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發在《中國民航報》2018年2月28日05版
年年春運很相似。每年的春運保障,都是對民航發展、服務質量和行業精神面貌的一次集中檢閱。從2月1日起,各航空公司紛紛整裝出發,以最好的狀態迎接春運「大考」。僅在春節黃金周7天內(2月15日~21日),我國民航就運送旅客1140萬人次,同比增長16.1%。
春運年年有不同。與鐵路、公路等交通運輸方式相比,近年來民航旅客運輸量持續增長。而且今年春運時間相對晚,具有春節後「學生流」和「務工流」疊加、高峰壓力加大等特點,同時在冬春交替之際,天氣不確定因素也明顯增多。因此,今年春運「大考」的難度明顯增加。目前,春運仍處於現在進行時。顯而易見的是,運力「足」、服務「暖」、科技「潮」已成今年民航春運工作的三大亮點。
運力很足
伴隨著中國民航的發展、壯大,在春運這場被稱為「人類大遷徙」的運輸過程中,民航業承擔了越來越重的角色。今年的春運亦是如此。
幾年前,旅客在春節選擇乘機回家時,好多人將買機票的過程稱之為「搶」。今年,除個別熱點旅遊城市外,「一票難求」的現象不復存在。無論是千裡回家還是舉家遊玩,只要提前規劃、提前預定,購買機票已不再是出行障礙。
「大考」面前不打無準備之仗。春運期間,民航局在每天14000多個定期航班的基礎上,批覆各航空公司春運加班包機近3萬班,其中,國內加班26394班,國際加班、包機2716班,每天可提供的座位數超過210萬個,完全能夠滿足廣大旅客的出行需求。
各航空公司通過科學預判,合理安排運力,採用增加航班、優化機型等方式,加大了運力投放力度,同比增幅均超過10%。
國內四大航空公司歷來是春運工作的「主力軍」。春運期間,國航計劃投入飛機運力405架,安排航班50691班次。其中,加班2682班次,這些航班將提供座位1009.2萬個,同比增長11.84%。東航計劃執行航班10.8萬班次,新開和增班航班超過5000班次。其中,在國際方面,計劃增班超過1000班次,新增24條航線航班;在國內方面,增投超過4100個班次。南航預計執行航班近75000班次,承運旅客近1150萬人次。海南航空計劃執飛航班26000餘班次,新增航班2000餘班次。
與此同時,各中小型航空公司在今年春運期間的運力投放力度方面的「成績」也較為搶眼。例如,山航春運期間預計將發送旅客約26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運力增加14%左右。首都航空新增航班736班,預計旅客運輸量將達到175萬人次,同比增長10%左右。中聯航預計編排航班總量6580班,日均計劃航班量164班,航班總量較去年同期增加17%。奧凱航空將執行航班4306班次,投入20架波音737-800客機、5架波音737-900客機保障運輸任務。
除了增加運力、加密航線航班之外,借著春運的「東風」,部分航空公司還在熱點城市新開了多條航線。在2月1日春運首日,各航空公司紛紛爭奪「頭彩」:東航江蘇公司開通了南京—連雲港—呼和浩特航線;華夏航空開通了重慶—邵陽(武岡)—長沙航線;雲南紅土航空開通了海拉爾—青島—昆明航線。在隨後的幾天,川航新開了昆明—西寧—敦煌、烏魯木齊—西寧—拉薩等8條國內往返航線;重慶航空也新開了大理—滄源、重慶—南昌航線。
服務很暖
時代在進步,旅客出行需求也隨之改變。在今年春運期間,除了回家、探親之外,旅客外出旅行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同時,出行旅客的年齡分布範圍廣,個性化的需求越發凸顯。因此,「暖」成了春運期間航空公司服務的主基調。
民航局早在2017年底就對春運工作進行了動員和部署,要求全行業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的理念,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在安全性、便捷性、舒適性等方面的更高期待和需求。
重任在肩,聚力前行。各航空公司積極踐行真情服務理念,不斷強化服務意識、創新服務載體、提升服務品質,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溫暖廣大旅客的回家路。無論是剛出生的嬰兒還是耄耋的老人,都在春運中感受到了民航人溫暖、周到的服務。
不僅要扮演好「擺渡人」的角色,還要給旅客以親人般的溫暖。春運期間,各航空公司針對特殊旅客提供了全方位服務。國航通過加開值機櫃檯,增加外圍引導人員,安排專人協助旅客使用自助值機設備,加開並延長愛心特殊服務櫃檯開放時間等方式,為保障旅客順利出行提供幫助。南航針對老人、兒童、攜帶嬰兒者、行動不便者等旅客,推出了機上嬰兒搖籃、地面及機上輪椅等服務。東航在各主要機場開設了「愛心櫃檯」,為老人、輪椅旅客、無陪兒童等提供更加貼心的服務。另外,旅客還可以通過東方航空APP提前在線申請擔架、吸氧、輪椅等10類愛心服務。為方便無陪兒童安全出行,深航為他們準備了多種顏色的馬甲,在候機樓內設立了無陪兒童休息室,供候機的小朋友臨時休息。河北航空還為乘坐航班的旅客準備了「福包」,裡面有福字、窗花等新春裝飾物品,讓大家感受到了濃濃的暖意。
民以食為天。新春佳節,旅行途中的餐食保障工作更為重要。為了讓不能及時回家團聚的旅客也能體會到年味兒,各航空公司也是花足了心思。在除夕和初一出港的航班上配備寓意「闔家歡、年年高、多財富」的「綺餚」餃子,將名廚、名菜「搬」上天空,在不同航線上增配不同地域的特色小吃,各地旅客在萬米高空體驗著溫情的「民航味道」。
另外,海南航空、四川航空試行推出的「客艙運輸寵物」產品服務,也在春運期間受到了許多旅客的歡迎。
科技很潮
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成果正在迅速滲透到民航服務各個環節,與往年民航春運相比,今年有更多的新潮技術在民航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今年春運期間,最令人期待和關注的莫過於機上Wi-Fi的使用。在萬米高空打開手機發朋友圈、刷微博、看電影、聽音樂……這些曾被嚴格禁止的行為,成為今年春運的「新享受」,這讓原本漫漫的返鄉之旅變得不再寂寞。「感覺棒極了!」許多旅客在經歷了「不關機」的春運之旅之後這樣興奮地表示。
春運期間,旅客多是負「重」而行。為了減輕旅客的「負擔」,春運前夕,國航推出的國內首個一站式全自助行李託運服務區正式面向旅客開放。該區域配備有8臺全自助託運行李設備,支持多種證件的自動識別、兩件行李同時託運、軟/硬類行李的智能判斷和處理等功能,滿足了旅客個性化的服務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刷臉登機」在今年春運期間也得到了旅客的廣泛好評。旅客安檢和登機全流程人臉識別系統實現了值機、安檢、登機的全流程無紙化,為廣大旅客的出行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科技體驗
此外,東航、南航等多家航空公司紛紛推出了旅客多重值機渠道,網站值機、簡訊值機、手機APP值機和自助值機等多重選擇滿足了不同類型旅客的出行需求。微信二維碼登機、RFID(電子晶片)識別技術的應用等也成為了今年民航春運期間新技術應用的亮點。(《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