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帶你了解玉門關的前世今生

2020-12-24 小海鷗陪你看世界

玉門關人們都很熟知了,它是中國最古老的關隘之一,是漢武帝時期設置的,因輸送新疆和田玉而被稱為玉門關。它也是中國古詩詞裡被提到最多的關隘。

玉門關(圖片源自網絡)

比如最出名的是王之渙《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尤其是最後兩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是人們對玉門關最初的認識。

包括我自己也是,因為這兩句詩曾對玉門關有過無限的嚮往和憧憬,很想去那裡看看。

玉門關(圖片源自網絡)

但直到我親自到了玉門關,見識到了那個殘垣斷壁的四方城,才覺得更喜歡李白《關山月》對玉門關的描述。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到了玉門關最大的感觸就是這「長風」,玉門關的風真的很大。誰說春風不度玉門關,只是春風想要度過玉門關是要經過幾萬裡的長風才能到達的。

圖片源自小鷗

現在的玉門關景區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西北70多公裡處,屬於敦煌旅遊的西線,去玉門關的路上車子都需要停靠邊防安檢一下,馬路兩邊就是一望無際蒼茫的戈壁,一條垂直的柏油馬路一路向北,一種荒涼感會瞬間襲擊人的內心 ,不過當下車時還是很開心的,因為一路人煙罕至,可以坐在馬路中央拍照。

玉門關(圖片源自小鷗)

到了玉門關要先去景區售票處買票, 然後還需要開大約30分鐘左右才能走到玉要看的景區裡面。

其實現在的玉門關已經沒有什麼好看的了,只剩下一個大大的四方形的破土堆了,還有一個觀景臺。

我想像中的玉門關比這個還要荒涼,因為那個大土堆在照片裡都見過,但是那個觀景臺卻很讓人意外。

觀景臺後面的景色

從土堆走過去就是觀景臺,觀景臺後面居然不是荒茫的戈壁,而是綠草茵茵,還有細微的河水流過。草地上面居然時不時還有白色的小鳥兒飛過,恍惚間覺得有點像是塞上江南感覺,這跟印象中的玉門關差別有點大。

觀景臺後面的景色

原來這片草地的後面就是敦煌文化的母親河——疏勒河,這個從小在地理書上就知道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我面前,內心的激動不言而喻。難怪玉門關會選擇建在這裡,因為有生生不息的河流,人們不僅可以解決飲水問題,還能解決運輸問題,因為在漢代疏勒河的水勢很洶湧,是可以行船運輸,歷經幾千年歷史變遷,現在的疏勒河只是若隱若現了。

玉門關(圖片源自小鷗)

望著這茫茫荒野和斷壁殘垣,感覺千年時光對於大地來說也不過是瞬間,人真的太渺茫了,難怪看到此情此景,內心受到了深深的觸動,也許這就是旅行的意義吧。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書上看到的和親眼見到的終究會有所不同,正如陸遊所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在玉門關除了四方城,觀景臺,還有一個令我印象非常深的,就是過了景區入口處的那棵長碩大的長得得很繁盛的樹,在荒茫的戈壁中它特別顯眼,而且滿樹布滿了金色的鈴鐺。玉門關的狂風拼命地搖曳著樹上的鈴鐺,鈴鐺拼命的發出叮鈴鈴的響聲,看的我久久不忍離去。因為歷史上太多太多關於玉門關的故事隨著鈴聲不斷地湧現在我的腦海,我有點不敢相信我真的就站在了無數的詩人文豪筆下的玉門關。

玉門關的鈴鐺樹

玉門關繼續往前就就是令人聞聲色變而又神秘的羅布泊了,我們熟知的精絕古城,樓蘭古國都在這片禁土上。想到這裡更覺得歷史很神奇,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了。正是因為這些文化才讓一個斷壁殘垣的破土堆迎來一批又一批的探尋者。也正是因為我們共同讀著這樣的歷史長大,所以在我們民族有難時才能緊緊團結。

玉門關(圖片源自小鷗)

