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和太倉,為何一心想加入上海,而不願留在蘇州?

2020-12-08 凱樂看世界吖

崑山和太倉,為何不願留在蘇州,一心想加入上海?

江蘇是我國名副其實的強省,更是被廣大網友們戲稱為「蘇大強」,全部地級市均躋身百強這樣的成績,也真心不容易。

可能說起江蘇,人們最先想到的都是蘇州、南京亦或者無錫這類城市,但需要知道的是,該省的縣域同樣十分發達,好比崑山和太倉就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崑山,多年來先後榮獲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還在全國綜合經濟競爭力中排在第一名,且全國製造業百強縣中同樣高居首位,所創下的經濟總量足以令不少地級市感到汗顏。

反觀太倉,同樣可圈可點,曾經環滬一帶的縣城中,向來有一種說法叫做:金太倉、銀嘉定、銅常熟、鐵板吳江、叫花崑山,可以說,過去就連崑山都無法與太倉相提並論。

其實這兩大縣級市,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均出自蘇州,而且與上海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由於上海房價過高,不少外地打工者都會在崑山購房,甚至上海的地鐵都修到了崑山家門口,從一定角度分析,崑山和太倉,如今似乎已不願留在蘇州,一心想加入上海。

蘇州能成為最強地級市,自然與崑山息息相關,而崑山呢,最大的依賴又不在蘇州,而是上海,再者不少兩地的居民,對蘇州也沒有太多歸屬感,要知道太倉的市民卡上海能用,蘇州不能用,這就很尷尬了,如果未來真能併入上海的話,對自身的發展來講,也自然會是好事。

