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一系列弱智錯誤為中途島慘敗埋下炸彈,太平洋戰局瞬間扭轉

2020-12-12 三味新知

/欄目主理人/邵聖懿

本欄目由三味工作室承制出品

【往期回顧】日本史上最大的錯誤:偷襲珍珠港,都是被中國頑強抗戰逼的?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急眼了,出奇招轟炸東京,飛機迫降中國

本期導讀

今天我們繼續【上一期】的內容,介紹二戰期間太平洋戰場最重要的戰役「中途島海戰」。《決戰中途島》這個電影已經上映了,我們講「中途島海戰」的核心原則就是講一些電影裡邊沒有呈現的重要的補充信息。

— 配合本期節目閱讀文章 —

今天我們繼續講「中途島海戰」,《決戰中途島》這個電影已經上映了,我也第一時間就去看過了,確實場面非常宏大,那麼在《三味新知》我們講「中途島海戰」的核心原則就是講一些電影裡邊沒有呈現的重要的補充信息。

其實這個電影,導演艾默裡奇拍攝的邏輯有點像紀錄片,他是非常完整的呈現了「中途島海戰」的前因後果,方方面面從「偷襲珍珠港」到「杜立特轟炸東京」都提到了。但是呢「中途島海戰」之前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了整個戰役走向的前戲叫「珊瑚海海戰」,在這部電影當中只是一筆帶過,所以今天我們的分享就從「珊瑚海海戰」開始。

01 日本伺機圍殲美航母

【上一期】咱們講到在1942年的4月18號,杜立特中校率領的B-25轟炸機中隊從「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上起飛轟炸東京,讓日本人非常的震驚,雖然沒有造成實際大的損失,但是心理層面的打擊非常大。

因為從「偷襲珍珠港」癱瘓太平洋艦隊主力開始,日本人在太平洋戰場是暢通無阻,他們沒想到美國人還具備這樣的攻擊能力,所以這個就迫使山本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下一階段的首要作戰目標就是殲滅美國的航空母艦。這個也就使得他逐步有了「中途島海戰」的這樣的戰略構思。

這個計劃,單單從紙面上來看是非常完美的!大家可以打開地圖看一下中途島的位置,它實際上是一個小的島礁,它就處在太平洋中心點的位置,所以叫做「中途島」,因為它到達日本和到達美國西海岸的距離幾乎是相同的。

中途島地理位置

當時在中途島上有美國人修的軍用機場,一些軍用的設施,所以如果能夠登陸作戰,把中途島拿下來的話,你就擁有了太平洋中心點上的一個機場,這個使得日本人下一步不管是打夏威夷,還是進一步打美國的西海岸都有了一個前哨基地。

這樣一個地方對於美日雙方來說,它的戰略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山本的如意算盤就是我要打中途島,我要在這登陸,美國人一定會全力阻止我,一定會派出他手裡的航空母艦,那這樣日本等於就引蛇出洞了。再設下一個埋伏圈,利用自己在太平洋戰場上制海權的優勢全殲美國航母,這個聽起來是一個完美無缺的方案。

02 中途島作戰計劃一波三折

但這個方案首先是遭到了豬隊友們的反對,日本方面陸軍部和海軍部都反對這個方案。大家一聽可能會覺得有點疑惑,怎麼海軍部還反對山本的方案?

其實當時日本的陸軍部、海軍部和聯合艦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態勢,山本是憑藉自己「偷襲珍珠港」大獲全勝積累起來的人氣和威望,使得聯合艦隊擁有了和海軍部、陸軍部平起平坐,來探討下一步戰略方針的權利。所以當時日本下一步的仗怎麼打?戰火往哪燒?需要陸軍部、海軍部和聯合艦隊三方一起探討。

聯合艦隊山本顯然是支持通過「中途島戰役」來尋找全殲美國航母的機會,這是他的主張。而陸軍部和海軍部的主張是向南進,去打澳大利亞,包括澳大利亞北邊的一些島嶼——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在這兒發動登陸戰。

