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莫裡斯的紅屋(3)

2020-12-16 三聯生活

威廉·莫裡斯的紅屋(3)

2013-10-12 09:30 作者:李孟蘇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3年第41期

位於英格蘭肯特郡鄉間的紅屋(RedHouse)是現代設計之父威廉·莫裡斯(1834~1896)的故居。年輕的莫裡斯和他的藝術家朋友們共同設計、建造、裝飾了紅屋,藉以實現他們的藝術理想。紅屋也成為19世紀工藝美術運動的重要見證,象徵著世界建築向現代建築的轉折。

紅屋的結構圖

                                                   建築細節圖

把想像中的圓桌變成實物

紅屋體現了莫裡斯和夥伴們的志向,讓他們得以盡情享受藝術性地創作的樂趣。威廉·岡特說:「他們如同一個個堂吉訶德,頭腦中充滿了中世紀的騎士精神,充滿了奇特的探求和高遠的志向。」

在紅屋之前的19世紀50年代,藝術家們流行創辦手工作坊,用羅塞蒂的話來說就是像佛羅倫斯藝術家喬託那樣。莫裡斯結婚之際,他的藝術家朋友們也紛紛走進婚姻生活。藝術家的家庭生活需要是促成他們開辦作坊的最初動力——他們在市面上找不到符合趣味的家具。英國工業革命已經完成,流水線上的家具有維多利亞時代正統的審美觀,在藝術家們看來這類工業產品毫無藝術品位,醜得令人無法容忍,只有自己製作才能符合心中的夢想。他們秉承圓桌騎士的精神來製造家具,岡特說:「他們要把想像中的那個圓桌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要嚴格按照它在他們夢中的樣子製作,分毫不差。」1856年,莫裡斯設計了第一套家具,都是龐然大物,沉重無比,表面塗著美麗的彩漆圖畫,有但丁和貝阿特麗絲、亞瑟王傳說中的人物,以及莫裡斯自己寫的詩歌裡的場景。他還嘗試了掛毯、紡織品、瓷板畫等裝飾設計。

紅屋是一個整體的建築、裝飾方案,正是在紅屋之後,莫裡斯才邁出通往設計大師的步伐。建造和裝飾紅屋的過程,讓莫裡斯和同道們積累起實戰經驗,開始創辦企業,實現他們的工藝美術理想。可以說完成了紅屋計劃,工藝美術運動才真正誕生。對此,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前館長塞西爾·哈考特-史密斯爵士(SirCecilHarcourt-Smith)總結道:「新婚的詩人莫裡斯在羅塞蒂的影響下,希望為自己造一座住宅,但他與同時代格格不入的價值取向使他放棄了這一時期盛行的華麗風格,促使他特別去設計和製作室內裝飾品,以達到他所希望的效果。從這個出發點出發,才有了後來著名的『莫裡斯裝飾運動』。這個運動中出現了染色、機織、印花棉布、彩色玻璃畫窗、花紋掛毯等工藝門類,它們的方針都由莫裡斯在1861年確立,至今通行。」莫裡斯的設計確定了流行的風格,形成一種高雅的大眾趣味,他對純美的追求全方位影響了後來的設計。

莫裡斯有句名言:「不要在你家裡放一件雖然你認為有用,但你認為並不美的東西。」為實現自己的理想,1861年莫裡斯牽頭組建了「莫裡斯,馬歇爾,福克納聯合公司」(Morris,Marshall,Faulkner&Co.)。「致力於在繪畫、雕刻、家具和金屬的工藝探索,這一事件標誌著西方藝術步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評論家尼古拉斯·佩夫斯納在1936年的著作《現代主義運動的先驅:從莫裡斯到格羅庇烏斯》中寫道。在莫裡斯眼中,公司與中世紀的手工作坊無異,都是陶冶道德的地方,絕不能製作只為賺錢的便宜貨,而要把看得見、摸得著的日常家用器物當作一種信仰,為人們生活在其中的所謂「文明」樹立一個典範。莫裡斯還寄希望在改進設計的同時改變社會,1888年倫敦成立工藝美術展覽協會,「莫裡斯裝飾運動」被協會一位會員更名為「工藝美術運動」(TheArts&CraftsMovement)。「工美運動」抗拒工業化的大規模生產對藝術標準的降低,期望重新建立中世紀手工藝的價值;它主張藝術家從事產品設計,以實現技術與藝術的統一,塑造出「藝術家中的工匠」或者「工匠中的藝術家」。

公司很快憑藉革新的設計和出色的製造工藝有了聲譽。獲得成功的莫裡斯也變得成熟,他靠父親留下的遺產和家族銅礦的分紅過得富足、愉快,他感慨那真是「創造了很多新東西、許多閃亮的工藝瓷盤的快樂年頭」。

紅屋的生活也很圓滿。據1861年的人口普查表,紅屋裡住著「威廉·莫裡斯,27歲,畫家」,妻子、大女兒(二女兒1862年出生)、寄住的牛津大學學生,以及馬夫、廚師、女僕、護士四位傭人。伯恩-瓊斯評論紅屋「將住宅建設帶進了新時代」,它也改變了貝克斯裡赫斯。從1868年出版的地圖可以看出,此地已經有了商店、學校、教堂,發展為小鎮。

