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榜單中,江蘇太倉位列第七!這座城市,到底有什麼厲害之處?
1、極具發展活力
太倉是長三角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之一。近年來,太倉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等國家戰略機遇,突出高質量發展導向,高質量建設臨滬科創產業高地、臨江現代物貿基地、現代田園城市樣板、中德合作城市典範,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激發轉型發展動能,做優整體發展環境,全力推動「高鐵、高校、高層次人才、高質量項目」在太倉交匯疊加、融合互動,加速太倉駛入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根據太倉市統計局數據,2018年,太倉市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330億元,同比增長6.8%。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太倉被譽為「中國德企之鄉」,2008年,太倉被國家商務部和德國經濟部授予中國首個「中德企業合作基地」,也是全球第8個「德國中心」。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在太倉落戶的德資企業眾多,年工業產值很高。
通過學習借鑑德國在生態環境建設方面的理念、做法,太倉以政府引導、項目招商、合作舉辦等形式,探索先行先試,推動相關環保技術、理念、舉措在城市建設管理中的實踐運用,打造中德合作典範城市。
在英國勞氏日報發布的2018年全球100大貨櫃港口榜單中,太倉港躍居全球百強貨櫃港口第31位,比上一年度上升4位。
服務長江經濟帶,太倉港的樞紐地位進一步確立。太倉港加強與江西、安徽港航企業合作。太倉港與上海港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兩港將在做大江海中轉平臺、深化資本合作、加強口岸合作、加快對接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方面加強交流聯動,加快推進長三角港口一體化發展,全方位提升太倉港發展能級和服務區域經濟的水平。近年來太倉港口軟硬體不斷完善和提升。
2、受益「長三角一體化」
「長三角一體化」大家已是耳熟能詳。《上海2035年城市總體規劃》明確提出,轉變城市發展模式,要牢牢守住人口規模、建設用地、生態環境、城市安全四條底線。四條底線無一不在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控制。控制上海人口,控制建設用地……環滬地區將成為承接上海人口外溢,經濟起飛的地區。上海的發展,離不開周邊城市的支撐,上海的發展,也要帶周邊城市一起飛。
太倉,作為長三角區域內與上海直線距離最近的城市,將更加直接地享受區域優勢資源整合帶來的發展紅利,促進太倉城市發展升級。
優秀的地理區位為滬太兩地深度合作創造了天然條件。在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時代背景下,太倉以協同發展、深度融合為重點,努力把太倉打造成臨滬科創產業高地,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轉型。
產業對接,交通先行。太倉正在加快構建以公路為基礎、鐵路為支撐、水路為紐帶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努力打造江蘇進入上海的又一重要樞紐節點城市。
近幾年,隨著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實施,太倉到上海的省際道路逐步打通了。太倉將接連迎來太倉站和太倉南站兩個高鐵站點,接入上海樞紐。未來,太倉與上海等長三角城市之間的交流互通將進一步加強!
以「現代田園城、幸福金太倉」為目標的太倉,作為發展潛力股城市,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未來前景無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