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浮生六記》,蘇州大石頭巷的浮生四季半日閒

2020-08-26 勾文龍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一首楓橋夜泊以及白居易的七裡山塘到虎丘,讓寒山寺與虎丘成為了蘇州的千古名片。

寒山寺與虎丘,以及最富盛名的園林,都成為了蘇州最靚麗的外衣,吸引著來自於世界各地的遊客。但於我而言,蘇州真正吸引我的是一條條小巷。蘇州的一條條小巷,隱藏於現今的繁華之中,隔絕了車水馬龍的喧囂,充滿了生活的閒情逸趣。

2018年冬日,因為一家麵館,邂逅了大石頭巷,邂逅了蘇州最美民居的浮生四季精品民宿。只嘆當時行程已滿,未能久留於此,深感遺憾。

2019深秋,於上海活動之前,特意留出些許時間,再赴姑蘇城,偷得浮生半日閒,以途家美宿家的身份,深入大石頭巷,挖掘姑蘇獨有的魅力。

雖然說古人尚風雅,但給這條巷子取名上倒是極為隨意,傳說大石頭巷因舊時有隕石而得名。張紫琳《紅蘭逸乘》卷一曾有記載:「樂橋之南大石頭巷,不知大石所在。一日值其巷口人家葺屋,始見石在屋中,正方如八仙桌,其石質砂石耳,俗傳孫吳時空中墮下者也。」

如今隕石早已無存,僅留明代石刻一方,豎刻隸書「古墜星石」,上款:「大石之二裡名因之」,下款:「大明崇禎壬午地主驃騎將軍施英記」。

大石頭巷前端便是蘇州市公安局姑蘇區分局,相傳石刻就在此,最終,我在公安局門前的花壇裡找到了這塊石刻。

若讀過《浮生六記》,就一定要來大石頭巷走一走,沈復與他的妻子芸娘從滄浪亭搬離後便曾生活於此巷子之中,正門曾在南面的倉米巷,現在只可以從北邊的大石頭巷進入。1940年由沈延令售與滬商吳南浦,從此被稱為吳宅,蘇州保存最完好最精緻的一處磚雕門樓「四時讀書樂」也在其中。只可惜我雖然也進入其中,但生怕驚擾了如今的住家,匆匆一瞥後便離去。沈復將其對芸娘的一腔深情寄諸於筆墨之間,歲月流轉,白駒過隙,但紙上的字符仍然鮮明,生動,深刻。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東起人民路,西至東美巷的大石頭巷,巷中有秦宅,李果宅院菜圃等文保建築及名人故居,也有著飯店、理髮店、按摩店、咖啡店、食雜店等市井煙火。更是藏著沈復與芸娘的故事,也藏著浮生無煙,四季清閒的蘇州最美民居,浮生四季。

小巷,是姑蘇文化的魂,而大石頭巷,因為浮生六記,又將獨特的腔調注入其中。

浮生四季,據說原來為評彈藝術家張國良的宅基,與現今的吳宅只相隔數十米。去年便是路過門前便被吸引,從此夢了一年。

院子裡面別有洞天,綠蔭點綴,一磚一瓦都鋪滿了蘇式風情,大廳內字畫懸掛,文墨氣息風雅,讓我如墜前塵。

浮生四季的房間命名,布局,皆來自於沈三白的浮生六記。在途家網上搜索蘇州浮生四季精緻民居便可搜尋得到。在途家,總能找到讓人心儀的民宿,還總是能給人出乎意料的驚喜。

我所居住的房間在二樓,名為碗蓮,是標準的男主人房間。沈復愛花成癖,所著《浮生六記》之「閒情記趣」篇幅中,不乏他各種奇思妙想的栽種心得。此房 名作「碗蓮」,文氣優雅,處處吐露出這位蘇州男人不緊不慢的處世態度。

床品極為舒服,浴缸視野極為開闊,窗外布設一方園藝,及目處,或花繁葉茂,或新芽點點。清風徐來,令人心骨皆清。

在這裡,時光緩慢流淌,心緒暢遊百年時光。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住在浮生四季,走進《浮生六記》。

