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國造船用鋼市場情況及展望

2020-12-13 和訊期貨

  2018年,鋼鐵行業持續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市場供需基本平衡,行業經濟效益持續好轉;船舶行業緊抓全面對外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骨幹船企競爭力不斷提高,產品結構持續優化,主要經濟指標降幅不斷收窄。但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明顯變化,市場競爭環境更加激烈,造船用鋼供需矛盾凸顯。

  一、造船用鋼市場生產情況

  (一)造船板產量止跌回升,產業集中度穩步提高

  2017年下半年以來我國新接船舶訂單開始止跌回升,2018年我國船舶企業手持船舶訂單繼續保持增長。受開工船舶逐步增多的影響,國內鋼鐵企業造船板產量結束了三年下降態勢出現企穩回升。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造船板產量818萬噸,同比增長27.8%;高強度船板450萬噸,同比增長46%;鋼鐵行業產業集中度穩步提高,前十家造船板企業產量佔全國總量的90.7%,前十家高強度船板企業產量佔全國總量的96%,比2017年分別提高1個和5個百分點。

  (二)造船板和高強度船板產量同比大幅增長

  2018年,在新船訂單和開工船舶逐步增多的帶動下,骨幹鋼鐵企業造船板產量同比都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和鞍鋼集團有限公司年造船板產量均超過100萬噸,湘鋼的高強度板產量超過100萬噸為近五年的最大量;南京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造船板和高強度船板產量同比增幅最大,分別達到了48.7%和149%;江陰興澄特種鋼鐵有限公司高強度船板佔比達到了96.3%。

(三)高端船舶海洋用鋼研製不斷取得突破

  2018年,我國骨幹鋼鐵企業持續加大科研投入,高端船舶和海洋用鋼研發、製造不斷取得突破。攀鋼集團江油長城特殊鋼有限公司多批次交付各種牌號LNG船及儲罐用9Ni鋼板鎳基合金焊接材料;河鋼集團邯鋼公司大線能量焊接海洋工程用鋼(EH420)研製成功;馬鋼特鋼公司深海採油樹接頭用不鏽鋼試製成功;太鋼交付世界最高等級船用雙相不鏽鋼板;鞍鋼自主研發新型非標40號對稱球扁鋼交付使用;寶鋼股份(600019)成為國內首家批量供超大型液化氣船(VLGC)低溫鋼板的企業,一舉打破以往此船型低溫鋼被國外鋼廠壟斷的局面,實現低溫船板進口替代。

  (四)造船板價格高位盤整,向下波動空間有限

  2018年,受益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影響,鋼鐵企業經營效益持續改善,鋼材價格持續上漲。6月底,6mm和20mm船板全國價格一度突破5500元和5000元,月均價格為5330元/噸和4850元/噸,達到近兩年新高。隨著鋼鐵行業整體回調的影響,年末,6mm船板全國月均價格4780元/噸,20mm船板全國月均價格4300元/噸,與年初價格基本持平,造船板價格高位盤整,向下調整的空間有限。

二、我國造船用鋼市場需求情況

  (一)船舶用鋼總量同比小幅增長

  受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新船訂單大幅減少的影響,我國船舶企業造船用鋼量持續下降。隨著2017年下半年新船訂單的大幅增長以及2018年開工船舶增多的影響,我國造船用鋼總量同比小幅回升,但總量仍處於較低水平。初步統計,2018年我國用鋼總量約850萬噸,同比增長6.3%,其中板材700萬噸,同比增長7.7%,型材77萬噸,同比增長10%,其他品種73萬噸,同比增長12.3%。

