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中百花嶺先保護後開發 遊人流連忘返

2020-09-10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闖入」百花深處

遊客在瓊中百花嶺熱帶雨林文化旅遊區遊玩,感受熱帶雨林之美。 海南報記者 李天平 攝

百花嶺雨林文化旅遊區,遊客抬頭仰望古榕樹。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攝

常山

粗喙秋海棠

草豆蔻

百花嶺位於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城營根鎮西南方7公裡處,是五指山腹地令人神往的風景區,是觀瀑覽勝尋幽消夏的絕妙去處,驅車前往百花嶺,沿盤山公路往上,飛瀑、大樹、溝谷、奇石與雨林的獨特景觀映入眼帘,令人目不暇接……9月2日下午,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走進國家公園,探訪熱帶雨林」全媒體採訪團一行來到瓊中百花嶺熱帶雨林文化旅遊區,探幽雨林,感受自然之美,深入了解景區踐行「先保護後開發,邊開發邊保護」理念的探索之路。

探百花秘境 賞嶺上奇景

還未深入百花嶺景區,採訪團成員便感受到了熱帶雨林的神秘與魅力:景區大門處,屹立著一棵樹齡逾百年的高山榕樹,樹高30米,樹冠碩大,樹幅面積達200餘平方米,不斷衍生的榕須從樹上垂下,互相纏繞,最後落進土裡,一樹成林,不時有松鼠從枝幹間快速閃過,發出梭梭的聲響,可循聲覓去,它卻已不見蹤影。

遊覽車輛沿著道路向上行駛,不過三五分鐘,潺潺水聲傳來。於觀瀑亭抬頭望去,百花嶺瀑布從海拔700米的百花嶺第二峰上飛瀉而下,瀑布猶如垂落的白鍛懸掛山前,秀麗壯美。

「它呈三級跌宕瀉下,其源頭在百花嶺海拔700米的第二峰,峰上集水面積近2平方公裡,使得百花瀑布的流水落差達300米。」瓊中百花嶺雨林文化旅遊區總經理吳麗介紹,百花嶺景區沿著百花瀑布的景觀修了木棧道、補給站、觀瀑亭等旅遊基礎配套設施,但沒有大規模改變瀑布的原始面貌,讓遊客能體驗到最原始的景觀。

午後的陽光從樹林之間照射而下形成的光束,給一棵棵參天大樹增加了幾分神秘飄渺……從觀瀑亭來到菩提秘境,則仿佛闖入了另一個世界。從這裡開始,就踏入了百花嶺的熱帶雨林裡。

穿過菩提門,走完菩提心徑,採訪團一行來到了百花瀑布的源頭——百花天池,也稱龍溪。在這裡,可以看到原始熱帶雨林風貌和觀音蓮花石、金龜石等自然景觀,別有一番意境。在景區參觀的河南遊客劉芳說:「群山簇擁之下,自然界的動植物競相生長,看著雨林美景,呼吸著清新空氣,疲勞感也隨之消散。」

行走之間,採訪團來到了一株被稱之為「天琴」的古樹下,這棵古樹幾乎遮天蔽日,枝葉茂盛,樹上垂下至少數十條金黃色的榕須狀物,像門帘,似琴弦,讓人遐想無限。「當地人把這些榕須狀物稱之為『黃金索』,寓意著健康長壽。」吳麗說。

保護中開發 青山生綠金

漫步百花嶺,生態保護的建設理念隨處可見,比如走在棧道時,忽然會迎面「撞」上一棵樹。吳麗說,當初景區進行開發時,每遇到保護樹種,都會遵循「路給樹讓道」的生態保護理念,就是為了保護百花嶺最原生的面貌,讓遊客真正感受熱帶雨林。

「這是第一次來,百花嶺果然沒讓我們失望。」來自萬寧的遊客王秀美帶著家人在景區遊玩,她稱讚,這裡的熱帶雨林景觀原始、美麗,讓她深切感受到了自然之美。

歷盡4年升級改造後,百花嶺雨林文化旅遊區於2019年起全面對外開放,如今正將熱帶雨林最原始、完整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截至今年8月,百花嶺景區共接待國內外遊客67萬人次。

