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從「新」出發⑪ | 「智慧+」,應急救援新勢力

2020-12-21 長城原創

  採訪小分隊記者 郭甜肖 馬寧 李相伯

  現如今,「銅」牆「鐵」壁的地位正被「芯」「屏」「器」替代,「芯」就是晶片、「屏」就是顯示屏、「器」就是裝備製造及機器人, 「智慧+」正成為河北發展的著力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核心地位」「戰略支撐」這些關鍵的「定位詞」,一致宣示著此次全會對創新的高度重視。 

  當前,智慧消防已經成為整個消防產業的主流與風口,消防產業對於新技術的需求,也讓眾多科技企業加入智慧消防布局。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這個「智慧+」,「+」的是什麼?今天我們就去潤泰救援裝備科技河北有限公司,看看這家企業,如何給應急救援裝備插上「智慧」翅膀?

  潤泰救援裝備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銷售應急救援特種裝備,河北省唯一一家獲得消防車生產資質的高科技企業,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應急救援裝備工程研究中心等6個省級人才和科研平臺 ,研發出智慧消防車、消防無人機、消防機器人等10大系列40多種應急救援產品,實現了智能化、網聯化、集成化,其中危化氣體遙感探測系統及技術的應用填補了國內行業空白。

  11月12日,河北省省長許勤來到潤泰救援裝備科技河北有限公司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他要求加大研發投入,開展技術創新,提高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為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

  坐標一:你家有家庭應急包嗎?

  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來說,「家庭急救包」或許還是個陌生的概念。但從它的名字可以看出,這是一種家庭面臨突發危急情況時,供家庭成員避險自救用的救生或逃生設備。這裡所說的突發危急狀況,可以是地震,也可以是火災、煤氣中毒甚至是跌倒摔傷等等。

  依據不同地域的地理環境和各個家庭的實際需求,每份應急包裡的物品也不盡相同,快來看看這份家庭應急包裡的物件你們家都有嗎?

  就拿這一款多功能應急燈來說吧,它有10個功能呢。手搖1分鐘大約可以照明30分鐘,同時還具有聲光報警功能,也可當收音機使用。另外還有聲波驅蚊功能,自帶的USB接口可以為手機充電,還具有螢光功能,方便使用者夜間找到該產品。

  很多人可能有疑問,這些突發緊急狀況也許一輩子遇不到一次,卻花幾百元買一個「家庭急救包」放家裡,這不是浪費嗎?確實,我們可能一輩子都碰不到一次地震、火災,但一旦碰上,身邊又找不到急救或逃生的工具、設備,那麼就可能帶來一生的遺憾。換句話說,對於和生命安危有關的東西,我們應該多點「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的精神,每個家庭都應該精心準備一份家庭應急包,這樣才能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臨危不亂!

  坐標二:家庭發生火災怎麼辦?

  「家」向來都是人們避風的港灣,但火災卻無時無刻不在威脅著「家」的安全。較之公共場所的消防安全,家庭消防安全往往被忽視。當您的家裡發生火災時,您和家人能夠安全逃生嗎?一旦發生火情,您都知道怎麼做,去哪裡嗎?

  現在,跟著我們的鏡頭一起學習一下!

  坐標三:這款消防滅火機器人有多厲害?

  隨著社會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邁進,機器人漸漸進入各行各業,那麼有沒有消防機器人呢?

  答案是有。近年來,在我國的許多火災救援現場,已經出現了消防機器人,大大小小的消防「鋼鐵俠」亮相搶鏡。

  你看這款消防滅火機器人就顯得格外惹眼:機身通體鮮紅,高高昂起的炮管頗顯威武,炮臺後面強光燈和熱成像攝像裝置,像兩隻可愛的眼睛「炯炯有神」。

  「它不但顏值高,更是科技與力量的完美結合。而且,入圍了國際頂尖設計獎項——德國紅點獎。」該公司研發部部長郭建業介紹說,該款消防滅火機器人從防撞性能、防側翻性能,水炮管路結構、外觀結構上都有了大大的提升。

  其中關鍵參數水炮的射程達到了85米,水帶有效拖拽距離60米,爬坡角度達35度。而裝有北鬥定位系統的熱成像攝像裝置在穿透煙霧的強光配合下,能夠快速傳回各種救援場景下的實景圖像。

  郭建業告訴記者,在一些大型事故搶險中,機器人可以有效替代消防人員進入易燃易爆現場,不僅能減少消防員危險,還可以第一時間獲取更多事故現場數據參數,提高搶險針對性。

  坐標四:智能消防,了解一下!

  消防救援,爭分奪秒。然而,曾幾何時,傳統災情探測響應時間慢、受環境影響大、成本高、安全度低,救援決策困難重重。

  如今有了消防車智能救援終端系統, 這個問題就全部解決啦!

