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修憲成功和海參崴微博事件的背後:俄羅斯是如何衰落的?

2020-12-09 手機鳳凰網

百餘年前,海參崴曾是中國的領土,後來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強佔,改名為符拉迪沃斯託克。

昨天,俄羅斯駐華大使館發了一條微博,明目張胆地「慶祝」符拉迪沃斯託克建城160周年紀念日:

1860年,俄羅斯人在這裡建立了一個軍事港口,稱為「符拉迪沃斯託克」,意思為「統治東方」。19世紀末,符拉迪沃斯託克已發展成為一個大型港口和工業城市,是俄羅斯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主要基地。(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總司令部)

時間,就發生在香港國安法生效的第二天。世間為之震驚,因為幾年前,俄羅斯唯一的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曾冒著滾滾濃煙穿越英吉利海峽前往敘利亞戰場,全世界都看到了俄國無錢保養和維護的窘迫,俄軍顏面掃地。

是哪裡來的勇氣,讓它產生了 「統治東方」 的幻覺?

當前普京所掌舵的俄國,是一個在當今和平時期正在衰亡的唯一大國,人口萎縮,工業發展滯後,深陷資源詛咒不可自拔。

也正是昨天,俄羅斯憲法修正案全民公投出了初步結果,修憲成功,為普京有可能幹到83歲掃清障礙。

歷史上的彼得一世,曾執政數十年將俄羅斯公國建成一個歐洲帝國。再給普京16年,真的可以還給你一個奇蹟般的俄羅斯嗎?

俄羅斯更可能的是會步入帝國的黃昏,徹底跌出世界級大國。

那麼問題就來了,一個持續衰落的俄羅斯,會對中國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1998年,俄羅斯僅在歐洲部分就部署了6611 架各類飛機和1338 架攻擊直升機,如今的飛機保有量僅有3600 架左右。

1995 年,俄羅斯的汽車產量為101 萬輛,如今仍在一兩百萬量的水平線上苦苦掙扎。而中國的年產汽車早已突破了2800萬輛規模。

1992年,俄羅斯人口為1.48億,如今下降到1.44億,減少了400萬。據聯合國人口司預測,至本世紀中葉,俄羅斯的人口將進一步萎縮到1.32億。

1990年代初俄羅斯太平洋艦隊處於鼎盛時期。擁有數百艘艦艇,勢力範圍跨越太平洋和印度洋。放眼整個太平洋,唯有這隻巨無霸艦隊能與美國太平洋艦隊相抗衡。

今天,原 明斯克 號和諾沃羅西斯克號兩艘航空母艦早已不見了身影,其未滿服役期便早早提前退役,被當成廢鐵賣給了韓國,其中有一艘輾轉運到深圳成為航母樂園。

這就是聯合國五常之一的俄羅斯。

1999年,普京以總理的身份登上歷史舞臺。儘管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喪失了23%的國土,銳減了超過一半的人口,但他接手的俄羅斯,仍然是底子十分雄厚的國家。

當地機構研究,2005年俄羅斯所有自然資源的總價值約為300萬億美元,已探明的為30 萬億美元,是美國的3倍,中國的6倍,西歐的12倍。

加上全球近十分之一的陸地面積,全球第九大的人口規模,這樣的底氣,足以讓俄羅斯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傲視群雄。

但是經過長達20年的努力,俄羅斯終於成功的讓自己比肩一個「廣東」。1994年,俄羅斯名義GDP與中國持平,而今天不及中國的1/10。

明明俄羅斯在軍工、航天領域掌控了世界諸多高尖端科學技術,每年有幾十個國家向俄羅斯購買幾百億美元的軍事裝備。

為何俄羅斯的民用工業如此孱弱,在電子信息產業、汽車製造業、機器人技術沒有出現過同樣龐大的巨頭集群?

是什麼原因,令俄羅斯變得如此衰落?

1989年,普京還在東德的德勒斯登市做一名特工。柏林圍牆坍塌時,他親眼目睹了民眾集會的浪潮,以及暴力圍攻其克格勃辦公地點的情形。

BBC報導說,他當時給蘇聯紅軍坦克部隊打電話請求派兵保護,但莫斯科當局「一聲不吭」。於是,他代表莫斯科做了決定,開始銷毀重要文件。

這段刻骨銘心的記憶,讓普京對於權力真空狀態深惡痛絕。

回國後,他長袖善舞,一步步爬上總統的位置。

在普京眼裡,俄羅斯有兩個敵人。一個是寡頭,一個是「西方」。 對於前者,普京絕不允許繼續他們幹預國內政治,很快就把他們收拾掉了。而後者則如幽靈般陰魂不散。

鐵幕雖然收起,但冷戰的氛圍並沒有完全消除。面對著普京的集權,西方不斷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