所以陸軍部、海軍部綁在一塊和山本的聯合艦隊形成了南轅北轍的觀點上巨大的分歧,最終的解決方案實際上是各讓一步,形成一種妥協

中途島海戰

陸軍部、海軍部支持山本聯合艦隊的「中途島戰役」的計劃,但是前提是,山本首先要支持1942年5月份陸軍部和海軍部,在索羅門群島以及紐幾內亞要發起的登陸作戰,他需要派出兩艘航空母艦來支援這樣一次登陸作戰。

這樣的一種平衡各方關係的妥協,如果陸軍部、海軍部以及聯合艦隊都能夠達成自己戰略目標的話,那叫雙贏,「雙線開花」!但是歷史無數次告訴我們,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是巨大的。

日本二戰最高戰略目標

03 美國破譯日軍情報

好,這兒敲黑板畫重點,我們要回到【上一期】講的一個重要數據,就是在「偷襲珍珠港」之後,美國海軍方面七拼八湊給太平洋艦隊湊了四艘還有戰鬥力的航空母艦,但這個時候日本人在太平洋戰場的航母數量,大型航母就有六艘,所以數量絕對佔上風。

在42年5月份的這樣一次對紐幾內亞和索羅門群島的登陸作戰當中,聯合艦隊是派出了翔鶴、瑞鶴兩艘3萬噸級的重型航母參與到支援當中。山本的計劃是這兩艘航母打完了登陸戰的支援,回到聯合艦隊,來準備6月初發起圍殲美國航母的「中途島海戰」,這個計劃聽起來是非常完美的,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中途島海戰實際進程

首先一個變化就來自於美國方面。美國方面在41年底珍珠港遭到偷襲之後,首先就迅速檢討了自己在情報工作上的重大疏漏,並且「吃一塹長一智」,極其重視情報的研究。於是在1942年的頭幾個月,他們已經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從截獲的日本的無線電密碼通訊當中,他們已經可以破譯一些關鍵的信息,於是呢初步掌握了日軍的一些戰略動向。比如這一次美國就判斷出來,日軍很有可能要在南太平洋的紐幾內亞和索羅門群島展開登陸戰,而且會有航空母艦參戰!

請點擊中途島戰役的幕後英雄約瑟·羅徹

04 尼米茲先發制人

在這樣的一個重大信息的支撐底下,美軍新任太平洋艦隊的總司令尼米茲上將是非常有魄力,他迅速拍板,要求太平洋艦隊的四艘航空母艦全部出動,前往珊瑚海去截擊日本航母。

但是這兒又有個背景,兩艘航空母艦這時候還在回珍珠港的路上,就是「大黃蜂號」和「企業號」,因為它們前往日本本土附近去轟炸東京了,上期我們講到過。

陸基轟炸機B-25完成轟炸任務

但是尼米茲上將確實膽略過人,他認為戰機稍縱即逝,所以命令兩艘正在待命的航空母艦「列剋星敦號」和「約克城號」先出發,那麼「大黃蜂號」和「企業號」回到珍珠港,做了補充之後,馬上再趕赴珊瑚海。

也正是由於這樣重要情報的支撐,使得太平洋艦隊在這樣的一次「珊瑚海海戰」之前,其實戰略上是略佔先手的。

珊瑚海海戰

05 史上第一次航母大對決

「珊瑚海海戰」具體的作戰過程咱們就不展開詳細講了,但是「珊瑚海海戰」是人類海戰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航母對決,沒有過往的那種火炮對轟的場景出現,也就是說,雙方在肉眼看不見對手的情況底下,完全通過艦載機攻擊的方式來發動海戰,這是一個全新的海戰模式,這也為之後的中途島的「航母大對決」開了非常好的一個序章。

