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通遼市區的大街小巷,稍加留意,你會發現很多掛著「庫倫蕎面餄餎館」或「庫倫撥麵館」字樣的美食店,可見庫倫蕎面在當地具有相當的認可度。
有句順口溜說:「到內蒙不到庫倫是遺憾,到庫倫不吃蕎面更遺憾」!庫倫蕎麥究竟有何神奇呢?下面,就帶您領略一下庫倫蕎麥的風採。
天造地設庫倫溝,一方水土一方物
庫倫旗地處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的西南部,燕山山脈自旗境西南部延入,在旗中部與廣袤的科爾沁沙地相接,位於東經121°09′~122°21′,北緯42°21′~43°14′。東邊連著科爾沁左翼後旗,南面與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和彰武縣接壤,西面、北部與通遼市奈曼旗相鄰。
庫倫旗特殊的地理位置,構成了它特殊的地形地貌:全旗南部淺山連亙,中部丘陵起伏、溝壑縱橫,北部沙丘綿綿、沙沼坨甸相間。號稱「八百裡瀚海」的塔敏查幹沙帶橫貫境內東西,整個地形西南高,東北低。屬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少雨,夏季溫熱雨量稍多,年降水總量的70%集中在6—8月份。秋季涼爽乾燥,冬季漫長而寒冷。年平均氣溫6.6°C,無霜期不足五個月。
因旗政府所在地庫倫鎮位於溝谷交錯的中部,所以素有庫倫溝之稱。在這片神奇而美麗的土地上,千百年來,有一種糧食作物——蕎麥,被當地人奉為食中上品。
蕎麥,一年生草本植物,開白色小花,果實呈黑紅色三稜狀,是原產於內蒙古地區的一種農作物。它在播種後3到5天就能出苗,並且能夠快速地生長發育。蕎麥可以在貧瘠的酸性土壤中生長,而且生長期短,在相對低溫的氣候下也能開花,從種到收一般只有70到90天。蕎麥生長期短,能夠起到調節農時、災年補種的作用。
正所謂一方水土一方物,庫倫地區十年九旱,春季更是乾旱少雨,土壤墒情往往達不到玉米等一般大田作物的生長要求。蕎麥卻因其生長期短可以在入夏雨水稍多的時候播種。正是蕎麥耐貧瘠、耐旱的品性,多少年來,一直受到庫倫農民的鐘愛,把它視為搶補農時、抵抗災荒的救命糧。
得天獨厚好品質,蕎麥之王美名揚
有人概括庫倫特點時說:得吃的是庫倫蕎麥,得騎的是庫倫毛驢,得看的是庫倫寺廟,得唱的是庫倫安代。
蕎麥渾身都是寶,尤其是庫倫蕎麥。庫倫旗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土壤條件、乾旱少雨的氣候和所在經緯度區間特有的光照、積溫,造就了庫倫蕎麥特有的品質:它富含蛋白質、脂肪和具有保健功能的多種礦物質元素及維生素B1、B2等,且含糖量低。近年來,權威研究發現:蕎麥不僅營養價值高,而且含有多種藥用成分,特別是富含以蘆丁為主的黃酮類物質,是心腦血管疾病和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肥胖患者上好的預防保健和輔助治療食品,被譽為蕎麥之王。
蕎麥收倉脫粒後,風扇出的蕎麥落花、蕎麥葉、蕎麥秸稈,經過粉碎處理,配以少許玉米面,是農家養豬的好飼料,無需任何添加劑,就能養出肉質肥美的「本地豬」。逢年過節或者辦喜事,農家小院殺豬招待親友,成為庫倫農村一道特有的風景。
