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卡久拉霍神廟(組圖)

2020-12-25 搜狐網
這是11月7日拍攝的卡久拉霍西廟群 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卡久拉霍是印度的一座小鎮,位於新德裡的東南方,屬中央邦查塔普爾縣,離新德裡約600公裡。這座只有一萬餘人口的小鎮因為聚集了多座保存完好、雕刻精美的古印度教和耆那教神廟而聞名於世,198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名錄。

  卡久拉霍神廟群建造於古印度昌德拉王國時期,由於地處叢林之中,在莫臥兒王朝統治時期沒有被統治者破壞,得以較完整地保存至今。卡久拉霍神廟群主要由東、南、西三大廟群組成,其中西廟群規模最為龐大,神廟的雕刻也最為精美。令卡久拉霍神廟群聞名遐邇的一個原因就是這裡神廟上以性為主體的雕刻,這些雕刻被研究人員認為是表現印度教崇尚天人合一、神靈合一的表現之一。由於保存較完好以及獨一無二的雕刻藝術,卡久拉霍神廟群已成為印度旅遊的最著名景點之一,在每年旅遊旺季都吸引數以萬計的外國遊客前來參觀。

這是卡久拉霍西廟群中神廟上精美浮雕 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卡久拉霍是印度的一座小鎮,位於新德裡的東南方,屬中央邦查塔普爾縣,離新德裡約600公裡。這座只有一萬餘人口的小鎮因為聚集了多座保存完好、雕刻精美的古印度教和耆那教神廟而聞名於世,198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名錄。

  卡久拉霍神廟群建造於古印度昌德拉王國時期,由於地處叢林之中,在莫臥兒王朝統治時期沒有被統治者破壞,得以較完整地保存至今。卡久拉霍神廟群主要由東、南、西三大廟群組成,其中西廟群規模最為龐大,神廟的雕刻也最為精美。令卡久拉霍神廟群聞名遐邇的一個原因就是這裡神廟上以性為主體的雕刻,這些雕刻被研究人員認為是表現印度教崇尚天人合一、神靈合一的表現之一。由於保存較完好以及獨一無二的雕刻藝術,卡久拉霍神廟群已成為印度旅遊的最著名景點之一,在每年旅遊旺季都吸引數以萬計的外國遊客前來參觀。

  這是遊客在卡久拉霍神廟西廟群中的拉克希瑪納神廟內參觀(11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卡久拉霍是印度的一座小鎮,位於新德裡的東南方,屬中央邦查塔普爾縣,離新德裡約600公裡。這座只有一萬餘人口的小鎮因為聚集了多座保存完好、雕刻精美的古印度教和耆那教神廟而聞名於世,198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名錄。

  卡久拉霍神廟群建造於古印度昌德拉王國時期,由於地處叢林之中,在莫臥兒王朝統治時期沒有被統治者破壞,得以較完整地保存至今。卡久拉霍神廟群主要由東、南、西三大廟群組成,其中西廟群規模最為龐大,神廟的雕刻也最為精美。令卡久拉霍神廟群聞名遐邇的一個原因就是這裡神廟上以性為主體的雕刻,這些雕刻被研究人員認為是表現印度教崇尚天人合一、神靈合一的表現之一。由於保存較完好以及獨一無二的雕刻藝術,卡久拉霍神廟群已成為印度旅遊的最著名景點之一,在每年旅遊旺季都吸引數以萬計的外國遊客前來參觀。

  這是卡久拉霍神廟西廟群中的坎達裡耶天尊廟(11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卡久拉霍是印度的一座小鎮,位於新德裡的東南方,屬中央邦查塔普爾縣,離新德裡約600公裡。這座只有一萬餘人口的小鎮因為聚集了多座保存完好、雕刻精美的古印度教和耆那教神廟而聞名於世,198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名錄。

  卡久拉霍神廟群建造於古印度昌德拉王國時期,由於地處叢林之中,在莫臥兒王朝統治時期沒有被統治者破壞,得以較完整地保存至今。卡久拉霍神廟群主要由東、南、西三大廟群組成,其中西廟群規模最為龐大,神廟的雕刻也最為精美。令卡久拉霍神廟群聞名遐邇的一個原因就是這裡神廟上以性為主體的雕刻,這些雕刻被研究人員認為是表現印度教崇尚天人合一、神靈合一的表現之一。由於保存較完好以及獨一無二的雕刻藝術,卡久拉霍神廟群已成為印度旅遊的最著名景點之一,在每年旅遊旺季都吸引數以萬計的外國遊客前來參觀。