與此同時,景區還根據地域特色實施旅遊扶貧的行動,讓「綠水青山」變成村民致富的「金山銀山」。吳麗說,景區大部分員工都是附近的村民,不僅如此,村民們還會把自家的特色農產品拿到景區的特色旅遊產品中心售賣。

「現在在景區工作,每個月能有3000多元收入,收入可觀又離家近,別提有多幸福了。」提起這兩年的發展變化,瓊中老市村村民曾德秀臉上是止不住的笑容。

百花嶺

動物資源

蟒蛇、穿山甲、果子狸、松雀鷹、綠翅金鳩

等多種野生動物

植物資源

海南粗榧、海南木蓮、桫欏、綠楠、母生

等500多種熱帶雨林喬木植被

厚皮樹、野牡丹、芒箕、鋪地蜈蚣

等灌木草本植被

(文/海南日報記者 謝凱 於偉慧 本組花草圖片均由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攝)

(責編:高紅霞、羅昱)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點讚瓊中百花嶺先保護後開發,讓遊人流連忘返
    百花嶺先保護後開發,呈現雨林最原始、完整的面貌,讓遊人流連忘返,「闖入」百花深處;探秘百花嶺「物種基因寶庫」了解瓊中百花嶺上萬物生。7公裡處,是五指山腹地令人神往的風景區,是觀瀑覽勝尋幽消夏的絕妙去處,驅車前往百花嶺,沿盤山公路往上,飛瀑、大樹、溝谷、奇石與雨林的獨特景觀映入眼帘,令人目不暇接……9月2日下午,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走進國家公園,探訪熱帶雨林」全媒體採訪團一行來到瓊中百花嶺熱帶雨林文化旅遊區,探幽雨林,感受自然之美,深入了解景區踐行「先保護後開發,邊開發邊保護」理念的探索之路。
  • 這樣的瓊中百花嶺令人流連忘返
    瓊中百花嶺先保護後開發,呈現雨林最原始、完整的面貌,讓遊人流連忘返「闖入」百花深處■ 海南日報記者 謝凱 於偉慧百花嶺位於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城營根鎮西南方7公裡處,是五指山腹地令人神往的風景區,是觀瀑覽勝尋幽消夏的絕妙去處,驅車前往百花嶺,沿盤山公路往上,飛瀑、大樹、溝谷、奇石與雨林的獨特景觀映入眼帘,令人目不暇接……9月2日下午,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走進國家公園,探訪熱帶雨林」全媒體採訪團一行來到瓊中百花嶺熱帶雨林文化旅遊區,探幽雨林,感受自然之美,深入了解景區踐行「先保護後開發,邊開發邊保護」理念的探索之路。
  • 這樣的瓊中百花嶺令人流連忘返
    瓊中百花嶺先保護後開發,呈現雨林最原始、完整的面貌,讓遊人流連忘返  「闖入」百花深處  ■ 海南日報記者 謝凱 於偉慧,探幽雨林,感受自然之美,深入了解景區踐行「先保護後開發,邊開發邊保護」理念的探索之路。
  • 《海南日報》點讚瓊中百花嶺先保護後開發,讓遊人流連忘返
    開放生長的特性,讓這株榕樹撐起濃密的枝丫,從樹枝上垂掛而下的「氣根」多達數十根,落地後又成為「支柱根」,衍生成另外三株粗壯的大樹。就這樣,柱根相連,柱枝相託,枝葉擴展,由此形成遮天蔽日的奇觀,底部最為粗壯的樹幹甚至需要三個成年人手拉手才能環抱。      隨著海拔上升,百花嶺的植被群落在垂直分布上也呈現出明顯變化。
  • 海南瓊中百花嶺熱帶雨林文化旅遊區獲評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剛開始建設景區的時候,我們將開發的重點向生態傾斜,在充分尊重自然與當地百姓利益的前提下,堅決不大修大建,不亂砍一棵樹,合理開發熱帶雨林景觀。」百花嶺珍貴木材 林學健/攝在保存著完整的原始雨林生態風貌基礎上,海南百花嶺雨林文化旅遊區沒有大修大建,處處以環境保護為主,開發儘量避開大樹,每遇到保護樹種,都做了移栽安排,每建一個設施,都必須層層申報,層層審批,並在景區做了一些便車便民設施,讓廣大市民和遊客在景區遊玩時能真真正正感受到熱帶雨林,了解熱帶雨林
  • 海南瓊中百花嶺熱帶雨林文化旅遊區獲評國家4A級旅遊景區
    ,開發儘量避開大樹,每遇到保護樹種,都做了移栽安排,每建一個設施,都必須層層申報,層層審批,並在景區做了一些便車便民設施,讓廣大市民和遊客在景區遊玩時能真真正正感受到熱帶雨林,了解熱帶雨林,愛上熱帶雨林。