莫裡斯的家裡總是高朋滿座,談笑往來的都是藝術界、文學界的名流。朋友們坐火車前來,在最近的火車站下車,再坐馬車跑3英裡到達這處被玫瑰和藤蔓簇擁的鄉間住宅。這輛馬車也是莫裡斯給自己造的,韋伯設計,模仿的是中世紀一種手推售貨車,很適合做鄉間的短途旅行。主人熱情好客,在酒窖裡藏滿了美酒。朋友們猜酒行令,在草地上玩保齡球,有時候比賽摔跤,晚上要麼捉迷藏,要麼圍坐在鋼琴周圍唱英格蘭民歌,一切仿佛羅塞蒂為紅屋繪製的油畫《伊甸園》。但更像一場夢,很快就消逝了。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刊、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三聯生活周刊」或「來源:愛樂」。違反上述聲明的,本刊、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威廉·莫裡斯的紅屋(3)
    威廉·莫裡斯的紅屋(3) 2013-10-12 09:30 作者:李孟蘇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3
  • 威廉·莫裡斯的紅屋
    威廉·莫裡斯的紅屋 2013-10-12 09:30 作者:李孟蘇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3年第
  • 威廉·莫裡斯的紅屋(2)
    威廉·莫裡斯的紅屋(2) 2013-10-12 09:30 作者:李孟蘇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3
  • 威廉·莫裡斯的紅屋(4)
    威廉·莫裡斯的紅屋(4) 2013-10-12 09:30 作者:李孟蘇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3年第41期
  • 威廉·莫裡斯的紅屋
    19世紀英國設計師、詩人威廉·莫裡斯家安在何處?1859年,威廉·莫裡斯(WilliamMorris)和簡·伯頓(JaneBurden)在牛津結婚了。新婚夫婦很年輕,新郎25歲,新娘不過19歲。新郎長了一張寬厚和藹的臉和一頭蓬亂的捲髮,被他拉斐爾前派兄弟會的朋友們取了個綽號「託普茜」(Topsy)。
  • 威廉·莫裡斯的紅屋(2)
    威廉·莫裡斯的紅屋(2) 2013-10-12 09:30 作者:李孟蘇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3
  • 威廉·莫裡斯的紅屋(4)
    威廉·莫裡斯的紅屋(4) 2013-10-12 09:30 作者:李孟蘇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3年第41期
  • 設計大師 | 威廉·莫裡斯
    今天和大家聊聊一位設計師,他被稱為「現代設計之父」「現代設計的起跑點」,在歷史上是極其重要的人物,他就是: 威廉·莫裡斯 相信大家都對他設計的「紅屋」耳熟能詳。△紅屋 威廉·莫裡斯是現代設計史上思想與設計實踐都取得重大成就的人物,他不僅是設計師,還是詩人、早期社會主義活動家及自學成才的工匠。寫作出版了《地上樂園》《藝術與社會主義》《世外之樹》等著作,是當之無愧的大師。 一般來說,能成為大師級人物的人,童年開始就與常人不同。
  • 威廉·莫裡斯William Morris的印記
    正是如此用心的關注,讓「水晶宮」、「萬國工業博覽會」的關鍵詞陣容裡多了這位男孩的名字——威廉·莫裡斯(William Morris)。他就是後來的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領導人之一。莫裡斯出生在英國瓦瑟斯多的富商家庭,就讀於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學院,3年牛津生涯結束後威廉曾從事過短暫的建築工作。
  • 紅屋(red house)
    通俗地說,就是莫裡斯打算和女朋友結婚,得買套房子供小兩口住下。威廉·莫裡斯於1859年結婚,夫人是著名藝術模特簡·伯頓(Jane Burden)。小兩口結婚,自然是希望能有新房入住,但經歷了一番調查後,莫裡斯開始體會到了「買房難」。有趣的是,莫裡斯的難處不是錢,而是在當時的市面上,莫裡斯找不到能讓他滿意的住宅和配套家具。
  • 《中華文摘》文章:莫裡斯紅屋
    工藝美術運動的代表性建築有:魏布設計的莫裡斯紅屋和美國甘布爾兄弟設計的甘布爾住宅。     「紅屋」建成後,莫裡斯與幾位好友建立了自己的商行——「莫裡斯商行」 ,自己設計產品並組織生產。這是19世紀後半葉出現於英國的眾多工藝美術設計行會的發端。儘管莫裡斯與別人一道設計過家具,但他主要是一位平面設計師,即從事織物、牆紙、瓷磚、地毯、彩色鑲嵌玻璃等的設計。
