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賢為何將溥儀的骨灰遷出八寶山?蔣介石侍從副官之子說出實情

2020-12-14 騰訊網

溥儀是末代皇帝,一生大起大落。1959年12月4日,在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後的溥儀,與杜聿明、宋希濂等人作為第一批特赦戰犯,接到了特赦通知書。

溥儀獲得自由後,在工作、生活上得到了很好的照顧優待。他被安排到文史資料研究會工作,擔任文史專員。

1962年,溥儀再次結婚了,對方是李淑賢,是醫院的一名護士。結婚時,李37歲,溥儀56歲。

兩人婚後恩愛有加,彼此呵護。一起幸福地生活了五年。

1967年10月17日,溥儀因患腎癌逝世。火化後,骨灰寄存在八寶山人民公墓骨灰堂。

十多年後,1980年5月29日,有關部門在禮堂專門為溥儀等人舉行追悼會,這之後溥儀的骨灰遷到了八寶山革命公墓第一骨灰堂西副一室。

從1967年開始,溥儀的骨灰在八寶山一放就是二十多年。後來,溥儀的妻子李淑賢又將他的骨灰遷出八寶山,移葬在西陵旁邊的私人陵園——華龍皇家陵園。

李淑賢為何將溥儀的骨灰遷出八寶山?

蔣介石的侍從副官周振強之子周小奇說出實情。

周小奇,小名小毛,他的父親名叫周振強。周振強是諸暨人,青年時期在中山身邊當衛士。黃埔軍校成立時,中山送周振強去第一期受訓。

1926年7月,周振強參加北伐戰爭,在攻打武昌的戰鬥中負重傷。

周振強的部下要背他下戰場,卻被他一把推開了,拔出搶說:「今天我就沒打算活著回去,一死以報總理(中山)和校長(蔣介石)的知遇之恩!」

這事讓蔣介石大為感動,蔣介石派出軍醫醫治周振強。之後,他就把周振強當成了心腹,讓他擔任自己侍從參謀、侍從副官。

抗日戰爭中,周振強曾率部參加著名的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等。

1949年夏,周振強出任了浙西師管區司令兼金華城防司令。金華解放時,周振強被人民解放軍俘虜,作為戰犯接受改造。

1959年12月,周振強與溥儀、杜聿明、宋希濂等人作為第一批特赦戰犯,接到了特赦通知書。

周振強與溥儀獲得自由後,同住在京城某地。兩家離得很近,關係不錯。周振強之子周小奇喊溥儀「溥伯伯」,喊李淑賢「溥伯母」。

周小奇常常去溥儀家串門。經常問關於皇宮裡的事兒,溥儀有問必答。

有一次,周小奇對溥儀說:「伯伯,有時間請你陪我們到故宮走一趟,好好給我們講講。」

李淑賢在旁邊說:「對,小毛,他保證講得比導遊好。」

可惜,周小奇一直沒有等到這個機會,那時溥儀的身體已經很不好了,得了腎癌。

1967年11月,溥儀去世,火化後骨灰寄存在八寶山人民公墓骨灰堂。

不久,周小奇的母親也去世了,火化後骨灰寄存在八寶山公墓骨灰堂。

之後,每次清明掃墓,周小奇都是跟李淑賢一起去八寶山。

進入一九九零年代,有個老熟人找到周小奇,說:「我有個朋友叫張世義,他來回內地投資,與易縣合作興辦了一座陵園,在清西陵崇陵旁邊,叫華龍皇家陵園。出於宣傳提高陵園知名度的考慮,希望能夠將溥儀的靈遷到那裡。將溥儀的骨灰移到華龍皇家陵園。你認識李淑賢,幫忙聯繫一下,看有沒有可能實現。」

周小奇說:「我聯繫一下。」

說也巧。就在這時,李淑賢找到了周小奇,對他說:「我最近碰上了煩心的事,一件是版權官司還沒有最後定局,第二個,我想把溥儀的骨灰入土為安的事兒辦好,因為溥儀的遺願不是安葬在八寶山公墓。」

