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漁船違反聯合國新公約 臺網友叫囂沒有加入聯合國

2021-02-18 新浪軍事

    聯合國旗下國際勞工組織(ILO)18日表示,已扣留首艘違反《漁撈工作公約》的漁船,該漁船來自臺灣。臺當局外事部門當天表示,涉案漁船已獲釋離港。

  對此,有臺灣網民揚言「臺灣沒有加入聯合國」,意指其不受公約約束,但卻遭反駁「中國有加入,臺灣是中國一省」。

  國際勞工組織官網截圖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漁撈工作公約》是為確保漁工在適當且安全的條件下工作,於2017年11月生效。

  涉事船隻是高雄籍漁船「福甡11號」,船東也來自臺灣。

  國際勞工組織表示,在船員向南非開普敦當地督察員抱怨工作環境不佳後,這艘漁船5月在開普敦被扣留。

  國際勞工組織在聲明中指出,漁船被扣留後,督察員發現很多問題,包括「缺乏文件、住宿環境不佳、漁工食物不足以及船上安全和衛生條件太差」。

  來自南非海事安全局的保羅(Thelma Paul)表示,船上僅有兩名船員有工作合約,「甚至沒有船員名單。」她還稱:「救生圈爛了,必須更換,船錨無法使用,有個錨甚至不見了。」

  18日,臺當局外事部門證實「福甡11號」已獲釋離港。

  「漁業署」副署長林國平表示,「福甡11號」4月16日進入南非開普敦港區,因為港區停水,船上2名印度尼西亞漁工向印尼駐當地單位反映夥食不好、沒辦法洗澡,但是後者與船東無關,而南非政府勞工主管單位與船東隨即跟漁工協商,夥食問題已改善,並沒有涉及虐待勞工問題。

  林國平向媒體介紹事件情況  圖自臺媒

  他說,南非港區單位扣留漁船主因是發現「福甡11號」船身傾斜、逃生設備老舊等狀況,因為跟航行安全有關,所以扣留、要求改善,改善完成後,已經在6月27日出港,展開正常作業。

  林國平還稱,此事沒有罰款,只是繳納了入港後的滯留費12365南非蘭特(約合6280元人民幣)。

  臺灣能不受聯合國公約約束?

  事發後,很快有臺灣網民揚言,臺灣沒有加入聯合國,不應受公約約束。

  但馬上有網民提醒:中國有加入,臺灣是中國的一省。

  也有網民指出,就算臺灣地區不被聯合國承認,但投訴船員的所在國印尼是聯合國成員。

  眾所周知,根據聯合國大會1971年10月25日的第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承認她的政府的代表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惟一合法代表……」

  在聯合國日常的操作中,也將臺灣視為中國的一部分。例如2017年6月,有臺灣師生欲持「中華民國護照」旁聽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遭到工作人員拒絕,並表示「臺灣不是國家」,需要提供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簡稱「臺胞證」)才可以進入。

  今年5月,一名臺灣網民在社交媒體發文分享其親身經歷,「控訴」聯合國需「臺胞證」才能參觀的規定,還質問「為何臺灣不能加入聯合國」。對此工作人員則解釋說,「因為會員國中國已經包含臺灣了」。

  此外,儘管有人叫囂「臺灣沒有加入聯合國」,但並不代表臺灣地區違反聯合國公約就不受影響。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歐盟自2015年10月起,將臺灣地區列為打擊「非法、未報告、不受規範(IUU)漁業」不合作第三地區警告名單(黃牌名單),臺灣一再爭取解除都失敗。

  報導稱,這可能與臺灣漁工權益有關。而此次臺灣漁船成為違反《漁撈工作公約》的全球首例,引發是否會讓歐盟黃牌雪上加霜疑慮。

  被歐盟列為黃牌,若在指定時間內未能改善漁業管理達到國際標準,最終會被列入黑名單(紅牌),將面臨一系列制裁,包括禁止所有水產、漁獲出口到歐盟,影響巨大。

  另據「中時電子報」報導,今年英國環境正義基金會曾在臺灣公布影片,揭露臺灣部分漁船船艙狹小、髒亂的生活空間更屢見不鮮。

  該基金會副執行長施密德(Max Schmid)接受專訪時強烈建議臺當局應執行《漁撈工作公約》,以保障漁工勞動權益及薪資條件,還表示歐盟已要求所有會員國須遵守該公約。

