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該如何評價雍正皇帝?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帝王?

2020-12-15 奧古說歷史

對於我們這些平民百姓來說,雍正在中國歷史上二百餘位皇帝當中,他還算是一個不錯的皇帝。

我們需要明白一個道理,若以我們普通老百姓的眼光來看,中國歷史上沒有絕對的明君,像唐太宗、宋仁宗、明仁宗、清聖祖等等,普通老百姓在他們的治下過得並不怎樣,只是相對其他朝代要好些罷啦!至少有一頓飽飯可以吃,但是除了這個,其實其他並不差別。

雍正的黑料,有史可察的無非就是虐待兄弟、殘殺功臣,但是說實話這跟我們這些平民百姓有何關係?雍正殘殺幾個功臣,虐待幾個愛新覺羅家的子孫,和我們這一介草民有什麼關係?

對平民百姓來說,只要有一口飽飯吃,他就是好皇帝。

封建時代,平民百姓最怕的是什麼?

一怕戰爭,戰爭意味著動亂,意味著家破人亡;

二怕橫徵暴斂,賦稅的加重,意味著財盡人逃;

三怕大興土木,國家修的東西越多,徭役就越重;

四怕天災人禍,天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朝廷不管。

對百姓來說,只要這位皇帝在位期間沒有發生這四件事,那就是好皇帝。除此,皇帝是殺功臣也好,還是害兄弟也罷,這些頂多就是成為平民百姓的飯後談資,其他的,老百姓根本就不關心,更不在乎。

雍正在位期間,清朝是否發生以上這四件事呢?

戰爭發生過,但其他三件事在雍正朝卻並未發生。

雍正朝戰事相對頻繁,西北用兵,耗銀無數,兵士死傷眾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百姓的負擔。

可是,除了戰爭,老百姓擔心的其他三件事,在雍正朝卻並未出現,至少在明面上並未出現。

雍正一朝,橫徵暴斂之事那是從未做過,雍正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為挽救康熙末年以來農民起義頻繁出現的局勢,拯救大清江山,他推行各項惠民政策,主動地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百姓的負擔。

先是攤丁入畝,所謂的「攤丁入畝」,用大白話來說,就是廢除人頭稅,把固定下來的丁稅平均攤入田賦中,徵收統一的地丁銀,不再以人為對象徵收丁稅,以後農民繳稅只以田地多少為準,田地多繳納賦稅就多點,少就少點。這項政策直接就減輕了老百姓的負擔。

再是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火耗歸公,這兩項政策也間接地減輕了百姓的負擔,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讓百姓可減輕徭役的負擔,火耗歸公則可從一定程度上遏制住官員對百姓的剝削。除此,這兩項政策使得國庫充盈,也間接地減輕了老百姓的負擔,最起碼要用兵,要救災時,就有錢了,用不著攤派給老百姓。

同時,雍正本人不是個一個喜享受的皇帝,他不像康熙那般好大喜功,更不像乾隆那般七下江南,他就是靜靜地待在紫禁城中,最遠也就到圓明園,後勤於政事,為挽救大清朝而努力著。對於下江南、修園子,雍正是絲毫不感興趣,他唯一感興趣的也就是處理國事了。

此外,對於百姓而言,雍正做的最大快人心的事情,那就是廢除賤民籍,讓那些連做草民都沒資格的老百姓終於能成為一個草民,一個自由的大清國民。

這些事情,那些王侯將相們定然是在意的,甚至是不樂意的,但是平民百姓樂意啊!他們高興啊!

對於我們這些底層的老百姓來說,雍正無疑是中國歷史上少見的好皇帝,至少在他治下為民,只要肯幹,就不用擔心吃不飽飯,即使天災到來也不用怕,至少朝廷會官,會發救濟糧,會相應的減免賦稅,總歸在他的治下生活著,活著的機會要大於中國歷史上多數朝代。

說實話,底層老百姓對皇帝是好是壞的確定很簡單,能讓自己吃飽飯的,不用每天都擔心受怕的,能讓自己平平淡淡過完這輩子的,那這個皇帝就是好皇帝。

和成人的世界相比,孩子的世界很小;

和帝王的世界相比,百姓的世界也很小。

百姓眼中,沒有遠大的志向,更沒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宏願,他們眼中只有「苟且偷生」,活著就是幸運。

在他們心中,能勉強吃飽飯就是神仙一樣的生活。

哪個皇帝在位,肚子能飽一點,就是好皇帝!