李淑賢還說:「有一個陵園說能把溥儀的骨灰移到東陵去,但因愛新覺羅家族裡意見不一致,好幾位都反對,這事兒就沒辦成。我也看了很多的地方,看來看去都不滿意。另外,現在買墓地也挺貴的。」

周小奇聽罷,就跟李淑賢聊起了華龍皇家陵園這事,說:「西陵那邊開發了一個陵園,希望把溥伯伯的骨灰遷去,費用全部由開發商承擔。你要有興趣咱們跟著他們到那裡看看,好就好,不好就拉倒。」

李淑賢同意後,就與周小奇來到華龍皇家陵園考察。

經過考察,李淑賢很喜歡,說:「溥儀生前選陵就選的是西陵。他希望自己去世後能夠葬在清西陵,和列祖列宗陪伴在一起。」

之後,李淑賢、周小奇與開發商張世義見了面。

李淑賢直截了當地問:「你為什麼想出錢將溥儀骨灰遷葬易縣?」

張世義坦誠說:「從經營陵園來看,當然希望自己的陵園知名度高,甚至讓全世界都知道。雖然在這件事上要花一筆錢進去,但如果把溥儀先生這件事安排好了,將來可能給陵園帶來更多的效益。」

張世義直言不諱,使李淑賢覺得他誠實,說話可信。點頭稱讚。於是,她同意將溥儀的骨灰遷出八寶山,移葬華龍皇家陵園。

1995年1月26日,溥儀的骨灰安放在華龍陵園,佔地99平方米,與光緒帝陵墓相距300米。

相關焦點

  • 溥儀曾說,李淑賢是他最愛的女人,為何李淑賢堅決不和溥儀合葬
    在溥儀的5位妻子中,他最後迎娶的李淑賢不僅最得他疼愛,也最被他尊重。甚至溥儀還曾多次動情地對李淑賢說過,他以前在宮裡的時候,從來不知道愛情為何物,只是遇到李淑賢后,才曉得人世間還有這樣甜蜜的東西存在。 然而,最得溥儀珍愛的李淑賢,卻在臨終前表達了堅決不和溥儀合葬的遺願,這是怎麼回事呢?
  • 溥儀去世後葬在八寶山,發生了什麼,又被遷出八寶山葬入清西陵
    對比溥儀死前的大落,溥儀過世後也依然填滿「傳奇」,溥儀生在北京故宮,人死之後先葬於八寶山,再葬清西陵旁的「華龍皇家陵園」,自然,這一說白了的「華龍皇家陵園」只不過是一個一般的墓園而已,僅僅為了更好地拉響自身的名氣,才將溥儀遷了進來,不清楚它是喜人還是悲哀。
  • 溥儀唯一的繼承人,李淑賢得到多少遺產?為何打了10年官司
    結婚的時候,溥儀開心得像個孩子,他終於找到了可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意中人。溥儀在她面前沒有任何之前皇帝遺留下來的架子,溥儀什麼都聽她的。為了李淑賢,溥儀在結婚的第二天,親自為李淑賢下廚。他來到了廚房,拿起了麵粉、盆子和一些水。他笨手笨腳地和著面,等面醒好之後,溥儀親手為李淑賢烙大餅吃。
  • 大清風雲:溥儀移葬清西陵要花費200萬 為何最後一分錢都沒要?
    末代皇帝溥儀生前曾在清西陵為自己的陵墓選址,但是他去世後已經不是皇帝了,所以剛開始也沒有葬在清西陵。後來他的妻子李淑賢為了滿足他生前的遺願,將他的骨灰移葬清西陵華龍皇家陵園。這個陵園屬於私人的,所以溥儀葬在這是要收費的,當時的估價是200萬,為何最後一分錢都沒有要呢?溥儀是中國最後一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滿著悽涼。
  • 溥儀死後,葬到了哪裡?換過3個地方,第3個地方才是他的歸宿
