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夏天的某日,我隨班得瑞的輕音樂放逐井岡山。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星星之火的發源地,紅色的聖地。它的名字聯繫著許多人的感情心弦,一首井岡山的歌,一幅井岡山的畫,一張井岡山的照片,都會有力的撥動人們心中琴弦,激發起對井岡山的神往之情。然而它又是一塊自然美的聖地,是山雄水奇的聖地,是綠耀霧幻的聖地,是純淨高潔的聖地。它那氣勢磅礴的黃洋界雲霧,險樂交織的五潭十八瀑的龍潭,寂靜幽深的綠海森林…… 都給人以美的灼耀,美的震撼,美的極致。班得瑞樂團來自「世界花園」的瑞士,樂團製作的音樂具有為心靈洗滌灰塵,為暗夜點亮燈光的效用。那能量化身為鑽石顆粒狀的瑞士陽光,夾帶著一段段精緻堆疊的樂句,不斷撞擊沉寂已久的靈性。於是你能重新完成更多生命所交付的課題,在處身周圍搭建起你自己的仙境。
二
我現在正處在仙境中,井岡山為我搭建的仙境。汽車盤旋著上山,迎接我的是各色各樣的植物群落組成的綿延起伏的綠色王國。這奇特的綠色,是鋪天蓋地、無處不在,是撲面而來、伸手可及,是青翠欲滴、充滿靈性,是春夏秋冬四季常青不衰,綠得鮮嫩,綠得耀眼,綠得醉人,綠得使人眼明心動,周身舒泰。就連天上的雲霞、地上的小溪,天地間的空氣,我敢說,也是綠的。那漫山遍野的竹林,展開寬寬的碧葉,挺著淡綠的竹竿,以鬱鬱蔥蔥的潑辣,默默地裝扮著山的美姿。那拔地參天的杉樹,舒展展地迎著藍天,形成威武雄壯的陳列,從山根一直布到山頂。那造型奇特的松柏在危石累累的險崖上,盤旋著它堅實的根脈,挺立著鐵一樣的主幹,臨危不懼,泰然若定……綠杉、綠松、綠竹、綠柏、綠草、綠槐、綠梧桐……還有各種各樣不知名的喬木和灌叢,密匝匝,綠蓬蓬,喜洋洋,只管在山谷裡自由生長,竟相崢嶸,恣意繁衍它們的家族。它們以各自旁斜逸出的枝葉,統治了這兒的空間,它們以各自盤虯錯結的根須,壟斷了這兒的地面,致使山路被擠成一絲細線,在森林中鬥折明來,蜿蜒伸展。陽光,從枝葉的縫隙間漏灑下來,在鋪滿落葉的小路抖幾點光影,給行色匆匆的旅人綻放幾朵金花。
進入景區,仿佛進入《幽谷深處》,一種天然的清幽,綠的活力,迷人的野趣,清晰、自然的空氣撲面而來。這裡剛下了陣雨,雨水在樹葉上、草棵上、野花上,聚成一團團,一串串,一滴滴,往地下滴落。我發現,那一顆顆晶亮的水滴,竟也閃著翡翠一樣的寶光。而俯身下看,腳下那銀蛇般穿澗而過的泉水,澗下那急湍奔流的河水,也像流動的碧玉,溶化了的綠水晶。細雨過後,剛剛轉晴的天,忽然又漫上濃厚的雲霧,雲霧從峽谷向上升騰,在太陽光的照射下,也都嫩汪汪閃耀著一層綠的光波,像美玉罩著層綠紗,水晶染了明綠。這綠雲,綠霧,又把層層疊疊的峰巒,用古樸的墨綠,沉靜的湖綠,明麗的翠綠,皎潔的粉綠,直到淡淡的像一層水一樣的微綠,畫出條條虛線,抹成一片一片影子,使得這些山峰,遠遠近近,飄飄渺渺,忽隱忽現,越發變幻不定,涵虛幽深得引人神往遐思,美不勝美。一路走來,感受到井岡山主峰的綠,綠得宏偉、壯闊;水口山谷的綠,綠得深幽、剔透;龍潭幽澗的綠,綠得晶瑩、繽紛;筆架山的綠,綠得豐滿、妖饒;黃洋界的綠,綠得飄渺、磅礴……它們在各自迥異的美姿上,都閃爍著綠的光耀,綠的華美,綠的繁榮,綠的平和,綠的穩健,以及向未來無窮無盡漫延發展的綠的勃勃生機。綠色是生命的本色,它孕育了這裡的山,這裡的水,這裡的人們,還有硝煙瀰漫的往日。那壯美的往日,成為後人美好的追求。面對這氣勢澎湃、恢弘壯闊、淋漓盡致的綠,不由感嘆:綠得空氣都是甜的,空氣透明到能看見陽光的顆粒。