(二)船舶行業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

  2018年,國際新造船市場競爭激烈,但需求不足和產能過剩的矛盾仍然存在,在市場倒逼機制和政策引導的共同作用下,我國過剩產能進一步壓減,跨行業、跨區域、跨所有制的兼併重組加快推進,優勢資源向骨幹企業集中的特點更加明顯,船舶行業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全國前10家企業造船完工量佔全國總量的69.8%,比2017年提高11.5個百分點。前10家企業新接訂單量佔全國總量的76.8%,比2017年提高3.4個百分點;骨幹船舶企業競爭優勢明顯,各有5家企業進入世界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前10強。江蘇揚子江船業、上海外高橋(600648)、大船重工、武昌船舶重工、江蘇新時代等企業的生產任務相對飽滿,骨幹造船企業仍是鋼材需求的主體。

  (三)船舶產品結構持續優化

  2018年,我國骨幹船舶企業緊跟市場需求,持續優化產品結構,繼續在散貨船和支線貨櫃船等領域發揮優勢,批量承接綠色環保型礦砂船和支線貨櫃船訂單。同時,骨幹船企還積極承接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訂單,在2500客位豪華客滾船、7800車位汽滾船、8.4萬立方米超大型液化氣船、1.86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LNG)加注船、4.8萬噸半潛重吊船、極地探險郵輪等領域不斷取得新的進展。這些船舶的建造將對高強度板和小品種鋼材需求產生積極的影響。

  (四)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造船發展的主要區域

  環渤海灣、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船舶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06-2015年)》明確發展的三大造船基地,其造船產量約佔全國比例的95%以上。隨著近年來國際船舶市場競爭格局的改變,我國船舶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發生了較為明顯變化。按產量統計,長三角地區船舶企業三大造船指標佔全國比例已經超過65%,特別是江蘇省三大造船指標佔全國比例已超過40%,是我國造船用鋼的主要需求來源。

  三、造船用鋼市場存在的新情況

  (一)船舶企業造船板保供問題突出

  2018年,鋼材價格持續上漲,鋼廠盈利水平不斷提高。為了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一方面,鋼鐵企業主動調整產品結構,將利潤率較高的螺紋鋼等價格高、製作易的產品優先排產,將造船板等價格低、製作難的產品放後排產,造成造船板產能不足;另一方面,鋼鐵企業超負荷接單,設備故障率大幅提升,生產任務難以按時完成。造船板需求的回升與螺紋鋼價格的上漲同時發生,船企造船板保供問題突出,今年以來造船板合同平均到貨率僅為80%,有的企業甚至低於80%,遠遠低於平均到貨率85%的水平。鋼鐵企業未能按合同履約,給船企生產管理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二)鋼企尾板不能按批次、按時配齊問題普遍存在

  2018年,除了造船板合同平均到貨率較往年有所下降之前,今年以來,更為突出的問題是船廠預訂的尾板不能按批次、按時間配齊。船舶生產有著嚴格的進度要求,尾板是否能夠正常到貨,將影響到整船的交付,往往就是因為一、兩塊船板無法到貨,影響到最後的焊接和交付。我國建造的船舶中90%以上都是出口船訂單,大多數都是國外船東,對交付周期有著嚴格的規定,超過交付期船廠將不得不支付違約金,這對本來就處於低谷期的船舶企業造成更為嚴重的傷害。

  (三)國際新標準、新規範的實施對造船用鋼提出更高要求

  當前,國際海事組織(IMO)提出了一系列關於環境保護和海上安全的新標準、新規範。這些條約的實施將對造船業造成很大的影響,同時也對鋼鐵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船舶大型化的發展,對高強度鋼的要求會越來越多,並且對鋼材表面質量的「光潔度」和公差提出了新的要求,鋼鐵企業現有的生產模式有的已經不能滿足船檢的要求,造船企業還要再進行二次加工,增加了額外的工時,也增加了生產成本。