浮生四季向西,快到東美巷的巷子北側,有一家張氏修腳堂,由一對父子經營,修腳,足療,刮痧,拔罐,採耳等項目無一不通,無一不精。不起眼的小店,卻是當地居民最離不開的享受。去年我在此感受過張先生的技藝,今年體驗到他兒子嫻熟的手法。修腳,足療,採耳,三項加一起45元,就為了這手法,這技藝,也值得每年來一次蘇州。閒聊時小張師傅說也要漲價了,畢竟豬肉都那麼貴了,羊肉串也漲價了。不過據說每個單項只漲價5元錢,是否如此,看到這篇文章後,在蘇州的人不妨去試一試。

最好的旅行是融入那個地方,最好的方式,就是住在這城裡最有味道的民宿,品嘗當地最具煙火氣息的美食。

老石頭麵館,在大石頭巷的東側,公安分局對面,我去年便是尋味這家麵館才誤打誤撞進了大石頭巷,才種下了我的姑蘇夢。老石頭麵館白天賣面,晚上賣菜,來的99%都是蘇州本地人,上到耄耋之年的爺爺奶奶,下到還在上學的學生,市井百態,皆在這一方寸天地間,在這香氣繚繞的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裡。擺盤與店面很家常,味道卻是精緻的味道,每逢傍晚客齊,老闆都會拎一瓶酒到每一桌敬酒,不管你和的是酒還是飲料,哪怕是一碗湯,碰撞之間眼含笑意,此刻便是蘇州最溫柔的樣子。

餘秋雨在《白髮蘇州》中說:「海內美景多得是,唯蘇州,能給我一種真正的休憩。柔婉的言語,姣好的面容,精雅的園林,幽深的街道,處處給人以感官上的寧靜和慰藉。」蘇州自有這樣的「魔力」,來到這裡,縈繞在你腦海中的疑慮與煩擾,倏爾可解,然後自可去聽曲品茗。

民宿主人說:我為「浮生」而來,也由「浮生」見到了更多有趣之人。他們眼眸澄澈,一如當初的我。雖是初見,卻似舊相識,只因眷戀著繁華姑蘇的煙火氣,便從四面八方風塵僕僕而來,停足暫歇、細品浮生。

於我而言,寒山寺是蘇州,虎丘是蘇州,拙政園是蘇州,博物館是蘇州,但在所有的蘇州裡,這一次我陶醉在這一條300多米長的小巷裡,作為2019途家金牌美宿家,非常負責任的推薦每一個要來蘇州的人,拿出一日半日的時間,走進大石頭巷,住進浮生四季,這裡,會是你從未見過的蘇州。

