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蒼蠅」和「老虎」齊打的口號下,蔣潔敏成為了中共十八大之後第一個接受組織調查的中央委員,也是國資委歷史上首個接受組織調查的主要領導
文 《法人》特約撰稿 餘俊
9月1日,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稱,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黨委副書記蔣潔敏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此次被調查距離蔣潔敏從中石油集團赴任國資委僅半年時間。今年3月18日,58歲的蔣潔敏入主國資委,成為第一位來自企業的國資委主任。
這是國資委歷史上首次出現主要領導接受組織調查的事件,是本屆政府首個正部級官員也是十八大後落馬的第一個中央委員。
被調查發端離任審計
目前,國資委官網已經在首頁「委領導」一欄中將一把手「蔣潔敏」的名字刪除。據稱,蔣潔敏是8月31日晚間被帶走的。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的8月26日和27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另外四名頂級高管(中石油集團副總經理兼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永春、集團副總經理兼崑崙能源董事長李華林、中國石油副總裁兼長慶油田分公司總經理冉新權、中國石油總地質師兼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王道富)因涉嫌違紀接受調查。
就在8月27日上午,蔣潔敏還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進行調研,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在公眾場合露面。
今年3月18日,蔣潔敏辭去中石油集團董事長職務。央企領導人離任後應對其任期內進行離任審計,蔣潔敏自2006年11月接任中石油集團公司總經理,依慣例,相關離任審計的時間是2006年—2013年。
據稱,這次中石油地震正是發端於蔣潔敏的離任審計。
目前審計部門和中紀委的調查組都已進駐中石油。但有消息透露,蔣的離任審計時間延長到了10年,審計的範圍也有擴大,甚至還涉及到中石油臨時資金拆借方面的情況、石化項目建設中總承包商的利益關係等敏感問題。
中央政治局會議日前決定於今年11月召開十八屆三中全會。屆時,蔣潔敏會否被撤銷中央委員也成為各界關注焦點。
近年來,中石油多位高管因涉嫌貪汙被司法機關查處。2010年7月,包括中石油黑龍江銷售分公司原總經理王賢瀘、中石油工程建設公司一建公司原總經理顧滿林等人在內,多名中石油下屬公司高管因涉嫌貪汙被司法機關查處。
從修井工到董事長
公開資料顯示,蔣潔敏1955年10月出生於山東陽信。
上個世紀70年代,蔣潔敏進入石油系統,勝利油田是他的第一站。年輕的蔣潔敏在離家鄉不遠的孤島採油廠當修井工人。1972年,孤島採油廠剛剛建立,附近氣候惡劣、環境糟糕。在找到石油之前,那裡只有一片平靜孤寂的荒灘。在油田裡,修井工是最髒最累最苦的工種之一。
「蔣潔敏做了好幾年修井工作,這個工作給他帶來的最大影響是沒有笑臉。」一位工人曾如此回憶蔣潔敏。按這位工人所描述,修井工作又累又苦,所以工人多脾氣急躁,恨不得一個小時的工作10分鐘就把它幹完。有媒體後來稱:「或許,蔣潔敏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就是在這裡養成的。」
1993年之後,蔣潔敏步入仕途,成為勝利油田管理局副局長。次年,蔣潔敏遠調青海,任青海石油管理局局長,就任黨政一把手,成為當時全系統最年輕的正局級幹部。
青海石油管理局是中國最早開發的油田之一,歷經幾十年開採正值儲量下跌期。此期間,蔣潔敏提出了「以氣補油」,將開發重點轉向天然氣勘探,青海油田也由此成為中國第四大氣田。
石油石化大重組,讓中石油集團獲得了門戶獨立的機會。1999年2月,蔣潔敏調任中石油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兼重組與上市籌備組組長,操刀中石油重組與上市。但是,上市後集團公司與股份公司的矛盾一直存在。
2000年4月,華爾街和香港終於接納了中國石油。此時,45歲的蔣潔敏已是中國石油高管中最年輕的董事副總裁,業內外用「旗艦下水」來評價中國石油的上市,蔣潔敏也被視為中石油集團進入資本市場的重要推手。
2004年12月重慶井噴事故後,中石油集團總經理馬富才引咎辭職,年屆退休的原股份公司總裁陳耕成為過渡期領導,這次人事冰凍後蔣潔敏從幾位後備的中石油副總之中脫穎而出,擔任集團新設的黨組副書記一職。
2006年11月,蔣潔敏接任中石油集團公司總經理。同年,中石油油氣產量創出歷史新高,被稱為「中國最賺錢企業」,同時也經歷了A股上市後的股價跌宕。
蔣潔敏在2008年的股東大會上曾代表中石油,對A股股民表示了歉意。他說:「我們知道,深深套住的是散戶和小股東,公司持股前十名的不到A股發行總額的3%,深感對不起大家。」
2007年5月,蔣潔敏成為中石油集團公司董事長,全面執掌中石油集團。上任後不久冀東南堡油田大發現就成為其耀眼政績。並且在2007年中石油集團實現淨利潤1345.74億元,一舉摘下「全球市值規模第一」的桂冠。
2008年5月16日,蔣潔敏辭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總裁,繼續任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總經理兼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