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緣、親緣臺灣行丨平和坂仔新城宮恭請保生大帝赴臺中元保宮締結友好兄弟宮廟

2021-02-16 坂仔人坂仔事

    4月11日上午,平和坂仔新城宮應臺中元保宮邀請,恭請保生大帝赴臺中元保宮締結友好兄弟宮廟活動隆重起程。此行,新城宮弟子一行40人在臺中元保宮的協調下,由平和康輝旅行社(聯繫電話5233233)導遊全程陪同並拍照攝像,圓滿進行神緣、親緣臺灣行。


▲坂仔新城宮


▲臺中元保宮

      坂仔新城宮與臺中元保宮,同屬坂仔心田宮的分靈宮。新城宮的這次臺灣之行,不僅將增進兩岸心田賴氏的親緣關係,而且將通過神緣促進民俗交流,讓保生大帝大道慈濟精神得到進一步的發揚和光大。



圖文直播,天天有更新——

(請關注本公眾號「坂仔人坂仔事」後轉發)


第一天(4月11日)坂仔—廈門—金門


▲早上7:00在坂仔新城宮集中,恭請保生大帝起駕,出發前往廈門五通碼頭,乘船抵達金門水頭碼頭。

第一天在金門島觀光——


▲金門午餐


▲【中山紀念林】


▲【翟山坑道】

【三角堡】

【雙鯉湖溼地生態館】

【莒光樓】

第二天(4月12日)金門—臺北

【國父紀念館】


【臺北101大樓】

【野柳地質公園】

第三天(4月13日)臺北-臺中



【故宮博物院】

【與元保宮締結友好兄弟宮廟儀式】

第四天(4月14日)

臺中-南投搭船遊日月潭—嘉義



【日月潭】


【日月潭文武廟】

第五天(4月15日)

嘉義【阿里山森林遊樂區】 -高雄

【阿里山】


【高雄愛河】

【快樂之旅,永結神緣、親緣,平安回家】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再「關注」!