  (四)特殊規格產品產量和質量難以滿足船廠生產需求

  隨著船舶工業的轉型升級,一些高附加值船舶完成首制和批量承接,對特殊規格/品種的用鋼需求逐步增多,特別是「薄板」,鑑於目前鋼材價格火爆,而薄板生產製作工序複雜,很多有能力生產薄板的鋼鐵企業限制接單,導致市場特殊品種板材資源緊張,同樣還有型鋼和鋼管直供企業,目前國內能夠全覆蓋船廠規格的型鋼、船用鋼管、焊管的企業較少,這導致產品價格較高並且無法保證交貨期,不得已,很多船舶企業只能從日本和韓國鋼企購買,既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也不利於我國鋼鐵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四、2019年造船用鋼市場展望

  (一)船舶行業用鋼總量保持平穩

  2019年,全球新造船市場面臨的環境依舊錯綜複雜,機遇與挑戰並存。特別是國際環保新規即將進入密集生效期,部分老舊船舶大概率因經濟性較差被迫提前拆解,有望給造船企業帶來訂單,但新造船市場也面臨諸多挑戰。初步預計我國造船完工量約3500萬載重噸,新接訂單量約3000萬載重噸,年底手持訂單約8500萬載重噸。三大造船指標與2018年基本持平,船舶用鋼總量將保持平穩波動,但總量仍處於較低水平。

  (二)鋼材等原材料價格將繼續保持高位震蕩

  在深化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鞏固「去產能」成果的工作開展下,鋼鐵等原材料價格繼續保持穩定增長。預計2019年,鋼鐵工業將繼續保持平穩發展,支撐鋼鐵價格的要素材料難以出現大幅下降,但隨著造船業需求放緩,船板價格繼續上行的空間也很有限,預計船板等鋼材產品的價格將保持高位震蕩。

  (三)高端船型用鋼佔比將會逐步增多

  國際海事組織(IMO)出臺的環保和安全方面的新標準、新規範、新公約的實施對我國船舶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造船板的質量提出了更為嚴格的標準。船舶產品的大型化、多樣化和複雜化將帶動高強度鋼的需求,2018年,高強度船板佔造船板比例已達到55%,比2011年提高10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我國工業化已步入後期發展階段,未來對鐵礦石的需求將會逐步減少,廢鋼在鋼鐵產業中的佔比將會逐步增多,散貨船特別是對礦砂船的需求將可能出現趨勢性的變化;另一方面,加大高端船型的承接和建造也是船舶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隨著加快造船強國和海洋強國目標的實現,我國船舶工業高端船型用鋼佔比會逐步增多。

(責任編輯:方鳳嬌 HF055)