  這是卡久拉霍西廟群中神廟上的精美雕塑(11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卡久拉霍是印度的一座小鎮,位於新德裡的東南方,屬中央邦查塔普爾縣,離新德裡約600公裡。這座只有一萬餘人口的小鎮因為聚集了多座保存完好、雕刻精美的古印度教和耆那教神廟而聞名於世,198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名錄。

  卡久拉霍神廟群建造於古印度昌德拉王國時期,由於地處叢林之中,在莫臥兒王朝統治時期沒有被統治者破壞,得以較完整地保存至今。卡久拉霍神廟群主要由東、南、西三大廟群組成,其中西廟群規模最為龐大,神廟的雕刻也最為精美。令卡久拉霍神廟群聞名遐邇的一個原因就是這裡神廟上以性為主體的雕刻,這些雕刻被研究人員認為是表現印度教崇尚天人合一、神靈合一的表現之一。由於保存較完好以及獨一無二的雕刻藝術,卡久拉霍神廟群已成為印度旅遊的最著名景點之一,在每年旅遊旺季都吸引數以萬計的外國遊客前來參觀。

  這是卡久拉霍西廟群中神廟上的精美雕塑(11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卡久拉霍是印度的一座小鎮,位於新德裡的東南方,屬中央邦查塔普爾縣,離新德裡約600公裡。這座只有一萬餘人口的小鎮因為聚集了多座保存完好、雕刻精美的古印度教和耆那教神廟而聞名於世,198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名錄。

  卡久拉霍神廟群建造於古印度昌德拉王國時期,由於地處叢林之中,在莫臥兒王朝統治時期沒有被統治者破壞,得以較完整地保存至今。卡久拉霍神廟群主要由東、南、西三大廟群組成,其中西廟群規模最為龐大,神廟的雕刻也最為精美。令卡久拉霍神廟群聞名遐邇的一個原因就是這裡神廟上以性為主體的雕刻,這些雕刻被研究人員認為是表現印度教崇尚天人合一、神靈合一的表現之一。由於保存較完好以及獨一無二的雕刻藝術,卡久拉霍神廟群已成為印度旅遊的最著名景點之一,在每年旅遊旺季都吸引數以萬計的外國遊客前來參觀。

  這是夕陽落日下的卡久拉霍西廟群(11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卡久拉霍是印度的一座小鎮,位於新德裡的東南方,屬中央邦查塔普爾縣,離新德裡約600公裡。這座只有一萬餘人口的小鎮因為聚集了多座保存完好、雕刻精美的古印度教和耆那教神廟而聞名於世,198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名錄。

  卡久拉霍神廟群建造於古印度昌德拉王國時期,由於地處叢林之中,在莫臥兒王朝統治時期沒有被統治者破壞,得以較完整地保存至今。卡久拉霍神廟群主要由東、南、西三大廟群組成,其中西廟群規模最為龐大,神廟的雕刻也最為精美。令卡久拉霍神廟群聞名遐邇的一個原因就是這裡神廟上以性為主體的雕刻,這些雕刻被研究人員認為是表現印度教崇尚天人合一、神靈合一的表現之一。由於保存較完好以及獨一無二的雕刻藝術,卡久拉霍神廟群已成為印度旅遊的最著名景點之一,在每年旅遊旺季都吸引數以萬計的外國遊客前來參觀。

