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廣場上的九棟老建築,每棟都訴說著不一樣的歷史

2020-12-13 大連錚哥遊天下

大連雖然建市時間不長,但也有很多稱得上的老建築,多數都是殖民時期留下的,現在看來總有些五味雜陳的感覺。中山廣場上有九棟著名的建築,這九棟建築象八個音符,在中山廣場這個大八音盒裡日夜演奏著凝固的音樂。

1、關東銀行舊址,日本侵佔時期為日本朝鮮銀行大連支店,該銀行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商業金融中心,行使日本中央銀行的職能。中山廣場1號,1918年興建,1922年建成,是日本中村與資平事務所設計的,西洋古典建築風格,建築面積4925平方米,1945年解放後被大連中國工業銀行接管,現為中國工商銀行中山廣場支行。

2、大連民政署舊址,中山廣場2號,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日本侵佔初期為大連民政署(1908~1922年),後為大連警察署。該建築由日本早期著名建築師前田松韻設計,磚木結構(現建築重新修過),建築面積3300平方米。整個建築設有浮雕和石刻、利用白色連卷式門楣和三角形山花、紅色牆麵包白色隅石與裝飾線腳,上層窗用柱式劃分,具有歌特式建築的藝術特點。1945年8月由蘇聯紅軍接管。1955年3月交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某部。1983年改作遼寧省對外經濟貿易廳辦公樓。可以說,它是中山廣場歐式建築群最具代表性的作品。1977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級近代優秀建築。

3、大和旅館舊址,日本侵佔時期的大和旅館。中山廣場4號,由日本著名建築師太田毅、吉田宗太郎設計,建於1909年。歐洲文藝復興後期建築風格的巴洛克式建築,外觀正面採用愛奧尼亞式扶壁柱,正門入口建有拱式雨棚。1945年8月,蘇軍駐大連警備司令部設此。1945年10月27日蘇軍在該館召開大連各界代表會議決定成立大連市政府。周恩來總理來連視察工作時曾在此下榻。現為大連賓館(三星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大連市(人民)政府舊址,日本侵佔時期為大連市役所(市政府),1937年大連民政署撤銷後,大連市役所便成為日本統治大連的二級行政機構。中山廣場5號,1915年始建,1919年竣工。建築面積9870平方米,和風歐美近代折中主義建築風格。1947~1950年大連市(人民)政府(二級政權機關)在此辦公。後為大連市政府各局辦公樓。現為中國工商銀行大連分行。

5、中共大連市委舊址,日本侵佔時期東洋拓殖株式會社大連支店,是日本在東北和大連的商業的金融機構,與正金銀行、朝鮮銀行鼎足而立的中樞金融機構。中山廣場6號,1917年建成。西洋古典手法歐式建築。大連解放後,1951~1957年為中共大連市委辦公樓。後為市政府部分局的辦公樓。現為交通銀行大連分行。

6、中國銀行大連支店舊址,日本侵佔時期的中國銀行大連支店。中山廣場7號,1909年建成。近代歐美折中主義建築風格。大連解放後為大連市教育局辦公樓。現為中信銀行大連中山廣場支行。

7、橫濱正金銀行大連支店舊址,中山廣場9號,1909年建成。歐洲文藝復興後期建築風格。1945年後為蘇聯遠東銀行,現為中國銀行遼寧省分行。

8、大連市郵政局,中山廣場10號,1925年建成,日本侵佔時期為日本大連遞信局,建築面積2556平方米,和風歐美近代折中主義建築風格。1945年秋為蘇軍大連警備司令部辦公樓。現為大連郵政局辦公樓。

9:遼寧省大連人民文化俱樂部坐落在市中心的中山廣場,由俄羅斯專家小組設計,主設計師是白俄羅斯人納耶夫,其外形設計風格採用的是二戰後剛剛興起的簡約式對稱設計,其內部採用的是大跨度圓形穹頂及歐式雕花式舞臺拱形臺口,是當時國內最為先進的劇場建築設計大連人民文化俱樂部坐落在大連市中心的中山區中山廣場,由俄羅斯專家小組設計,主設計師是白俄羅斯人納耶夫,其外形設計風格採用的是二戰後剛剛興起的簡約式對稱設計,其內部採用的是大跨度圓形穹頂及歐式雕花式舞臺拱形臺口,是當時國內最為先進的劇場建築設計。