相關焦點

  • 臺中元保宮組團回祖地母宮坂仔心田宮晉香
    ;兩岸同根,保生大帝庇萬民。     當天上午,晉香團一行抵達心田宮,受到縣臺辦、坂仔鎮政府、心田宮管委會等有關部門的熱情歡迎。在心田宮,晉香團行五獻禮,隆重朝拜心田宮保生大帝,祈福國泰民安,兩岸共榮,人民幸福。
  • 「兩岸情 心田緣」保生大帝文化節在福建平和縣舉行
    臺中市元保宮捐建心田宮綜合大樓人民幣20萬元臺中市元保宮主委賴定中致辭心田宮向臺中市元保宮贈送錦旗佛教在線福建訊 2015年3月28日,由福建省平和縣臺辦、文體新局、宗教局和臺灣臺中市元保宮管委會等為指導單位,坂仔鎮黨委、政府主辦,心田宮等承辦的第六屆
  • 平和縣魁星文化交流研究中心暨黃墘觀音廟赴臺聯誼紀實(附視頻:魁星爺傳奇)
    18日上午,交流團一行成員前往臺中市元保宮參拜,雙方進行了友好的交流,贈墨寶一幅並締結為友好宮廟,並隨同元保宮管委會舉行了隆重的祭拜禮。眼望元保宮牌樓,門上書「元保宮」三字,過樓為廣場,平坦寬廣,前行前殿,左右開門,殿內供奉保生大帝,嶽飛元帥、趙康元帥同祀左右,石柱上銘刻聖跡,書寫古樸渾厚,凸顯兩岸傳統文化共同的深厚底蘊。
  • 漳州古村落︱語堂故裡坂仔心田村
    據1980年修的《心田賴氏淵源志》載,心田宮主祀的保生大帝開祖金身於元至正年間,由心田賴氏一世祖賴卜隆(字元成)自詔安下葛田心帶到現平和坂仔心田開基奉祀。明天啟年間(1621-1627),平和心田賴氏人丁興旺,物阜民豐,始擇地建廟,取名心田宮。清嘉慶元年(1796)重修,後屢次再修,以2010年修葺最為完整,增華添構,更具恢宏。
  • 《兩岸香緣》魁星文化交流研究中心暨黃墘觀音廟赴臺聯誼紀實
    18日上午,交流團一行成員前往臺中市元保宮參拜,雙方進行了友好的交流,贈墨寶一幅並締結為友好宮廟,並隨同元保宮管委會舉行了隆重的祭拜禮。眼望元保宮牌樓,門上書「元保宮」三字,過樓為廣場,平坦寬廣,前行前殿,左右開門,殿內供奉保生大帝,嶽飛元帥、趙康元帥同祀左右,石柱上銘刻聖跡,書寫古樸渾厚,凸顯兩岸傳統文化共同的深厚底蘊。
  • 坂仔賴氏宗親電白親緣行(圖文)
    原來,平和坂仔心田宮、虎(魯)耳樓賴氏宗親一行31人,於當天清晨出發,經過13個小時的長途跋涉,抵達千裡之外的廣東電白區樹仔鎮福建園村,回訪本月初剛剛在心田宮、虎耳樓認祖歸宗的電白福建園村賴氏宗親。
  • 海峽兩岸3000信眾聚首臺中 共祭保生大帝
    日前,世界保生大帝廟宇聯合會第一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暨戊戌年秋祭大典,於臺中大甲區澤安宮舉行,兩岸三地近200家廟宇、3000人共同參加活動。臺灣廟宇執事人員指出,兩岸保生大帝信仰同宗同源,未來每年都要聯誼,維繫這份血緣情緣。
  • 兩岸信眾廈門共同祭拜保生大帝
    「臺南學甲慈濟宮是白礁慈濟宮的分靈廟,也是臺灣保生大帝的開基祖廟。」曾源豐說,「很高興能參加這樣的尋根、祭祖活動,這不僅是廟與廟的交流,更是我們信眾之間的情感交流。」  保生大帝原名吳夲,民間也稱吳真人、大道公等,宋代人,生於漳州龍海白礁,羽化於廈門海滄青礁,精通醫術、濟世救人。保生大帝是閩臺兩地共同的民間信仰。
  • 兩岸保生大帝 大同區?境
    記者盧振升/攝影     臺北大龍峒保安宮慶祝主祀神明保生大帝聖誕,昨天在聖誕前夕舉辦遶境踩街。今年大陸祖廟的保生大帝聖駕,首度來臺參與遶境巡禮,參加人數達6000多人,隊伍綿延數公裡繞行大同區,場面壯觀。     農曆3月15日是俗稱大道公的保生大帝聖誕,保安宮將大道公的慶生活動藝術化,規畫一系列保生文化祭。
  • 10000個保生大帝平安福袋漂洋過海 把祝福送到臺灣
    10000個保生大帝平安福袋將漂洋過海,把祝福送到臺灣。昨日,「海峽兩岸保生慈濟信眾除疫、求平安」祈福法會在廈門市海滄青礁慈濟祖宮舉行。  為祈求保生大帝去病除疫,海滄青礁慈濟祖宮理事會精心製作了10000個保生大帝平安福袋掛件,並在宮廟主殿舉行「過爐」祈福法會,為兩岸保生慈濟信眾除疫祈福、求平安。
  • 閩臺緣丨閩臺同名村鎮續緣 臺胞坂仔尋根
    臺灣鄉親們身批「鄉鄉有情 村村有趣」、「探鄉探親 尋根尋祖」的紅錦帶,到坂仔心田宮,虔誠恭拜保生大帝,受到平和縣旅遊局、坂仔鎮政府、心田宮管委會的熱情接待。       據了解,閩臺同名村指的是在明清時期,福建先民遷居到臺灣墾荒拓展而形成的同宗族、同宗姓、同地域、或同地名的同宗聚落鄉村。並形成了具有豐富人文歷史特色的「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連、商緣相通、法緣相系」的緊密相結合的關係。