  • 「闖入」百花深處
    ,深入了解景區踐行「先保護後開發,邊開發邊保護」理念的探索之路。探百花秘境 賞嶺上奇景還未深入百花嶺景區,採訪團成員便感受到了熱帶雨林的神秘與魅力:景區大門處,屹立著一棵樹齡逾百年的高山榕樹,樹高30米,樹冠碩大,樹幅面積達200餘平方米,不斷衍生的榕須從樹上垂下,互相纏繞,最後落進土裡,一樹成林,不時有松鼠從枝幹間快速閃過,發出梭梭的聲響,可循聲覓去,它卻已不見蹤影。
  • 深入海南腹地,帶你走進綠野仙蹤的瓊中
    大學畢業在省城工作沒有多久就到瓊中基層鍛鍊了一年,瓊中的風土人情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後來又因為從事的行業經常會經過瓊中,而自從1995年海南東線高速開通後我就再沒有去過瓊中。海南中線高速(瓊樂高速)全線開通後,把瓊中從近三個多小時的時程拉近到一個小時。
  • 觀海南百花嶺瀑布
    「山對山羅,嶺對嶺。瀑布落入羅,白膚譚中。阿哥去挑百花水,阿妹村前等哥回。」山還是那座山,嶺還是那座嶺,亙古不變。不知什麼時候因瀑布瀉出的水像百花雨而得名百花嶺瀑布。登階而上,水聲潺潺,遠遠望去,百花嶺瀑布早已在恭候各位遊人的到來了,它從海拔700米的第二峰上分三級飛瀉而下,落差達300米,是海南落差最大的瀑布,猶如從雲間落下來的白緞,流淌在萬綠叢中。在觀瀑亭,便可欣賞到那直下的飛流,猶如飄拂的銀鏈懸掛在山間,呈三級跌宕而下,譁譁作響,周圍煙籠霧繞,景色奇特而壯觀。
  • 瓊中美食|如果誰在問瓊中有啥美食,就把這條微信甩給他~
    旅遊+美食一處風景、一部相機但對旅遊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吃」記住一座城市,不如先從美食開始不管你是一位美食家還是一名吃貨提起瓊中特色美食一定都不會陌生幹煸上安小黃牛灣嶺電飯煲焗雞這是百吃不膩難以割捨的摯愛啊~往下看▼
  • VR全景展示:海南首座「黎苗風情廊橋」——瓊中百花廊橋
    身未動,先臨境,好景只有全面展示,全面展示只有720度VR全景。瓊中百花廊橋,位於瓊中縣城內,雙廊並立,造型獨特橋體依山傍水,風姿綽約,遠可觀山嶺秀色,近可聽潺潺流水,是一座集觀光休閒與水陸交通相結合的黎苗風情橋。
  • 鮮為人知的寶島之心——海南瓊中
    瓊中是海南生態核心區,具有「海南之心 、三江之源、森林王國、綠橙之鄉、黎苗家園」的美稱,有五指山、黎母山、吊羅山、鸚歌嶺等國家級、省級林區、保護區,瓊中綠橙是海南省第一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017年3月,入圍「2017百佳深呼吸小城」名單。 2019年11月,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被命名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 瓊中海鼎百花嶺雨林文化旅遊區試營業開業儀式
    林學健攝百花山水風景美,遊玩觀光好去處。1月8日上午,瓊中縣海鼎百花嶺雨林文化旅遊區試營業開業儀式迎來了第一批遊客,揭開了百花嶺景區「百花仙境,菩提福地」的神秘面紗,為瓊中全域旅遊再添山水一景,成為觀賞山水漫城的新景點。
  • 瓊中百花嶺國家4A級景區揭牌
    「奔格內瓊中」公眾號最新動態:9月29日上午,位於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的海南百花嶺熱帶雨林文化旅遊區舉行國家4A級旅遊景區掛牌暨創建5A級景區啟動儀式,標誌著瓊中首個國家4A 級旅遊景區正式揭牌周安偉說,百花嶺景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處于田字形高速的正中間,四通八達,是海南島中線高速的交匯點,具有豐富的熱帶雨林資源,是物種「基因寶庫」,瓊中要以此次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為契機,抓緊啟動5A級景區專項規劃工作,加大景區建設投入力度,加快完善景區軟硬體設施,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提升景區開發、管理和運營水平,打造海南中部首家5A級旅遊景區,為推動我省旅遊業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 瓊中黎母山在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上開發旅遊項目