三
如果說綠色是井岡山的本色,水則是井岡山的血脈。井岡山的水,是山水交融,是水樹共生,是清泉疊瀑相映成趣,在五百裡井岡內,湖水、河灘、清泉、瀑布、小溪、細流,清幽澄澈,形態各異,遍布山林,溝壑,巖縫之中,大小不同,動靜相宜,有聲有色,蔚然奇觀。水口瀑布,是井岡山瀑布中最雄奇、最壯闊、最險峻的一個。我們鑽林入谷,穿山過坳,進入九曲盤旋的水口山谷,耳邊隱隱傳來陣陣聲響——像春雷滾動,像萬馬奔騰,聲聲入耳,不絕如縷。這就是落差一百三十多米的水口瀑布,與山巖、峭壁、亂石搏鬥的嘶裂聲音。來到瀑布的上遊,只見水流從山頂又仿佛從天上咆哮著、吶喊著,以銳不可擋的氣勢,閃電般向巖底衝去,激起千堆雪片,萬朵霜花,擊碎了深潭的平靜,並濺起億萬顆水珠,噴灑飛揚。樹木,顫慄了;山嶽,抖動了;連蟲鳴鳥唱、山風呼嘯、人們的尖叫聲,也被瀑布那雷鳴般轟隆隆的喧騰淹沒了。人在這裡如水珠樣渺小,不由感嘆大自然的魔力——此水只因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見。而龍潭瀑布又是井岡瀑布最多的一個,這裡有五潭十八瀑的壯麗景觀。進入龍潭,下到了一片密林中,四周是此起彼伏的蟲鳴和偶爾夾雜著幾聲小鳥的叫聲,還有絲絲縷縷的陽光穿過重重的綠葉撒落下來,泉水不時從腳下的石板路冒出,空氣清澈得撞擊心靈,帶來一陣陣無法平靜的悸動,心便隨緩緩的腳步流動。多寂靜的山林,但它並非無聲。一陣譁譁的水聲從遠處傳來,尋聲而去,跳上巨石,屏息仰望,巖石嶙峋的山巔上有一個裂開的山口,一股巨流從峭拔突兀的山口呼嘯而下,像掙脫羈絆的銀龍,落到近百米的深潭裡,發出雷鳴般的吼響,風力把崖岸上的灌木掩伏在地,氣流掀起人們的衣襟、吹亂人們的頭髮,一個半月形的深潭就在腳下——碧玉潭。當陶醉在這潔淨清涼的世界,驚嘆大自然的魅力之際,忽然發現,這碧沉沉的潭水在移動,在前進,在衝破怪石巖障向著遠方奔去。順著這股洶湧的水流追溯下去,依次出現了掩映在一片深邃幽谷裡的鎖龍潭,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珍珠潭,被分成數股奔瀉而下的擊鼓潭,楚楚動人、輕歌曼舞、翩翩而下的仙女潭。這五個深潭,是潭潭相連潭潭有瀑,瀑瀑不同,潭潭有異,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潭水清澈透瑩、碧綠如玉,陽光在這裡變換著顏色,空氣清冽得使人迷醉。我沉迷在這天籟中不敢吭聲,生怕聲音汙染這裡的潔淨。 井岡山的溪水,從山腳一直流向五百裡外的世界。在溪水上漂流是最刺激、最愜意、最驚險的。登上皮划艇,穿好救生衣,抓緊護欄,皮划艇像一支離弦的箭在時深時淺、時緩時急、時驚時險的溪流中跌宕起伏,隨波逐流。溪水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像幾萬面不規則的鏡子拼湊在一起。有時又像一匹光潔如銀的綢緞,不停地飄動。我們在銀緞上滑行,越過亂石嶙峋的峽谷,衝過落差巨大的激流,轉過狹隘的水灣,來到一段寬闊的水面上,懸著的心也寬闊平緩起來。