那麼在這兒一定要提的是「珊瑚海海戰」最終的一個結果——結果是美軍方面沉沒了一艘航空母艦「列剋星敦號」,4萬噸級最重噸位的美軍航母沉沒了,而「約克城號」是被重傷。

日軍方面損失了一艘輕型航母叫「祥鳳號」,這個輕型航母它的排水量只有1萬噸左右,是之前用運輸艦來改的,這個不是特別重要。那兩艘主力的重型航母「瑞鶴號」和「翔鶴號」,「翔鶴號」是被重創,而「瑞鶴號」是上面的艦載機損失了一大半。

列剋星敦號

06 日軍局部勝利戰略受挫

單單從當時雙方這樣的一個交換比來聽,好像美國人吃虧一點,因為他們損失了一艘重型航母,而且當時太平洋艦隊只有四艘航母,損失了25%的航母戰鬥力;而日本方面是沉了一艘輕型航母,他的兩艘重型航母只是受傷並沒有被擊沉,但是在這兒雙方對於下一步的處理是出現了一個巨大的不同。

美國方面,「約克城號」也是重傷,最初判斷需要三個月的時間來修復,但是在《決戰中途島》這個電影裡邊有重要的一個場景,當時尼米茲上將說了:「我不管你們用什麼方式,我給你們72小時,三天的時間,把它修到可以出港作戰的程度。」這是美國方面對「約克城號」的態度!

維修中的「約克城號」

反觀日本這邊,處理的方式就完全不一樣了。他們讓「翔鶴號」進廠維修,也不著急,「瑞鶴號」其實航母本身沒有受什麼傷,但是上面損失了一大半的艦載機。

這個時候其實咱們用腳趾頭都能想到一個辦法,你把「翔鶴號」上的艦載機補到「瑞鶴號」上去,這樣「瑞鶴號」就可以全員出戰,它是一艘健康的全副戰鬥力的航母。但是日本人不這麼幹,他認為航空母艦本身和上面的艦載航空兵是一體的,不能夠隨便的進行這樣的「乾坤大挪移」,所以他們把「瑞鶴號」也停在了軍港裡邊等待補充艦載機。

日本航母「瑞鶴號」

這樣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就使得即將到來的「中途島海戰」雙方在航空母艦的數量對比上產生了變化。

美國迅速的修好了「約克城號」,這樣它三艘航母出戰;而日本方面「翔鶴」、「瑞鶴」就沒有參與到「中途島海戰」,這樣他的航空母艦數量減少到了四艘,這個就使得日本人在航空母艦數量上的絕對優勢被縮小了,這是「中途島海戰」之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珊瑚海海戰」發生之後的一個重要的信息,一個重要的背景。

日本四艘航母

07 中途島日本輸給壞運氣?

另外「中途島海戰」其實還有一個極為關鍵的信息點,日本人當時沒有捕捉到,這是他們最終在中途島大敗的一個勝負手,這事兒咱們埋個小伏筆,大家留個印象,後面再講。「中途島海戰」的具體的過程咱們就不講了,各位去看電影,《決戰中途島》,場面還是非常好看的。

在這個過程當中當然很多人會說日本人其實挺倒黴的,在幾個重要的節點上老天都沒有站在他們這一邊。比如說他們的偵查飛機由於機械故障晚出發了,這樣導致他們晚一些發現美國的航母編隊,造成了日本聯合艦隊著名的「黑色五分鐘」,南雲忠一是「魚雷換炸彈、炸彈換魚雷」,全部堆在航母上面,使得「加賀」、「赤城」兩艘重型航母變成了移動的彈藥庫,被美軍炸個正著。

美攻擊「赤城號」

另外,美軍的一艘叫「鸚鵡螺號」的潛艇,和日本的一艘驅逐艦展開一對一的這種糾纏,那麼最終日本驅逐艦在回去追趕自己的大部隊,追趕自己的主力艦隊的時候,正好被美軍燃油即將耗盡的轟炸機群發現,它等於做了一個「帶路黨」,把美軍的轟炸機引到了自己的航母編隊的上空。