    李幸璜 攝「奔格內瓊中」公眾號最新動態:過彎道,爬陡坡,從307省道驅車前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黎母山林區,暑氣漸漸散去在多方的有效保護下,黎母山林區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查明的動植物物種有4300多種。
  • 海南瓊中百花嶺熱帶雨林文化旅遊區獲評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今日瓊中」公眾號最新動態:近日,海南省旅遊資源規劃開發質量評定委員會發布公告,海南百花嶺熱帶雨林文化旅遊區達到國家4A級旅遊景區標準要求,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從2015年底開始,海南百花嶺雨林文化旅遊區進行全面提檔升級改造,以「百花仙境,菩提福地」為總體定位,修建棧道、蓄湖引水、宣揚環保引苗種樹、改造瀑布天池景觀,景區旅遊設施基礎配套逐步完善。「剛開始建設景區的時候,我們將開發的重點向生態傾斜,在充分尊重自然與當地百姓利益的前提下,堅決不大修大建,不亂砍一棵樹,合理開發熱帶雨林景觀。」
  • 海南「冬交會」|瓊中綠橙和白馬嶺牌紅茶分獲農產品地理標誌獎和...
    其中,「瓊中綠橙」榮獲「2020海南十大農產品地理標誌獎」,白馬嶺牌紅茶榮獲「2020年海南十大最受歡迎綠色食品」。副縣長高旋出席開幕式。近年來,瓊中大力實施「瓊中綠橙」品牌發展戰略,推動「瓊中綠橙」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在2006年時全縣綠橙種植面積4.3萬畝,當年在國家商標總局註冊了「瓊中綠橙」證明商標,並獲得國家質監總局地理標誌產品認證。2015年,「瓊中綠橙」獲得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同年12月份「瓊中綠橙」品牌被評為首屆海南老字號。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帶你「解鎖」瓊中百花嶺新玩法
    而從熱鬧繁華的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縣城進入百花嶺原始雨林區,不過7公裡的距離,頗有「大隱隱於市」之感。  相比五指山、黎母山、霸王嶺等海南名山,主峰海拔1100米的百花嶺名氣不算大,卻憑藉著匯聚雨林、飛瀑、溫泉、湖泊、溪流、溝谷、奇石與黎村苗寨的「十八般武藝」,成為海南中部生態景區中頗為神秘的世外桃源。  短暫沉寂數年後,百花嶺景區於日前重新開門迎客。
  • 瓊中鼓勵旅行社開發客源市場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記者李夢瑤  海南日報記者12月16日從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獲悉,為加快瓊中旅遊業復甦,日前該縣出臺開發旅遊客源市場獎勵方案,凡國內具有合法資質的旅行社及分社、涉旅企業吸引遊客到瓊中進行旅遊消費,均可申請1.5萬元到6萬元不等的獎勵。
  • 瓊中新興牛脰廊古道:幽徑撥雲 倚樹聽泉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地處海南島中部山區,古時交通不易。古往今來,瓊中先賢以及各埠人士,懷著對這片土地的赤誠熱愛,創造出了燦爛的歷史文化,留下了新興牛脰廊古道、古蛇古道等珍貴古遺蹟,成為後人研究瓊中歷史,記錄瓊中史實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