  • 「圖案之王」威廉·莫裡斯,成就跨越百年的時尚
    作為這次運動的發起人,威廉·莫裡斯在設計上開啟了一種嶄新的藝術風格,一改維多利亞時代的流行趣味。接下來,隨小編一起走進他的「花花世界」一探究竟。▲威廉·莫裡斯最知名的設計圖案之一:草莓小偷(Strawberry Thief),圖片來源網絡「復古迷」為娶女神蓋婚房威廉·莫裡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出生於英國沃爾瑟姆斯託一個富裕的券商家庭,他一生有很多身份:著名的手工藝者和設計師、MMF公司創始人
  • 莫裡斯紅屋牆內現拉斐爾前派畫作
    該畫一直藏身於威廉·莫裡斯臥室衣櫃的後面。經過數月的去除塗層和牆紙工作,如今,這位藝術家婚房牆面的畫作盡現。這幅畫被認為是由他身為著名拉斐爾前派藝術家的朋友所作。紅屋牆面上的畫中人大小與真人相似,據信,其表現的人物為愛德華·伯恩·瓊斯、但丁·加百利·羅塞蒂、羅塞蒂的妻子伊莉莎白·西德爾、福特·馬多克斯·布朗和莫裡斯。
  • 「圖案之王」威廉·莫裡斯,成就跨越百年的時尚
    作為這次運動的發起人,威廉·莫裡斯在設計上開啟了一種嶄新的藝術風格,一改維多利亞時代的流行趣味。接下來,隨小編一起走進他的「花花世界」一探究竟。▲威廉·莫裡斯最知名的設計圖案之一:草莓小偷(Strawberry Thief),圖片來源網絡「復古迷」為娶女神蓋婚房威廉·莫裡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出生於英國沃爾瑟姆斯託一個富裕的券商家庭,他一生有很多身份:著名的手工藝者和設計師、MMF公司創始人
  • 莫裡斯紅屋牆內現拉斐爾前派畫作
    莫裡斯紅屋牆內現拉斐爾前派畫作莫裡斯紅屋牆內現拉斐爾前派畫作  一幅潛藏了一個多世紀的畫作在一次牆面修復中意外被發現。該畫一直藏身於威廉·莫裡斯臥室衣櫃的後面。  紅屋牆面上的畫中人大小與真人相似,據信,其表現的人物為愛德華·伯恩·瓊斯、但丁·加百利·羅塞蒂、羅塞蒂的妻子伊莉莎白·西德爾、福特·馬多克斯·布朗和莫裡斯。  據紅屋的經理詹姆斯·布萊斯林介紹,這面牆上的拉斐爾前派畫作具有國際重要性,畫中人物與銘文很難逐一理解。他決定發文尋求幫助。
  • 《中華文摘》文章:莫裡斯紅屋
    工藝美術運動的代表性建築有:魏布設計的莫裡斯紅屋和美國甘布爾兄弟設計的甘布爾住宅。     「紅屋」建成後,莫裡斯與幾位好友建立了自己的商行——「莫裡斯商行」 ,自己設計產品並組織生產。這是19世紀後半葉出現於英國的眾多工藝美術設計行會的發端。儘管莫裡斯與別人一道設計過家具,但他主要是一位平面設計師,即從事織物、牆紙、瓷磚、地毯、彩色鑲嵌玻璃等的設計。
  • 威廉·莫裡斯丨 英國最傑出的設計大師,一位不走尋常路的藝術人生
    今天我們要聊到的這位大神級人物,威廉·莫裡斯。他的頭銜有,工藝美術運動創始人,英國最傑出的設計師,被後人譽為「現代設計之父」。威廉·莫裡斯,1834年3月24日,出生於英國的沃爾瑟姆斯託。他的父親是成功的股票經紀人,家庭富裕殷實,屬於當時中產階級家庭。母親對小威廉的教育從小也抓得緊。14歲的小威廉就進入當時的名校莫爾伯勒學院進行學習(優秀)。
  • 威廉·莫裡斯——現代設計之父,他的設計一點也不現代
    威廉·莫裡斯19世紀最偉大的設計師之一, 出於改善當時英國設計過分裝飾的目的,他引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設計改革運動,這場運動發源於英國,影響波及歐美,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工藝美術運動。威廉·莫裡斯儘管莫裡斯擁有現代設計之父的頭銜,但是他的設計一點也不現代。
  • 威廉·莫裡斯丨 英國最傑出的設計大師,一位不走尋常路的藝術人生
    今天我們要聊到的這位大神級人物,威廉·莫裡斯。他的頭銜有,工藝美術運動創始人,英國最傑出的設計師,被後人譽為「現代設計之父」。威廉·莫裡斯,1834年3月24日,出生於英國的沃爾瑟姆斯託。他的父親是成功的股票經紀人,家庭富裕殷實,屬於當時中產階級家庭。母親對小威廉的教育從小也抓得緊。14歲的小威廉就進入當時的名校莫爾伯勒學院進行學習(優秀)。
  • 威廉·莫裡斯——現代設計之父,他的設計一點也不現代
    威廉·莫裡斯19世紀最偉大的設計師之一, 出於改善當時英國設計過分裝飾的目的,他引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設計改革運動,這場運動發源於英國,影響波及歐美,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工藝美術運動。威廉·莫裡斯儘管莫裡斯擁有現代設計之父的頭銜,但是他的設計一點也不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