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小分隊記者 郭甜肖 馬寧 李相伯
現如今,「銅」牆「鐵」壁的地位正被「芯」「屏」「器」替代,「芯」就是晶片、「屏」就是顯示屏、「器」就是裝備製造及機器人, 「智慧+」正成為河北發展的著力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核心地位」「戰略支撐」這些關鍵的「定位詞」,一致宣示著此次全會對創新的高度重視。
當前,智慧消防已經成為整個消防產業的主流與風口,消防產業對於新技術的需求,也讓眾多科技企業加入智慧消防布局。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這個「智慧+」,「+」的是什麼?今天我們就去潤泰救援裝備科技河北有限公司,看看這家企業,如何給應急救援裝備插上「智慧」翅膀?
潤泰救援裝備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銷售應急救援特種裝備,河北省唯一一家獲得消防車生產資質的高科技企業,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應急救援裝備工程研究中心等6個省級人才和科研平臺 ,研發出智慧消防車、消防無人機、消防機器人等10大系列40多種應急救援產品,實現了智能化、網聯化、集成化,其中危化氣體遙感探測系統及技術的應用填補了國內行業空白。
11月12日,河北省省長許勤來到潤泰救援裝備科技河北有限公司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他要求加大研發投入,開展技術創新,提高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為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
坐標一:你家有家庭應急包嗎?
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來說,「家庭急救包」或許還是個陌生的概念。但從它的名字可以看出,這是一種家庭面臨突發危急情況時,供家庭成員避險自救用的救生或逃生設備。這裡所說的突發危急狀況,可以是地震,也可以是火災、煤氣中毒甚至是跌倒摔傷等等。
依據不同地域的地理環境和各個家庭的實際需求,每份應急包裡的物品也不盡相同,快來看看這份家庭應急包裡的物件你們家都有嗎?
就拿這一款多功能應急燈來說吧,它有10個功能呢。手搖1分鐘大約可以照明30分鐘,同時還具有聲光報警功能,也可當收音機使用。另外還有聲波驅蚊功能,自帶的USB接口可以為手機充電,還具有螢光功能,方便使用者夜間找到該產品。
很多人可能有疑問,這些突發緊急狀況也許一輩子遇不到一次,卻花幾百元買一個「家庭急救包」放家裡,這不是浪費嗎?確實,我們可能一輩子都碰不到一次地震、火災,但一旦碰上,身邊又找不到急救或逃生的工具、設備,那麼就可能帶來一生的遺憾。換句話說,對於和生命安危有關的東西,我們應該多點「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的精神,每個家庭都應該精心準備一份家庭應急包,這樣才能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臨危不亂!
坐標二:家庭發生火災怎麼辦?
「家」向來都是人們避風的港灣,但火災卻無時無刻不在威脅著「家」的安全。較之公共場所的消防安全,家庭消防安全往往被忽視。當您的家裡發生火災時,您和家人能夠安全逃生嗎?一旦發生火情,您都知道怎麼做,去哪裡嗎?
現在,跟著我們的鏡頭一起學習一下!
坐標三:這款消防滅火機器人有多厲害?
隨著社會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邁進,機器人漸漸進入各行各業,那麼有沒有消防機器人呢?
答案是有。近年來,在我國的許多火災救援現場,已經出現了消防機器人,大大小小的消防「鋼鐵俠」亮相搶鏡。
你看這款消防滅火機器人就顯得格外惹眼:機身通體鮮紅,高高昂起的炮管頗顯威武,炮臺後面強光燈和熱成像攝像裝置,像兩隻可愛的眼睛「炯炯有神」。
「它不但顏值高,更是科技與力量的完美結合。而且,入圍了國際頂尖設計獎項——德國紅點獎。」該公司研發部部長郭建業介紹說,該款消防滅火機器人從防撞性能、防側翻性能,水炮管路結構、外觀結構上都有了大大的提升。
其中關鍵參數水炮的射程達到了85米,水帶有效拖拽距離60米,爬坡角度達35度。而裝有北鬥定位系統的熱成像攝像裝置在穿透煙霧的強光配合下,能夠快速傳回各種救援場景下的實景圖像。
郭建業告訴記者,在一些大型事故搶險中,機器人可以有效替代消防人員進入易燃易爆現場,不僅能減少消防員危險,還可以第一時間獲取更多事故現場數據參數,提高搶險針對性。
坐標四:智能消防,了解一下!
消防救援,爭分奪秒。然而,曾幾何時,傳統災情探測響應時間慢、受環境影響大、成本高、安全度低,救援決策困難重重。
如今有了消防車智能救援終端系統, 這個問題就全部解決啦!
「這是一款提高消防車實戰能力、提高執勤效率以及監控消防車動態參數的輔助系統,相當於給消防系統加上「大腦」,布下「末端神經」,工作人員可隨時通過監控大屏或手機APP進行監管,實時監測該消防車各項動態參數,自動預警報警,及時排查安全隱患。」郭建業說,「這個系統還支持與其他消防車進行實時視頻語音通訊,GIS導航地圖可查看附近水源地、消防救援力量,以及顯示火警報警地點,自動避開限高限寬擁堵路段,快速到達救援地點。」
「『智能消防』的發展空間很大,未來面臨的競爭更加激烈,要做長久,我們應該將核心技術精細化,提升產品質量,充分擁抱高科技給應急救援產業帶來的便利,構建好安全物防、技防網絡,真正讓消防安全生產插上『智慧』翅膀。」該公司常務總經理張樹國說。
安全即服務。當高科技來敲門,應急救援又多了一面「防護牆」。應急救援涉及到每個人,應急救援裝備不只是做產品,更是社會責任。
科技企業用科技創新為人們帶來安全服務的同時,也見證著消防行業發生的改變與美好,把科技創新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產品與服務,去真正地解決問題,才是推動整個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