為了「捍衛俄國利益」,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走上了跟當初蘇聯差不多的道路:把最好的資源都用到了軍工業上。

俄羅斯當地有一句話,叫一流人才搞軍工,二流人才搞石油,三流人才搞汽車。

由於軍費嚴重不足,俄羅斯集中發展飛彈和核潛艇,對於艦艇、戰鬥機等常規武器的更新則難以顧及。

2018年,普京在大選之前專門秀了肌肉,用超大屏幕向西方展示出俄羅斯的先進武器:

美國在阿拉斯加部署了數十枚攔截飛彈,作為針對俄羅斯、保護美國西海岸的門戶。俄羅斯為此專門研發出RS-28重型洲際飛彈。這種飛彈射程近乎沒有限制,可以繞行南極飛行,避開攔截系統後直擊美國境內。

一種裝有小型化核反應堆水下無人潛艇。這種無人潛艇能夠下潛很深高速進行洲際航行,它的速度超過潛艇,現代魚雷和水面艦艇好幾倍,可以用來攻擊敵方的航母戰鬥群。

……

以核武器為代表的軍力,是俄羅斯作為聯合國五常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這些錢,都是從哪裡來的?

答案,就是石油以及天然氣。2017年俄羅斯的財政收入中,能源佔比近40%,外貿出口額中能源佔了2/3。

豐富的油氣資源,是維持俄羅斯軍事大國地位的生命線,也是造成俄羅斯困境的萬惡之源。

1991年至1999年,普京上臺之前的俄羅斯,一直處於嚴重衰退期。普京執政之後,俄羅斯經濟則保持高速增長,似乎一下子就走出了「休克療法」後遺症。

原因無他,就是國際能源價格持續走高!源源不斷的外匯收入讓普京可以做到兩件事情,一個是保民生,一個是搞軍事。

但就是石油太容易來錢了,勞動和資本統統轉向了資源出口部門,工業體系想要吸引就業人口,就必須付出更高的薪酬,勞動力成本上升擠壓了製造業的生存空間。

而且巨額的貿易順差使得盧布升值,也降低了製造業的出口競爭力,加劇經濟結構調整困難。 最後,俄羅斯一步步走向了產業結構畸形。

這種本土製造業尤其是輕工業的嚴重不足,反過來又讓俄羅斯依賴於用石油收入來進口國外價格低廉的製成品,進一步加劇了俄羅斯民用工業的困境。

這一點,跟蘇聯何其相似。

20 世紀60 年代西西伯利亞油田的發現,讓蘇聯開闢出了一個出口其他國家賺取外匯的窗口。用賣石油的錢,就能輕鬆進口糧食和肉禽,在國外訂購整個工廠,還用得著發展自己的科學技術嗎?

由此帶來的結果,就是蘇聯可以不斷與美國陷入軍備競賽,實施對外擴張戰略,但其本身的農業、工業並未得到很大發展。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製造的石油價格下跌,引起了蘇聯崩潰與解體。

俄羅斯的國運,可以說是受石油(天然氣)所左右。

08年出手喬治亞、14年下克裡米亞、挽救敘利亞阿薩德政權……有人總結俄羅斯近年來每一次對外出手,都是前邊幾年石油價格高漲,俄羅斯才有了財富積累去大力擴充武器裝備,進而向外擴張。

這多麼像中國歷史上的「上帝之鞭」啊!

在古代,北方遊牧民族幾次大規模南下,均是因為北方氣溫下降。氣候鞭打著匈奴、蒙古人馬衝向南方,在農耕文明的世界裡攻城略地。

中國北方歷史是被氣溫高低所左右,到了俄羅斯這邊,只不過是變成了石油價格罷了。

不過,俄羅斯用武力擴張勢力範圍,也加強了西方的經濟制裁和戰略圍剿。普京就不得不繼續大力發展石油工業,為國防軍事補充彈藥。這個又會引發西方的警惕和防備,從而陷入惡性循環。

