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在歷史上的開發很晚,因此歷史底蘊相對其他省區也相對不足。從明朝開始,貴州才開始結束蠻荒的狀態,成為漢地十八省之一。明清時期的開發,使得貴州的經濟、文化得到飛速的進步,許多新興的城鎮在貴州的河流沿岸、交通要道上興起。由於貴州地理位置偏遠,許多古鎮得到了保存。本文就推薦貴州最值得遊玩的八大古城古鎮。
1,鎮遠古城
鎮遠古城位於黔東地區鎮遠縣潕陽河畔,有2000年的建制歷史,明清時期設置鎮遠府,成為黔東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鎮遠的興起和潕陽河息息相關,古代的潕陽河是湘黔之間的航運通道,而鎮遠位於潕陽河航運的關鍵節點。古代有「欲據滇楚,必佔鎮遠;欲通雲貴,先守鎮遠」的說法。鎮遠古城被陽河分為了兩部分,北岸為舊府城,南岸為舊衛城,遠觀頗似太極圖。整個古城處於陽河峽谷之間,兩邊高山環繞,可謂「九山抱一水,一水分兩城」。古城內古街古巷曲徑通幽,石橋城垣錯落有致,碧水晨霧姿態萬千,春江漁火詩意盎然。2020年,鎮遠古城稱為國家5A級景區。
2,青巖古鎮
青巖古鎮位於貴陽花溪區南部,建於明洪武十年(1378年),原為軍事屯堡 。青巖古鎮有九寺八廟五閣二祠一宮二堂一院一樓一府等歷史遺蹟36處,是貴州狀元趙以炯和貴州辛亥革命第一人——平剛先生的家鄉。青巖古鎮的古建築保存是十分完好的,比較著名的有萬壽宮、青巖書院、文昌閣、背街、迎祥寺、趙公專祠、狀元府、四座城門、八座牌坊等。來青巖旅遊,建議了解下趙以炯家族的歷史,這裡由於篇幅關係不作介紹。
3,隆裡古城
隆裡古城位於錦屏縣西南邊沿,也是一座古軍事屯堡,面積481畝。古城的居民大多數是明代屯軍的後裔,其祖先來自中原江南。隆裡古城至今依然流傳著比較古老的文化習俗。如古城的建築大多數都是江南特色的徽派建築。由於隆裡古城周邊都是侗族聚居區,因而這裡被譽為「漢文化孤島」。古城中有「三街六巷九院子」,重要的衙署等建築坐北朝南,同時與城防體系的構築緊密聯繫,具備較強的安全性。
4,茅臺古鎮
茅臺古鎮位於仁懷市赤水河畔,清朝乾隆年間,貴州總督張廣泗開鑿赤水河道,於是赤水河的川鹽入黔興起。茅臺這裡是赤水河航運的終點,稱「仁岸」,是川鹽入黔四大口岸之一。由於水陸暢通,八方商賈雲集,運鹽馬幫和舟楫絡繹不絕,由此商業繁榮起來,古人云「蜀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家惟儲酒賣,船隻載鹽多」。茅臺鎮因為商業發達,曾經名為「益商鎮」。
5,黃平舊州古鎮
這裡的舊州古鎮位於黔東南州黃平縣,是過去黃平縣的縣治,所以稱為「舊州」。舊州古鎮位於潕陽河上,是潕陽河航運的終點,很有可能是古代且蘭古國和牂牁郡的郡治所在地。現在被打造成為了「且蘭古城」。舊州古鎮保留了文昌宮、仁壽宮、天后宮以及福眾橋、平播橋、擂鼓山、西上街古建築群等明清時期的古建築,2008年被評為中國第四批歷史文化名鎮。
6,織金古城
1666年,水西土司滅亡,水西之地改土歸流,織金一帶設置了平遠府,後來降為平遠州。民國時期,廢府、州建制,又改為平遠縣。清朝時期,平遠州經過長期的建設,形成許多古建築,如今依然有70多處存在,主要是佛寺、道觀、文廟、書院、會館、祠堂 、衙署、寶塔、牌坊、泉井、津梁、古道、民居、店鋪、作坊等,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四閣」(玉皇閣、鬥姥閣、文昌閣、文騰閣)、「四寺」、「四祠」「八大廟」和十多處寺廟。另外,織金的郊區還打造了平遠古鎮。
7,福泉古城
福泉位於黔南州,但是處於黔中地區。明代播州楊氏滅亡,分設遵義府和平越府,平越府的府治就在今天的福泉市。1381年,福泉城開始修建,現在保留有福泉古城垣、福泉山等古建築。福泉古城牆總長為4700米,城牆上有東、南、西、北四個城門,城樓挺拔。福泉山是內家功開山鼻祖張三丰專屬道場。另外,福泉古城景區還建設有太極廣場、文廟、水街廣場、沈萬三府邸等景觀。
8,安順舊州古鎮
這個舊州古鎮位於安順市西秀區,是古代普定府、安順府的老城區,因此名為「舊州」。古鎮街道上隨處可見古老的木質房屋,層疊錯落的石院牆,青翠欲滴的植物,街道兩旁典雅別致的磚木房子構成了舊州古色古香的建築風格。以當地官署衙門改造成的藝術客棧,雕花門房與透明玻璃的咖啡館,在古老與革新中歷經時間的滄桑變化卻仍舊保持的寧靜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