相關焦點

  • 印度最著名的神廟--科納拉克太陽神廟(組圖)
    原標題:印度最著名的神廟--科納拉克太陽神廟(組圖)    印度科納拉克太陽神廟 6月28日,一名遊客在印度奧裡薩邦的科納拉克小鎮參觀太陽神廟。科納拉克太陽神廟位於印度東部奧裡薩邦的科納拉克小鎮,瀕臨孟加拉灣。這座神廟建於13世紀,是印度最著名的神廟之一。
  • 印度神廟供奉2萬隻老鼠受信徒朝拜(高清組圖)
    原標題:印度神廟供奉2萬隻老鼠受信徒朝拜(高清組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卡爾尼-瑪塔神廟位於印度北部的拉賈斯坦邦,是20世紀初為老鼠女神馬塔所建。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24日報導,瑪塔神廟中供養保護著2萬多隻老鼠,這些老鼠自由穿行於寺廟之中,被信徒認為是老鼠女神馬塔的化身,廣受朝拜。  報導稱,瑪塔神廟中供養著2萬隻老鼠,老鼠自由穿行於寺廟中,信徒每天供奉它們大盤的牛奶和穀物,甚至建立隔離柵欄和鐵架保護老鼠不受天敵的侵害。大量遊客不遠萬裡前來參觀,並餵食老鼠糖果。
  • 組圖:印度神廟驚現五頭蛇 動物探索之蛇的美(10/10)
    組圖:印度神廟驚現五頭蛇 動物探索之蛇的美 (10/10)
  • 生活在印度:勁爆唯美的卡久拉霍神廟(續)
    雙修源自印度,恰恰體現了印度傳統思想裡從性力派流傳至今的對性的認識的重要一面:這只是一種行為,一個手段而已。它本身無所謂好壞對錯,但卻可以藉此實現靈魂升華、思想淨化等。所以,一切關於性的鑽研和修煉都神聖化、合法化了。因此,有了《愛經》。也有人很不解風情地將它譯為《欲經》《性經》,或者再直白點,乾脆叫《性交體位大全》或《印度春宮圖》。
  • 印度神廟現罕見五頭蛇 盤點全球雙頭妖精(組圖)
    原標題:印度神廟現罕見五頭蛇 盤點全球雙頭妖精(組圖)   俗話說的好,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什麼怪事怪物都有可能發生。近日網絡流傳印度神廟發現了一條舉世罕見的「五頭蛇」,更有照片為證!印度這個神秘的國度似乎遠古以來就一直對蛇這個動物情有獨鍾,但要說古神廟五頭蛇這樣的「妖精」物種的出現,還是讓人荊楚一身冷汗!
  • 實拍希臘絕美星空 神廟上空神秘夢幻(組圖)
    原標題:實拍希臘絕美星空 神廟上空神秘夢幻(組圖)   艾曼諾伊裡德斯在希臘納克索斯島迪米特拉神廟廢墟抓拍到的星空美景。(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7日報導,希臘35歲攝影師康斯坦丁諾斯·艾曼諾伊裡德斯利用延時攝影技術,抓拍到一系列絕美星空圖,包括閃電風暴、國際空間站划過夜空以及透過迪米特拉神廟(Temple of Dimitra)觀看銀河等。   據悉,艾曼諾伊裡德斯在希臘阿陀斯山(Mount Athos)上用了14個小時拍攝這些驚人的照片。
  • 印度千年古神廟 讓人驚豔的感覺
    印度人大多信奉印度教,在印度有不少別具一格的印度教古神廟。在南印度的古城馬杜賴(Madurai),就有一座這樣的米納克西神廟(Meenakshi Amman Temple)。米納克西神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印度神廟。米納克西神廟始建於公元七世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 兩個女人闖神廟緣何掀翻印度?
    按照傳統觀念,10歲至50歲女性不得進入這座神廟朝覲,原因是這一年齡段女性有經期,會「玷汙」神廟。這一傳統禁忌1991年獲得喀拉拉邦高等法院支持。然而,印度最高法院2018年9月裁定,各年齡段女性都可以進入薩巴裡馬拉神廟,一些女性繼而多次試圖依法挑戰「禁區」,但遭到保守派信徒阻止。  這兩名女性兩周前試圖進入薩巴裡馬拉神廟未果。她們2日凌晨再次「闖關」,最終成功。
  • 阿克薩達姆神廟:印度最大的神廟,華麗壯觀,娛樂休閒勝地
    [阿克薩達姆神廟]於2005年落成,以規模最大的印度教寺廟建築群而載入吉尼斯紀錄。寺廟中心建築完全用石塊砌築,內殿富麗堂皇,屬於人造景點。在寺廟內的美食廣場,可以吃到可口的小蛋糕和鮮榨果汁,價格也很公道。
  • 印度神廟遭襲30人死