相關焦點

  • 浮生六記
    來稿請寄:wenhua@xxsb.com第一次知道《浮生六記》,是1991年讀宇文所安的《追憶》時。在《復現:閒情記趣》那一章,他通過解剖《浮生六記》的幾個片斷,探究了作家們難以逃離的困境:他們一遍遍講述同樣的故事,同時又不斷努力著渴望擺脫復現;但新的故事往往仍然無法掩蓋某些不能忘卻的東西。所以宇文所安認為,看一個作家是否偉大,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他們與復現抗衡的力量。
  • 沈三白:浮生六記
    《金聲長物》之「沈三白」節選 如果有哪本書讓我堪讀一生,那一定是《浮生六記》。 《浮生六記》殘稿自被王韜妻兄楊引傳從蘇州冷攤發現的那刻起,芸娘就一直浮現在水晶般剔透的字裡行間,但見美麗,但見精微,凡事不以禮教為圭臬,也不以規矩所制衡,盡情盡性而又生趣盎然,在流離困頓中,雖身處窘境仍彰顯令人如沐春風的個性。林語堂不禁發出:「芸,我想,是中國文學中最可愛的女人」的由衷讚嘆。
  • 美文丨偷得浮生半日閒
    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一句「偷得浮生半日閒」,道盡了人世滄桑,揭示了人生哲理。 閒情逸緻,是一種詩意的生活。記得2007年全國高考作文題為《詩意的棲居》,曾引發許多人對高生活質量的討論。隨後,網絡上出現了音樂人高曉松關於「詩和遠方」的「高論」。
  • 蘇州一家隱於市井的小眾民宿,享姑蘇巷陌裡家庭慢時光丨浮生四季
    這個度假熱門地,我們推薦了太多美宿,而春深來訪,是為了一家隱於市井的小眾民宿:丨蘇州浮生四季精緻民居丨酒店名取自沈復的「浮生六記」,而選址正是在書中沈三白夫婦真實住所附近:大石頭巷27號。在姑蘇院落,享受閒適慢生活~丨尋常巷陌,隱匿清歡丨浮生四季精緻民居位於古城區人民路樂橋邊一條蘇州老巷子——大石頭巷的27號,而不遠處的35號是清代文豪沈復的故居。門頭低調,而民宿內卻大有乾坤。
  • 春節讀書正當時|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
    春節讀書正當時|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 2020-02-05 2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卡滄浪亭沉浸式崑曲《浮生六記》 享受最美蘇州一夜
    蘇州著名古蹟滄浪亭,近期和《浮生六記》連成了一個固定詞組。經過十個月的運作,「周末打卡滄浪亭的沉浸式崑曲《浮生六記》,享受最美蘇州一夜」,成功地成為了蘇州旅遊的網紅項目。《浮生六記》張爭耀飾沈復,國芳飾芸娘。
  • 偷得浮生半日閒 下一個民宿的風口在哪裡?
    因為眾多建築風格迥然相異的別墅星羅棋布,半隱半現在蒼山翠竹之間,更有名人故事為之增色;這裡四季風光迷人,空氣清新到讓人不小心醉氧,有「江南第一山」的美譽。莫幹山也是中國最早開始興起民宿風的旅遊勝地。最巔峰的時候,單單靠著網上預約就會爆滿。民宿檔次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從600元一間一晚到2000元不等,最貴的房間甚至超過了一萬元一天。
  • 偷得浮生半日閒——花園酒店自助下午茶
    悠閒地喝著茶,品著美點,望著後花園的繁花似錦,雅致的用餐氛圍,時間仿佛停在了此刻,讓人忘卻煩惱,真可謂「偷得浮生半日閒」 ~歲月靜好。賞花觀魚~偷得浮生半日閒
  • 在半閒館·雲染 偷得浮生半日閒
    在這風光秀麗、車水馬龍的都市裡,有一席清涼地,可喝茶、可聊天,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閒」,讓人心生小歡喜。 Sherry說道:「現在都市生活節奏都比較快,很希望有『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時刻和空間。」
  • 偷得浮生半日閒:《帶你去旅行》
