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度過了漫長的夜晚,接下去仍然要面對更糟糕的夜晚。」
1月4日,數千名消防員在與狂風、高溫、肆虐的山火搏鬥了一整天之後,澳大利亞度過了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危險的一天」。
當日,三股山火匯成一片,僅維多利亞州一處就有約6000公頃林區過火;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傍晚錄得最高溫度44攝氏度。
煙霧如此之重,它甚至飄到了2000公裡外的鄰國紐西蘭——在新的一天到來時,紐西蘭被「血紅色」的朝陽喚醒。
然而,直到當地時間11日,澳大利亞的林火火情沒有好轉的跡象。重災區新南威爾斯州和維多利亞州兩地的山火匯合,火勢更加嚴峻。
據外媒統計,澳大利亞全國範圍內已有600萬公頃土地因山火被毀,是2019年巴西亞馬孫雨林大火焚毀面積的2倍、2018年美國加州山火面積的6倍;目前,山火已造成28人死亡、2000棟民居被燒、5億動物葬身火海。
航拍下的山火(圖源:外媒)
考拉和袋鼠在山火中倉皇逃亡 (圖源:外媒)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欄目視頻
全球為澳焦灼之際,人們不禁開始反思,一場數月不息、威力不竭的山火,究竟禍起何處?
先說說「天災」這一邊。
目前學者普遍認為,高溫天氣和乾旱是這次澳大利亞持續數月山火的主要起因。值得留意的是,過去一年澳洲因氣候變化出現的極端天氣也「史上未有」。
2019年,澳大利亞全年平均氣溫比1961-1990年的平均氣溫21.8攝氏度高出1.52攝氏度(遠高出上一個最熱年份2013年1.33攝氏度),2019年全國平均降雨量為277.63毫米,遠低於1902年314.46毫米的歷史最低記錄。
此外,在本次山火燒過的澳大利亞大部分森林裡,桉樹都是絕對的主角,從樹種來看,這種獨佔全澳森林面積七成的樹木,樹皮、樹葉均富含油脂,在提供可燃物這件事上,幾乎「無人能及」;而當其燃燒物脫落聚集在地面,遇到40℃以上的高溫,也非常容易自燃。
除了「天災」,是否也是「人禍」?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警方1月6日透露,在2019-2020山火季,共有180人涉嫌縱火,其中24人涉嫌故意縱火而引發山林大火。外媒評論表示,「縱火者是在『無聊狀態』『失去理性』和『兇殘』中尋求刺激。」
與所謂「非理性縱火」不同,澳大利亞政府此次面對火災的遲緩行動倒似乎不是什麼「突發奇想」。
據法新社去年11月報導,在當時已持續兩月的山火造成3人死亡的情況下,澳當局派出「超過1000名消防員參與撲救100處起火點」,平均每處僅13人;另據俄塔斯社去年12月的報導,為控制大火,「各州新出動76輛消防車和286名消防員」,儘管「軍隊已在待命」,消防力量依然未能與火勢平衡。
當地時間今天早上,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當地電視臺接受採訪時承認,在應對山火危機中存在失誤,他表示將向內閣提出一項提案,以建立一個皇家委員會來應對叢林大火災難。此外 ,由於此次山火給災區民眾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創傷,莫裡森宣布將投入7600萬澳元,約合3.5億元人民幣,為民眾提供心理諮詢和撫慰。
澳大利亞總理 莫裡森:昨晚,維多利亞州的一位消防員不幸已確認喪生。
在這場國家危機中,消防員死亡人數已達到28人,我認為正是由於各州和消防員緊急響應應對山火,否則會有更多的家庭遭殃。政府在這次火災中的表現,我認為很顯然需要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一個評估,不要忘記,這一工作還沒有完成。
儘管有聲音稱澳總理莫裡森在山火撲救中「實際權力不強」,但他的行為卻依然讓當地居民憤怒:當澳大利亞的天空被山火映成橘紅色時,這位總理先生卻帶著家人去夏威夷度假,看了一圈藍天碧海。
澳大利亞多地葡萄酒業受到嚴重影響
澳大利亞葡萄酒行業相關協會表示,持續的山林大火,加上嚴重的乾旱天氣,嚴重影響了多地葡萄酒生產,並且這一狀況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
其中,位於昆士蘭州和南澳大利亞州阿德萊德山的葡萄酒產區災情尤其嚴重。在昆士蘭州,由於還存在水資源短缺問題,預計2020年葡萄酒產量較去年將出現大幅下降。而在阿德萊德山,葡萄酒產量預計將下降三分之一。該地區大約3300公頃的葡萄園中,約有1100公頃受到了山林大火的直接影響。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