你要是單單說這些事件,好像聽起來日本人是挺倒黴的,每一個時間節點上老天爺都在跟他們作對,但是如果你整個復盤「中途島戰役」的話,你會發現這叫「偶然當中有必然」,日軍在整個的作戰計劃的制定、臨戰的執行上、包括在作戰的一些細節上,方方面面犯了很多的錯誤,這個真是海戰的一個經典教科書。

日本人到底犯了哪些錯誤?美國人又強在哪裡?最終「中途島海戰」對於整個太平洋戰場的影響在哪裡?我們留個小尾巴,下期再講。

相關焦點

  • 《決戰中途島》:日軍為何慘敗?
    第一,山本五十六主持制定的中途島作戰計劃一開始就是一個不倫不類的「雙頭怪物」。 從理論上而言,中途島戰役的目的是「攻敵之必救」,以進攻中途島為手段誘使美國太平洋艦隊出來決戰。但在具體執行中,山本五十六一方面計劃攻佔中途島,另一方面又打算誘殲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甚至前者壓倒了後者,將誘使美軍決戰的「手段」當成了戰役的目的。
  • 零式的覆滅:中途島戰役,美軍以少勝多,成功反殺日軍!
    戰爭初期,日軍僅有300家零式戰機,其中250架投入了太平洋戰場,就憑藉這區區250架零式,日軍在開戰後幾個月內,把盟軍在太平洋地區的戰鬥機部隊消滅了2/3,給盟軍飛行部隊帶來了空前的災難,當時盟軍飛行員起飛迎擊零式時,無論飛行員還是指揮官都明白,戰機飛出去以後八成是回不來了。
  • 《決戰中途島》︱日軍在中途島的失敗是因為「命運五分鐘」嗎
    這場被稱為太平洋戰爭轉折點的戰役,只要對二戰歷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不會陌生,但對於這場戰役的很多關鍵問題,還依然存在很多誤讀。《決戰中途島》海報日軍飛行員損失並不大一說起中途島海戰,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日軍損失慘重。確實,在一場戰役就損失4艘航母,不僅在太平洋戰爭,就是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都是絕無僅有的。
  • 日軍慘敗中途島,全是因為南雲忠一的指揮失誤嗎?還有哪些原因?
    然而,對於日本聯合艦隊來講,好久不長,日本聯合艦隊最終就慘敗中途島。中途島海戰,日本聯合艦隊最終慘敗,僅僅是因為南雲忠一戰略上的指揮失誤嗎?當然不是,除了南雲忠一戰略上的失誤,還有其他更多主觀因素所導致。 本期作者從三個方面闡述下,日本慘敗中途島。除了南雲忠一指揮上的失誤,還有其他哪些原因所導致。
  • 日軍在中途島戰役慘敗,身為首相的東條英機,竟沒有接到戰敗消息
    再加上希特勒的錯誤決策,使得希特勒的野心同樣也只能夠止步。在莫斯科的成效。 四月。 得勝利。 希特勒把素有世界坦克戰之父為? 高級將領調回德國,為莫斯科攻防戰失敗。負責希特勒的閃電戰計劃是納粹德國被拖在了蘇聯戰場。 1942年的夏天,對於德國來說,戰局開始變得不利,而且日本也在他自己的戰場上開始節節的敗退。 指揮偷襲珍珠港的日本名將山本56曾經告訴過東條英機說,日本只能夠獲得前六個月的勝利。
  • 中途島海戰:日本4艘航母VS美國3艘航母,日軍為何會慘敗?
    1942年6月4日爆發的中途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戰役,也是美國海軍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也是在中途島海戰之後太平洋戰區的局勢發生了重要的轉變,在中途島戰役之前,在艦隊建設上日本各方面都優於美國,是戰局中的一股強勢力量所在。