相關焦點

  • 大連中山廣場老建築裝二維碼講歷史
    「大連賓館原名大和旅館,建於1909年,1914年竣工,由日本著名建築師太田毅、吉田宗太郎設計,是文藝復興後期風格的巴洛克式建築……」「大連人民文化俱樂部由俄羅斯專家小組設計,其外形設計風格採用的是二戰後剛剛興起的簡約式對稱設計,其內部採用的是大跨度圓形穹頂及歐式雕花式舞臺拱形臺口,是當時國內最為先進的劇場建築設計。
  • 大連中山廣場不同於一般廣場嗎?怎麼能成為大連文化的象徵符號?
    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車馬經過。廣場周圍九棟老建築的過去鮮為人知。他們見證了大連不那麼耀眼的過去。日俄殖民地時期,這座小城快要崩潰了,但關於建築本身的文字確實無可挑剔,這在很大程度上給了這座城市多元化的建築風格,每次走過中間都有一種時空錯亂的感覺。大連作為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的窗口,是東北地區最大的港口城市。
  • 歷史底蘊 | 盤點大連中山廣場十座老建築,你認得幾個?
    大連的中山廣場相信很多人都聽說或去過,廣場始建於19世紀末,原是俄羅斯遠東特別市達裡尼市的尼古拉耶夫斯卡婭廣場,廣場按照歐式巴黎風格模式打造,輻射出十條街道,而廣場周邊共有十座建築。十座樓房十個樣,十條街道十個向。
  • 比利時的布魯日市集廣場,用哥德式建築訴說著近千年的歷史
    比利時的布魯日市集廣場,用哥德式建築訴說著近千年的歷史。 ——一位行者的記錄比利時的布魯日市集廣場,用哥德式建築訴說著近千年的歷史。 ——一位行者的記錄比利時的布魯日市集廣場,用哥德式建築訴說著近千年的歷史。
  • 巡訪大連中山廣場歷史建築群
    大連中山廣場,是大連市歷史最悠久的廣場,始建於1899年,這一年,大連建市。既然要建市,就要搞城市規劃,當年的規劃是,以巴黎為藍本,以中山廣場為中心,以十條道路向外呈放射狀輻射,作為城市的主框架。可以這樣說,先建中山廣場,再建大連市,並不為過。
  • 中山廣場:一座露天的 建築博物館(組圖)
    儘管大連人對這座廣場很熟悉,對廣場上的十座建築更是如數家珍,有人用畫筆,有人用文字,無數次解讀他們心中的中山廣場。但是在做「大連老建築」這一專題時,我們仍然無法將之捨棄,因為這個廣場和廣場上的建築沉澱了這個城市建市之初的記憶。在我們歷數這個名人故居、那個歷史遺址時,真的不能繞過這裡。
  • 金華旅遊攻略:金華城的這一棟棟老建築都有了新銘牌
    趁著秋高氣爽 與它們約個會吧 在這段時間裡,如果你行走在古子城酒坊巷、熙春巷等地方,有沒有發現很多老建築的門口都掛上了嶄新的銘牌。  悠遊看到,這些銘牌上不僅有數字編號,還有關於該處建築的中英文歷史簡介,以及一個相同的圖標——金華市歷史建築。
  • 大連這20棟最具特色老建築!講述了大連歷史和變遷!去過10個算你厲害!
    原標題:大連這20棟最具特色老建築!講述了大連歷史和變遷!去過10個算你厲害! 有人說,走過大連,你就像走過歐洲,橫穿到俄羅斯,折到日本,大連有特色的歷史建築這麼多,快來數數你看過幾個?
  • 大連 中山廣場 周圍的歷史建築物
    1.前言浪漫風情大連市果然不負所望,海風吹拂的大連,空氣舒爽清新,任何時候都沒有辦法聚集汙濁的空氣,所以時時刻刻都讓人放心的大口呼吸,特別是在下過幾陣小雨之後,更是感覺清新。這一天5月1日假日的第1天應該是任何地方都人山人海。而李英文去的幾個景點,都是免費人多,卻不擁擠。唯獨晚上的音樂噴泉廣場,因為是第1天,人潮多的不得了,但是在眾多人群裡,李英文他還是努力的把視頻拍的星光燦爛。晚上的音樂噴泉表演,一定要去搜索視頻來看(視頻編號28),不看不能體會。
  • 百年老建築,每一棟都承載著老上海的傳奇故事和文化底蘊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訴上海老底子情一棟棟歷史建築,是上海的文脈,鐫刻著城市的記憶。這些建築的珍貴之處,不僅在於每一個都美得驚心動魄,而且每一棟都承載著老上海的傳奇故事和文化底蘊。就在今年年中,上海首屆建築遺產保護利用示範項目揭曉了多處修舊如舊的歷史建築。十一長假中,迎著萬裡晴空,去這些瑰麗的老建築打卡吧!
  • 走進大連老建築
