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臺胞醫院深耕上海5年 促進滬臺兩地醫療融入式交流

2020-12-17 海峽之聲網

東方臺胞醫院內景

東方臺胞醫院服務臺

東方臺胞醫院陳保羅院長致辭中

論壇現場嘉賓一起跳抖肩舞

    海峽之聲上海11月19日訊(記者 程娟娟)依託大陸公立三甲醫院設立的上海東方臺胞醫院18日迎來了五周歲生日,短短五年間,東方臺胞醫院儼然成為上海及長三角地區臺胞的「健康守護者」,推動著滬臺兩地醫療交流深入進行。

  上海東方臺胞醫院隸屬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由臺灣醫生陳保羅擔任院長,帶領一批臺灣籍知名專家定期坐診。目前醫院除了10名臺籍醫生坐診外,還與上海市東方醫院共享醫生和醫療資源。與上海私立臺商醫院相比,東方臺胞醫院依託政府公立三甲醫院,開設科室齊全,除掛號費外,其他所有費用均按照上海公立醫院收費標準。

  記者了解到,東方臺胞醫院作為第一批上海市政府授權的臺胞制定就醫點,與全球超過40家保險公司、提供緊急救援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可以提供包括醫療轉運、陪同翻譯、急救處理、健康管理在內的多項醫療服務。

  當天五周年特別活動以「匯醫兩岸、共享健康」為主題,包括「兩岸臨床醫學內外科論壇」、「滬臺醫療交流暨健康論壇」、「全民健康嘉年華」。「兩岸臨床內外科醫學論壇」吸引了超過250位三甲醫院醫師以及同濟大學醫學院的學生到場聆聽。下午舉辦的「滬臺醫療交流暨健康論壇」論壇邀請了臺灣三甲醫院有著豐富臨床經驗的醫生及醫療健康行業專家,為市民講解在秋冬時期易高發的一些病症。

  上海東方臺胞醫院陳保羅院長介紹,醫院五年來服務的臺胞門診量逐年上升,從剛開始一年400人次,16年達到了1000人次,今年預計會超過1500人次。在照顧臺胞病患的同時,東方臺胞醫院也積極問診大陸同胞,這5年裡服務了上海以及浙江、山西、海南、廣州等其他地區20多個省市的患者。

  陳保羅表示,未來東方臺胞醫院將增設更多科別,使病患來臺胞醫院一次就能初步解決所有的健康問題。同時醫院將著重發展中醫科,18年上半年將集合兩岸醫療優勢資源設立中西醫結合疼痛治療中心,為兩岸病患開闢新的服務領域。

  陳保羅院長透露,臺灣資深醫生來滬工作極為便利,可以透過東方醫院申請臺灣醫生在大陸的行醫執照,過程只要一個月就能完成。他期待有更多優秀的臺籍醫生加入服務團隊。

  高雄義守大學附屬醫院院長杜元坤前來參加醫院五周年慶典,他認為,在兩岸醫療交流十分頻繁的當下,東方臺胞醫院可以集合兩岸優質醫療資源,為兩岸民眾的健康照護髮揮積極功效。他希冀未來與東方臺胞醫院合作,建立轉診平臺,方便民眾的連貫性就醫和後續照護。同時期待滬臺兩地醫師進行服務、科研方面的深度交流。