    印度神廟遭襲30人死 2002年9月26日08:49  揚子晚報   一夥身份不明的槍手24日下午衝入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甘地訥格爾市一個著名的印度教神廟寺院內
  • 印度1444根柱子的神廟,還是印度女孩尋求姻緣之地?
    前來祭拜的印度當地信徒熱那克普千柱神廟(Chaumukh Temple),建於1439年。位於名城烏代布爾和焦特布爾之間一個叫熱納克普的山谷裡,距前者100公裡。是印度五大耆那教的聖地之一,沿途的峽谷風景極其漂亮。
  • 外媒:印度女性進入神廟引發暴力衝突
    參考消息網1月4日報導 外媒稱,兩名印度女性進入印度南部一座印度教神廟後,引發一場暴力衝突。據法新社1月3日援引印度警方報導說,在兩名反抗傳統的婦女進入印度教最神聖的一座寺廟後,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發生暴力衝突。衝突造成一人死亡,至少15人受傷。
  • 印度最牛神廟聖地的震撼 高清攝影圖賞
    印度最牛神廟聖地的震撼    來到馬杜賴,是因為這裡有南印度最牛最負盛名的米納克希神廟。印度最牛神廟聖地的震撼印度最牛神廟聖地的震撼    米納克希神廟將建築、雕刻、繪畫等藝術形式巧妙地融會貫通,堪稱南印度神廟建築的最傑出代表之一。
  • 神廟遍地的南印度,腳底淤血走過的朝聖之旅!
    稱得上是風景優美、空氣清潔,甚至越向南越令人覺得:我是不是已經離開印度了?但無法讓人忽視的依舊是獨屬於印度的色彩,相比於北印度的「純色」風格,南印度更令人覺得「繽紛」——所有的顏色都被兌在了一起,但卻在混亂中形成了新的秩序和美感。而在這其中,神廟成為了展示這種美感的最佳載體。今天我們就先來盤點一下,南印度那些讓人移不開眼睛的神廟!
  • 印度三大太陽神廟,你去過幾個?
    在印度,太陽崇拜文化多體現在各類古代寺廟中,比如赫赫有名的三大太陽神廟。科納克太陽神廟Konarak Sun Temple1984年,科納拉克太陽神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至今仍是印度教徒的主要朝聖地。每年2月左右,印度教徒都會聚集在這裡參加錢德拉巴加狂歡節(Chandrabhaga Mela)。
  • 禁止經期女性進入的印度神廟 被強行進入後……
    在印度的喀拉拉邦,最近有一座神廟一再成為媒體的焦點
  • 印度 | 克久拉霍:性、陽光、古神廟......
    "克久拉"一詞是椰子的意思,一千多年前,這裡盛產椰子。坦多羅教大約是在公元5到9世紀時從印度教派生出來的,主要宣揚與性有關宗教思想,克久拉霍神廟便是舉行坦多羅崇拜的狂歡儀式場所。歷史上,在印度清靜離欲的佛教被貪慾為道的密教取代,是印度這個國家的巨大悲哀。
  • 探秘印度性愛神廟 不只是石質化的春宮圖
    克久拉霍是一座位於印度中央邦北部的小縣城,這裡有保存最完好的性愛圖騰神廟建築群。從公元 10 世紀到 11 世紀曆經 100 年建造 85 座廟宇,其中 22 座被保留至今。1986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克久拉霍古蹟群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這裡也成為印度最主要的觀光勝地之一。與所有其他神廟的雕塑一樣,任何一處刻畫無不涉及人神花鳥蟲獸,不同的是每一個雕塑都表現性的主題,或直面刺骨,或留有三分餘地。
  • 印度男人拼命阻止女人進神廟 場面如同戰爭!
    上月底,印度最高法院廢除了女性不得進入這座印度教神廟的禁令。17日是判決生效後的首個祭祀日,但在反對者的抗議和阻撓下,沒有一名屬於被禁年齡段的女性得以踏入神廟。有輿論認為,目前的反對和騷亂已經不只是關於宗教傳統的爭論,更有可能對印度政壇也產生影響。
  • 印度最不可思議的千柱神廟,讓人嘆為觀止
    千柱廟是全印度最大和最重要的耆那教寺廟之一,建於1439年。神廟不算太大,但放眼望去數不清的大理石柱,每條石柱上都雕刻著各式雕像和花紋圖案,千柱神廟就是一個存在於人類歷史以外的神話。縱使你耗盡一生,也無法找到半個形容詞來形容這裡的石雕工藝。千柱神廟,整個寺廟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巨大的白色大理石建築群,建在一個大約5000平方米的巨型巖石基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