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華軍網、《世界軍事》雜誌社評出2018年十大國際軍事新聞(按事件發生時間排序)
1、美國公布《2018美國國防戰略報告》
美國國防部當地時間1月19日公布《2018美國國防戰略報告》摘要,明確提出「國家之間的戰略競爭——而並非恐怖主義——是現在美國國家安全的首要關注點。」摘要沿用了此前《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的措辭,稱中國和俄羅斯為美國及其盟友主導的「國際秩序」的修正者和挑戰者。
2、俄羅斯展示「殺手鐧」武器
當地時間3月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國情諮文,展示了「薩爾瑪特」洲際戰略飛彈試射等最新武器畫面,並表示「我想說:你們企圖以這種政策妨礙阻撓的一切都已經做成了,你們沒能遏制住俄羅斯。」
3、敘利亞軍方宣布全面收復東古塔地區
當地時間4月14日,敘利亞軍方發表聲明,宣布全面收復東古塔地區。位於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東郊的東古塔地區,被視為反政府武裝在大馬士革周邊的最後要塞。
4、「國際軍事比賽-2018」舉行
當地時間7月28日至8月11日,「國際軍事比賽-2018」在中國、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7國舉行。此次,中國承辦4項賽事。
5、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中導條約》
當地時間10月20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美國將退出1987年與俄羅斯籤訂的《中導條約》,理由是俄方違反了條約規定。
6、北約舉行冷戰結束以來最大規模軍事演習
當地時間10月25日至11月7日,北約在挪威及其周邊地區舉行冷戰結束以來最大規模軍事演習。分析人士認為,這次軍演體現了北約自烏克蘭危機以來確立的戰略重點,即提高軍隊快速反應和協同作戰能力,震懾和防範可能來自俄羅斯的威脅。此外,軍演還反映出北約對北極地區的戰略考量。
7、俄羅斯與烏克蘭刻赤海峽起衝突
俄羅斯與烏克蘭當地時間11月25日在黑海發生衝突,雙方就海上衝突說法不一。俄聯邦安全局和克裡米亞邊防部門說,烏方海軍先後有5艘船隻未經俄方許可試圖穿越刻赤海峽,俄方採取多種措施制止烏方這一「挑釁」。烏克蘭海軍新聞局則說,烏方海軍2艘炮艇和1艘拖船當天試圖通過刻赤海峽大橋,從黑海進入亞速海;俄方一艘艦艇故意撞擊烏方海軍拖船,向烏方一艘炮艇開火,致使6人受傷;烏方海軍3艘船隻及船上20多人遭俄方扣留。11月26日,烏宣布部分地區進入為期30天的「戰爭狀態」。
8、日本政府批准新版《防衛計劃大綱》
日本政府當地時間12月18日舉行內閣會議,批准了新版《防衛計劃大綱》及與之配套的《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內容包含實現自衛隊「跨域」防衛體制構建、現有艦艇航母化、大量採購新裝備等內容。軍事專家認為,新版《防衛計劃大綱》是一個「進攻計劃大綱」,並不是所謂的「專守防衛」。
9、美國開始從敘利亞撤軍
當地時間12月19日,美國白宮發言人宣布,美國已開始從敘利亞撤軍。美軍當前在敘利亞約有2000名士兵,主要任務是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
10、朝鮮半島軍事對峙局勢緩和
韓國國防部當地時間12月12日表示,韓國和朝鮮軍方當天順利完成對非軍事區內互撤警備哨所狀況的相互檢驗工作。截至11月底,韓朝分別撤離並拆除10個哨所;因考慮到其具有的歷史象徵意義,雙方各保留一個哨所不予破壞,僅撤出其中的兵力和武器裝備。
當地時間6月12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與美國總統川普在新加坡舉行會晤,這是朝美在任領導人史上首次會晤。此後,朝鮮半島軍事對峙局勢緩和。
編輯:王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