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出臺,房屋買賣必須知道這些事!

2021-01-20 騰訊網

房地產,作為中國家庭中最重要的資產,《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民法典》其中涉及到房屋買賣問題匯總如下:

一、住宅70年產權期滿自動續期;

二、已抵押的房子,可以不解除抵押直接辦理過戶;

三、買房前須查明房產的居住權;

四、接受中介服務又繞開中介,使不得;

這些都跟您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一定要注意!

一、住宅70年產權期滿自動續期

眾所周知,現在中國的住宅土地使用權限一般是70年,那麼70年期滿後怎麼辦?會不會收回土地使用權?一直是大家希望得到解答的問題。

這次《民法典》有了明確的答案,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的,自動續期,但續期要交費的,要交多費用,還沒有明確規定。

所以請放心,買70年產權的房子不用擔心到期會被收回,房子一定還是你的。

買房時也要關注這套房子的土地使用權期限,如果所剩的使用權期限較短,那很可能將面臨一筆續期的費用。

二、已抵押的房子,可以不解除抵押直接辦理過戶

買房一般都會通過銀行貸款,銀行會要求辦理房產抵押手續,也就是說,我們什麼時候還清銀行的錢,銀行才會為我們解除抵押,在解除抵押後,房子才可以過戶。

而民法典實施之後,這個問題將有新的操作方式。

根據民法典物權編第406條第1款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可以轉讓抵押財產,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抵押財產轉讓的,抵押權不受影響。

民法典物權編第406條第2款規定:「抵押人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及時通知抵押權人。」

這兩條法規的意思是,房子已經設定了抵押,抵押人也就是產權人仍然可以將房子出售。即設立抵押的房子可以賣,抵押權可以跟著房子走,就是說可以帶著抵押權賣。

小編近期也有諮詢了銀行的朋友,很有可能是以轉按揭的方式來操作(購買人繼續償還出售人未到期的貸款),也有可能是購買人的貸款銀行來償還出售人的貸款。

這樣一來,買賣房產的流程效率就提高了,將有助於成交量的提升。

三、買房前須查明房產的居住權

首先要注意,現在的房屋都沒有設置居住權!居住權制度於2021年1月1日實施,而房產所有權人可能會在自己的房產上為親人或保姆,甚至是小三小四設置居住權。

法律規定,居住權不得轉讓、繼承。設立居住權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居住權期限屆滿或者居住權人死亡的,居住權消滅。

所以2021年起要買二手房時,最好要先查明是否有設置居住權,有的話最好別買。

四、接受中介服務又繞開中介,使不得

相信大家都清楚,在購買二手房的時候,中介公司會收取一般按房價的2~3%的中介服務費。如在上海徐匯一套三房的房子在1000萬左右,中介公司則需要拿走將近二十多萬的中介費。看著這麼大一筆錢被中介賺走,不少人會耍起「小聰明」想私下繞過中介與出售人直接籤約,也就是俗稱的「跳單」。