  「這是一款提高消防車實戰能力、提高執勤效率以及監控消防車動態參數的輔助系統,相當於給消防系統加上「大腦」,布下「末端神經」,工作人員可隨時通過監控大屏或手機APP進行監管,實時監測該消防車各項動態參數,自動預警報警,及時排查安全隱患。」郭建業說,「這個系統還支持與其他消防車進行實時視頻語音通訊,GIS導航地圖可查看附近水源地、消防救援力量,以及顯示火警報警地點,自動避開限高限寬擁堵路段,快速到達救援地點。」

  「『智能消防』的發展空間很大,未來面臨的競爭更加激烈,要做長久,我們應該將核心技術精細化,提升產品質量,充分擁抱高科技給應急救援產業帶來的便利,構建好安全物防、技防網絡,真正讓消防安全生產插上『智慧』翅膀。」該公司常務總經理張樹國說。

  安全即服務。當高科技來敲門,應急救援又多了一面「防護牆」。應急救援涉及到每個人,應急救援裝備不只是做產品,更是社會責任。

  科技企業用科技創新為人們帶來安全服務的同時,也見證著消防行業發生的改變與美好,把科技創新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產品與服務,去真正地解決問題,才是推動整個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相關焦點

  • 中京集團與山東新來電籤約暨應急救援站啟動儀式圓滿舉行
    中京集團與山東新來電籤約暨應急救援站啟動儀式圓滿舉行    慧聰消防網訊    CFIC2018中國消防安全產業大會註冊報名    2018(第十一屆)消防行業品牌盛會專家用戶評審       應急管理部的成立實現大救援體系頂端設計,促進「傳統消防」向「智能消防」的轉變,助力應急救援專業化、職業化、社會化和群眾志願者隊伍的建設與發展。
  • 河北曲周舉行大型商業綜合體滅火與應急救援社會聯動演練
    為貫徹落實省、市大型商業綜合體火災防控工作會議要求,切實加強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安全工作,有效推進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同時,檢驗全縣各部門應對大型商業綜合體突發事故的快速反應能力、應急處理能力和協調作戰能力。
  • 開啟智慧消防新徵程——聊城消防救援事業發展掠影
    11月6日,山東總隊組織全省各支隊主官和科室負責人來聊城觀摩學習消防救援站智慧營區、庫室設置、車輛裝備、隊站文化等正規化建設工作。  對聊城市消防救援支隊而言,改革轉制意味著換羽新生。  披上新的「戰袍」,如何在省消防救援總隊黨委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詞精神,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聊城市消防救援支隊將科技力量融入消防救援工作,推進「智慧消防」建設,隊伍建設和事業發展邁上了新臺階,整體工作實現跨越式發展。
  • 柳州開啟交通事故航空應急救援新模式
    接到救援求助,柳州交警監控指揮中心立即啟動航空應急救援合作機制,撥打4009-120-999金匯救援電話,並安排警力對事發地進行道路管控。待完成起飛準備工作,10分鐘後,金匯通航一架救援直升機到達柳州服務區,等候傷員。
  • 開啟新徵程:丹江口市消防救援大隊舉行新站揭牌儀式
    4月21日上午,丹江口市消防救援大隊在右岸水都大道新消防站舉行新站揭牌儀式,丹江口市政府、十堰市消防支隊、丹江口市公安局、應急管理局等相關負責人出席揭牌儀式,大隊全體指戰員參加揭牌儀式。
  • 富邦智慧「百城萬站」計劃啟動 首家應急救援站正式落戶石家莊
    社會城鎮化的進一步發展,使得住宅類建築逐年增加,社區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隨著人員住宅的高度集中和社區建築的逐年老化等原因,災害風險持續升高,這類區域一旦發生火災,初期的滅火救援極為關鍵,處置不當就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 2019大同航空應急救援展暨首屆中國·大同航空應急救援高峰論壇舉行
    9月7日上午,隨著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吉福的響亮宣布,藍天白雲下,一架架直升機騰空而起,呼嘯著飛往救災地點,各路救援人員熟練地進行各類專業救護操作,一場高規格、專業性強、行業矚目的航空應急救援飛行演練在大同北嶽機場上演,拉開了以「推動航空應急救援發展,打造區域應急救援聯盟」為主題的應急救援展暨高峰論壇活動的序幕。
  • 我國航空應急救援進步不小,但與發達國家比差距仍明顯
    「通用航空應急救援,因其靈活、快速、高效、施救範圍廣、受到地形影響小等特點,在救援、處置以及應急服務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 提高救援能力 築牢應急體系
    原標題:提高救援能力 築牢應急體系-中建科工巴新分公司急救知識培訓6月18日下午,中建科工巴新分公司主辦的急救知識培訓在星山廣場二期項目成功舉辦,培訓邀請分公司多個在施項目業主單位、合作單位及管理人員共計30人參加。
  • 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組織開展2019年應急救援綜合演練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劉輝)10月22日,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為「石家莊機場」)組織開展了2019年應急救援綜合演練。石家莊機場2019年應急救援綜合演練觀摩現場本次演練邀請到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進行督導,組長由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機場處項志華處長擔任,副組長由民航河北監管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高良成擔任,成員包括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和民航河北監管局機場處等多個處室的負責人以及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