相關焦點

  • 上海東方臺胞醫院惠及兩岸民眾 解臺胞返臺就醫難
    隨著兩岸交流的不斷深化,很多臺商選擇到大陸發展。兩岸年輕人也不斷聯姻、越來越多的臺生到大陸讀書都是兩岸交流合作的碩果。但在大陸看病難、需自掏腰包承擔全部醫療費用等問題,是讓臺生以外的臺胞很「頭疼」的一件事。
  • 憑臺胞證可出入澳門 國臺辦:促進了澳臺兩地交往交流
    中國臺灣網4月12日北京訊 國臺辦新聞發言人安峰山今天表示,澳門特區政府從2017年4月10日新增臺灣居民往來大陸通行證作為出入澳門的旅行證件。我相信這項措施會進一步便利臺灣同胞往來澳門、香港和大陸,促進澳臺兩地人員往來和交流合作。
  • 【一顆中國心 兩岸一家親】滬臺融合發展 雙城深化交流
    在青創院滬臺交流中心內,一個驛站式的辦公室,開放創意商務辦公室與設備的使用,辦公空間也是免費提供使用的。 葉秋雲 攝  「我們覺得奶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以臺灣為例,奶茶店就遍地都是。「我們也是青年時來到上海創業,現在有了一點成就,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來這邊發展的臺灣年輕人,給他們建立一個來大陸創業的平臺。」  與上海臺青創客家一樣,青創院滬臺交流中心也是一家為臺青在上海發展提供幫助的基地。2016年,上海臺商大隱企業集團出資創立「青創院滬臺交流中心」,以不募款、不收費的公益方式運營,為臺青在上海就業、創業等提供相關引導與服務。
  • 臺灣醫生冀兩岸醫學交流再現臺商「登陸」輝煌
    繆璐 攝   中新網上海11月18日電 (繆璐)曾志在解決在滬臺胞「就醫難」的上海東方臺胞醫院,18日迎來了五周年特別活動。五年來,上海東方臺胞醫院不僅幫助了臺胞1000餘人,還接待了來自大陸20餘省的病患,實現了兩岸資源共享。  作為大陸首家依託公立三甲醫院資源成立的臺胞醫院,上海東方臺胞醫院自2013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持「貴精不貴多」的宗旨,力爭給臺胞及大陸病患提供高端的看病服務。
  • 「2019上海-臺北城市論壇」今天在滬舉行!兩地籤署了這些協議
    支持臺企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支持臺商來滬投資興業,共享上海發展機遇應勇說,兩市交流,十年有成。2010年以來,在上海與臺北的精心培育和打造下,「上海-臺北城市論壇」成為兩市之間重要的機制化交流平臺,雙方真誠交流,互相借鑑,共同進步,為兩地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祉。
  • 在上海的臺灣醫院:不僅給臺灣人看病,更將臺灣醫療服務理念帶到...
    昨天,上海辰新醫院復業慶典舉行。15年前,作為首家進入大陸市場的臺資獨資醫院,臺灣聯新國際醫療集團旗下的辰新醫院在長寧區開業。2011年,由於院址擴建而搬離。時隔五年多,這家臺資醫院重新開業,並迎來了十五年的慶典。
  • 上海臺灣兩地直航包機機票旺銷
    記者從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和上海航空公司方面獲悉,節前東航、上航各自開通的上海至桃園機場、上海至臺灣松山的航班幾乎全部爆滿,其中,上航連續三天直航包機機票已售出百分之百。   上海及周邊城市集聚著數十萬臺胞,逢年過節往返滬臺兩地的臺胞數量可觀,不少臺胞攜老帶小全家同行。今年新開通的滬臺兩岸新航路幾乎是兩岸最短的直線距離,為九百六十公裡。
  • 圖:臺胞林麗英搭乘醫療包機直航返臺
    圖:臺胞林麗英搭乘醫療包機直航返臺
  • 滬臺直航常態化4年 浦東機場出入境臺胞超600萬
    滬臺直航常態化4年 浦東機場出入境臺胞超600萬 2012年12月21日 0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為方便臺胞和臺商 滬臺合作增加春節航班班次
    滬臺合作增加春節航班班次   2002年12月16日15:3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16日電 傳統春節將至,為方便臺胞和臺商往返滬臺兩地與家人團聚,共度佳節,上海航空公司與臺灣復興和長榮兩家航空公司商定春節增加航班班次。
  • 上海浦南醫院再出徵 護送195名滯留武漢臺胞回家