    於是,溥儀的妻子李淑賢用5元錢買了一隻十分普通的小骨灰盒,將溥儀的骨灰小心翼翼地裝進這隻小骨灰盒裡。火化後的第二天,經過溥儀家人們的商議,將他的骨灰安放在了「八寶山人民骨灰堂」。李淑賢認為,將溥儀的骨灰盒安放在這裡,溥儀就能與人民大眾在一起,這樣,溥儀就不會感到寂寞。
  • 溥儀聽到總理對自己的介紹後,向外賓說了句話,卻贏得滿堂掌聲
    二是宣統年間,清王朝已經結束,此時溥儀還是一個幾歲的孩子,他不一定能明白其中的含義,而且溥儀的生活由於有了優待,並沒有多大變化,遜清小朝廷仍然使用宣統年。一九二四年,溥儀被逐出紫禁城,他發現宮外和宮內完全不同,他不再是一個身份尊貴的皇帝,而不是一個外號「皇帝」,溥儀有些無所適從,當上了普通人,他能做些什麼呢?
  • 蔣介石最倚重的軍事機構,侍從室第一處,歷任主官都是誰擔任
    除此之外,蔣介石還設立了軍統,中統等組織。除了這些以外,蔣介石還設置了侍從室,這個部門有點類似於清朝的軍機處,以及明朝的內閣。而蔣介石創建的侍從室分為三處,第一處主要負責軍事、情報業務等方面工作。第二處則處理黨務、政治業務為主,說白了,就是幫蔣介石除了與他為敵的政客。
  • 李淑賢和溥儀逛故宮,見到龍椅後提了個問題,溥儀的回答字字含淚
    心有不甘的溥儀為實現自己的復闢夢,竟然投靠日本以建立所謂「滿洲國」。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感覺大勢已去的溥儀打算逃到國外,不料在登機前被蘇聯方面逮捕,之後一直被關押在蘇聯。新中國成立後,溥儀被遣送回國,經過勞動改造,溥儀真正成為一個普通公民。這一時期的溥儀痛定思痛,決心與往事徹底說再見,並且打算自食其力,後來通過自己的努力還成為政協委員,可以說轉型得十分成功。
  • 溥儀墓旁邊的女人:死後骨灰盒被做成菜板,溥儀國際法庭為她喊冤
    1995年,末代皇帝溥儀墓從八寶山遷至華龍皇家陵園,這不是為了繼承封建餘毒,清西陵負責人稱:這不過是為了帶動保定易縣的旅遊業罷了!
  • 溥儀去世30年後,枕邊人李淑賢說出難以啟齒的秘密:他有生理問題
    清王朝被推翻的時候,溥儀才六歲,這樣一個末代皇帝,自然是一直受到大家關注的,大家也都知道,溥儀在後半生也過著普通人的生活,娶了正常的妻子,卻一直沒有留下子嗣。但是在溥儀去世30年之後,他的妻子李淑賢卻說溥儀生理有問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妻子李淑賢:溥儀臨終前面容扭曲,大喊河車丸
    溥儀的一生一共有5位伴侶,分別是皇后婉容、妃子文繡、祥貴人譚玉齡、福貴人李玉琴以及建國後的妻子李淑珍。譚玉玲是滿族人,辛亥革命後改姓譚。1937年,身處偽滿洲國的溥儀將婉容打入冷宮,而文繡此時已與他分道揚鑣,為了讓後宮中有個擺設,他將譚玉玲納為貴人。
  • 溥儀隨參觀團來到棲霞嶺,他告訴李淑賢,嶽飛墓前有曲折的故事
    當時江南一帶經濟飛速發展,翻天覆地的變化也給溥儀等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先到了南京夫子廟,雨花臺,明孝陵和中山陵,然後又乘車到杭州。值得一提的是,溥儀的妻子李淑賢就是杭州人,因此到了杭州之後,李淑賢就主動給溥儀當起了導遊。當時,正是棲霞嶺桃花盛開的時候,於是大家在李淑賢的帶領下,就先到棲霞嶺看桃花,當然也參觀了嶽飛墓。