蕎麥皮是做枕芯的好材料,溫涼適中,軟硬適度,且透氣性好。長期使用蕎麥皮枕頭,有清腦明目的作用。目前,國際市場上蕎麥皮的價格甚至要高於蕎麥的價格。過去,因為沒有專用加工機器,手工加工蕎麥只能碾面。所以,篩出來的蕎麥外殼是扁平的蕎麥皮。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有了加工蕎麥米的專用機器,蕎麥粒可以被完整地扒殼,蕎麥殼做枕芯的功效就更完美了。
初秋時節,走進「中國蕎麥文化之鄉」庫倫旗的田疇溝壑,數十萬畝雪白的蕎麥花被溝壑分割成大小不一的條條塊塊,在溝谷沙地間青翠的綠色中怒放,如飄落的白雲,似舞動的哈達。淡淡的微風為你送上沁人心脾的蕎麥花香,隨處可見的養蜂人的帳篷和嚶嚶飛舞的蜜蜂,又為你展現出一派花香好釀蜜的繁忙景象。美景怡人,花香醉人,濃濃的花香、蜜香,氤氳著幸福吉祥,讓人仿佛置身天堂。
庫倫旗種植蕎麥有著悠久的歷史。特定的歷史背景,特殊的地理環境,特別的氣候條件,造就了庫倫人頑強不息的進取精神,也讓庫倫人格外珍惜大自然的饋贈——蕎麥。在長期與自然災害和疾病相抗爭的進程中,庫倫人民積累了豐富的種植和食用蕎麥的經驗。在庫倫,蕎麥麵可製作20多種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的蕎麥食品。
如果您有機會光臨庫倫,隨意走進一戶農家,樸實厚道、熱情好客的主婦都會用蕎麥麵食品盛情款待您。如果您來去匆匆,那她們會為您做一頓「快餐」:一刻鐘功夫,一碗熱騰騰的拉拉湯或貓耳朵湯就端上了桌;如果您流連忘返,那她們會為您展示刀功:切出長長的蕎麥麵條,也許會獻上最高的技藝,壓上一鍋滑爽細長的餄餎。您在飽餐美食的同時,還會欣賞到精湛絕倫的民族飲食技藝。
庫倫旗中部人喜歡吃蕎麥餡餅。蕎面要和得稀軟,羊肉芹菜餡要包得多,包好後放在面案上,左手蘸乾麵輕輕拍,右手用寬菜刀配合著翻,反覆幾次,放入大鐵鍋裡溫火烙熟。庫倫人烙出的餡餅皮兒薄餡多,整個餡餅的厚度不會超過3毫米。透過薄皮兒,裡面的餡兒清晰可見,入口,則香軟而不油膩,這就是有名的「蒙古餡餅」。
庫倫旗西、南部人喜吃蕎麥撥面。撥面的具體做法是:先將和好的麵團拍成前薄後厚的長條狀放置於案板上,然後用特製的撥面刀,飛快地將撥面刀用力往後一挫、往下一壓、往前一頓,均勻地將面撥進滾開的鍋裡。麵條浮上來為熟,用筷子挑進碗裡、澆上喜歡的囟子便可食用。在庫倫,能撥一手好麵條,是家庭主婦的驕傲。
近年來,智慧的庫倫人不斷挖掘、開發蕎麥麵食品,蕎麥食品不斷更新換代,營養健康作用不斷升級。蕎面餡餅、蕎面鍋貼、蕎面蒸餃、蕎面卷子、蕎面懶漢餅、蕎面卷餅、蕎面貓耳湯、蕎面餄餎、蕎面牛犢湯、拉拉湯、疙瘩湯等特色食品,口味純正地道。比如羊肉餄餎不是普通的湯麵,而是用一種特製的餄餎床子(早期是木製的,現在多用鐵、不鏽鋼等金屬製作),將蕎面壓成細而長的圓狀條面,撈入碗中,再潑入多味調料的羊肉湯,故稱羊肉餄餎。如涼吃,放少許涼粉,再加入油辣、蒜泥、芥茉等調味品,成為涼粉餄餎,不僅帶有特異的香味,且對健康大有裨益。(文圖/魯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