  • 以多打少的日本為何在中途島輸得如此慘?4大糊塗決定犯戰爭大忌
    日軍一系列弱智錯誤為中途島慘敗埋下炸彈,太平洋戰局瞬間扭轉,而美軍的太平洋艦隊方面,戰列艦全部在此前「偷襲珍珠港」的時候沉的沉、傷的傷,還不具有出戰的能力;巡洋艦的數量對比是16:8,日軍是太平洋艦隊的兩倍;驅逐艦是46:15,日軍方面是美軍的三倍還要多。
  • 以多打少的日本為何在中途島輸得如此慘?4大糊塗決定犯戰爭大忌
    日軍一系列弱智錯誤為中途島慘敗埋下炸彈,太平洋戰局瞬間扭轉,而美軍的太平洋艦隊方面,戰列艦全部在此前「偷襲珍珠港」的時候沉的沉、傷的傷,還不具有出戰的能力;巡洋艦的數量對比是16:8,日軍是太平洋艦隊的兩倍;驅逐艦是46:15,日軍方面是美軍的三倍還要多。
  • 新版《中途島》2019全力反擊,扭轉戰局
    「中途島戰役」相信大家都並不陌生,它是一場發生在二戰時期太平洋戰爭裡的一場著名戰役,美國擊敗了當時海軍實力強大的日本,扭轉了太平洋戰爭的局面。中途島是一個面積只有4.7平方公裡的小島,由於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成為了軍事上的重要戰略位置,以它為中心點到美國舊金山海岸與日本橫濱海港都是2800海裡,位於北美洲與亞洲的航線的中間位置,因而得名中途島。它是美軍的重要海上基地與交通樞紐,一旦中途島失守,美國的太平洋艦隊的大本營將不復存在,美國也將失去主要的海上軍事力量。
  • 太平洋海戰:日軍為何勝於珍珠港而敗於中途島 !
    1941年12月7日,日本出動聯合艦隊偷襲美太平洋艦隊的主要基地——珍珠港,結果僅用95分鐘,就擊毀擊傷美軍停泊在港內的全部8艘戰列艦和10餘艘主要作戰艦,斃傷3600餘人。日本海軍傷亡不足百人。珍珠港一役使美太平洋艦隊元氣大傷,喪失戰鬥力達半年之久,日軍則在太平洋戰場橫行一時。
  • 戳破日軍作戰能力的神話!中途島海戰中的日本聯合艦隊為何慘敗?
    作者:任逸飛1942年6月5日,傾巢出動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在太平洋上的中途島遭遇慘敗,曾因偷襲珍珠港而名聲大噪,由南雲忠一中將率領的第一航空艦隊機動部隊四艘大型主力航母:「赤城」、「加賀」、「蒼龍」、「飛龍」在短短一天內竟全數為美國艦載轟炸機擊沉,連帶損失的還有322架飛機和大量富有經驗的航空兵飛行員。
  • 美日之間的較量,也是太平洋歷史的轉折點,中途島海戰
    中途島海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重要戰役,開始於1942年6月3日展開的。當時的美國海軍,不但在戰役中成功擊退了日軍對中途環礁的攻擊,而且還得到了當時太平洋戰區的重要主動權。所以稱這場仗是太平洋戰區的重要的轉折點。
  • 電影《決戰中途島》中那些真實的歷史人物,後來都怎樣了?
    二戰題材戰爭電影《決戰中途島》正在熱映。 執導過《後天》、《2012》、《獨立日》系列,以拍攝大場面災難片著稱的導演羅蘭·艾默裡奇將這個太平洋戰爭具有轉折意義的關鍵戰役,用一種全景式寫實手法幾乎事無巨細的再現了出來。
  • 珊瑚海海戰:制海模式由此改變|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中途島戰役|...