  • 讓不少臺灣人魂牽夢縈的平和尖石觀音廟
    尖石觀音廟位於平和縣國強鄉古爽村璋石大路衛,坐東朝西,經度117.242221 緯度24.230025 高拔324米,主祀觀世音菩薩。璋石一頂厝,據傳說賴氏心田七世元貢祖公擇選開居聖地,裔孫繁盛,陸續遷居璋石、臺灣、廣東崩坎、坂仔西坑、國強碧嶺、延山各地,1981年因地僻全部遷居,頂厝保留一座土木結構的原始祖厝,觀音、三界公、蔡媽夫人供奉在祖厝裡,祖厝年久失修破損,於2011年二月十九日,在本村尪寮,觀世音、三屆公、保生大帝等神明面前,眾信士求拜神明聖杯,同意移遷新建,爾後請三位地理師擇址山路衛,並由三坪祖師公、天湖堂保生大帝「覆核
  • 廈門海滄青礁慈濟宮保生大帝首赴臺灣巡遊圓滿歸來
    佛教在線廈門訊 2010年5月6日,福建省廈門市海滄青礁慈濟宮保生大帝聖駕完成首次赴臺灣本島繞境巡遊行程,從高雄機場經金門搭船返回廈門,迴鑾青礁慈濟宮。廈門海滄青礁慈濟宮保生大帝赴臺巡遊交流團團長林世粦說,保生大帝信仰是臺灣第二大民間信仰,臺灣信眾對保生大帝非常虔誠,此次大陸祖宮保生大帝赴臺巡遊,臺灣各地保生大帝宮廟都組織盛況空前的恭迎儀式,繞境巡遊經過的街道,沿路民眾、店家均自發擺出香案,拈香祭拜,特別是在臺南市繞境巡遊時,臺南市信眾數千人大陣仗簇擁恭迎,堪稱萬人空巷。
  • 2016年3月21日平和新聞
    平和坂仔"雙溪圩" 為漳州現存規模最大圩日之一作者:林曉琪     來源:東南網 傳統手工農具 你能認識幾樣平和坂仔昨迎來一年一度的「雙溪圩」,為漳州現存規模最大的圩日之一手工簸箕與蒸籠【相關新聞】昨日是農曆二月初九,既是平和坂仔一年一度的「雙溪圩」,也是第七屆「兩岸情·心田緣」保生大帝文化節,來自臺灣的信士代表團以及四方香客數萬人云集心田宮,共祝文化節。昨日,平和縣坂仔鎮心田宮石路甲村民齊聚山邊巖前村,共迎保生大帝回心田宮,並舉行迎神盛典。
  • 兩岸保生大帝信眾在臺舉行請靈奉祀典禮
    新華社臺北3月11日電(記者陳思武 劉剛)海峽兩岸信奉保生大帝的信眾11日在臺灣臺南市學甲慈濟宮舉行典禮,為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麒麟山慈濟宮信眾請靈奉祀。  兩岸保生大帝信眾代表參加了祭拜、佛像開光點眼、法會等典禮儀式,學甲慈濟宮向麒麟山慈濟宮贈送「同根同祖」牌匾。
  • 保生大帝真身首次巡臺
    保生大帝真身首次巡臺 2014年07月29日 11:45:04  來源:福建日報   福建日報訊 (記者 陳夢婕 鄭璜 通訊員 林廣明 文/圖)昨天下午,2010年海峽兩岸保生文化祭在臺北大龍峒保安宮舉行開鑼式。
  • 保生文化連兩岸民心(行走臺灣)
    去世之後,閩南鄉民在吳夲家鄉漳州白礁村為其立祠塑像,尊為「醫神」「吳真人」,後世朝廷敕封為「大道公」「保生大帝」。歷代帝王多為其追賜封號、擴建廟宇,保生文化從閩南逐漸傳開,明清之時傳到臺灣。位於臺南的學甲慈濟宮是一座有著357年歷史的古廟,其所供奉的保生大帝像已有800餘年歷史。
  • 保生大帝與媽祖的羅曼史
    農曆三月十五日是臺灣的醫神保生大帝誕辰。保生大帝臺灣民間俗稱「大道公」,宋代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人,因其精通醫術、救人無數,被尊奉為神。    人世間難免會產生糾紛,而神界也不例外。在臺灣民間相傳著這樣一段傳說:傳說神界的單身貴族大道公與媽祖曾有一段羅曼史,保生大帝得道後見媽祖端莊賢淑,便展開追求攻勢,而媽祖見其宅心仁厚,也萌生愛意,倆神情投意合,共同譜下一段「堅定的友情」。
  • 庚子年 農曆三月十五保生大帝聖誕:
    庚子年 農曆三月十五保生大帝聖誕:保生大帝,姓吳名夲,宋代名醫。
  • 熊厝蓮花宮保生大帝
    宮始建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原是熊厝莊氏的水尾宮,明隆慶年間(1567-1572)莊氏賢公往龍海白礁販賣手巾、織帶、絲線、花垂等雜貨,俗稱「搖鼓擔」,時適三月十五日,白礁慈濟宮的信士在紀念保生大帝誕辰,賢公也進宮中行香祈祝,偶見保生大帝臉額汗珠淋漓,頓有所感,則祈求大帝,若有意金身隨其返鄉,許諾卜杯三信,得三杯全茭杯信,賢公乞求復再許諾三杯並允許立即起駕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