雖然玉門關現在只剩下一個破土堆了,但我相信所有去過這裡回來的人,內心一定有所觸動。

相關焦點

  •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 關山月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徵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浩蕩的長風吹越幾萬裡,吹過將士駐守的玉門關。當年漢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這裡就是歷代徵戰之地,出徵將士很少能夠生還。戍守兵士遠望邊城景象,思歸家鄉不禁滿面愁容。此時將士的妻子在高樓,哀嘆何時能見遠方親人。⑴關山月:樂府舊題,屬橫吹曲辭,多抒離別哀傷之情。《樂府古題要解》:「『關山月』,傷離別也。」⑵天山:即祁連山。
  • 玉門關——精選古詩與高清美照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徵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新栽楊柳三千裡,引得春風度玉關。三春白雪歸青冢,萬裡黃河繞黑山。
  • 《春風不度玉門關》
    一位會寧農民跟隨師大研究生跑外業的旅行曰誌    是蒼涼浩瀚的玉門關給予詩人王之煥以靈感,還是唐初四傑的千古絕唱成全了玉門關!
  • 玉門關到底在哪裡?歷史的真相就掩藏在風沙之中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這是王之渙的《涼州詞》「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這是李白的《關山月》「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這是王昌齡的《從軍行》在大唐,身為邊塞詩人,你要是不寫寫玉門關,你都不好意思出去吹牛逼。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 霍去病帶兵西徵,大敗匈奴右賢王。同年,漢分河西為武威、酒泉兩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增設張掖、敦煌兩郡,同時建玉門關和陽關。
  • 「春風不度玉門關」,玉門關在什麼地方?它為何出現在很多詩中?
    玉門關在詩詞中出現的頻率是比較大的,其中最著名的還是王維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戍守玉門關的將士是何等的孤寂荒涼?這句詩無論是從詩句本身的美感還是意境來說,李白的「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都要好很多。
  • 千年要塞「玉門關」究竟在哪裡?揭秘「玉門關」的前世今生
    祁連山下,河西走廊,沿著連霍高速、柳格高速一路向西,嘉峪關石關峽(最早及最晚的玉門關遺址)、瓜州雙塔堡(唐代玉門關遺址)、敦煌玉門關(漢玉門關遺址)等一系列玉門關遺址躍入眼帘。唐代詩人王之渙《涼州詞》中的名句-「春風不度玉門關」,讓千古要塞「玉門關」聞名遐邇。但這麼多的玉門關,哪個才是詩中的玉門關呢?河西走廊為何會有如此多的玉門關呢?
  • 陽關,玉門關,絲路古關今安在?
    航拍絲路古關「春風又綠江南岸」「春風得意馬蹄疾」「二月春風似剪刀」當我們吟誦這些名句,眼前出現的是春風送暖、春風拂面、春風化雨的生機勃勃春之景觀,然而,你可曾記起,還有一種風情叫「春風不度玉門關」「西出陽關無故人」!
  • 「玉門關秋季攻略」看完這篇攻略再出發
    行前準備☑衣物:敦煌早晚溫差大,建議帶外套、披肩、衝鋒衣等保暖衣物。此外,總體溫度較暖,可帶短袖、連衣裙等,建議帶顏色豔麗的衣服,拍照好看!>聽厚重歷史如果你想更深了解玉門關歷史文化,也可以請講解,全程為你解讀漢關歷史~講解服務:1到10人:玉門關陳列展廳+玉門關:150元玉門關陳列展廳+玉門關
  • 從玉門關、陽關、嘉峪關河西三關裡一窺絲綢之路的歷史興衰
    當年的玉門關戰略地位何等重要從芩參詩中就可窺一二:「玉門關城迥且孤,黃沙萬裏白草枯。南鄰犬戎北接胡,將軍到來備不虞。」而令「玉門關」身名大燥的則是王之渙的 「絕句之最」《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大家或只嘆「玉門關春風不度」,卻不知李白曾寫下,「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 玉門關在哪裡,為什麼春風不度玉門關?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首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大家都能倒背如流。詩中描繪出塞外的蒼涼以及戍邊士兵的思鄉之情,雖然鄉愁難耐有些哀怨,但為國戍邊也是責任所在,並沒有頹廢之情。因此,這首詩歷來為人們所喜歡的詩詞中的經典。我們今天要說的是玉門關在哪裡,為什麼春風不度玉門關呢?
  •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詩人筆下的「玉門關」在哪裡?
    大家也是一次次在大腦中勾畫玉門關的形象,甚至有人不遠萬裡來到西部,尋找詩者的足跡,瞻仰玉門關的遺蹟,完成的邊關文化的朝聖。在此過程中,我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詩人筆下的玉門關到底今在何方?02「玉門關」是我國史書中頻頻出現的一個地名。