    ,每一扇窗戶似乎都在絮絮講述過去的故事。    還有很多,我們竟有點看不過來了,這批建築近些年被很好地整修過,有些青銅雕塑也恢復了,並且都在門外掛了飾有花邊的銅銘牌,告訴人們,它們屬於國家級近代優秀建築,有的還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更重要的是,這批建築還在使用。從某種意義上說,富有責任感的使用就是最好的保護。
  • 大連中山廣場老掛鍾咋都被蓋上了?
    中山廣場不僅建築具有特色,路邊路燈杆上面的掛鍾也是一道風景線。可是近日,卻有市民發現中山廣場四周路燈杆上的掛鐘不知怎麼被蓋上了。劉女士:這些特色的燈杆鐘錶是大連中山廣場漂亮的街景之一,如果沒有了,那可就太可惜了。希望有關部門重視一下,儘快將掛鍾恢復正常。
  • 大連「中山廣場」:120年歷史的城市廣場,東北最大的圓形廣場
    中山廣場位於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又稱為「中山音樂廣場」,始建於1899年,距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大連歷史最悠久、也最富有盛名的城市廣場。中山廣場最初建設之時,這裡還是沙俄統治下的租借地。建成之後,沙俄以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名字命名了這座廣場:「尼古拉耶夫廣場」。
  • 重慶中山四路85號,這個低調的建築,卻深藏一段不可告人的歷史
    在重慶有一條最美街道,這條街道的家底那可是真的很厚,在這條街道上,有七處「國保」文物、四條傳統街巷、三個保護性庭院,是的,了解的人一眼就猜出來了,這條最美街道就是中山四路。今天就帶你走進中山四路其中一棟小洋樓,他的主人是戴笠。
  • 枕著大海聽歷史,就住這幾處青島老建築變身的民宿吧!
    >訴說給後來的人聽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青島的曲折小巷走進那些由老建築改造而成的民宿走進歷史觀山聽海聆聽那段迷人的過往市南區觀象二路 ,觀象山公園內電話:0532-82822626木魚堂客棧2每一處細節都在訴說著曾經的故事青島小魚山歷史文化名人街區,或許是因為青島美麗的海濱風光讓人浮想聯翩
  • 武漢一文藝街區,幾十棟百年老建築,一磚一瓦都是老武漢的歷史
    而且,距離戶部巷還有糧道街不遠都是一片居民樓與商業街混搭的旅遊街道,既保留了民國風格建築,也有許多舊物小店。雖不如其他城市的文藝小清新街道那般人潮湧動,卻也自帶著一種小家碧玉,寧靜的氛圍。這條街道不長,據資料上來看的話,大約有1200米左右,武昌花園山以北、鳳凰山以南,東起中山路,西至得勝橋,聚集了許多咖啡店和特色小店,還有幾十處百年老建築,是1371年武昌城擴建定型後逐漸形成的一條老街。各流派建築於此,中西文化交匯,風雨不變百年古街,一磚一瓦都刻著老武漢的歷史記憶。
  • 中山紀念堂、海珠廣場……越秀非遺主題遊就要這樣玩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中山紀念堂和海珠廣場 就位列其中~ 都是哪些必打卡點? 這座八角形建築,就坐落在廣州近代城市中軸線上,遠望過去十分莊嚴宏偉,流露著濃厚的民族特色。
  • 廣東新豐遊(三):九棟十八井
    溫氏家族建的這座九棟十八井大宅院也成為方圓百裡規模最大、最宏偉的建築。九棟十八井建築用地約五公頃,為三進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建成橫三棟、縱三棟,名謂九棟,共有一百六十六間房屋;每三棟各有六口天井,共為十八井,故稱九棟十八井。
  • 上海的這些老建築,居然都被「動過位置」?!
    1993年,外灘的道路要進行改擴建,而天文臺正處於規劃後中山東一路中央,為了保護這座當時已近150歲的國寶級老建築,相關部門決定將它整體東移動。 中共上海地下組織鬥爭史陳列館,愚園路81號「劉長勝故居」也許很多人都去參觀過。不過這座建築原本也不在這裡。
  • 胡朝陽油畫展武漢開幕 訴說武漢老建築傳奇
    展覽展出胡朝陽以現場寫生方式創作的近30幅武漢老建築油畫作品,包括獨立建築、裡弄巷落和街道風景等。作品通過藝術視角詮釋城市老建築的獨特風貌,記錄武漢的地域文化和歷史變遷,呈現歲月厚重下的溫情與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