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洛陽市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創建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實施方案》(簡稱《方案》)印發,明確提出洛陽市將著力推進文旅融合發展,豐富文旅消費產品供給,改善文旅消費環境,不斷激發文旅消費潛力。到2022年,全市5A級旅遊景區達到6家,旅遊年票景區增加到50個以上,打造50個鄉村旅遊特色村。
到2022年,打造50個鄉村旅遊特色村
《方案》提出,洛陽市將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落實中小學生研學旅行門票優惠政策等,大力培育研學旅遊。深入挖掘中共洛陽組誕生地紀念館等紅色旅遊資源,發展紅色旅遊。建設鄉愁博物館,培育發展嵩縣三合村、孟津衛坡古村落、洛寧三彩陶藝村等特色文旅村落,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到2022年,打造30個市級研學旅行專題類基地、50個鄉村旅遊特色村、30個A級鄉村旅遊景區、10個特色旅遊小鎮、50家精品民宿。
洛陽市將打造文旅特色街區,例如以特色唐風文化打造龍門古街,以特色休閒娛樂打造廣州市場步行街,以輕奢為基調打造關林步行街等,建設一批文化創意集市、文化產品展銷店、文旅消費集聚區。此外,洛陽市還將加大文創產品的開發力度,開發更多讓遊客愛不釋手的文創產品。
未來,洛陽市高品質景區將越來越多,將打造以龍門石窟、隋唐洛陽城為代表的高品質歷史文化景區,以老君山、龍潭大峽谷、小浪底為代表的高品質生態山水景區,以白雲山、重渡溝為代表的高品質休閒度假區,推動小浪底、黛眉山等沿黃重點景區創建5A級景區。
到2022年,全市5A級旅遊景區達到6家,4A級旅遊景區達到30家,3A級以上景區實現5G全覆蓋,5A級景區全面實行門票預約制度。
以「兩節一會一論壇」為重點,形成強勁聚客效應
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如何更好地融合?《方案》描繪了更加廣闊的前景。
推動文化旅遊與科技融合。運用大數據、5G、區塊鏈等新技術,建設「數字龍門石窟」「數字博物館」等一批數位化景區。發展基於5G技術和人工智慧、增強現實、虛擬實境等技術的新一代沉浸式體驗型文化和旅遊消費項目。
推動文化旅遊與康養融合。依託南部伏牛山和北部黃河生態資源,推動文化旅遊與健康、休閒、養老融合發展,實施白雲山、重渡溝、青要山、在河之洲等一批旅遊度假區和旅遊綜合體項目,打造養生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
推動文化旅遊與體育融合。依託汝陽恐龍谷漂流、宜陽鳳凰嶺體育公園、伊濱萬安山、嵩縣陸渾湖等資源發展特色體育旅遊。叫響中國圍棋「棋聖戰」賽事品牌,策劃舉辦洛陽國際馬拉松比賽。以欒川伏牛山滑雪度假樂園、嵩縣木札嶺滑雪場、洛寧神靈寨滑雪場等為載體,打造區域性滑雪度假旅遊精品。
推動文化旅遊與工業融合。改造利用工業園區、工業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街區、老舊廠房等資源,謀劃建設主題突出、業態豐富、產品很多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規劃建設工業遺產博物館。
推動文化旅遊與節會融合。以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河洛文化旅遊節、中原國際文化旅遊產業博覽會、世界古都論壇等「兩節一會一論壇」為重點,辦好重大文旅活動,形成強勁聚客效應。通過國際合作、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等方式,吸引更多高端國際會議、國際賽事落戶洛陽。
到2022年,建成3個省級夜間文化旅遊消費集聚區
今年以來,「古都夜八點」「古都新生活」文旅消費活動的舉辦,讓洛陽更潮更炫更有範兒了。未來,洛陽市將持續叫響這兩大文旅消費品牌,打造洛陽夜間文旅消費「網紅打卡地」,舉辦文化和旅遊消費季、消費月活動,培育文旅消費增長點。到2022年,建成3個省級夜間文化旅遊消費集聚區,將隋唐洛陽城國家歷史文化公園、老城區打造成國家級夜間文化旅遊消費集聚區。
同時,洛陽市將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打造推出1個旅遊精品演藝項目,並依託元旦、春節、五一、十一、中秋等重要節日,組織全市景區景點、文創企業、星級飯店、旅行社等開展營銷活動,延長遊客停留時間,帶動餐飲、交通、購物、住宿等二次消費。加大節假日高速公路和景區道路的交通管理力度,開通延時運營公交線路,及時發布景區擁堵預警信息,保障節假日出行順暢。
此外,洛陽市持續唱響文旅消費四季歌,搭建文旅消費大數據平臺,開展文化旅遊交流推廣,吸引更多遊客來洛。
到2022年,旅遊年票景區超50個
未來,市民和遊客將享受更多惠民舉措和文旅服務。
洛陽市將實施景區門票減免、淡季免費開放等惠民措施;開展優秀劇目展演等活動,實施門票打折、對特殊人群免票等惠民舉措;全市各大影院開展觀影月(周)、觀影團、早晚場特惠觀影、學生特惠觀影等活動;全市書店開展積分換書、打折購書等活動;推行洛陽都市圈城市旅遊年票一卡通,到2022年,旅遊年票景區增加到50個以上,發行年票突破80萬張。
同時,建設城市國際化、標準化標識系統,完善旅遊集散服務功能,引進國際高端知名品牌,建設一批高星級旅遊飯店。
在全市3A級及以上景區推廣購票、停車、餐飲、住宿、購物、娛樂等旅遊全過程線上支付。在全市4A級及以上景區推廣線上購票,掃碼、刷臉入園,引導文化娛樂場所廣泛應用網際網路售票、二維碼驗票。
到2022年,全市文化和旅遊消費場所實現銀行卡或行動支付,線上售票率超過90%,5G網絡覆蓋率達到100%。
責任編輯:趙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