    美國海軍在珊瑚海的奮勇作戰挫敗了日軍的戰略意圖,更為一個月後在中途島戰役中扭轉戰局埋下了伏筆。珊瑚海海戰是怎麼爆發的呢?一、日本為切斷美國和澳大利亞運輸線。這要從日本同英美宣戰,偷襲珍珠港之後的戰略態勢開始說起了。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珍珠港,與此同時,日本海陸軍一路勢如破竹地攻佔了香港,馬來亞,新加坡和菲律賓等地。
  • 一舉扭轉太平洋局勢,中途島之戰美國擊沉日本4艘航母,士氣大振
    扭轉人類歷史的怒太平洋激戰!一文看懂新片《決戰中途島》的關鍵史實與歷史意義1942年6月4日,美軍與日軍在中途島爆發關鍵戰事,美軍以寡敵眾,擊敗步步進逼的日軍,此後美軍士氣大振,開始轉守為攻,扭轉劣勢,而日軍節節敗退,二戰時期太平洋戰爭的局勢從此扭轉。
  • 戳破日軍作戰能力的神話!中途島海戰中的日本聯合艦隊為何慘敗?
    作者:任逸飛1942年6月5日,傾巢出動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在太平洋上的中途島遭遇慘敗,曾因偷襲珍珠港而名聲大噪,由南雲忠一中將率領的第一航空艦隊機動部隊四艘大型主力航母:「赤城」、「加賀」、「蒼龍」、「飛龍」在短短一天內竟全數為美國艦載轟炸機擊沉,連帶損失的還有322架飛機和大量富有經驗的航空兵飛行員。
  • 太平洋戰爭7大血腥戰役:中途島勝負就在5分鐘
    珍珠港的慘敗促使美國舉國一致地投身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太平洋戰爭從此拉開了帷幕。今天正值太平洋戰爭爆發73周年,讓我們一起來走近歷史,反思戰爭。太平洋戰爭期間,日、美兩國軍隊於1942年8月~1943年2月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簡稱瓜島)進行的島嶼爭奪戰。中途島海戰後,日軍為奪回戰略主動權,進逼美軍反攻基地澳大利亞,決心再次發起攻勢,佔領紐幾內亞的莫爾茲比港。此戰,美軍先後投入約6萬人,傷亡5800人;日軍約3.6萬人在島上作戰,損失達2.5萬人。
  • 《決戰中途島》四大看點一睹航母群戰轟炸太平洋
    好萊塢超級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今日火熱公映!傳奇戰役改編、極致視聽盛宴、好萊塢大導新作、燃炸荷爾蒙四大核心看點轟炸周末,讓觀眾一睹世紀航母激戰,零距離感受扭轉二戰太平洋戰局的燃爆戰爭。此外,今日還曝光最新海報及特輯,在漫天的火光與硝煙中,美軍飛行員們「將自己變成炸彈」,以生命為代價擊毀敵方軍艦,展現勇士們保衛國家的無畏精神。
  • 一舉扭轉太平洋局勢,中途島之戰美國擊沉日本4艘航母,士氣大振
    扭轉人類歷史的怒太平洋激戰!一文看懂新片《決戰中途島》的關鍵史實與歷史意義1942年6月4日,美軍與日軍在中途島爆發關鍵戰事,美軍以寡敵眾,擊敗步步進逼的日軍,此後美軍士氣大振,開始轉守為攻,扭轉劣勢,而日軍節節敗退,二戰時期太平洋戰爭的局勢從此扭轉。美國好萊塢名導羅蘭·艾默裡奇新片《決戰中途島》根據這場關鍵戰役的史實改編,帶領觀眾了解這場傳奇戰事的始末。
  • 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何時開始走下坡路?絕非1942年中途島戰役的失利
    同樣,在太平洋戰爭中,儘管日軍在中途島戰役損失慘重,但是日本陸海軍還有能力跟美軍抗衡,在兵力兵器上仍然略有優勢。在中途島戰役中,日本聯合艦隊損失了四艘大型航母,但是其水面艦艇編隊以及準備登島的陸軍部隊損失輕微,而美軍在損失「約克城號」後也暫時只剩下兩艘大型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