相關焦點

  • 南非扣留違反聯合國新公約漁船來自臺灣 網友評論亮了
    聯合國旗下的國際勞工組織(ILO)18日宣布,已扣留了首艘違反《漁撈工作公約》的漁船。涉事漁船來自臺灣地區,臺當局外事部門聲稱本案漁船已獲釋。據臺灣「中央社」報導,由ILO發布的《漁撈工作公約》(Work in Fishing Convention)旨在保護漁工,於2017年11月生效。生效近一年後,ILO於2018年7月18日在官方網站宣布,就違反該公約問題,於5月派員扣留了首艘漁船。督察員在檢查該艘漁船時發現存在連串問題,包括缺少文件、住宿環境不佳、食物不足、救生圈及船錨無法使用等。
  • 臺灣漁船成了第一艘違反聯合國新公約的船
    聯合國旗下的國際勞工組織(ILO)18日宣布,已扣留了首艘違反《漁撈工作公約》的漁船。
  • 臺灣漁船成了第一艘違反聯合國新公約的船丨碼頭網
    聯合國旗下的國際勞工組織(ILO)18日宣布,已扣留了首艘違反《漁撈工作公約》的漁船。涉事漁船來自臺灣地區,臺當局外事部門聲稱本案漁船已獲釋。據臺灣「中央社」報導,由ILO發布的《漁撈工作公約》(Work in Fishing Convention)旨在保護漁工,於2017年11月生效。生效近一年後,ILO於2018年7月18日在官方網站宣布,就違反該公約問題,於5月派員扣留了首艘漁船。督察員在檢查該艘漁船時發現存在連串問題,包括缺少文件、住宿環境不佳、食物不足、救生圈及船錨無法使用等。
  • 美大使揚言提升臺灣在聯合國參與度 臺網友嘲:看膩作秀
    (Kelly Craft)周三(16日)與「駐紐約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李光章共進午餐,還揚言要「提升臺灣在聯合國的參與度」,臺網友表示,已經看膩了種種政治作秀。她還揚言,要讓美國發揮最大的助力,以「提升臺灣在聯合國的參與度」。消息一出,臺灣綠媒不意外地開始叫囂這是「重大突破」、「歷史首次」云云,不過,不少臺網友表示,已經看膩了這種政治作秀。有網友稱,「這沒有實質意義」。「相同言論聽了N次,開心就好」。
  • 土庫曼斯坦研究加入聯合國公約和協定
    原標題:土庫曼斯坦研究加入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可持續運輸領域國際公約和協定 來源:駐土庫曼斯坦大使館經濟商務處綜合土庫曼斯坦商業網、土庫曼門戶網和土外交部4月15日消息,4月14日土庫曼斯坦外交部就研究土加入聯合國8個國際公約問題舉行視頻工作會議
  • 聯合國會議拒絕臺灣報到 不再承認臺護照(組圖)
    臺灣代表團成員賴瑩瑩表示,代表團報到第一天就被聯合國安全部以內規變更不再承認臺灣護照為理由,拒絕受理報到,臺灣完全無法參與5天的會期,兩名團員因此先返臺向民進黨政府報告此事。     臺灣的「環保署長」陳重信昨日為此事召開記者會,氣得大罵聯合國,點名聯合國正副秘書長要為此負責。
  • 臺將首次以「臺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
    本報訊據《環球時報》報導近日,陳水扁當局透露,陳水扁日前召集臺「國安會」成員,經討論決定一改過去以「中華民國」名義、由「友邦」代為提案爭取加入聯合國的方式,由陳水扁致函聯合國秘書長安南,首次以「臺灣」名義直接向聯合國提出申請。有消息指出,島內「本土派」政要7月與陳水扁會面時,曾建議他利用最後一段任期為臺灣改寫歷史,以「臺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行動。
  • 臺灣「獨派」叫囂「加入聯合國」 蔡英文要與大陸拼到底?
    臺灣「獨派」叫囂「加入聯合國」 蔡英文要與大陸拼到底?日前島內「獨派」大佬是揚言臺灣要「加入聯合國」,被學者批是「白日做夢」。  綠營叫囂以「臺灣」名義「建交」 藍營:讀書少!據臺媒報導,14日「獨派」大佬辜寬敏召開記者會稱,應該進行所謂的「制憲公投」,同時也爆料蔡英文回應他稱,臺灣要加入聯合國。不過辜寬敏爆料後不久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黃重諺又否認了所謂的要加入聯合國的爆料稱,蔡英文並沒有這樣的談話。綠營大佬臺灣前行政機構負責人遊錫堃甚至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現在夥伴國越來越少,未來與臺灣地區以所謂臺灣民意建立所謂外事關係的國家就會出現。此言一出遭到藍營的痛批。
  • 臺灣在退出聯合國後首度處理「公約批准案」
    華夏經緯網5月3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立法院外交委員會」30日上午初審通過「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這是自從臺灣退出聯合國以來,「立法院」第一次處理「公約批准案」。
  • 曾多次在外媒叫囂「臺獨」,鼓吹「臺灣加入聯合國」
    大陸網友有不少猜測,有網友點名,被諷為臺「斷交部長」的吳釗燮肯定榜上有名。身為老牌「臺獨分子」的他,自從主管島內涉外事務後行徑囂張,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更藉機在國際上「以疫謀獨」。 吳釗燮的二叔竟是統派 吳釗燮1954年出生於臺灣省彰化縣大城鄉,曾在美國留學多年,獲得俄亥俄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
  • 吳釗燮叫囂:聯合國缺少臺灣參與,是國際社會的損失
    自加入WHO的意圖被美國「掐滅」後,民進黨當局近日又傳來新動靜。據海外網8月25日報導,臺灣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最近接連向多國媒體致信,大肆叫囂稱「臺灣要加入聯合國」。而吳釗燮的這番大膽發言,也引發全球各界人士的猜測。