    偷得浮生半日閒 ——《帶你去旅行》聽後感又到了暑假,快節奏的生活該停停啦。旅行,暑假的重頭戲。偷得浮生半日閒,閒下來幹嘛?來洗滌自己的心靈,將煩惱置之度外。歌德曾說過:「人之所以愛旅行,不是為了抵達目的地,而是享受旅途中的種種樂趣。」
  • 自古人生何其樂,偷得浮生半日閒
    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詩人被流放,情緒極其消沉,當他遇到鶴林寺的高僧,他恍然明白,浮生一日閒即安寧。歲月,因走過而美麗;生命,因經歷而豐富。今天的努力,會換來明天的繁花似錦;今天的堅持,會換來明天的海闊天空。
  • 崑曲《浮生六記》走出滄浪亭 國潮文創集成店浮生集驚豔平江路
    項目出品人、蘇州好端正文化董事長焦璐介紹,2020是浮生六記運行的第三個年頭,既成功推出浮生六記演出品牌之後,今年將著力推進品牌立體運營,推出集合線下國潮店、古風市集和可園普惠型夜遊項目的新品牌——浮生集。運營方將從演出、文旅、文創三個方面立體打造浮生集品牌。
  • 苗懷明:《浮生六記》的傳奇與迷局
    最早刊印《浮生六記》的人叫楊引傳,他也是《浮生六記》的發現者。楊引傳,原名延緒,號醒逋、蘇補、淞渟外史、老圃,齋名獨悟庵,江蘇吳縣人。主要活動在道光到光緒年間,著有《獨悟庵集》。楊引傳與《浮生六記》的結緣十分偶然,他是在家鄉蘇州的一個冷攤上買到該書的。據他介紹,自己得到的是「作者手稿」。
  • 南陽周邊覓清淨 偷得浮生半日閒
    12 16:28:33 來源: 布衣臥龍 舉報   南陽周邊覓清淨 偷得浮生半日閒
  • 滄浪亭裡的《浮生六記》
    葉軍攝影  ▌王道  早就聽說了蘇州滄浪亭裡演出崑曲《浮生六記》,在世界文化遺產地裡進行沉浸式戲劇演出,我相信它的票房是有號召力的。因為是《浮生六記》,因為是蘇州最古老的園林滄浪亭。  《浮生六記》的流行是必然的,有點眼光的作家和製作人都可以預見到。蘇州作家朱文穎曾以這個故事寫過小說。之前有過京劇、越劇、黃梅戲和話劇版本。同名電影則是著名導演費穆的作品,拍攝於1947年。男主角是蘇州的舒適,女主角是上海的沙莉。《浮生六記》就像是一個樸素而美麗的夢境,誰都想被嵌入進去夢一場。
  • 悠家民宿│偷得浮生半日閒
    一杯香茶,一簾風雨,一場「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慢時光,只要安靜下來,心便會隨茶香霧氣漂浮。木結構的房子有著古舊的味道,青磚黛瓦粉牆,好似一幅山水筆墨畫,沿著石板路走來走去,靜靜感受時光慢下來的那份閒適。
  • 在「三灣古事」偷得浮生半日閒
    在步履匆忙的城市裡生活,閒暇之餘,尋一處悠然閒適之地放空身心,聽風看雲,讀書喝茶,寄情山水,入夢山海,可得浮生半日閒。
  • 蘇州滄浪亭|上演浮生六記的江南最老園林
    來逛了「滄浪亭」,比較小眾的園林體驗感非常棒‍♀️-【年齡最大的江南園林】滄浪亭早在五代十國就有了園林的雛形,是資歷最老的江南園林,也是蘇州四大園林之一相比於拙政園、獅子林這種超火的大園子,滄浪亭更小巧精緻些,遊客也沒有很多比較安靜-【百位名人 浮生六記】曾有超多名人雅士在這裡居住。
  • 蘇州滄浪亭裡上演崑曲《浮生六記》:沈復與芸娘的「夢一場」
    早就聽說了蘇州滄浪亭裡演出崑曲《浮生六記》,在世界文化遺產地裡進行沉浸式戲劇演出,我相信它的票房是有號召力的。因為是《浮生六記》,因為是蘇州最古老的園林滄浪亭。作者 王道葉軍 攝《浮生六記》的流行是必然的,有點眼光的作家和製作人都可以預見到。蘇州作家朱文穎曾以這個故事寫過小說。之前有過京劇、越劇、黃梅戲和話劇版本。同名電影則是著名導演費穆的作品,拍攝於1947年。
  • 琴瑟和鳴:浮生六記
    答案都在這本《浮生六記》!浮生六記《浮生六記》是清朝人沈復的一本自傳式散文,「浮生」二字取自李白詩《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題名「六記」,在常見的版本裡面只有四個章節的內容,一說後兩個章節遺失,至今尚未尋得,實為遺憾。作者簡介大致如下,姓名:沈復,性別:男,籍貫:長洲(今蘇州);年齡:二十多歲;職業:持續無業,間或做一做文職工作;愛好:琴棋書畫詩酒花;家庭背景:父親當官;聯繫人:妻子陳芸。陳芸便是沈復的妻子,《浮生六記》便是記錄他跟妻子二人的生活故事。