這時如拿起水槍打仗,十幾條水柱交織在一起,借著強烈的日光,編織出一道道絢麗的彩虹,人在彩虹中喜樂的倩影,瞬間,幻化為格林童話中的仙境。泉水在井岡山無所不有,山凹中,懸崖邊,茂密的灌木裡,峭壁上,草叢裡,到處都有。來到硃砂衝,沿著峭壁而行。一路飛崖懸石上水滴墜落,濺起的水珠在密林中透過的陽光照射下,赤、橙、黃、綠、青、藍、紫,形成一道道彩虹,像是一個大自然的珍珠展,光澤奪目,令人應接不暇。再往前行,山巖下的石溝裡,流著一脈細流,不見蹤影的水珠在此顯露了行跡,細流兀自向低處流,行色匆匆,因其細微,不聞汩汩的泉聲,不見激濺的水花,過不多遠,便以倏然消逝,滲入石隙,透入樹根了。有的石壁上凝不成水珠,潮潤潤一線直流巖底,匯入泥土中。井岡山主峰,高聳入雲,峭壁懸崖隨處可見,參天大樹佔滿可用之地,一些常年生長的老藤橫亙在僅能一人通過的石階,灌木和小草在面積不大的泥土和夾縫中生長著。它們的「嚴密包圍」使得山中常年見不著陽光,再加上雨露和潛水的滋養,使這些植物終年溼潤,水分飽和。於是,小水珠從石縫中溢出來,從草叢裡露出來,從藤條上滲漏出來,從頭頂的峭壁上掛下來,從樹葉上抖落下來,或滴珠,或一線,或幾綹,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又無影無蹤。 但當你細細聆聽,這些水卻蘊藏著美妙的旋律,那柔曼如提琴聲的,是從草叢中淌過的小溪;那清脆如琵琶聲的,是從石縫間漏下的滴泉;那雄渾如銅管齊鳴的,是激流直下陡壁的飛瀑。叮咚、滴噠、譁譁、隆隆,時輕時重,遠近高低,各自發出不同的音響,匯成班得瑞的《藍色天際》,沉醉在自然音樂帶給我們的世界。我的心神已融於井岡山的水中,隨水而流,隨水而遊,遊遍了井岡。又好像泉水汩汩濾過我的靈俯,衝走了汙垢,留下了深情,引我遐想。我完全陶醉於井岡之水的歌唱聲中。
四
雲霧是井岡山的靈魂 。巍巍井岡山,常年雲霧繚繞,形成別具風雅的井岡雲霧。井岡雲霧有團雲、波浪雲、魚鱗雲、跑馬雲、還有奇特的瀑布雲……雲霧飄來,時而像高山流水,飛瀑狂奔;時而像海浪滔天,波濤洶湧;時而像彩帶纏山,飄飄欲仙;時而雲走霧散,山林如洗,風景如畫,千變萬化,好一處人間聖境。清晨,一陣薄霧映出朝霞萬朵。赤橙黃綠青藍紫諸色在濃霧中隱約可見,各種美的圖案在雲霧中展出,顯示出大自然的功德。瞬間,只見那太陽從雲海中一躍直上藍天。這時,太陽的光芒直射這雲海之中,茫茫雲海隨風遊動,消失在天際之中。雲海如遇夕陽西斜,雲海之上便會放出萬道金光,隨即而至的是紅霞滿天。雲海中的朵朵彩雲時而變成「嫦娥奔月」,時而變成「武松打虎」,時而變成「王母娘娘拜壽」,時而又變成「觀音坐蓮」……構圖別致,生機盎然。黃洋界雲霧是五百裡井岡雲霧之冠。它浩如煙海,跨湘贛兩省,雲層之深達千餘公尺。一到黃洋界便包圍在白霧茫茫中,猶入仙界,白煙滾滾,一望無際,偶爾在雲海中露出點點山峰,仿如東海瀛島。不由想起李白「登高壯觀天地間」的詩句,頓覺胸懷無比開闊,大有天下奇觀盡收眼底之勢。人在雲中行,明明踏在地上,又像踩在雲裡。恍恍惚惚的,似乎正在「羽化而登仙」,又似乎雄鷹在翱翔,我跌落在「印第安之夢」中。鑽出雲霧,登上山頂,只見白茫茫的雲海,直接天邊,在那兒顯出一條淺藍的邊幅來。多麼遼闊深邃的雲海,千山萬壑都不見了,只有左邊五指峰,右邊鵝峰,隔海相望,像是從天宮裡跌落下來的兩塊翡翠,鑲嵌在潔白柔和的絨氈上。