回歸過去二十年,普京在經濟領域的建樹可謂乏善可缺,甚至可以說是失敗的。

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評價說,至今普京最成功的戰術行動之一,就是與中國結好。

普京今年已經67歲了。

2024年總統任期屆滿之後繼續參選,他很可能會執掌大政直到2036年。

哪怕只是到2030年,普京將成為俄羅斯當代史上掌權時間最長的領導人,比史達林還要長。

在經濟衰退的情況下,普京為了站穩政壇,可能會持續利用民粹主義,繼續與西方為敵。

也就是用國外矛盾轉移國內矛盾的焦點,這樣俄國人就會繼續把普京當做「護衛俄羅斯利益」的元首,一個當代沙皇。

讓俄國與西方叫板,美國就不會把中國當做頭號敵人。從這個意義上講,俄國的衰敗也給了中國帶來了更多韜光養晦的時間和空間。

當年,俄國之所以能夠在二戰中打敗法西斯德國,有一個很大的依靠,就是「俄國母親的子宮」,源源不斷的兵員補充。

如今俄羅斯每位女性平均生育1.75個小孩,未來幾十年,俄國的人口會顯著減少。

事實上,俄羅斯東部經濟已經相當依靠中國資本。

俄羅斯遠東地區約有220萬公頃土地為農業用途,而有中國人參與經營的土地約佔16%。

當地的商業也頗具中國風。好些中國人來到海參崴擺攤修鞋,開超市,「中國製造」流入海參崴的大街小巷。本地中小學開設的漢語成為最熱門的外語……

雖然邊界早已劃定,但海參崴牽動的歷史記憶依然是中國人內心深處的一塊傷疤。

從1871年起,這裡便成為了俄國大平洋艦隊總部所在地。日俄戰爭期間,太平洋艦隊幾乎慘遭團滅,一艘巡洋艦僥倖逃脫。

十多年後,它向冬宮開炮,打響了十月革命的第一槍。這一炮,造就了不可一世的蘇聯,也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徹底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進程。

如果說,「符拉迪沃斯託克」曾經「統治東方」,那麼也是屬於過去的榮光。在二戰期間,從這裡出發的太平洋艦隊解放了北朝鮮,佔領日本北方四島,狠狠地報了一箭之仇。

遙想1954年的時候,赫魯雪夫從舊金山回國之後曾到臨該城,想把它建設成為俄羅斯版的舊金山。

幾十年過去了,這座所謂遠東最大的港口城市,在中國人的眼裡仍然是一座小城。

而它最為驕傲的太平洋艦隊,今天也由於軍費短缺,規模早就被削減了一半,巡邏範圍多為俄羅斯近海水域。去年,該艦隊舉辦288周年成立慶典,亮相的基本都是超過30歲的「老古董」。

在中國的地圖上,符拉迪沃斯託克與海參崴並列,時刻提醒中國人勿忘歷史。

部分文字來源於以下文獻:

趙鳴文:《俄羅斯的綜合國力及國際地位》

楊多貴、周志田《俄羅斯「資源詛咒」及對中國「新常態」發展的深刻警示》

李顯君:《俄羅斯汽車產業從鼎盛到衰落對中國的啟示》

BBC:《普京公開無敵武器 要美國重視俄羅斯》

伊娃·昂蒂維洛斯:《俄羅斯強人普京執政20年》

相關焦點

  • 俄羅斯修憲皆因普京後繼者缺失?
    普京也在議會發表講話,指出只要憲法法院批准修憲,他本人並不反對。  法律層面和普京個人意願層面都已確認,顯示修憲在國家頂層設計上已經完成。剩下的是如何得到民心,從而得到自下而上的支持。如果在4月22日公投中普京再次贏得絕對勝利,意味著普京的權力絕對穩固,再無任何可以真正影響和限制他的反對派力量存在。
  • 萬青松:再給普京12年,會有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嗎?
    修憲囊括三大核心內容,第一,對國家主權的鞏固,新憲法中寫入俄羅斯是強大主權國家、禁止任何分離領土的行為,國內法高於國際法——不允許幹涉內政,強化政治精英的愛國主義——不允許雙重國籍,寫入「上帝」概念、維護俄羅斯在維護世界和平的貢獻,不允許歪曲歷史和否定俄羅斯人民在保衛國家中的巨大貢獻——維護俄羅斯文化認同和精神統一。
  • 添彩「一帶一路」,「2019年中國書畫家俄羅斯(海參崴)友誼展」成功...
    近日,「2019年中國書畫家俄羅斯(海參崴)友誼展」在俄羅斯聯邦風景如畫的遠東城市海參崴成功舉辦。數十位書畫名家揮毫潑墨,展示了傳統中國書畫藝術的魅力,傳播了友誼,為「一帶一路」建設增光添彩。在4月舉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了會談。習近平強調,俄羅斯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重要的合作夥伴。下階段,雙方要繼續推進經貿、能源、科技、航天、互聯互通、地方、人文等領域合作。習主席和普京總統共同倡議:「促進兩國多民族文化,增進中俄的文化藝術交流和友誼」。
  • 俄羅斯公投,一地區竟成唯一另類,反對修憲對普京說「不」
    當地時間7月2日,俄羅斯中央選舉委員會已完成俄羅斯憲法修正案全民投票全部計票。結果顯示,77.92%選民投票支持憲法修正案。本次修憲加入了允許俄現任總統再次參加2024年總統大選的內容。這一結果意味著普京2024年後連任的障礙已經清除。
  • 俄羅斯修憲公投,日本慌了
    俄羅斯修憲公投,日本慌了 2020-06-30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海參崴已經是俄羅斯遠東第一大城市,它的遠東太平洋艦隊就在這裡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功勳潛水艇,可以入內參觀,陳設完好,保養的比較到位,位於無名烈士墓前,背後有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大樓,具有濃厚的歷史意義。「C-56」號潛水艇曾榮獲紅旗勳章和近衛軍稱號,而今矗立在海參崴「太平洋艦隊的戰鬥榮譽紀念碑」廣場上。
  • 2014年,普京收復克裡米亞事件始末,俄羅斯和歐盟、美國的博弈
    這是歐洲的一大疏漏,他們忽略了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緊密聯繫:烏克蘭30%的工業屬於俄羅斯人,60%的烏克蘭勞動者直接或者間接地為俄羅斯生產商品——烏克蘭是一個緊密依靠俄羅斯的國家,籤署協議這樣的大事件,如果沒有俄羅斯的支持,這只會引起新一輪的國際糾紛。顯然,在這次拒籤事件中,亞努科維奇聽從了俄羅斯的意思。
  • 俄羅斯教科書,如何說海參崴的?
    沙俄趁機侵略中國土地,海參崴就是這麼丟掉的。如今,海參崴離開中國已經多年,那麼俄國教科書是如何說海參崴的呢?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1858年,清政府和沙俄籤訂不平等的《璦琿條約》,規定包括海參崴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區為中俄共管。 因為共管,還沒有失去海參崴的主權。不過,清政府就連中原那塊地方都管不明白了,哪有精力管理海參崴。在這種情況下,海參崴實際上是由沙俄管理。 沙俄雖然實際管理,但是感覺還差點啥。
  • 俄駐華使館微博慶祝海參崴建城160年,媒體:中國人應理解俄羅斯
    進一步說,如何看待近現代的屈辱史,也事關如何看待今天中國與鄰國和世界的關係。我們應當銘記,但不應自陷傷痛而無法自拔。胡錫進評俄羅斯駐華使館發的微博(7月3日)俄羅斯駐華大使館昨天發了一條中文微博,慶祝符拉迪沃斯託克建城160周年。微博還註明了「符拉迪沃斯託克」的中文含義:統治東方。
  • 為何我國可以收回香港,卻收不回來海參崴?
    而最慘的莫過於和沙俄籤訂的條約,"羅剎人"侵略成性一昧的想多佔土地。在《北京條約》中,俄國人迫使清廷再次承認《璦琿條約》的合法性,同時又將包括庫頁島在內及不凍港海參崴全部收歸己有。不過直到今天庫頁島與海參崴,都沒有收回來。而海參崴現在也成了符拉迪沃斯託克,去年是"符拉迪沃斯託克"建成160周年,俄羅斯大使館還發了條微博,洋洋自得的釋義為統治東方之城。如此一來極大的傷害了中國民眾的感情,可俄羅斯駐中國大使館僅僅是將"統治東方"刪除,又重新發了一遍。許多原本將俄羅斯視作戰鬥民族,視作自己榜樣之人瞬間清醒,恍惚間才意識到當初自己的愚蠢。