《民法典》第965條規定:「委託人在接受中介人的服務後,利用中介人提供的交易機會或者媒介服務,繞開中介人直接訂立合同的,應當向中介人支付報酬。」

也就是說,國家從法律層面上否定了投機不誠信的人,也給了房產經紀從業人員有明文的保護。

何健群-兩岸房產專家

相關焦點

  • 《民法典》對二手房買賣有這些影響
    《民法典》關乎生活的方方面面,房產,作為中國家庭中最重要的財富,《民法典》對房產中的買賣、租賃、抵押、居住、物業管理、小區治理等都做出了全面的規定。我們來看下,對於房產買賣現在有了哪些改變!二手房交易一、抵押的房產,無需解抵可直接過戶。
  • 新規速讀,《民法典》對在上海買房有什麼影響?
    ,並且居住權不受房屋買賣、繼承等因素影響。 《民法典》第366條規定,房主可以根據約定或者遺囑,為自己名下的房子,給居住權人設立居住權,居住權人有權對他人的住宅,享受佔有和使用的權利。 並且,無論房屋進行買賣,或者由繼承人繼承,都無權讓居住權人搬走。
  • 姐妹學法 | 《民法典》這些問題你必須要知道!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向下滑動滾動條查看答案解析《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條規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應當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另一方;不如實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 房屋產權、租房、買賣房屋,2021年的那些新規你都了解了嗎?
    房屋產權、租房、買賣房屋,2021年的那些新規你都了解了嗎?02住宅70年到期後自動續期 費用待定根據民法典規定,住宅70年產權到期後,可以自動續期,不需要手動提出申請。但需要說明的是,續期費用目前尚沒有明細出臺。其次,商辦40年產權到期後是否可續期,目前沒有明文規定。所以,購買商辦一定要注意土地剩餘年限。
  • 民法典 | 《民法典》的88處重要變化
    (八)規定出租人出賣租賃房屋的,承租人享有優先購買權,但是房屋按份共有人行使優先購買權或者出租人將房屋出賣給近親屬的除外《民法典》第七百二十六條規定:"出租人出賣租賃房屋的,應當在出賣之前的合理期限內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購買的權利;但是,房屋按份共有人行使優先購買權或者出租人將房屋出賣給近親屬的除外。
  • 《民法典》正式通過!仙遊這些房子要大變樣了
    作為新中國第一部《民法典》,通過後將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生老病死和衣食住行。民法典中提到的公維基金使用問題、規定住宅建設用地期滿可自動續期、增加規定「居住權」、規定房屋承租人的優先承租權、高空拋物規定有關機關應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是否設立「離婚冷靜期」等內容都與廣大購房者、業主等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受到大量的輿論關注。
  • 民法典中的稅務知識
    民典法民法典中的稅務知識讀書志在聖賢,非圖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譯文】讀書的目的是要做聖賢一類的人,不僅僅是為了做官。民法典中的稅務知識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正式實施,這是我國立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民法典》包括1260個法條,被譽為最強保護公民民事權利的「社會生活百科全書」。那麼,《民法典》中與稅務相關的內容有哪些呢?下面我們通過案例來說明一下。
  • 民法典後,買賣合同司法解釋新舊對照表
    為正確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規定,結合審判實踐,制定本解釋。第八條 民法典第六百零三條第二款第一項規定的「標的物需要運輸的」,是指標的物由出賣人負責辦理託運,承運人系獨立於買賣合同當事人之外的運輸業者的情形。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負擔,按照民法典第六百零七條第二款的規定處理。
  • 《民法典》首提「居住權」!當心你買了房子卻無權居住!
    2020年5月28,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民法典》,將從2021年1月1日起實施。每個人的每項權利在每時每刻都受到民法典的保護,出臺民法典,標誌著我國依法保護民事權利將進入全新的「民法典時代」。 在民法典中,增設專章規定居住權,以滿足特定人群的居住需求等。 文章來源:文君言綜合整理自國民經略、網絡 中國房地產網 居住權的入典是此次民法典的亮點。
  • 《民法典》中關於旅遊的那些事——旅行社篇
    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正式施行。在民法典中,一系列大家關心的旅遊的問題都能找到答案。我局特別策劃推出「《民法典》中關於旅遊的那些事!」活動,今天我們特別推出第一篇——旅行社篇       依據《民法典》,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對《關於審理旅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司法解釋」)進行修改。
  • 《民法典》正式實施,有一條法規引起爭議,跟每個人都有關!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實施了,有一條引起巨大爭議的法規,那就是女婿可以拒絕贍養嶽父母,引起爭議的原因就是他們沒讀懂,下面我就來講一講。贍養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人的義務,現在寫進了民法典裡,雖然是冷冰冰的文字條款,但也體現了社會的現實。一個獨生子女要養4個老人,的確是幾乎不可能的一件事。
  • 房屋使用年限70年到期後怎麼辦?|《民法典》解讀
    《民法典》關於建設用地70年到期自動續期。新通過的《民法典》,明年1月1日起實施。新增建設用地70年產權自動續期以及續費的相關規定。楹庭律師為大家解讀相關的法律法規。居民買一棟房子,一方面擁有房屋的所有權,另一方面擁有房屋所佔用範圍內土地的使用權。房屋所有權,是沒有期限的。我們在城市裡購買了商品房,自己的商品房,房子的使用權是沒有期限的。包括在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使用權也是沒有期限的。一般是以房屋倒塌為準,除非自然消失了,這種是所有權消滅。房屋沒有倒塌之前,就永遠擁有房屋的所有權。
  • 關乎我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民法典中的這9個法律要點要知道
    2、住宅到期自動續費《民法典》第三百五十九條: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的,自動續期。續期費用的繳納或者減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後的續期,依照法律規定辦理。該土地上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的歸屬,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地,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 我與導師共學民法典(六)|淺析《民法典》第406條對「抵押房」過戶...
    房屋買賣涉及多個維度的法律問題,諸如房屋買賣合同效力、無權處分行為、夫妻共有房屋處分等問題,在實踐中極易產生爭議及糾紛。本人從《民法典》物權編角度針對抵押物流轉規則的變化及房屋買賣交易中常見的爭議問題,淺析《民法典》實施對於房屋買賣行為可能帶來的影響。
  • 2021年起,房屋買賣、租賃、產權按這些新規執行
    當然,這套房子房屋產權還在老李手裡,房屋產權依然可以買賣、繼承。但居住權不能轉讓、繼承,試問誰會買裡面住著人的房子呢?III、小李新婚不久,妻子提出為丈母娘、老丈人設置居住權。但之後夫妻倆關係破裂需要離婚,財產需要分割。但由於房子設了居住權,這其中就複雜了。
  • 《民法典》買賣合同八大修訂解讀 | 學習民法典之77
    iCourt法秀法秀,讓法律人更優秀買賣合同位列《民法典》第二分編第九章,共計 53 條(第 595 條-第 647 條)。該章大部分條款由《合同法》《買賣合同司法解釋》承襲發展而來。此次《民法典》編纂新增 2 個條款,分別為法定與意定標的物回收的法律效果規則(第 625 條)與試用買賣中標的物的風險負擔規則(第 640 條)。
  • 談「典」說法 | 從十大亮點看民法典的人文情懷
    《民法典》的內容,涵蓋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先後出臺的《民法通則》《民法總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繼承法》《侵權責任法》等一系列民事單行法律的內容。《民法典》將前述單行法律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予以修訂、整合,並增加了許多新的法律制度,因而其內容更加豐富完備,體系也更加科學、強大。
  • 《民法典》|借條的有效期是多少年?
    民法典,人民之典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發布,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以「民」命名的法典,《民法典》的規定包含了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社會活動社會關係的每一個細節,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 民法典解讀 | 《民法典》49大亮點全梳理
    (一)《民法典》的組成民法典是民法的法典化,未出臺《民法典》之前,我們有《民法總則》《物權法》《合同法》《婚姻法》《繼承法》《侵權責任法》等民事單行法律,它們對社會經濟生活的有序運行發揮了良好的規範作用。《民法典》的出臺,是將以上民事單行法律予以法典化整合,邏輯性、體系性更強,必將更有效發揮其權利保障效用。
  • 以宏大視角去審視《民法典》的意義
    最近有關民法典的爭議,伴隨著民法典草案的審議,又一次在網上引發了一些討論。著名法學家梁慧星教授更是難掩對民法典的失望。這種聲音不夠正能量,引起了法律圈不小的風波,有關文章迅速做了刪除處理。我想,這是大可不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