風雨來臨,團團簇簇的雲浪,湧上瀉下,舔天吞嶺,好雄偉的氣概,像有巨人在海底奮力攪攬,直感到腳下在浮動,在傾斜,雨水傾盆而下……漸漸地,雨過天晴,雲煙消逝,雲海深處,這裡那裡,露出大大小小的山峰,金色的陽光直瀉而下,像一束束絢麗斑斕的光柱,畫圖般的鋪展開來,煥發奪目的光彩。真謂「黃洋界頂天立地,一日多變似神仙。眼望雲霧似大海,頃刻消逝大晴天」。筆架山雲霧是井岡雲霧構圖奇麗的另一勝境。登臨此地,便可看見朵朵雲團在臺灣松的林海中飄蕩,在十裡杜鵑林中徘徊,在竹林中竄遊。每當臺灣松的樹梢暫露在雲海之上,似萬隻小船漂泊其間,恢弘壯觀。而幾十裡長的懸巖峭壁便成為雲霧的萬裏海疆,任其風雲搏擊,在這風雨濃霧的撞擊下,形成了「孔雀巖」、「人面巖」、「海螺峰」等各種形態獨特的英姿。雲霧在十裡杜鵑花中纏綿,映照出迷惘、妖嬈、神奇、瑰麗的雲霧花來,使滿山的杜鵑花更加豔麗多彩,眼前的彩雲、霧霽也幻化為朵朵杜鵑,霎時,變成了一個夢幻的樂園,錦繡的天地。
五
其實,構成井岡山的不僅僅是綠、水、雲霧,還有那濃鬱鄉情的高山田園,純樸熱情的井岡人民;還有那波光瀲灩的挹翠湖畔,絢麗奪目的十裡杜鵑;還有那朦朧夏夜,茨坪秋色,雪松冬景,仙口溫泉;還有那革命遺蹟,烈士陵園,朱毛舊居,紅軍醫院……是的,井岡山是紅色的,然而,它也是碧綠的,湛藍的,金黃的,潔白的,幽靜的,高潔的……它那雄、險、秀、幽、奇的姿貌,把你帶進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這個世界展現的是人間仙境般的美妙。仙境,童話世界已給我超力的想像——假如我是公主,會怎樣?無法設想。山東有個蓬萊仙境,這仙境是光線折射產生的奇異幻景——一種物理現象。電視上演的《天仙配》、《白蛇娘子傳奇》讓我們看到了「仙人」,仙人從天上來,凡人能成仙?陶源明的《世外桃源》,是那個時代人們嚮往的聖境,只是後人早已實現了這種男耕女織,人人有田種,有飯吃的歡樂圖景。浙江有個瑤琳仙境,是個石灰巖的大溶洞,但它缺少生命的本色——綠。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應算是人類最初進入仙境,可惜好景不長,被驅逐了伊甸園。班得瑞的音樂,給人們營造了從未有過的音樂仙境,這種仙境僅住在人們的耳朵裡……而井岡山,給你構建的不僅是視力、聽力、味力,感覺、觸覺、嗅覺上的愉悅,而是心靈、魂俯、胸襟得以蕩滌、以慰藉。在這裡,我看過最清的水,摸過最涼的石,聞過最綠的樹,沐浴過最溫暖的夕陽,淋漓過最溫柔的雲霧,品嘗過最甜的空氣。在這裡,阿爾卑斯山低下了高傲的頭顱,墮落的靈魂得到拯救,連鬼神都釋放出善良的笑意。這是一塵不染的世界,來自井岡山,像人之初來自母腹——純淨、質潔。這是飄渺、空靈的世界,來自井岡山,像仙女來自天空——夢幻、輕舞。這是遼闊、深遠的世界,來自井岡山,像外星人來自宇宙——迷茫、深邃。這是一片無比純淨的土地!這兒留著人類最原始的靈性與秀美!我深深的醉了,醉在雪萊的雲雀、濟慈的夜鶯歌聲中。醉在王維的山居秋暝、東山魁夷的聽泉邊。醉在羅伯特.瓦爾澤的林中、張秀亞的霧裡。醉在鄭板橋的詠竹、袁鷹的井岡翠竹旁。這裡是如此的新鮮、純潔,新鮮純潔得讓我不忍也不敢去觸摸。經不住它款款深情的誘惑,沒有軀殼的靈魂在井岡山漂浮、高飛,飛越那無垠的水平線。生命之泉在心中輕輕的、輕輕的流著、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