    2020年3月11日,上海浦南醫院國際醫療轉運隊再次圓滿完成了一次特殊的空中醫療防疫保障任務。這一天,他們不但把195名滯留武漢的臺胞平安送到臺灣,也是國臺辦主辦的包機送臺灣同胞回家的夢想終於成真了。3月9日下午六時,浦南醫院第三次接到上海市及浦東新區衛健委發來的指令,要求選派1名醫生2名護士隨東方航空MU7871包機協助上海市臺辦、中央國臺辦實施滯留武漢的臺灣同胞回家的計劃。
  • 滬臺、甬臺人才服務實現「一卡通」 促長三角人才交流
    滬臺、甬臺人才服務實現「一卡通」 促長三角人才交流 2020年12月14日 09:40:00來源:中國新聞網 會上,滬臺、甬臺人才服務「一卡通」正式啟用。  今年以來,台州積極融入長三角人才一體化發展,主動對接上海、寧波兩地,推出人才服務「一卡通」,實現區域人才互認、服務共享、待遇同城。  記者從此次大會獲悉,接下來,上海、寧波兩地高層次人才來台州可享受台州英才卡服務資源。
  • 「滬臺情深 尋訪寶島好夥伴」,臺盟組織上海師生赴臺交流
    原標題:「滬臺情深 尋訪寶島好夥伴」,臺盟組織上海師生赴臺交流  為鞏固和深化兩岸青年情誼,8月20日至26日,臺盟上海市委組織上海大學師生、上海市閘北第八中學教師、臺盟盟員及盟員子女一行9人赴臺,開展第六屆「滬臺情深·尋訪寶島好夥伴」上海師生赴臺交流活動。
  • 臺胞證免籤新政首日:臺胞稱讚上海口岸
    中國臺灣網7月2日上海訊 7月1日是臺胞證免籤新政首日,乘坐華航501、長榮712兩架臺灣直航航班抵達上海的713名臺灣旅客成為大陸實施臺胞免籤新政後入境上海的第一批受益者。 搭華航航班10時半抵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徐先生是上海入境享受新政的第一人,「我的運氣真不錯」——來自桃園、39歲的徐先生說。 在上海工作、每月都要在滬臺兩地之間往返的林先生,「感受到了今天入境手續的時間大大縮短了,以後將更方便、更輕鬆了。」
  • 「陽光總在風雨後」 ——上海舉辦滬臺交流回眸展
    「陽光總在風雨後」 ——上海舉辦滬臺交流回眸展 2021年01月05日 09:24: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冀歷史昭示未來,以成果提振信心。
  • 2012年度滬臺交流十大新聞揭曉(圖)
    2012年12月18日,臺灣貿易中心上海代表處揭牌,這是臺灣在大陸設立的首個經貿辦事機構,也是落實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相關條款的重大實質性舉措。作為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的窗口與平臺,臺灣貿易中心上海代表處的正式成立,旨在更好地服務兩地企業,為促進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發揮積極作用。
  • 2019年前11個月上海口岸出入境臺胞逾168萬人次
    2019年前11個月上海口岸出入境臺胞逾168萬人次 2020年01月13日 14:2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月13日訊 記者12日從上海市臺辦獲悉,2019年上海口岸出入境臺胞1689545人次。
  • 「2019上海臺北城市論壇」在滬舉行 籤署多項交流合作備忘錄
    新華社上海7月4日電(記者許曉青 吳寶澍)以「創新、合作、未來」為主題的「2019上海臺北城市論壇」4日在上海舉行。  「上海臺北城市論壇」自2010年以來在上海市和臺北市之間輪流舉行,是兩市之間重要的機制化交流平臺,也稱為「雙城論壇」。通過以往歷次論壇,兩市之間已籤署30多項合作備忘錄,取得豐碩成果。
  • 今年首例上海醫療包機直飛臺北送同胞
    本報上海1月24日電(記者李進)23日晚11時45分左右,一架臺灣復興航空公司的A320型飛機從浦東國際機場起飛,將一名50歲患病臺胞蔡女士送往臺北。飛機已於24日凌晨1時30分抵達桃園機場。這是今年首次來往於上海與臺北之間的兩岸緊急醫療包機。  據悉,臺胞蔡女士1月9日在上海的家中突發急性心肺疾病,呼吸停止。
  • 關於進一步深化蘇臺交流合作的意見
    定期組織兩地研發機構和技術轉移機構開展專題性技術洽談對接會活動,促進技術成果交易,逐步建立科技人才交流和培訓機制。  五、構建金融合作體系  10、推進蘇臺金融合作。鼓勵臺灣金融機構在江蘇設立大陸總部或區域總部性機構、法人機構,提供審批申報、工商稅務登記以及選址等服務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