  • 秦時明月漢時關 陽關 玉門關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朝詩人王昌齡的這首《出塞二首 其一》許多人是朗朗上口,其中的關指陽關和玉門關。陽關和玉門關位於河西走廊最西側。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兩次河西之戰,趕走匈奴人,漢朝在這裡先後設立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鎮,在敦煌西北、西南建立兩個關隘,分別是玉門關和陽關,從此這裡就是西域和關中的分界線。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重要路段,長安出發,穿過河西走廊,分別從出玉門關走天山南麓的北路和出陽關走塔克拉瑪幹沙漠周邊而去的南路。
  • 為何「春風不度玉門關」,它和玉門關「有仇」嗎?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是王之渙的一首詩,我們早就耳熟能詳,熟記於心了,把它稍微改動一下,中間缺一字,就可以變成一首詞: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在《涼州詞》當中,最著名的一句莫過於「春風不度玉門關」,那麼,在氣象上,這又該如何解釋呢?首先,這裡的春風指的絕對不是春天的風,而是夏季風。其次,這裡的玉門關指的是甘肅省敦煌縣境內的一處重鎮。
  • 春風不度玉門關,有家不可歸的感受你可懂?
    他說「天上來」,又說「奔流到海不復回」,好像一眼看盡了黃河的發源到入海,前世到今生。但王之渙卻沒有這樣做,為什麼?不要忘了,李白那句話是為喝酒助興的,是《將進酒》中的一句,所以上來就描寫了黃河滾滾波濤的形象,表示時間不斷流逝,人生就是如此奔騰易逝,我們趕緊喝酒吧!他在鼓舞自己,鼓舞朋友,大家一起及時行樂,有酒就喝!
  • 為何春風過不度玉門關?那些藏在詩歌裡的小百科,你知道嗎
    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同學們在慢慢的掌握與了解中,就會完成百科知識的學習框架搭建。下面,讓我們繼續走進鄭老師百科大講堂,開始今天的學習吧!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7、不度:吹不到。度:吹到過。8、玉門關: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取道於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時關址東移至今安西雙塔堡附近。9、何須怨:何必埋怨。何須:何必。
  • 來到敦煌: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你想像中的玉門關是什麼樣子?
    帶你去一個你曾經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來到敦煌: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你想像中的玉門關是什麼樣子?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是王之渙的《涼州詞》成就了玉門關還是玉門關成就了王之渙?其實歷史上的玉門關有過遷移,也就是說不止一處,歷代詠玉門關的詩詞也不止王之渙這一首。
  • 一個荒涼的玉門關背後,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關於玉門關的詩句人人耳熟能詳,而且大多數人也能說出個邊塞詩的名堂來,但是除了這歸類以外,又有人知道這真正的玉門關究竟是在哪裡嗎?邊塞這個籠統的概念綿延了這麼多裡,在這裡究竟發生過怎麼樣的故事呢?為什麼春風都無法吹到這荒涼的城關呢?
  • 春風不度玉門關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的這首《涼州詞》蒼涼悲壯至今尚令人盪氣迴腸。玉門關因西域輸入玉石取道於此而得名,其具體遺址在哪,是否牽移過,學術界至今尚未有爭論,相對而言持漢玉門關在敦煌西北90公裡的小方盤城的意見最多。作為一般旅遊者,對於這些不必太在意,只要意到即可,王之渙沒有到過玉門關,王維沒有到過陽關,但這不妨礙他們寫出千古絕唱。
  • 4000餘年歷史,玉門關、陽關、莫高窟,中國古代詩詞之敦煌篇
    公元前111年,漢朝設敦煌郡,並築起了玉門關、陽關拱衛邊防。玉門關頻頻在古代詩人的作品裡場景展現。涼州詞二首·其一唐代: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鬚生入玉門關。從軍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齡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春風不度玉門關,不!這裡怎一個美字了得
    春風不度玉門關,不!這裡怎一個美字了得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是唐朝著名的邊塞詩人王之渙的詩,最後一句「春風不度玉門關」說的是,過了玉門關,春風就再也吹不到了!從漢唐到如今,玉門關都是中原王朝經營西域的必經之地,也是將士們戍邊的重要補給之地,更是從古至今我國絲綢之路必經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