百姓眼中的好皇帝,就是這麼簡單,僅此而已!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中雍正是個憋屈的好皇帝,那歷史上雍正到底如何?
    在劇中雍正帝雖是孤臣,雖是性格急躁,但是對手下還不錯,對於與他處處作對的兄弟,因為父親康熙帝的臨終囑託,也是一忍再忍,忍無可忍了才出手,對於江山社稷,也是盡心盡力,為了實施新政,不惜得罪了天下讀書人,結果被很多人所不理解,甚至被說成是十惡不赦之人,可謂是相當委屈,乃至是憋屈的,是一個為國為民的好皇帝,是一個被誤解的委屈皇帝,也是一個被人誤解的好人。
  • 《雍正王朝》裡的張廷玉死後配享太廟,能讓後代皇帝給他磕頭,憑什麼?
    29歲就中進士的他,為什麼能從靠邊站的官場新手成長為日後C位擔當的政治超人呢?我們可以從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看到端倪。02《雍正王朝》最後的巔峰時刻當屬八王爺胤禩借整頓旗務一事暗中勾結弘時、隆科多、四位鐵帽子王,上演一出以恢復「八王議政」祖制之名實則行篡權奪位之實的逼宮大戲。
  • 5本清穿文:《雍正小老婆》帶你領略不一樣的深情帝王!
    5本清穿文:《雍正小老婆》帶你領略不一樣的深情帝王!我們大家所熟悉的雍正皇帝是什麼樣的呢?是如《宮》裡面那個善謀略的他,《步步驚心》裡那個深情的他,還是《甄嬛傳》裡那個多疑被后妃所謀性命的他?《雍正小老婆》《雍正小老婆》——這是一個比較具有想像力的一個故事,故事中的女主不在局限於歷史,卻又沒有脫離大綱的一部小說,裡面的胤禛專情又具有神秘感,女主是上古花妖重生清朝耿府,為了龍氣增進修為嫁給雍正當側室,可咋回事,重生的那拉氏,穿越的李氏,修真的鈕鈷録氏,這也就罷了
  • 評價最高的五個皇帝諡號,擁有其中一個的皇帝,幾乎都是千古帝王
    諡號起源於中國西周王朝,是對一個生前有一定地位的人(包括帝王、后妃、將相等),死後給予的能夠概括其一生功過的稱呼。諡號有評價高的,叫「美諡」,有評價低的,叫「惡諡」,也有評價中等的,叫「平諡」,本文只討論皇帝的諡號。
  • 雍正的遺詔公布後,乾隆皇帝為何不停地哭?
    雍正皇帝的遺詔公布後,遺詔到底寫了什麼,乾隆皇帝為什麼不停地哭,這其中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歷史秘密。雍正離奇去世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皇帝還生龍活虎,在圓明園處理政務,絲毫沒有要死的徵兆。然而,在8月23日晚上,雍正皇帝就離奇去世,終年58歲。對於雍正皇帝的離奇去世,關於他的死因一直爭論不休,其中關於呂四娘為父報仇,將雍正皇帝砍了腦袋的說法流傳最廣。
  • 通過雍正跟年羹堯之間愛恨情仇,帶你認識歷史上真實的雍正皇帝
    確實有這個現象,清代一朝的歷史,尤其是雍正一朝的歷史這幾年真的是被影視劇給玩壞了,在很多春閨少女的夢中康熙爺死了上位的應該是很帥的八阿哥嘛,或者是更帥的十四阿哥嘛,怎麼輪得到那個長得很難看的四爺呢?所以雍正在民間的印象其實並不好,今天我們就講講真實歷史上的雍正皇帝。
  • 雍正皇帝即位謎團重重,他又是如何對付自己的兄弟們呢?
