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農村裡面都會養很多的鴨,這樣每天都會有鴨蛋,雖然鴨蛋的保質期很長,但也不能放很久,為了鴨蛋保存得更久,大家就把它們製作成了鹹鴨蛋。
富到流油的「海鴨蛋」,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真相原來如此簡單
相信很多朋友都吃過鹹鴨蛋吧,想要評價鹹鴨蛋好不好吃,最重要的一個標準就要流沙流油。前段時間,網上全部都是央視「曝光」海鴨蛋的新聞,這個海鴨蛋富到流油,那麼海鴨蛋到底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海鴨蛋。
前段時間央視的《每日農經》裡面,就報導了一個關於海鴨蛋的新聞,這個海鴨蛋是廣西紅樹林的海鴨蛋,主要是為了宣傳當地特色的食品,但是經過央視報導之後,這個海鴨蛋一下子成為了熱門產品,3天就賣出了10多萬枚。
這個海鴨蛋的外表和普通的鹹鴨蛋並沒什麼區別,但是它的蛋黃一戳就流油,而且油亮亮的,蛋黃細膩沙軟,醇香綿密,非常的鮮美,還有網友說吃起來不比蟹黃差,這樣的海鴨蛋大家想不想嘗一嘗?
這個海鴨蛋是怎麼來的呢?人們把鴨場安置在紅樹林旁邊,每天把鴨子放到紅樹林裡面,進行自然放養,鴨子們主要吃海裡面的貝類、藻類、魚、蝦等食物,所以鴨子產下的鴨蛋營養豐富,裡面的膽固醇含量比普通雞蛋要高出50倍,這樣肥的鴨蛋製作出來的鹹鴨蛋,紅油就非常的多。
但是把鴨子放養在海邊,風險也非常大,尤其是每年颱風多雨季節,鴨子們在外面覓食,受到颱風、海浪襲擊的話,經常會出現死亡或者消失,所以放養海鴨的成本非常的高,而且鴨子產蛋率也很低,而且不穩定。
這些吃小魚小蝦長大的海鴨,產下的鴨蛋個頭也比平常的鴨蛋要大。再經過精心的挑選鴨蛋,用海鹽、海水、海泥製成的泥漿,醃製上28天,醃製過程中,海泥自帶的鹽分會進入到鴨蛋裡面,從而讓鴨蛋鹹香適中。
海鴨蛋醃製好了之後,可不能夠直接食用,還要放進高溫裡面,烘烤上5個小時,這樣既能烤熟鴨蛋,又能夠殺菌,這樣才能讓蛋黃沙香流油。
經過多道工序,我們的海鴨蛋就製作好了,筷子一戳,滿滿的紅油立馬就流了出來,看著誘人的蛋黃,就讓人咽口水。蛋黃吃起來細膩鹹香,非常的綿軟,鮮美程度不比蟹黃差,而它的蛋白細膩柔嫩,鹹淡適中,即使是直接吃,也不會覺得太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