當然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那麼對此,大家都有哪些看法呢

相關焦點

  • 崑山和太倉,為何不想留在蘇州,一心想加入上海?
    導讀:崑山和太倉,為何不想留在蘇州,一心想加入上海? 帶你日行三千裡,吃貨相見泯恩仇,RR帶你看世界,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靠臉吃飯的小R。
  • 為什麼崑山和太倉不想留在蘇州,一心想加入上海
    上海是中國發展最好的城市,上海對很多人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上海周邊的城市,都慢慢地融入上海的城市圈,有的還想加入上海。作為與上海相鄰的縣,崑山和上海的關係就像是燕郊和北京的關係,很多在上海工作的年輕人,為了節省生活的開支都會跑去崑山的花橋鎮買房或者租房,因為上海的地鐵已經修到了崑山的家門口。崑山和太倉作為蘇州的縣,這麼多年以來一直想加入上海,不想留在蘇州,這麼做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 如果崑山太倉併入上海,蘇州該如何應對
    在精兵簡政和城市一體化的大背景之下,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對行政區進行優化,為經濟發展做充分的準備。去年年初濟南和萊蕪合併之後,讓人看到了地級市之間合併的可能。上海作為中國的直轄市,為了進一步補充自身的實力,也有擴容的需求,在上海眾多目標中間,崑山加入上海的可能性最大,崑山、太倉已經和上海深度的融入在一起,很多在上海上班的人,都在花橋買房或者租房。崑山和太倉是蘇州的經濟支柱,如果他們併入上海,那麼對蘇州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損失,那麼到時候蘇州該如何應對呢。
  • 常熟升地崑山太倉併入上海?「肢解」蘇州論為何層出不窮
    常熟升地崑山太倉併入上海?「肢解」蘇州論為何層出不窮?一種觀點認為,蘇州就是靠著下轄縣,蘇州市裡的大企業九十年代就敗光了,沒有4個十強縣,蘇州什麼都不是。,現在崑山也是省管。就清朝時期蘇南五府來看,無錫三縣是原來常州的,金壇溧陽是鎮江的,句容是南京的,張家港大部分是江陰的,太倉是直隸州,較現在都有很大區別。誰又能保證末來常熟不會升地,崑山太倉不會併入上海?
  • 上海周邊太倉、崑山、蘇州、嘉善和平湖哪個未來更有潛力
    上海,中國經濟的領頭羊。在這頭羊的帶領下周邊的城市受益也頗多。比如蘇州、崑山、太倉、嘉善和平湖。這些城市與上海直接接壤,受到上海經濟發展和人口的外溢,發展相較於其它城市更為迅猛。那麼作為外來人口如果沒有條件在上海置業的話,周邊的這些城市也是不錯的選擇。下面我們就這幾個城市的發展來做比較。
  • 毗鄰上海的太倉為何與崑山相差那麼多?甚至被海門反超
    在毗鄰上海的幾大縣級城市中,人們往往首先會想到的崑山,一個理由就是崑山發達。崑山已經連續幾十年處於百強縣首位,即使是江陰,也只能為例其後,在2019年崑山GDP總量達到4045.06億元,如果放在地級市中,超過了省會城市太原,僅次於貴陽,處於全國第58。
  • 大美太倉,我想一直留在這裡
    或許一番了解之後,你也會想留在這裡!,是環抱著蘇州的一座海港。如今,一切都在發生巨大的改變,下一個「上海」正在騰飛。如果可以,我願意留在太倉,留在她花開漫天它用它的堅韌與奮進為這座城市增添一分又一分光輝如果可以,我想一直留在太倉
  • 為什麼崑山寧願留在蘇州,也不願意加入上海,看完就明白了
    在中國的城市格局中,上海絕對是站在金字塔頂尖的城市,很多人都嚮往去上海發展,如果能在上海買上房、成為上海人,是很多在上海打拼的人一輩子的夢想。崑山作為蘇州的經濟強縣,這麼多年以來一直和上海走得很近,憑藉著分流上海的發展紅利,取得了快速的發展。而且關於崑山加入上海的討論也一直有。上海的地鐵已經修到崑山的家門口,很多在上海工作的人都在崑山買房,儼然把崑山當做了上海的一部分。
  • 比不上崑山?上海半小時經濟圈,太倉要開始崛起了!
    在我國,說到大城市的輻射能力,上海必定榜上有名。「上海周邊」這一詞,仿佛自帶魔力,周邊的崑山和嘉興,都在其中獲益良多。要說上海周邊競爭力最強的那個縣,連續霸榜百強縣十年的崑山,名副其實。連上海地鐵都修到崑山了,還有什麼理由發展不起來?
  • 蘇州又將迎來一條新地鐵,連接新區和崑山,可直達太倉
    在2019年,蘇州的GDP是19235.8億元,實力僅次於重慶。雖然實力很強,但內部的建設依舊在不斷進行。現在是正是快速發展的時代,很多城市都在加緊建設高鐵和地鐵,尤其是網際網路經濟逐漸成為主流,網絡和交通對於一個城市的發展變得更加關鍵。蘇州的基礎設施本身就十分完善,境內已經有5條地鐵線正在運行,總長度有166千米。
  • 崑山的命運會是哪個,蘇州崑山區or上海崑山區?
    話說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上海提出把崑山劃給上海,當時中央已經同意,但江蘇不肯又不能違背中央的意思,所以採用折中辦法,崑山不給上海 把太倉劃給上海,當時不知道上海哪個一把手腦抽,拒絕了江蘇的建議,然後這事就不了了之了,據說那會崑山人民興高採烈,終於變成上海戶口了(待遇不一樣),
  • 崑山常熟張家港太倉,誰是蘇州並區的天作之選?
    相信除了蘇州別無二家。經濟上長年壓省會南京一頭,穩佔江蘇龍頭老大地位。可以說蘇州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城市,它的野心不僅僅在於只甘當江蘇老大,它還想在全國城市排名中能夠有所突破,城市排名向前更進一步。不過,蘇州想要有更大突破,或許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撤市並區。
  • 江蘇或被上海「分走」一地,崑山「有點慌」,蘇州「傷心不已」
    同時,江蘇也是我國多個省中唯一一個在全部地區中名列百強的省份,並且有多個地區和城市名列榜首。再加上大家比較熟悉的蘇州,不只是歷史名勝,即使其經濟價值在2019年達到19235.8億元,也能很快超過兩萬億元的生產值。
  • 崑山:上海和我關係這麼好,蘇州你就成全了我吧!
    崑山和上海的關係相比於中國其他的縣城,崑山沒有什麼特別的,最亮眼的就是它和上海的關係,上海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龍頭,相比於北京來說,上海的面積要小得多,而上海的地理位置卻比北京優越得多,政策上上海雖然比不上北京,但比其他城市還是好太多,所以上海越來越大,產業轉型,產業外溢。
  • 蘇州又在修建一條新地鐵,串聯新區和崑山,可直達太倉站
    一輩子是場修行,短的是旅途,長的是人生,旅行能讓你遇到那個更好的自己對於蘇州來說,相信大家對這裡並不會感到陌生,早在古代的時候就與杭州齊名,被大家稱為「人間天堂」,而從古至今,眾多的文人墨客就對這裡讚賞有加,而如今,蘇州的經濟發展也非常強勁,2019年的經濟總值不僅在省內排名第一,而且在我國的眾多城市中位居第六,僅次於重慶的經濟,GDP達到19235.8億元。
  • 蘇州上海,新增一條地鐵明年開工!嘉閔線太倉段項目正式發布
    此次推介會上公布嘉閔線將向北延伸至太倉境內,實現與滬蘇通鐵路換乘,並可與蘇錫常城際鐵路貫通運營,做到上海段和太倉段同步規劃、建設、運營! 軌交 蘇州軌交S1線 軌交S1線是連接蘇州市區、崑山和上海三地重要的交通聯絡通道,西起蘇州工業園區唯亭站,東至崑山花橋站,與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相銜接,全長41.25km,共設28座車站。
  • 在上海上班,想在崑山落戶,怎麼辦?
    很多小夥伴給小編留言說,畢業後一直在上海工作,但居住在崑山,現在想把戶口安在崑山,怎麼辦?因為崑山目前的政策要求人才引進必須在崑山工作一定時間,那麼有沒有辦法落戶暱?小編就來告訴你,首先你居住在崑山就要提前在崑山居住所在地辦理居住證,因為人才引進提交材料裡面需要居住證,
  • 太倉,為何在整個蘇南地區如此低調?
    一說起太倉,很多人馬上會說,那可是鄭和下西洋的出發地。但要是問起太倉具體位置在哪?很多人會一臉懵,大概是在海邊的某個地方吧。要是再跟他說,太倉可是和上海無縫對接的。對方肯定會瞪大眼睛說,那太倉應該很富吧!
  • 去掉張家港常熟崑山太倉4個轄縣,蘇州市區經濟真的很一般嗎
    去掉張家港常熟崑山太倉4個轄縣,蘇州市區經濟真的很一般嗎?一種觀點認為,1983年,費孝通提出了「蘇南模式」,江蘇省內各種利好都給了蘇南,所以才有了80年代蘇州開始發展的動力,不過發展了幾十年也不過如此。
  • 最有可能併入上海的不是崑山,而是這兩個縣
    上海作為長三角的的核心城市,它的一舉一動時時刻刻都能引起人們的注意。關於上海的合併之前有過很多的討論,其中討論最多的就是蘇州、啟東、海門、太倉、崑山等等,這些討論已經持續了十幾年,但是一直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唯一的作用就是讓房價變得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