相關焦點

  • 2018年我國汽車、機械等行業用鋼數量增幅可能趨緩
    2018年我國汽車、機械等行業用鋼數量增幅可能趨緩2018-04-29 00:18:42   來源:富寶鋼鐵     列印 發表評論 在4月13-15日召開的「第十四屆鋼鐵產業發展戰略暨鋼鐵產品產需研討會議」上,中國房地產協會副秘書長胡安東
  • 2018年中國鋼鐵市場預測與展望
    來源:我的鋼鐵網《Mysteel:馮錦云:2018年中國鋼鐵市場分析與展望》作者:施宏倡2018年5月18日,由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花旗集團聯合舉辦的「智能互聯信息未來2018年亞洲商品金屬產業峰會」在香港中環四季酒店隆重舉行,上海鋼聯高級分析師馮錦雲在會議上做題為「2018年中國鋼鐵市場分析與展望」的主題演講。
  • 2018年中國鋼材市場回顧及2019年市場展望
    (見下圖、表)CSPI中國鋼材價格指數走勢圖2018年CSPI中國鋼材價格平均指數變化情況表項目2018年平均2017年平均同比增長同比增長%綜合指數在主要用鋼行業中,通用設備製造業、 專用設備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以及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速分別較上月回落02.、0.7、1.8和0.7個百分點;汽車製造業降幅較上月加大0.9個百分點;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以及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速分別較11月加快1.1個百分點。總體來看,年終歲末國內市場鋼材需求強度呈較弱態勢。
  • 2017年螺紋鋼與鐵礦石市場展望:去產能提速加碼 鋼價易漲難跌
    2017年鋼鐵需求或有小降。(1)2016年國慶節期間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的19城市,對全國房地產市場增長具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預計2017年房地產新開工放緩甚至負增長,拖累房地產用鋼需求。(2)基建和PPP項目用鋼需求潛力巨大,預計2017年項目加速落地,部分對衝房地產需求下滑。  壟斷與結構性矛盾推漲2016年鐵礦價格。
  • 生意社:2017年國內冷軋市場行情回顧及2018年展望
    2017年1-2月份,冷軋價格穩步上漲,主要是當時鋼市處於「全面清楚地條鋼,中頻爐產能『一刀切』,以及千萬基建投資政策啟動,需求預期轉好」的回暖行情環境下,導致鋼價上漲,並帶動冷軋市場行情上行。但是由於市場春節節夕補庫過度,導致市場庫存風險堆積,以及下遊需求不及預期,成交放緩,使得鋼價急轉直下,原料熱卷價格下跌,進而帶動冷軋價格亦下跌。
  • 預計2018年我國鋼材需求量小幅增長
    預計2017年我國鋼材實際消費量約7.25億噸,同比增長7.7%;預計2018年我國鋼材實際需求量約7.30億噸,同比增長0.7%。《2018年全球鋼材需求預測成果》認為,2017年,全球金融環境改善,周期性因素和內生增長動力增強,市場需求復甦,有效支撐了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的較快增長,全球經濟呈現穩步復甦態勢。
  • 2018年螺紋鋼鐵礦石行情展望:供給唱罷需求登場,鋼價料衝高回落
    價格展望:  ¨ 預計2018年粗鋼需求下降幅度大於產量,供應小幅過剩。螺紋鋼供大於求,現貨價格在3000-5200元/噸衝高回落,偏弱運行。風險點:房地產、基建投資超預期。  ¨ 預計2018年鐵礦石價格震蕩偏弱,現貨價格運行區間40-70美元/幹噸,或400-600元/幹噸。風險點:房地產、基建投資超預期。
  • 2016年鋼市回顧及2017年市場展望
    >  環保限產成為常態   出口增長0.7%,較為緩慢   2017年市場主要關注點及展望   去產能觸碰在產產能   品種產量分化:建設用鋼產量普遍下降、工業用鋼產量普遍上升。     家電行業產品中大小家電產品用鋼材佔比為9:1,板材則佔全部鋼材消耗的95%。不同家電產品,用鋼情況也有較大不同。冰箱、洗衣機和空調這三大白電耗鋼量約佔整個家電行業耗鋼量的80%。
  • 2018年全國造船承接新船訂單3667萬載重噸 同比增8.7%
    一、經濟運行基本情況(一)全國三大造船指標兩增一降2018年,全國造船完工3458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4%;承接新船訂單366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8.7%;12月底,手持船舶訂單8931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4%。