    雍正皇帝在當年能夠得位真的可以說是一大疑團,在當時可以說非常多的人都懷疑這個雍正皇帝得位的合理性,甚至還有人說雍正在當時是弒君自立的。當然不管怎麼說,這個確實也是成為一大謎團了,以至於在今天其實也不好解釋。
  • 雍正王朝:張廷玉,為何能得康熙、雍正兩代帝王信任?哭出來的
    很明顯,他並不是擔心自己的官職祿位,更不是擔心一旦聖躬出現意外,自己可能會承擔的重大責任。張廷玉之所以哭,是因為他慌了!1、太子胤礽已然出現失德之舉,不再適宜擔任儲君,這個時候康熙皇帝如果駕崩,江山傳承該怎麼辦?
  • 寶璽上的帝王:累壞造辦處的雍正皇帝,連御璽都要親力親為……
    前文說到,雍正皇帝在登臨帝位之前,用「破塵居士」、「破塵尊者」、「圓明主人」、「閒雲道人」、「塵外散人」等別號印表明自身看破塵世、與世無爭的處事態度,最終在殘酷的皇權鬥爭中獲得了勝利。這些壽山石別號印可以說見證了雍正皇子時期的「閒散人」時光。登基之後的雍正皇帝,雖然不再強調自己是「破塵居士」、「閒雲道人」了,但他對於壽山石印璽卻保持了深厚的感情。
  • 雍正皇帝勤政愛民,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黑他」,主要因為他做了這...
    對於雍正皇帝我們都是熟知的,都知道他性格冷酷,治國手段有時候顯得殘酷了一點,是一個典型的改革派。而我們最為熟悉的就是他的上位史,從民間以及一些野史來看,很多人認為他的皇位是竊取來的,都認為康熙皇帝想把皇位傳給他的親弟弟十四阿哥胤禵,只是最終被他捷足先登。
  • 雍正皇帝,果真逼殺了生母?其實,他最希望自己的娘活著
    但這次後宮位分的晉封到底來遲了,根據清朝後宮成例,「嬪」位以下的後宮妃嬪不具備撫養親生子嗣的資格,烏雅氏當宮女時所生的皇四子胤禛就被交給了當時主持後宮事務的貴妃,後來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撫養。自幼和生母分離,再加上皇四子胤禛天生的寡言、冷漠秉性,造成了他和生母烏雅氏之間的關係生疏。
  • 雍正皇帝死亡之謎
    早在呂案定讞前,浙閩總督李衛已上奏雍正:呂氏一門,無論男女老幼俱已嚴禁。連呂留良父子的塋地也早已遣人監視,留良的孫女女絕無漏網的可能。何況雍正臨終前一直住於圓明園離宮,此處至雍正二年起即設護軍營,衛士晝夜巡邏,戒備森嚴,一個女子決難潛入寢宮刺殺皇帝。那麼雍正究竟是怎麼死的呢?
  • 再看《雍正王朝》:大愛焦晃,他簡直就是康熙
    第一次看《雍正王朝》的時候,我還是個二逼青年,看著金鑾寶座上不怒自威的老皇帝,心說這雍正皇帝的氣場可真強大,後來才知道,那個人不是男主角雍正,而是他爹康熙。但若讓我來評價,陳道明老師的演繹的確不錯,但比焦晃還是有差距,焦晃簡直就是康熙,甚至比康熙本人還康熙。
  • 雍正繼位之謎,到底是康熙傳位於他,還是他篡改遺詔
    雍正繼位之謎,到底是康熙傳位於他,還是他篡改遺詔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看到這個題目,大家都可以猜出究竟是誰了。為了當皇帝而鬧得厲害的也就是康熙皇帝的九子奪嫡了,最後勝出的是雍正,當年的四阿哥。但是這個四阿哥的上位史可算是一個非常不輕鬆的,但是這個皇帝也是存在爭議很多的一個皇帝,至於他的皇位得來的是否合法,說法其實是很多的,但是很多的說法沒有一致的結論。但是在之前的那一段歷史中,存在的一點還是不少的,甚至於在後來的時候還涉及到了兩個重要的大臣,一個是滿臣,一個是漢臣張,這兩個人都是用雍正登上皇位的忠臣。