  • 李秉記代表:建議中國加入聯合國道路交通公約,認可國際駕照
    近年來,中國與《聯合國道路交通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締約國之間頒發的國際駕照不能互通互用的問題愈發引起關注。全國人大代表、致公黨廣東省委會副主委李秉記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交了《關於儘快推動我國加入<聯合國道路交通公約>的建議》,建議有關部門應儘快開展中國加入《公約》的前期調研。
  • 聯合國教科文活動拒絕臺灣人參加,臺外事機構叫囂:嚴正交涉中
    @銳看臺灣報導 學術研究機構"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以聯合國新規定為由,拒絕臺灣人報名ICTP主辦的線上研討會,臺外事機構今天已指示相關駐處與ICTP交涉,並表達臺灣的"嚴正立場"。臺外事機構囂張呼籲ICTP應秉持學術研究"中立性",勿讓"政治凌駕學術專業"。
  • 美駐聯合國大使將赴臺,島內「獨派」鼓譟蔡英文推動「入聯」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明將登臺,臺灣島內「獨派」團體今日集結並揚言,將親自拿「臺獨」旗幟歡迎克拉夫特到來。臺當局前「駐美代表處副代表」、「臺獨」組織「臺灣聯合國協進會」榮譽理事長蔡明憲聲稱,民調顯示有8成臺灣人支持臺灣「加入聯合國」,所以臺灣不要懼怕中國(大陸)會生氣。他還鼓譟臺當局「駐美代表處」應藉此機會改名為「臺灣代表處」,相信美國國務院應該會同意。
  • 臺官員稱16個「友邦」支持臺灣加入聯合國(圖)
    聯合國大會即將在9月18日開議,臺「駐紐約辦事處處長」廖港民昨日在美召開記者會聲稱,今年首次「改以臺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共有16個「友邦」聯署支持提案,但是尼加拉瓜並沒有參加聯署,出現「邦交不穩」的傳言。
  • 國臺辦: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沒有資格加入聯合國
    中新網9月25日電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25日表示,聯合國是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組織,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沒有資格加入。聯合國長期堅持按照一個中國原則來處理涉臺問題,包括臺灣方面人士進入聯合國相關場所。這一點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資料圖:馬曉光。
  • 「臺獨」團體鼓動以「臺灣」名義加入聯合國
    「臺獨」團體鼓動臺當局以臺灣名義、新會員身份申請入聯  「臺獨」團體「臺灣聯合國協進會」近日鼓動臺當局以臺灣名義、新會員身份申請加入聯合國,對此有島內評論稱,叩關聯合國的動作是「實質宣告臺灣獨立」,正好坐實大陸「收拾」臺灣的理由,也會令臺灣被美國重新貼上「麻煩製造者」標籤。
  • 臺學生持「護照」到聯合國旁聽遭拒:臺灣不是國家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35次會議12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有臺灣師生欲持「中華民國護照」進入會場旁聽遭拒。(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海外網6月16日電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HRC)第35次會議於12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當日有數名師生欲持「中華民國護照」進入會場,被工作人員當場拒絕。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中正大學勞工系教師劉黃麗娟及學生12日持「中華民國護照」擬換證旁聽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工作人員告知其不能進入,並表示「臺灣並不是一個國家」。
  • 央視發聲:美國若敢支持臺灣加入聯合國,那就是「統一」關鍵時刻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報導,1月7日,蓬佩奧揚言稱,一周後將派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訪問"臺灣;1月9日,蓬佩奧接著叫囂稱,將要排除美臺之間的一切"自我限制"。外界猜測,蓬佩奧或許將在離任前"突訪"臺灣,支持臺灣加入聯合國。
  • 美駐聯合國代表13日將訪臺,外交部國臺辦接連警告
    ▲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右)與「駐紐約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左)見面(美聯社)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當地時間周三(6日)宣稱,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凱莉·克拉夫特將訪問臺灣。另據路透社報導,美國駐聯合國使團宣稱,該代表將於1月13日至15日訪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