  • 需求周期回落 鋼價進入調整周期——2018年螺紋鋼市場回顧與2019年...
    風險點:政府維穩決心超預期 房地產需求超預期 置換產能產量落地速度超預期 世界經濟回落超預期  第一部分 2018年市場走勢回顧及關鍵因素分析  2018年螺紋鋼期貨指數寬幅震蕩,重心上抬。年內高點4441點,最低3246點。
  • 2019年國內鋼鐵市場回顧及2020年展望
    2020年鋼鐵行業運行環境仍然複雜多變;全球經濟增長回暖疊加貿易摩擦緩解,鋼材出口有望止降;置換產能集中投產將給市場帶來供應壓力,鋼鐵市場將呈現寬平衡格局,鋼鐵市場價格中線將繼續下移,鋼鐵企業利潤將進一步下滑。』  一、2019年國內鋼鐵市場回顧  2019年,國內鋼鐵市場呈現震蕩運行格局,波動幅度弱於2018年,全年均值亦低於上年。
  • 2020年上半年船板市場分析及後市展望
    造成上半年國內船板市場進退兩難的原因有二:首先是受當前國內外疫情的影響導致船板的進出口急劇下滑,其次是國內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之後,市場需求情況還沒有完全打開,市場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且鋼廠的價格處於相對偏高的位置,提高了成本,加上市場出貨情況不好,商家面臨較大的壓力。
  • 2016年鋼企利潤或超400億 2017年鋼價走勢樂觀
    12月以來,部分鋼廠螺紋鋼價已站上4000元。展望2017年,鋼價還能漲多久?  在近日中國鋼鐵產業鏈發展高峰論壇上,業內專家透露今年全國鋼企利潤總額將超400億。一線鋼鐵企業及協會、機構專家紛紛看好明年鋼鐵市場行情,鋼企盈利或進一步改善。
  • 鋼價格最新行情走勢2018:或將回歸合理水平
    2017年,我國鋼鐵市場供需基本平衡,鋼鐵行業穩中向好,需求好於預期並略有增長。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顧建國認為,2017年5000萬噸的去產能任務已提前完成,徹底取締「地條鋼」則是2017年鋼鐵界最重要的「大事」之一。  2016年和2017年兩年來,我國共取締「地條鋼」企業730多家,產能約為1.4億噸。
  • 2019年水路運輸市場發展情況和2020年市場展望
    一、2019年水路運輸市場發展情況(一)國內沿海航運市場總體平穩。1.幹散貨運輸市場:市場供需矛盾持續,新增運力消化緩慢。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對大宗散貨運輸需求增速下降,煤炭沿海運輸需求回落。
  • 生豬:2017年行情回顧及2018年後市展望
    第七章 2018年生豬市場展望   7.1 2018年生豬市場供應格局分析   7.1.1 2018年國內生豬及能繁母豬存欄量呈現相反走勢   7.1.2 2018年國內養殖場生豬出欄指數   7.1.3 國內生豬養殖地域分布格局
  • 我國當前淡水養殖市場分析與展望
    我國當前淡水養殖市場分析與展望2015-06-24 15:0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漁業報·第一水產可見,中國的水產市場仍有著不可估量的前景。&nbsp面對這個沉睡的市場,該用怎樣的工具,帶著如何的心態,從腳下的這片「金礦」中挖掘出潛在的財富?&nbsp&nbsp事實上,作為水產品生產、貿易和消費大國,我國水產品產量居世界首位,且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的水產養殖產量超過捕撈產量的國家。
  • 2019鋼價高點能否突破2018年?分析師這樣說!
    2018年12月13日,2019「中國建築行業大宗材料採供模式創新高峰論壇」暨「百年建築網年會」在上海寶隆賓館隆重召開。大會上,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建築鋼材主編萬超作了題為《建築鋼材價格行情2018年回顧及2019年展望》的主題演講。
  • ——國際水險市場2018年回顧與2019年展望
    (b)2018/2019圖1國際保賠協會超賠合約結構(來源:國際保賠協會官網)2018年的國際水險市場是由一系列巨大的損失事件串起來的。(b)船舶險保費與船舶總數與總噸位圖2 全球貨運險與船舶險歷年保費變化(來源:IUMI2018年會)除了前述發生在2018年的損失外,近年來水險領域也是大損失頻現:2017
  • 2018年業績表現出色 2019年鋼價承壓
    從上市鋼企目前公布的業績預告情況看,2018年業績普遍表現出色。招商證券預測,2018年鋼鐵板塊業績同比增長35%,鋼鐵行業盈利迎來高峰。業內人士認為,在房地產小周期尾聲,汽車、家電等消費下滑的背景下,隨著去產能政策效應邊際遞減,鋼鐵行業能否持續風光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