  • 雍正王朝:雍正能放過知道他太多秘密的鄔思道嗎?鄔思道結局如何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一個神一般的人物,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運籌帷幄,最終幫助胤禛走向至尊之位。在封建王朝歷史裡,「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悲劇不斷上演,有很多一心輔佐主子成為帝王的人物,功勞顯赫卻落沒有好結局。那麼,鄔思道的結局又如何呢?
  • 雍正的帝王之術有多厲害,僅這三個方面就讓後人望塵莫及
    雍正皇帝是一位頗有爭議之歷史人物,同時也是一位「熱門」的歷史人物,他的皇位繼承、政治手腕以及暴斃身亡都是歷史爭議之「懸案」。然而,除了這些茶餘飯後之談資懸案之外,我認為雍正皇帝有很多更值得我們讀史人關注之處,例如作為一位領導人運籌帷幄之能力,這方面之學習更符合我們以史為鑑之讀史初衷。
  • 雍正王朝:胤祥為何向雍正建議,釋放胤禵?深通上意後的真情之舉
    面對雍正皇帝「他那個脾氣,又有誰能勸得了」的疑問,胤祥如此回應:人待人是無價之寶,只要我們能夠推心置腹的以誠相待,我相信他能夠回心轉意的!可誅殺年羹堯,既有舉朝上下的逼迫,又有年羹堯的自己作死,更有雍正皇帝對年羹堯種種有負皇恩之舉的無奈選擇。但不管如此,雍正皇帝到底背負上了誅殺功臣的罪名,而且經過皇八子胤禩等人的添油加醋,雍正皇帝幾乎成為了殘虐暴君、無道帝王。
  • 《雍正王朝》19年了,他演皇帝超陳道明,他前妻自殺,他倆去世!
    今天要說的這部劇,相信大家從演員的陣容就能夠感受到這部劇的強大,唐國強、焦晃、王繪春、王輝、杜雨露、杜志國等等都是實力派,這部劇就是《雍正王朝》。這部劇首播時間是1999年,距今已經19年了。這部劇毫無疑問是講述的雍正帝的一生。
  • 故宮出品帝王自拍照:全年無休的雍正,如何在閒暇時間取悅自己
    四爺近幾年來是真的收割了大波的人氣,幾乎每部大清古裝劇都喜歡拿他當主角,大概是九子奪嫡和他的後宮妃子間的故事比較多,總而言之,四爺雍正算是成了大清王朝最受歡迎的皇帝了。在這種四爺熱潮之下,許多關於雍正背後的趣事被挖掘出來,比如他那特立獨行的批閱奏摺的方式。康雍乾三代爺孫,都是好皇帝的典範,雍正在康乾盛世中承上啟下,他登位後勵精圖治,極其勤勞,在位13年,留下了數萬份奏摺,批語達到1000多萬字。
  • 雍正賞識一個打雜的,多大的官都願意給,然而他卻只要了從七品
    雍正皇帝的用人思路不同於清代其他帝王,在他眼中「人才」被重新定義,他知道要把天下治理好,最根本的就是要把人用好,至於如何駕馭臣下,雍正自有不同於其他帝王的高招。雍正認為,當官的若是不幹事或幹不了事,人品再好,也不過是個擺設,因此他的態度十分明確:「去庸才而用幹才。」因此在雍正一朝,清官並不受到歡迎,反而是那些能吏大行其道,而能吏中又有很多操守不可深信之輩,雍正皇帝倒是很能原諒他們身上的毛病。當然了要想成為雍正重視的人才,責任心也是很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