  • CEIS2020中國應急安全(消防)產業峰會 破局開拓新未來
    智慧消防,是技術、是融合、是管理。原上海消防總隊總隊長、中國應急管理學會消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趙子新在《"智慧消防"與社會消防安全管理》分享中指出,智慧消防不是單純的新技術所能實現,而是將技術與人、事、物的融合,是一種全局、全面的管理,具有時代的緊迫性和必要性,並提供了實現的方法。
  • 新再靈雲梯正式登陸山東 共建智慧電梯管理新時代
    11月28日,由山東省特種設備協會主辦、山東新再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安全賦能 智享未來」電梯安全智慧管理高峰論壇在青島成功舉辦。要做好智慧電梯這件事,第一要做到狀態實時可知,第二要建立一個智能化和客觀的評價系統。新再靈CTO靳旭哲介紹,通過安裝在電梯內的傳感器、智能攝像頭,採集物理、視頻數據,在雲端建立算法和模型,雲梯能有效監測電梯運行數據、乘梯人行為和電梯運行環境,實現對電梯的實時檢測、困人自動告警和智慧應急救援,並對乘梯人的不文明行為進行監督管理,從而保障大眾的乘梯安全。
  • 全省航空應急救援培訓班開班
    全省航空應急救援培訓班開班 楊旭東周賽保陽衛國參加相關活動 來源:株洲日報  發布時間:2020-10-15 08:35:07  作者:羅欣  【字體大小:大中小】  10月14日,2020年湖南省航空應急救援理論與實務培訓班在我市開班。
  • 新時代應急人好樣子丨屢戰屢勝 果敢擔當——記南京消防救援支隊副...
    按總隊命令,何凱帶領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隊參戰指戰員緊急馳援。以往出發滅火,何凱從不告訴家人。但是那次,他破天荒地給父母和妻子打了電話。他沒有說前方的火情有多嚴重,只是告訴他們他出發了,去支援滅火了。他說,不是因為害怕才打電話,而是覺得還是要和他們簡單告別一下。在軍旅生涯中,他還沒有遇見過比那次更嚴重的火災。
  • 水東鎮:加強鎮村應急救援物資儲備 打通應急救援最後一公裡
    漵浦融媒訊(通訊員 周立文)為達到村級應急能力建設「三有」目地,根據「全災種、大應急」新要求,水東鎮政府在縣應急局指導下,為各村統一採購了一批應急物資。11月底,水東鎮社會治安和應急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先後對15個村(社區)應急物資進行配送,並協助各村(社區)完成物資入庫、擺放,確保應急物資儲備到位。截至目前,水東鎮共有專(兼)職救援人員200餘人,已基本實現鎮村兩級應急救援力量全覆蓋,確保災情「早預警、早轉移、早處置」,大大提升了基層防災減災能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 大唐電信應急通信裝備助推森林消防救援新應用
    12月2日,由中國林學會森林與草原防火專業委員會、中國消防協會森林消防分會、森林防火及裝備國家創新聯盟共同舉辦的第四屆全國森林消防裝備展暨應急救援裝備展在深圳開幕,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唐電信)憑藉「芯-端-雲」完善的產品體系,多維度展示了森林消防應急通信保障能力。
  • 省應急管理廳廳長王中丙:提升智慧科技應用 守好國家安全的「南...
    那麼,作為新成立的應急管理部門,在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中如何落實黨中央的要求?「智慧應急是在我國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新徵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歷史背景下,依靠科技創新推進應急管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戰略舉措,是順應新發展階段要求和智能化大勢、應急管理信息化的升級版,是助力安全發展的重要技術保障。
  • 練兵救援 盡責擔當——記國家水上應急救援重慶長航隊
    2018年 1月,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規範命名救撈公司為國家水上應急救援重慶長航隊(以下簡稱「重慶隊」),同月,救撈公司獲得全國「最美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集體」稱號。救撈公司不辱使命、盡責擔當,多次承擔國家和地方政府「急、難、險、重」任務,較好地履行了中央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為確保一方平安作出了重大貢獻,彰顯出最美搜救團隊魅力。
  • 惠民縣應急救援直升機停機坪建成並投入使用
    新建設的停機坪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君彩 濱州報導為積極應對自然災害和事故災難,全面提高應急救援效率。根據省安委會辦公室《關於建設直升機停機坪實施快速應急救援的通知》和市有關文件精神,惠民縣應急管理局靠前籌劃,積極對接上級有關部門,穩步推進應急救援停機坪建設工作。7月17日,位於惠民鑫誠現代科技示範園內的惠民縣應急救援直升機停機坪項目建成並投入使用。為了保證夜間正常使用,停機坪設置了泛光照明、邊界燈和航空障礙燈等助航設備,切實打造24小時「空中生命通道」。
  • 讓航空應急救援事業在中國起飛
    原來我們的航空救援主要在森林消防、海上救撈方面,大災大難面前軍隊的作用更突出。2018年國家應急管理部組建後,我國航空應急救援正在進行體系化規劃、建設,未來將實現救援隊伍的專業化、救援設施設備現代化,進而實現響應時間的逐步縮短。我相信,30分鐘的航空應急救援響應很快就能實現。問:對於我國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您有哪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