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空氣,一個字來形容----清;清潤。現在是早上的8點,人們都開始忙碌起來了,來到這裡,已經是第二天了。還沒想好要去哪裡玩。不如就在附近隨便逛逛,看看有沒有什麼能吸引我的。我從鶴橋地鐵站出發,一路走進地鐵站,上空一直在噴在水霧,可能是怕乘客們在等車時太熱吧。地鐵站最引起我注意的是,它的構建是多麼的具有日本風,月臺上常有鴿子成群的走動。一點也不懼怕人類。
出了地鐵站,我便打開了手機上的地圖,找了找附近有沒有什麼值得一去的景點,突然發現一個名叫四大天王寺的地方,我毫不猶疑的說了一句:就是你了。我順著導航,一路穿街過巷,終於看見四大天王寺的正門,正好落在一個分岔口的位置,而這個分岔口卻沒什麼人來往,更別說車子了
「四天王寺是593年由聖德太子所建立的日本佛教最早的寺院,因此它也是日本最古老的官家寺院。它不僅僅作為佛界守護、鎮護國家的寺院而成為政治外交的中樞,而且還是美術工藝產業等日本文化的發源地。以後將中門、五重塔、金堂、講堂等呈一條直線排列、外部則由迴廊環繞的建築模式稱為「四天王寺式」,其模式來源應為中國和朝鮮半島。雖然殿堂、寶塔、寺院多次遭遇戰火和天災和毀壞,但每次都得以重建,所以至今仍保持著最初建造時的飛鳥時代的雄姿,充分體現了這座寺廟的悠久歷史和它在大阪人心中的地位。」這是百度上對這座四大天王寺的背景解說,這麼說來,這座寺它的歷史背景非常值得我去探究。
大門的兩側分別矗立著兩尊像,一藍一紅,非常威嚴。據說四大天王寺是效仿中國寺廟格局而建於飛鳥時代的。南北向一線依次為中門、塔、金堂、講堂,此後又陸續建起了六時堂、太子堂、五智光院、遠三大師堂和本坊等建築。
裡面的人還挺多,走著走著就發現前面有一排僧人走來,我見大家都讓開了,我也不自覺的往旁邊移步,排頭的那位,口中還在喃喃自語,可能是在念什麼經文。我也沒逗留太久,繼續往前走,看見了一個壇,我便買了一根香,點燃了插在壇鼎中。雙手合十,拜了拜便又啟程。
其實這個寺並沒有什麼好介紹的了,還是來說一下它的從古到今的故事吧。四大天王寺是許多日本人喜歡的寺廟,並被許多日本虔誠的佛教信徒視為大阪的佛教祭壇。每年這裡都有許多活動舉行,包括像Doya-Doya祭,聖靈會和四大天王Wasso等。這些活動也充分體現了這座寺廟的悠久歷史和它在大阪人心中的地位。四大天王寺的香火相當鼎盛,信徒眾多。由於此寺是聖德太子所創建,遂成為太子信仰的中心地。中世以來,貴族、庶民的諸多信仰亦集中於此。寺寶頗多,其中,紙本著色扇面法華經冊子及丙子椒林劍、七星劍(二劍相傳為聖德太子所佩戴的劍)等,均已列為日本國寶。
今天的旅程還是挺不錯的,起碼了解到這座日本寺廟的許多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