑臉。我們穿過石子路,走過鐵索橋,隨處都能找到休息的涼亭和椅子,沿江路景觀帶貼心的設計都展露出來,不失為市民休憩的好去處。
鎮海沿江路甬江邊上的這座「航濟亭」,始建於北宋元豐元年(1078年),原址在原定海(鎮海)縣甬江北岸,曾接待高麗使者14批、宋使4批。
亭內設立「海上絲綢之路」陳列館,以圖板和實物形式展示鎮海作為「海上絲綢之路」啟碇港的歷史和「海上茶瓷之路」的古老文化。
在不遠年還停泊著一艘仿製的古船,它叫「萬斛神舟」。北宋「神舟」按照「仿宋似宋、古中寓今」的原則建造,這艘商舟總長52米,水線長45米,水線寬12米,吃水約3米,排水量達810噸左右。
公元1123年,北宋宋徽宗在招寶山下造的兩艘「萬斛神舟」,正式從三江口古船碼頭啟程。宋朝使節在這裡登船,開始率領船隊駛往友好鄰邦高麗國。
「萬斛神舟」抵達高麗國的時候,造成了全國轟動,史書上的話是「傾國聳觀,歡呼嘉嘆」。在歷史上聲名遠震的神舟,就在鎮海招寶山下,沿江路邊。
這艘以1:1比例仿真建造的「萬斛神舟」古船,三條桅杆仿佛正等待著揚帆啟航,再現了880多年前寧波海運與造船業的發達盛況。
這裡就是北宋年間萬斛神舟的起航的地方,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碇港。
現在的沿江路路面寬闊,機動車、行人由綠化隔離帶分流,環境舒適、視野開闊。作為開放性的公共休憩公園,沿江景觀帶以其舒適、優美的濱海景觀環境、豐富多樣的海洋文化,成為居民喜愛的休閒場所。
每當清晨或傍晚時分,人們紛紛來到這裡,有的競走健身、有的休閒漫步、有的納涼聊天,有時還有放風箏的市民,展現出一派其樂融融、輕鬆和諧的景象。
鎮海圈原創出品
商務合作:15168154280/13505880931
實用收藏!鎮海這些景區免費,你都去過嗎?
興莊路上這家酸菜魚,吸引了無數回頭客
藏在鎮海的「世外桃源」,鄭氏十七房帶你穿越明清~
來源:鎮海圈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