  • 曾屬我國的海參崴,是如何成為俄羅斯重要港口的?
    在經過布拉戈維申斯克(海蘭泡)、哈巴羅夫斯克(伯力)後,鐵路沿著烏蘇里江向南延伸,經過烏蘇里斯克(雙城子)後,最終抵達彼得大帝灣北側阿穆爾半島上的海參崴。在行政區劃上,海參崴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首府。對俄羅斯來說,海參崴實在太重要了。早在沙俄時期,俄羅斯就制定向東擴張的戰略,一定要獲得太平洋的出海口。
  • 胡錫進說了海參崴,但重點並不在海參崴
    作者:楓葉君來源:楓葉君評俄羅斯在海參崴問題上造次了。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發話了。愛國者們也想插話——但是,插話之前,首先要搞清楚人家在說什麼。7月2日,俄羅斯駐華使館發了一條中文微博,慶祝符拉迪沃斯託克建城160周年。
  • 原泉:給普京多少年,才能有一個強大的俄羅斯?
    據普京總統在1月15日國情諮文當中透露的信息,修憲內容包括加強國家杜馬在政府組閣中的權力;賦予聯邦委員會任命最高法院院長和法官的權力;禁止高級官員擁有雙重國籍或外國長期居留許可;明確聯邦國務委員會地位等。 但是,該修正案最受人關注的點在於所謂的「清零」條款,即不計算普京總統以前的任期(所謂「任期清零」),以保證普京至少可以參選2024年俄羅斯聯邦總統。
  • 普京:俄羅斯與吉爾吉斯斯坦騷亂事件無任何關係
    中新社莫斯科4月7日電(記者田冰)俄羅斯總理普京7日表示,俄羅斯與吉爾吉斯斯坦目前發生的騷亂事件沒有任何關係。  普京當天在新聞記者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說,對於他本人來講,吉爾吉斯斯坦發生的事件完全讓他猝不及防。「無論是俄羅斯,還是我本人,以及俄官員,都與這些事件沒有任何關係」。
  • 美國突然將俄羅斯視為敵國,關閉海參崴和葉卡領事館
    美國國務院12月19日表示,美國駐海參崴(符拉迪沃斯託克)領事館將關閉,同時美國駐葉卡捷琳堡領事館也將停止工作。關閉這兩處美國駐俄羅斯領事館的理由是,要確保美國駐俄羅斯外交使團的安全運行。這一通知已於12月10日送交美國國會,但當時沒有引起多大關注。而就在大約三天後,有消息稱,「來自俄羅斯的電腦黑客」侵入了多個美國政府部門和私人的電腦系統,引發了重大網絡安全擔憂。
  • 海參崴,俄羅斯人口中的「舊金山」
    海參崴是俄羅斯太平洋沿岸科教、經濟、文化中心,是俄羅斯遠東最大港口城市,旅遊勝地,也是俄羅斯遠東地區人口最多、最繁華的城市,海參崴還是俄羅斯海軍第二大艦隊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有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遠東分部、太平洋漁業與海洋學研究所及遠東聯邦大學等多所高等學校。 海參崴它曾存在於《七月與安生》中; 它也出現在了電影《颱風》的皇帝級對決中;而周杰倫專輯《七裡香》的封面也有它的身影。
  • 外東北海參崴,已是俄羅斯固有領土!呼籲中國人去旅遊,你去不?
    特別是俄羅斯人海參崴建城160年,俄羅斯駐華大使館還發微博慶祝。這是一個悲傷的記憶,一個慘痛的記憶。那時候,是收不回海參崴的。那麼現在中國強大起來,還有沒有可能把海參崴收回來呢?目前看來希望渺茫。客觀條件:海參崴當地的華人、華僑、中國人,數量極為稀少,統治基礎已經發生根本性的轉移。現實條件:中國和俄羅斯在面對美國的圍追堵截之下,被迫聯合起來。
  • 俄羅斯現在正在一步步衰落嗎?普京在上臺18年時間裡做了什麼
    以史為鑑,看看今天俄羅斯的情況,可以說重蹈歷史覆轍的可能性極大。而俄羅斯的進一步衰落幾乎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即便是強勢如普京大帝,都無能改變這一狀況。普京上臺前,曾經說過一句鏗鏘有力的豪言壯語:給我20年時間裡,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如今,距離當年的期限僅僅剩下兩年的時間。普京當年的誓言,如今看來似乎還是遙遙無期。
  • 海參崴已經是俄羅斯遠東第一大城市,它的遠東太平洋艦隊就在這裡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功勳潛水艇,可以入內參觀,陳設完好,保養的比較到位,位於無名烈士墓前,背後有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大樓,具有濃厚的歷史意義。「C-56」號潛水艇曾榮獲紅旗勳章和近衛軍稱號,而今矗立在海參崴「太平洋艦隊的戰鬥榮譽紀念碑」廣場上。
  • 海參崴建城160周年,俄一條微博惹出爭議,故土情節要面對現實了
    在祖國故土海參崴(符拉迪沃斯託克)建城160周年之日,俄駐華使館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條慶祝建城視頻,在文字介紹部分,這條內容專門在符拉迪沃斯託克這一俄文名字後備註了括弧,強調其俄文意思為「統治東方」,並稱這是俄羅斯海軍在太平洋的主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