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朋喚友一起吃個飯,吃完逛逛街、看看電影、唱唱歌……這些都可以在一個地方完成,購物娛樂餐飲「一站式消費」是很多人對商業綜合體的體驗感受。
如今,消費升級已成為新主題,熱衷於購物的市民徐馨回想起,幾年前,自己消費時還處於「缺什麼買什麼」的狀態,現在則是「喜歡什麼買什麼」。「消費水平和檔次不斷提高,伴隨著城市大型商業綜合體的入駐,讓消費者更看重品位和個性。」徐馨說,身邊很多人也是這樣,生活起居的方方面面都在商業綜合體的推動下快速升級。
西寧迎來「商業綜合體」新時代
10月11日,正值周末,西寧萬達廣場內,休閒購物的市民成群結隊,市民王濤和家人已經在這裡「泡」了大半天。「我們一家人先在三樓吃了頓午飯,然後帶著孩子在兒童遊藝區玩了一陣,又陪愛人買了鞋子,晚飯又在那裡吃了四川火鍋,最後去超市把第二天的肉和菜買好了。」王濤說,吃喝玩樂一條龍,讓他節省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作為自駕遊熱度全國排名第四的熱門城市,也讓西寧消費市場迎來了更多的人氣。特色商業街成為眾多遊客的網紅打卡地。據對西寧市13家重點商貿流通企業統計監測,10月1日至8日實現商品銷售額1.8億元,同比增長2.2%。
不得不說,近年來,西寧逐漸迎來了「商業綜合體」新時代。以萬達廣場商業主力店、唐道637商業廣場、新華聯、新千購物中心等為代表的一批新的商貿流通項目已投入使用,星巴克、哈根達斯等一批知名品牌也入駐西寧,購物、娛樂、餐飲「全搞定」,業態多樣化與消費享受化的商業綜合體不僅改變了市民的消費方式,成為西寧市民的「新寵」,提升了西寧市的城市形象和作為省會城市的輻射帶動力。
如今,西寧市商貿流通業規劃定位以「一主、一新、四副」為主體的城區商貿流通布局已初步形成,一主指大十字-西門口商貿集聚區,城市商業主中心;一新指海湖新區,現代化商業新中心;四個商業副中心分別是城東區建國路商業副中心、城中區城南國際會展中心商業副中心、城西區力盟商業步行街商業副中心、城北區小橋大街商業副中心。
社區商業網點不斷完善
在西寧的一些社區、商圈,大大小小的便利店不斷落地,在便利店所輻射的幾公裡範圍內,提供著一站式生活所需服務。
張亮是一名普通上班族,搬到南山路21號院已經4年多時間,小區外面的門店換了一撥又一撥,寧食新心樂成了為數不多一直存在於家門口的便利店。這個面積並不太大的便利店,成為他和家裡人經常光顧的地方。
「政府發放的電子消費券都可以在這家店裡使用,在家門口就能使用電子消費券,實在是太方便了。」張亮說,社區商業網點滿足了市民家門口購物的需求。
經濟的發展既帶給市民便利的生活環境,又帶給市民獨特的購物體驗。這其中,西寧市打造的15分鐘幸福生活圈,讓市民出門15分鐘就能享受高品質生活,有效保障和改善了民生。
「平時常和親朋聚會、就餐,生活圈的擴大和提升讓我感受到了城市的發展和生活的美好。」市民劉先生說。
今年,15分鐘幸福生活圈的美好藍圖正逐步變為現實,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和新時代幸福西寧建設實現新發展,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
不僅如此,近年來,西寧完善社區商業網點配置,在全市社區建設品牌連鎖便利店,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提升了社區服務功能,完善了社區配套服務內容,為居民提供了更豐富的智能化新型零售服務模式。
據統計,西寧市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商業網點48個,其中:購物中心6個,百貨店8個,大中型綜合超市12個,專業門店5個,家居建材店5個,商品交易市場12個。
提升縣域商業中心功能
以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建設新時代幸福西寧為總目標,努力實現生態美好、經濟發展、百姓幸福的有機統一。在城市內部,一些細節的建設和變化也讓每一個西寧人津津樂道。
在探索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上,西寧正在努力促進商貿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中心城市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引擎功能日趨強化。整個區域規劃,以「文化提升、旅遊帶動、商貿集聚、會展引領」四大功能聯動發展,產業、生活、生態一體化推進。
其中,南川片區以國際會展中心等標誌性項目為引領,加快區域整體開發,實施元堡子溼地、新唐道等配套項目,優化文化、旅遊、商貿、會展功能布局,建設全省對外開放新高地。
魯沙爾片區堅持規劃先行,提升文旅產業園功能定位,完善景區配套服務設施,做強陳家灘特色文旅產業,建設全省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旅遊產業改革創新區,打造城市文化地標。
此外,西寧不斷提升縣域商業中心功能,構建以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橋頭鎮、湟中區魯沙爾鎮、湟源縣城關鎮為縣域商業中心,重點城鎮為縣域商業副中心,其他建制鎮和鄉所在集鎮、行政村為商業延伸網點的縣域商貿流通體系。
目前,大通縣加快商業步行街、商業綜合體建設步伐,朔山大酒店、中心市場一期、花兒步行街等新建項目已建成運營。湟中區不斷提升魯沙爾鎮商業步行街、農家樂、民族工藝品、綜合超市為主體的商業中心,引進蘇寧、國美、寧食、華聯等大型商貿企業,形成了以「八瓣蓮花文化產業園」為特色品牌的縣域旅遊文化集散基地的商業集聚區。湟源縣加大商貿設施建設力度,逐步引進華聯、蘇寧、國美等大型商貿企業,形成以丹噶爾古城為中心的特色餐飲小吃、民族工藝品、名優特產品步行街和以南大街、建設東路為輔的涵蓋生活超市、家電商場、連鎖餐飲、品牌服飾等業態的商業區。(西海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