  • 溥儀闊別39年回到故宮,買門票參觀時什麼心情?李淑賢:很平靜
    1959年12月4日,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已經10年之久的末代皇帝溥儀被特赦。在溥儀看來,任何人都可能被特赦,但他最沒有可能,「有誰也不能有我,我的罪惡嚴重,論表現我也不比別人強。我還不夠特赦條件。」萬萬沒想到,這個不可能竟然真的出現在他身上,他成為了一名新中國普通公民。
  • 八寶山神奇之處,為何名人都想安葬八寶山,八寶山第一墓會是誰?
    下一步就由小編帶領大家來回顧一下歷史故事,唐太宗曾經說過:「讀史能明智之舉。」因此,讓我們從這些在歷史長河中閃耀生輝的小故事中,品味屬於自己的體會,領悟自己的人生!一提到八寶山,人們就會想到八寶山革命公墓,這是個聖地。對八寶山公墓來說,我們的第一印象是,墓園裡面都是革命先烈的墓地。那什麼樣的人才能配得上八寶山?
  • 溥儀和李淑賢結婚,有位客人送來的禮物有缺陷,溥儀一句話解尷尬
    末代皇帝溥儀在新社會的婚姻卻有一個小意外,到底溥儀是怎麼解決的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此時的溥儀已經五十六歲了,年過半百,就愈加的懂得了婚姻與愛情的可貴,他一眼就相中了照片中的女人,忙詢問同事,這位女士的姓名與職業,當得知對方叫做李淑賢並且是一位護士後,更加增添了好感,因為他一直都對護士這個職業很是喜愛。
  • 溥儀的弟弟死後,為啥將一半骨灰埋在了日本神社?因為愛情
    末代皇帝溥儀的二弟叫做溥傑,死後將一半骨灰埋在了中國,另外一半骨灰埋在了日本神社。他為什麼會這麼做呢? 唐怡瑩從小就和哥哥溥儀一起玩,青梅竹木,不過瑾妃做主卻把她許配給了溥傑。 結婚後,兩人關係非常不好,唐怡瑩非常霸道。更讓溥傑接受不了的是,唐怡瑩還紅杏出牆,與張學良、浙江軍閥盧永祥之子盧小嘉都有著不清不楚的關係。 無奈,兩人離婚。
  • 開國將領離世後不入八寶山,反而將骨灰撒在巨石旁,這是為何?
    可是這麼一位開國將領,死後卻不入八寶山。要知道八寶山公墓是中國最負盛名的革命公墓,很多開國將軍、元帥和各路名人志士的骨灰都埋葬在這裡。鄭維山是新中國的開國將領,他死後不入八寶山反而將骨灰撒在一塊巨石旁,這是為何?下面咱們就慢慢細說。
  • 蔣介石晚年時因副官受了一次傷,傷口位置很隱秘,讓老蔣吃盡苦頭
    錢如標是蔣介石的副官,1960年代在士林官邸工作。這位官員主要是專門為蔣介石剃髮、刮鬍子,官邸裡的人都叫他「天下第一刀」。錢如標不僅是一個副官,還是一個公司的老闆,同時也是一個醫生。到了士林府邸,由於錢如標剃頭髮,刮鬍子的技藝高超,深受蔣介石的寵愛。
  • 劉洪魁骨灰安放八寶山 劉洪坤骨灰19日回滕州安葬
    家屬將骨灰安放在八寶山烈士骨灰堂。(齊魯網記者 於鵬 攝)武警官兵安放烈士骨灰。(齊魯網記者 於鵬 攝)      齊魯網北京10月17日訊(記者 李淼 於鵬)17日下午3時,山東籍消防員劉洪魁烈士的骨灰安放於北京八寶山烈士骨灰堂,劉洪坤烈士的骨灰暫放與此,並將於19日請回老家山東滕州安葬。      15時,劉洪魁的家人在武警官兵的帶領下,來到了烈士骨灰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